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人的生活怎样、

 我来答
荣荣和平

2017-07-20 · TA获得超过3.4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4.3万
采纳率:97%
帮助的人:2494万
展开全部
上海人的生活:
主要体现在生存观念,发展观念,品位观念,公共观念四个方面。
•上海人的生存观念是:获得一个薪水比较高、工作比较轻松的岗位,自己生活得比较舒适,也能为家里做一定的贡献。虽然这种生存观念缺乏叱咤风云的激情和高度,却有着小家碧玉般的温馨和现实感。
上海人的生存观念,主要蕴含以下三种意识: 一是定位意识。“定位意识”指的是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一个人如何确定自己的生存位置和生存战略。首先,新上海人都有强烈的自我定位意识。上海人会认真地分析市场经济发展的各种态势,分析蕴藏在家庭关系和社会关系中的种种有形的和无形的资源,分析自己的天赋、条件和能力,从而给自己确定努力的方向和目标,并制定出达到这一目标的相应的生存战略。
•定位意识,上海人中的成年人总是苦心孤诣地为子女今后的努力方向进行定位。上海人废寝忘食地了解各种必要的信息,孜孜不倦地研究子女的学习成绩、兴趣爱好和性格特点;努力按照自己的设计方案,节衣缩食,含辛茹苦地让子女接受各种业余教育,千方百计地启动各种关系,为实现自己给子女所确定的生存位置和生存战略而奋斗。

•风险意识,是指人们对自己的生活中可能发生的各种意外风险有清醒的意识。人生既是充满机遇的,也是充满风险的。
•理财意识,指新上海人的“经济头脑”。新上海人普遍地意识到,在市场经济的生活模式中,即使一个人有很高的智商和情商,但如果缺乏财商,也是不行的。
•机遇意识,电脑、外语、汽车驾驶乃是现代人生活中的“基础技能”。不少新上海人认为,“舍不得孩子就套不住狼”,宁愿自己花钱去学电脑程序设计、外语口译、汽车驾驶等技能性的课程,以便为今后的就业创造更好的环境。总之,新上海人的机遇意识特别强烈,不为现在而活着,而为将来而活着。
•深造意识。在市场经济中,新东西层出不穷,需要不断加以学习和了解。许多大学毕业生在上海工作一段时间后,觉得自己的业务已经跟不上市场的发展。为了有更好的发展前景,通常会重新“回炉”或“充电”,重返学校去深造。有些人珍惜已有的那份工作,利用业余时间进修,“零存整取”,奋斗了几年,终于上了一个新台阶;有些人干脆“考研”,集中精力深造,毕业后另谋高就;也有些人不惜把数年来的积蓄花掉,到国外名牌大学去进修,然后再“杀”回上海,干出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出来。
匿名用户
2013-10-21
展开全部
要是一个人到了上海而没有去上海的弄堂走一走,应该要觉得很遗憾。下午时
候,趁上班上学的人都还没有回来,随意从上海的商业大街上走进小马路,马上就
可以看到梧桐树下有一个个宽敞的入口,门楣上写着什么里,有的在骑楼的下面写
着1902,里面是一排排两三层楼的房子,毗临的小阳台里暖暖的全是阳光。深
处人家的玻璃窗反射着马路上过去的车子,那就是上海的弄堂了。
整个上海,有超过一半的住地,是弄堂,绝大多数上海人,是住在各种各样的
弄堂里。
常常在弄堂的出口,开着一家小烟纸店,小得不能让人置信的店面里,千丝万
缕地陈放着各种日用品,小孩子吃的零食,老太太用的针线,本市邮政用的邮票,
各种居家日子里容易突然告缺的东西,应有尽有,人们穿着家常的衣服鞋子,就可
以跑出来买。常常有穿着花睡衣来买一包零食的女人,脚趾紧紧夹着踩塌了跟的红
拖鞋,在弄堂里人们是不见怪的。小店里的人,常常很警惕,也很热心,他开着一
个收音机,整天听主持人说话,也希望来个什么人,听他说说,他日日望着小街上
来往的人,弄堂里进出的人,只要有一点点想象力,就能算得上阅人多矣。
走进上海人的弄堂里,才算得上是开始看上海的生活,商业大街、灯红酒绿、
人人体面后面的生活。上海人爱面子,走在商店里、饭店里、酒吧里、公园里,个
个看上去丰衣足食,可弄堂里就不一样了。
平平静静的音乐开着;后门的公共厨房里传出来炖鸡的香气;有阳光的地方,
底楼人家拉出了麻绳,把一家人的被子褥子统统拿出来晒着,新洗的衣服散发着香
气,花花绿绿的在风里飘,仔细地看,就认出来这是今年大街上时髦的式样;你看
见路上头发如瀑的小姐正在后门的水斗上,穿了一件缩了水的旧毛衣,用诗芬在洗
头发,太阳下面那湿湿的头发冒出热气来;还有修鞋师傅,坐在弄口,乒乓地敲着
一个高跟鞋的细跟,补上一块新橡皮,旁边的小凳子上坐着一个穿得挺周正的女人,
光着一只脚等着修鞋,他们一起骂如今鞋子的质量和那卖次品鞋子的奸商。
还有弄堂里的老人,在有太阳的地方坐着说话。老太太总是比较沉默,老先生
喜欢有人和他搭话,听他说说从前这里的事情,他最喜欢。
弄堂里总是有一种日常生活的安详实用,还有上海人对它的重视以及喜爱。这
就是上海人的生活底色,自从十八世纪在外滩附近有了第一条叫“兴仁里”的上海
弄堂,安详实用,不卑不亢,不过分地崇尚新派就在上海人的生活里出现了。
19世纪50年代,由于上海小刀会在老城厢起义,上海人开始往租界逃跑,
在租界的外国人为了挣到中国难民的钱,按照伦敦工业区的工人住宅的样子,一栋
栋、一排排造了八百栋房子,那就是租界弄堂的发端,到1872年,玛意巴建起
上海兴仁里,从此,上海人开始了弄堂的生活。
上海是一个大都市,大到就像饭店里大厨子用的桌布一样,五味俱全。从前被
外国人划了许多块,一块做法国租界,一块做英国租界,留下一块做上海老城厢,
远远的靠工厂区的地方,又有许多人住在为在工厂做事的人开辟出来的区域里,那
是从前城市的划分,波兰人的苦,住在上海不同地域的人,也有着不同的脸相。所以,在上海从小到大
住了几十年的人,都不敢说自己是了解上海的,只是了解上海的某一块地方。
~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温馨又漂亮的烤红薯J
2017-07-12 · 超过24用户采纳过TA的回答
知道答主
回答量:89
采纳率:0%
帮助的人:21.9万
展开全部
上海人的生活可以说是丰富多彩吧,毕竟上海有经济之都的称号,在生活水平的可以在我国名列前茅的。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匿名用户
2013-10-21
展开全部
感觉上海人的生活比较有条理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蕊漫勿美相顿1k
2017-07-20
知道答主
回答量:11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1万
展开全部
上海人知道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2条折叠回答
收起 更多回答(4)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