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曲《卡农》讲的什么故事?

 我来答
梁毅的娱乐日志
高粉答主

推荐于2019-10-25 · 如果你爱玩游戏,生活会更有趣。
梁毅的娱乐日志
采纳数:335 获赞数:381104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1681年,帕赫贝尔二十八岁时娶芭芭拉盖布勒(Barbara Gabler)为妻,他们还有了孩子,是帕赫贝尔写给女儿和妻子的作品。

故事开始:巴哈贝尔出生于德国的纽伦堡。早年随施韦默尔学习音乐。

1669年,年进入阿尔特多夫的一所学校接受音乐教育,但因支付不起学费,次年转入雷根斯堡的一所学校。

1677年年,至爱森纳赫,担任了一年的宫廷管风琴师。于1678年在爱尔福特担任管风琴师,在这里教授了J.C.巴赫

1681年,巴哈贝尔二十八岁时娶芭芭拉盖布勒(Barbara Gabler)为妻。

1683年,巴巴拉和他们唯一的孩子死于瘟疫。隔年他再娶茱笛丝卓默,这一次婚姻为他带来七名子女。离开了艾尔特,巴哈贝尔来到伍腾堡宫廷,这个地方给他很多专业上的自由度

1692年秋,法国大军入侵,他被迫返回出生地纽伦堡,最后辗转到了戈塔。碰巧出生地纽伦堡的圣塞巴德教堂的原任风琴师,也就是巴哈贝尔的老师魏克过世,让他得以顺利接任老师之职位。他就在这里一直待到他过世。

在纽伦堡的五年间,巴哈贝尔写下了感恩赞歌等重要的宗教合唱曲和管风琴赋格,被视为他晚年的代表作。

1706年,约翰巴哈贝尔去世,享年52岁。

扩展资料:

卡农特点——

卡农,是一种曲式的名称,是复调音乐的一种。原意为 "规律"。这种曲式的特征是间隔数音节不停重复同一段乐曲, 一个声部的曲调自始至终为另一声部所摹仿,即严格的摹仿对位。卡农出现于13、14世纪,后人常采用古典曲调作为卡农主题。

卡农的所有声部虽然都模仿同一个声部,但不同高度的声部依一定间隔进入,造成一种此起彼伏的效果,连绵不断的效果,轮唱也是一种卡农。在卡农中,最先出现的旋律是导句,以后模仿的是答句。

"D大调卡农",是帕赫贝尔在意大利威尼斯时写的音乐,带有一丝意大利式的,甜蜜宁静的忧伤。在不到五分钟演奏长度里,其中的"顽固音型主题" 反复出现28次,可是听者却能陶醉在这旋律之中,丝毫不会感到单调。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卡农

百度网友2b62908
高粉答主

推荐于2019-09-07 · 说的都是干货,快来关注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758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89万
展开全部

钢琴曲《卡农》由德国作曲家约翰·帕赫贝尔(Johann Pachelbel)创作,讲述的故事如下:

帕赫贝尔在十几岁时,因战乱沦为孤儿。流浪到英国后,被一个小村庄的天主教堂弹刚琴的琴师收养,之后他天天听人弹琴,也学会了钢琴。

旁边镇子有个叫芭芭拉的女孩,家里有钱有势,是镇上最漂亮的姑娘,自从在教堂听了帕赫贝尔弹的曲子后,就爱上了他。很多有钱人向芭芭拉提亲都被拒绝了,因为她心里喜欢帕赫贝尔。但她害羞,不敢向帕赫贝尔表白,后来她借口说想要跟帕赫贝尔学钢琴,说自己喜欢音乐,希望可以拜师学艺。

帕赫贝尔答应了。但芭芭拉的目的不是弹琴,所以不认真学钢琴,被帕赫贝尔一再责骂。芭芭拉心里委屈,但还是一直跟着帕赫贝尔,希望帕赫贝尔能明白自己的心意。

终于帕赫贝尔让芭芭拉走,说她不适合弹钢琴,也不喜欢钢琴。芭芭拉听后不服气,下定决心好好弹琴,半年后拿到本地的钢琴第一名!之后半年,芭芭拉离开了帕海贝尔,刻苦练琴,并且成功拿了奖,于是去向帕海贝尔表白。但帕海贝尔已经被征去打仗了离开了。

芭芭拉没有放弃,等了三年,期间村长的儿子看上了她,为了让她死心,派人从运回一具碎尸,骗她说是帕海贝尔,帕海贝尔没有亲人,无法对证。芭芭拉相信了,趴在尸体上哭了3天3夜,村长儿子买了很多礼物向她提亲,她都不理。3天后的晚上,在当时帕赫贝尔教她钢琴的教堂里割腕自杀了。

而帕赫贝尔在芭芭拉离开半年后,发现自己已经不知不觉爱上芭芭拉,只是因为她学琴不努力忽略了对她的喜欢。他准备写一首歌,做为向芭芭拉求婚的礼物,当他完成了卡农的1/3的时候。被召去打仗了,在战乱中,时常都会想到和芭芭拉在一起的日子。之后他完成了卡农剩下的2/3。

在芭芭拉自杀后第2个月,帕赫贝尔回到了村里。他知道了芭芭拉为自己做的事后,伤心的嚎啕大哭。没人愿意告诉他芭芭拉葬在哪里,之后,帕赫贝尔召集2个村的所有人,坐在钢琴前强忍泪水,弹出了卡农“Canon”,感动了在场所有人。

他当时弹的就是为死去的芭芭拉写的《卡农(D大调)》。在那天晚上,帕赫贝尔在教堂以同样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扩展资料:

小知识:

