走进孔子,传承文化 研究性作业

“走进孔子,传承文化”为话题的研究性学习围绕中华经典古文、孔孟思想精华选读,读书看报,网上拜访,研究讨论,把所读、所见、所闻、所做、所悟真实的写下来。800字左右谢谢!!... “走进孔子,传承文化”为话题的研究性学习
围绕中华经典古文、孔孟思想精华选读,读书看报,网上拜访,研究讨论,把所读、所见、所闻、所做、所悟真实的写下来。 800字左右 谢谢!!!
展开
 我来答
匿名用户
2013-10-21
展开全部
“知”──孔子思想的精华

孔子不仅是伟大的思想家,而且是个伟大的教育家,他从长期的教育实践中总结了许多很有意义、很有启发性的教育思想和获得知识的方法。在春秋末期这样一个社会大变动的时代,保守的奴隶主贵族是无法应付现实生活的变化,从奴隶主贵族本身来说也不可能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人才。但从整个社会发展来说,却需要有一批有才干的人才,要他们来解决现实社会中发生的种种复杂的问题。孔子适应着当时社会的需要,通过教育,给人们以知识,成为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一位教育家。

孔子提出“有教无类”,对这句话虽有种种不同解释,但它包含要扩大教育面,使受教育的人不仅仅限于奴隶主贵族,应该是无疑问的。孔子自己实践了他的“有教无类”的主张,所以他说:“只要给我十条干肉作学费,我从没有不教诲的。”(《论语·述而》)他的这一作法,对当时迫切需要解决的人才问题起着很大的作用。当然孔子的“有教无类”并不是为了所有的阶级,更不是为了什么培养为全民服务的人才,而是为了培养更多的能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为统治阶级服务的有才干的人。虽然如此,但孔子的教育活动,却是结束了过去贵族垄断的“官府之学”,开始了学问的私家传授。所谓“学术下庶人”,正是从孔子开始的。从这一点来说,无论如何是有利于当时社会发展的。

不仅如此,孔子通过他长期的教育实践,从中总结了不少合于人们认识规律的经验,但孔子的这方面的思想,还不是认识论本身的问题,主要还是对教育方法、求知方法的概括和总结。

首先,孔子比较强调人们的知识来源于学习。虽然他也讲到“生知”“唯上智与下愚不移”,它表明孔子还受着传统思想的束缚。但是我们从他的具体教育活动上看,他并不十分重视这点。他所说的“性相近,习相远”才是他自己的主张,显然这和“生知”的观点是不一致的。孔子从来就没有认为他自己是“上智”的,而且也没有说过哪一个人是“上智”的,他甚至认为尧舜也会有错误。关于他自己,他说:“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论语·述而》)他非常好学,他自己给自己的评论是:“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论语·公冶长》)他赞美好学的学生颜回说:“有颜回者好学,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论语·先进》)子贡问:“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孔子回答说:“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论语·公冶长》)可见,孔子非常注重学习,认为人的知识来源于学习,人的道德品德也是通过学习才能得到,所以他所说的“生知”差不多成了一句空话了,在实际上并没有重视它。

孔子主张学习的知识大体上有两个方面:一是从学习古代文献和典章制度方面得来的知识,这可以说是历史知识,《论语》中记载孔子从过去的历史文献、典章制度中学得知识的地方很多,他自己说他是“述而不作、信而好古”。《论语·乡党》一篇中,除极少数几节外,大都是讲古代的制度,孔子就是学习这些东西。从孔子教学的内容看,大部分是古代文献、典章制度等,“孔子用四种内容教育学生:历代文献,生活行为的准则,对上要讲忠义,对朋友要讲信实。”(《论语·述而》)这里所说的“历代文献”就是《诗》《书》《礼》《乐》等等。二是从现实生活方面得到的知识,这可以说是现实的知识。但孔子主要是注重观察而不大注重实践,特别是他非常轻视生产实践。在《论语》中许多地方记载了孔子主张在生活中要注意学习的话,例如他说:“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不耻下问”等等。但是孔子轻视生产实践则是非常错误的,有一次他的学生樊迟向他请教种庄稼和种菜,他不仅说他不如老农民和老菜民,而且骂樊迟说:“樊迟真是个小人呀!做一个统治者重视礼,老百姓就不敢不敬畏;做一个统治者重视义,老百姓就不敢不服从;做一个统治者重视信,老百姓就不敢隐瞒真情。要是做到这样,四面八方的老百姓都会背着小孩前来投奔,哪里用得着自己去种庄稼呢!”(《论语·子路》)孔子说这样的话表明他是一个剥削阶级的思想家,而剥削阶级从来都是自己不劳动而且轻视劳动。

其次,孔子对某些学习的规律作了概括,得出一些认识事物的一般规律,并以此作为他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

他提出反复的学习可以使人们的认识更加深入,从而获得新的知识,他说:“温故而知新”(《论语·为政》),“学而时习之”(《论语·学而》)等,就是这个意思。孔子虽然没有明确谈到通过对过去的经验加以分析可以得到事物发展的规律,但他已经知道可以由学习过去的知识中吸取经验,这对认识当前的事物是有帮助的。孔子常常向别人请教,从别人那里学得知识,然后用来教别人,他说:“我有很多知识吗?没有呢。有一个普通人问我,我对他的问题本来一点也不知道。但是我从他的问题正反两面去盘问之后,却得到很多启发,然后尽量地告诉他。”(《论语·子罕》)

孔子还从教育实践中总结出“学”和“思”的关系。他所说的“学”和“思”的关系虽然不等于是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但也是别人的经验如何通过思考变成自己的知识的关系。“学”是学习别人的经验和从现实生活中学习,“思”是把别人的经验和从现实生活中学得的东西通过思考加以消化,使之成为自己的知识,所以他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只学习前人的知识而自己不思考,只能停留在迷罔之中而不知正确与错误;只是凭空思想而不学习和利用前人的知识经验,那就会一无所成。看来,孔子虽然也重视“思”,但他却更重视“学”,他认为“学”是“思”的基础,所以他说:“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论语·卫灵公》)大凡人类认识史总是首先重视“学”(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而逐渐才注意到“思”(对经验加以总结找出规律),孔子通过他亲身的教育实践,开始认识到这两者的关系,并由注意“学”开始,到注意“思”的认识阶段。

孔子认为,知识应该尽量丰富,他自己就是一个博学多能的人。但是,孔子认为渊博的学问,必须有一个中心思想来贯穿,这就是他所说的“一以贯之”。发现了“一”,就是中心思想,或者说是本质,才可以把许多表面上看起来不联贯的知识贯穿起来。当然根据孔子的整个思想看,这个贯穿一切的“一”,其思想本质就是他说的“仁”。他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又说:“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论语·里仁》);“当仁,不让于师”。照孔子看,一方面是一切要以“仁”去看待,但另一方面的意思又是说任何人都应该对自己有个要求,要把自己看成是个“人”,站在自己应站立的地位来尽力而为,因此他所说的“仁”从阶级和个人的关系方面来说,包含着重视人的作用的观点,这个观点不仅是贯穿他的教育思想,而且也贯穿他的整个学说。
匿名用户
2013-10-21
展开全部
“礼”──孔子思想的保守方面

“周礼”是西周以来奴隶制上层建筑的集中表现,它是用来维护奴隶制的上下尊卑的等级关系的。如何对待“周礼”,这个问题正表现了孔子作为从奴隶主贵族转化的封建主阶级思想家的特性,特别是表现这个阶层的保守性一面。孔子不仅和旧制度旧思想有着联系,而且他能意识到“礼”作为一种上下尊卑的等级制度,对于新起的封建地主阶级也同样是需要的,如果没有这一套等级制度,他们也无法统治下去。

因此,孔子对春秋末期的“礼坏乐崩”抱着惋惜的态度,把破坏礼的行为看成是不可容忍的事情。有一次他谈到季氏,说:“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论语·八佾》)“八佾”是六十四人的舞乐,本是西周天子用的,而身为天子下面的大夫季氏竟用六十四人在庭院中奏乐舞蹈,在孔子看来当然是“不可忍”的。陈恒杀了齐简公,孔子斋戒沐浴而后朝见鲁哀公,请求哀公出兵讨伐陈恒。“臣弑君”当然是最严重的“犯上作乱”,这种破坏“礼”的行为更是孔子所不能容忍的了。为什么孔子这样地维护“礼”呢?因为在他看来:“不知礼,无以立”(《论语·尧曰》),意思是说如果不懂得“礼”,不按“礼”来办事,那就无法进行统治。上下尊卑的等级制度破坏了,那岂不“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了?这当然是不行的。所以当齐景公向孔子问政治时,他说:“君要像个君,臣要像个臣,父要像个父,子要像个子”,这就是他的“正名”思想。景公听了之后说:“讲得真对呀!如果君不像君,臣不像臣,父不像父,子不像子,虽有粮食,我能吃得着吗?”(《论语·颜渊》)齐景公倒是很坦白,公然把维护上下尊卑等级制的“礼”的作用,同他自己的切身利害联系起来。“正名”就是要不同等级地位的人,都要安于他们已有的社会地位,不能有非分之想。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说:“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论语·颜渊》)又说:“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孔子看来,在统治阶级内部如果人人都按照他的社会地位去做应该做的事,那么就没有什么你争我夺,社会就能长治久安了。所以处理统治阶级内部关系的原则应该是“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论语·八佾》)如果统治阶级都能按“礼”办事,对老百姓的统治也就好办了,这就是孔子说的:“上好礼,民易使”,“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论语·雍也》)孔子这样的看重“礼”,完全是为了要维护上下尊卑的等级制,但是他不了解也不可能了解“等级制”不仅是奴隶社会的特征,也是封建社会的特征,在当时的条件下不加区别地维护它,客观上是有利于奴隶主贵族保持其统治地位的,这就是孔子思想中保守的一面。到封建社会,封建统治者自然也要维护其封建等级制,因此孔子这一套“约之以礼”、“正名”、维护上下尊卑等级制的思想,很快就成了我国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这也是孔子成为封建社会的圣人的一个重要原因。

孔子在春秋末期“礼坏乐崩”的情况下要来维护“礼”,如果不给“礼”注入某些新的意义,那他不仅不能成为一个有影响的思想家,而且更不可能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圣人。在春秋末期,天下大乱,奴隶和平民的暴动和奴隶的逃亡当然很严重,但是“臣弑其君”,“子弑其父”的也很普遍。据记载,在春秋时期“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可见在当时破坏“礼”制的并不仅仅是奴隶和平民,而往往就是统治阶级自己。孔子看到了这一情况,并深以为虑。在他看来,光维护“礼”的一些形式是不能真正维持社会秩序。所以必须给“礼”以某些新的意义。孔子给了“礼”什么样的新意义呢?这就是他认为“礼”必须和“仁”相联系,他说:“人而不仁,如礼何?”(《论语·八佾》),人如果没有“仁”的品德,“礼”又有什么用呢?他反对把“礼”只当成一种形式,他说:“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论语·阳货》)这是说,如果有礼无仁,就等于把礼和礼的作用相近的乐,变成普通的玉帛和钟鼓之类的形式,失去了它真正的作用。

关于用仁去解释礼的问题,有一次子夏问孔子:“‘有酒涡的脸笑得美呀,黑白分明的眼流转得媚呀,洁白的底子上画着花卉呀。’这几句诗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说:“先有白底子,然后画花。”子夏说:“那么,是不是礼、乐的产生在仁义以后呢?”孔子称赞子夏:“你真是启发我的人呀,现在可以同你讨论《诗经》了。”(《论语·八佾》)这说明,孔子把“仁”看得比“礼”更根本,要用一种“仁”的精神来讲“礼”,这就是他所说的“克己复礼为仁”。“仁”要求有两个方面,一是“克己”,就是对自己有个要求,应该“推己及人”,应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一是“复礼”,就是说“仁”又是必须在“礼”的范围内行“仁”,即应在上下尊卑的等级制的范围以内讲“仁”,所以他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克己”是讲要有自觉性。不是自觉地来实行“礼”,那是没有意义的,“礼”就仅仅是形式,是“玉帛”之类,所以孔子说:“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孔子这一强调人的自觉性的思想对以后封建社会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大学》中讲修身为本,然后可以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一套道德修养,就是从孔子的“克己复礼为仁”发展来的。封建社会的统治者,特别是那些儒家的思想家要求人们不仅要遵守封建社会的“纲常名教”,而且要自觉的而不是勉强的遵守。从这方面看,孔子作为儒家的祖师爷,成为封建社会的圣人绝不是偶然的。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匿名用户
2013-10-21
展开全部
文化也需要竞争意识

  苏州洋学堂里开设 “孔子文化浸濡室”,这对于加强国与国之间的相互了解,增进中外友谊,无疑具有重要的作用。

  国与国之间的竞争,不仅是经济的竞争,也是以语言为载体的文化竞争。虽然我们有孔夫子作为汉语的“形象大使”,国外孔子学院也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但汉语在现代意义上的“请进来、走出去”才刚刚开始。因此,我们还必须增强文化竞争意识和危机意识。

  首先,读《论语》要从今天的现实出发“重意义的普遍性”。任何文化要想获得长久的生命力,尤其应该与当代文化接轨,更多地体现时代特征。也就是说,洋学堂里开设“孔子教室”,不应是复古主义、民族主义的孔子,不能拿《论语》或者孔子来掩盖、冲淡和转移我们现在所需要的最基本的东西。只有做到了与当代文化的结合,才能够受到中外学生的喜爱,从而发挥出应有的作用,起到预想的效果。

  其次,孔子学院应多介绍中国新艺术家、思想家、政治家的创新。儒家经典本身作为一种中国哲学,是我国的一大优秀文化资源,深受海外朋友的欢迎。其实,我们的文化资源又何止儒家而已?每个人不妨各自根据兴趣、机缘与条件,选择某一项目去学习与体味。没有妥善应用这些资源,我们将失去认同的标杆,永远活在虚幻的“中国”观念中。在教学方法上也应大胆地创新。读《论语》就应该有各种读法,有历史读法、哲学读法,还可以有崇拜读法、批判读法、消闲读法等,自由选择,多元并存。

  站在保护中国传统文化的视角上看,“国学”曾是中华民族发育、成长之根,我们应当把这个根子留住。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有生命力的文化必定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它既具有民族的非凡价值,又具有全球的普世价值。

  在长时间内,我们努力学习、吸收“西学”,为中国文化从传统走向现代奠定基础。我们可以预见,国学将得以“清醒”和“复兴”,重振辉煌。在这个新的轴心时代,苏州洋学堂里开设“孔子教室”,我们相信她定能为国学的复兴,为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做出贡献。

  ●观点二

  振兴国学先提高汉语水平

  前不久,《参考消息》一条汉语在中国的学校中得不到足够的重视,国人的汉语水平在下降。再早前,在复旦大学举办的一次汉语比赛中,中国学生居然输给外国留学生组成的队伍,读起来不禁让人忧愁莫名。

  可不是吗?小学生写不好短文,初中生写不好书信,高中生写不出散文,大学生写不好论文……不说全部,最起码也反映了部分国人语文水平的现状。要反思这一切,首先就得从学习语文说起。而问一问学生,平时把主要的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在哪?英语,绝大多数还是能听到这样的回答。为什么?英语越来越重要了,且不说小学一年级就设置了英语,中学、大学呢?更有甚者,英语不及格、过不了级就不能毕业。可其效果呢?虽然说时下中国人的外语意识普遍提高,但是由于不是在外语环境中学,造成大量时间的浪费。

  当然,作为一种国际性的语言,英语不可谓不重要——在很多领域内都以此为标准语,而就此说受到什么样的重视和关照都不为过。可另一方面,汉语,我们的本国语言,正如国内很多语言学家所言,“中国目前对于汉语教学到了非常不重视的地步”,也正如著名艺术家陈丹青在其辞职报告附件《教条与功利——今日艺术教育及本院教学感慨》所指出,“盖国文者,国之文化命脉所系,国文不通,学生知识水准、文化修养、人格品质必混沌衰蔽,国文不良,则外语也必不良,此亦常识而已,我考试政策而竟罔顾之……”这些话还是凸显出时下国学热下语文教学效果反而还是极差的事实。为什么呢?功利?当然有这方面的因素。而所谓国学,考据历史,这种说法从清朝的乾嘉时代形成,受当时的历史条件限制,当时学科分科不细,才形成国学这样笼统的专业,以冀培养通才——整体的语言文字能力没有上去,何谈通才,何谈振兴国学!

  ●观点三

  弘扬传统文化先培养兴趣

  中国传统文化偶像“孔子”能让苏州国际学校的“洋学生”了解吗?这可不比于丹老师在《百家讲坛》中给大学生们传道解惑。而事实上,“小老外”们对孔子文化的接受能力超过了所有老师的想象。

  对中国传统文化知之甚少的“洋学生”们为何在短时间内崇拜起中国文化的偶像呢?不在于孔子有多大的国际知名度,老师们的兴趣教育是关键。他们不用枯燥地背诵 《论语》选段,而是为孔子画漫画、用橡皮泥制作孔子时代的器物建筑、自制孔子时代的服装等。在“小老外”眼里,孔子已与生活在2000多年前的先贤圣人不相干,变成了一个活生生走进他们的生活的明星。

  由此可见,培养孩子们的兴趣是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的最基本元素。近年来,弘扬传统文化在社会上形成了一阵又一阵的热潮,比如在今年推出的“京剧进校园”活动。如果通过增设京剧课,要达到传承民族优秀文化,培养学生戏曲艺术的兴趣等 “教育目的”,却很不容乐观。

  其一,现在中小学的音乐课程,停留在学唱歌曲上,技能化的趋势十分明显。常年开设的音乐课,都没有培养出多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却寄希望于新增的京剧课,无疑不太现实。其二,从眼下京剧课的课程安排看,从剧种到曲目的选择,都存在单一问题,为什么不能因地制宜选择学校所在地的剧种呢?这样机械规定剧种、剧目,怎能培养起学生的兴趣?在我看来,与其强力推广京剧入课堂,还不如开设兴趣小组,将画脸谱、制作道具等趣味性元素安排进教学内容。毕竟,把兴趣培养起来才是首要。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1)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