卡农(Canon)并非曲名,而是一种曲式,字面上意思是「轮唱」,原意为“规律”。指的是复调音乐的一种写作技法。

一个声部的曲调自始至终追随着另一声部,数个声部的相同旋律依次出现,交叉进行,互相模仿,互相追逐和缠绕,而声部几乎是单调意义上的重复。直到最后……最后的一个小结,最后的一个和弦,它们会融合在一起,永不分离。缠绵至极的音乐,就像两个人生死追随。

用卡农手法写成的乐曲就叫作“卡农曲”。卡农Canon虽不像浪漫派作品那样高潮起伏、惊心动魄,但在看似反复平常的进行中,却交相共鸣出多种音色效果。平凡的韵律脉动着瞬息万变的生命力,如同天使一般让人迷醉和沉静。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客尘s
推荐于2019-09-10 · TA获得超过1.5万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74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1万
展开全部

三百年前的某一天,一名在战乱中沦为孤儿的德国男孩只身流浪到英国,在英国的一个小村庄里,男孩被一名侍奉上帝的钢琴师所收养。整日熏陶在音乐环境中的男孩,慢慢的学会并爱上了钢琴,似乎他的骨子里充满着对音乐的先天热爱与追求,长大成年后,凡是从他指尖流淌出的音乐旋律,总是能够感染人心,让听到的人驻足,流连忘返。

在男孩所在的村庄上,有一位善良的女孩,家中在当地的村庄赫赫有名,非常富有;她也是村庄中最漂亮的女孩儿,受到当地很多青年男子的爱慕与追求。

一个偶然的机会,女孩经过教堂,当她听到男孩弹奏的美妙旋律后,便深深地爱上了这个男孩。在当地,很多有钱人上门向女孩提亲都被断然拒绝了,因为女孩的心里只喜欢这个男孩。可是女孩打小比较害羞,从小被宠到大的她一直不敢向男孩表白,可又忍受不了终日对男孩的思慕。

于是某一天,女孩就找了个理由,说要去男孩那里学钢琴,她对男孩说自己非常喜欢音乐,希望可以拜师学艺,男孩很高兴的收下了这个徒弟。

但女孩的目的并不是学琴,所以几乎不把精力花费在学习上,遭到了男孩一再的责备;女孩心里委屈,但还是一直跟着男孩,希望有一天男孩能明白自己的心意。可是有一天,男孩对女孩说:“你走吧,你真的不适合弹钢琴,而且你也不喜欢钢琴。”

女孩听后,刹那间泪水打湿了眼眶,她抬起头含着泪对男孩说:“不许说我不行!我回去一定好好弹琴,半年后我一定会演奏出美妙动听的音乐,让你刮目相看。”

此后,女孩就把自己关在家里,整日刻苦练习,饿了就叫家里的佣人送些吃的,困了就趴在钢琴上睡一会儿。半年的时光一转眼就过去了,女孩报名参加了镇上举办的钢琴演奏大赛,她如了愿,拿了奖。

女孩喜出望外,一路飞奔,想拿这个奖杯去向男孩表达自己的爱意;但男孩已经不在教堂里弹琴了,当时正值战乱时期,男孩被应征去前线打仗。得知这个消息,女孩既担心又失落,她在心里默默的念着:“我等你回来,我一定等你。”

时光飞梭,三年的时间就这样过去了,在这期间,当地村长的儿子看上了女孩。村长的儿子很清楚女孩已经心有所属,于是就叫人从前线运回来一具碎尸,说那就是男孩;善良的女孩真的相信男孩已经死了,趴在尸体上哭了很久很久。

那时,村长的儿子买了很多的礼物去找女孩提亲,但女孩没有理睬;心爱的人永远的离开自己了,女孩终日以泪洗面,在几天后的夜晚,悲伤欲绝的女孩割腕自杀了。时光总是爱捉弄人,男孩在女孩离开学琴的半年时间里,他发现没有女孩在身边,自己少了很多很多的快乐,虽然他常常责备她。他在女孩离开后才发现原来自己已经不知不觉地爱上了她,只是因为她学琴不努力所以就埋没了对她的喜欢。

当时的他正准备写一首曲子,作为向女孩求婚的礼物,可当他谱写到歌曲1/3的时候,他就被应征去前线打仗了。

在战乱中,男孩的生命多次都是九死一生,每当命悬一线的时候都会想到女孩,想到教她弹琴的那些美好的日子,男孩的心中总是充满无限动力;那段快乐的时光激起了男孩的求生欲望,他要活着回去,他要再次回到那个让他昼夜思念的小村庄,他要见到那个让他朝思暮想的女孩儿。就这样,在整日战火中,在日夜思念时,男孩的歌曲创作完成了近一半。在女孩自杀后的第2个月,男孩从战争前线回到了村里。

他从村民的口中知道了女孩自杀的消息和她为自己做的事后,他跪倒在地,咆哮着,放声大哭,悲伤欲绝。他找到了女孩的家人,问她现在葬在哪里,可女孩的家里人都不肯告诉他,邻居也没有人告诉他。男孩的心很失落很伤心,不知道心爱的人安息在哪里,压抑在心里的思慕之情无处倾诉。

没过不久,在一个礼拜日里,男孩招集了他们村和女孩村上所有的人们齐聚教堂;坐在钢琴面前的他,双手轻轻地抚摸着黑白交替的键盘,脑海中不断地回想着与女孩弹琴的那段美好的时光,他强忍着泪水,在对女孩深情地思念中,弹出了流传至今的经典名曲——《D大调卡农》“Canon(D Major)”在这个世界上,任何一件事、一个人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绝非偶然;音乐也是如此,每一首动听的歌曲背后,一定蕴含着作者浓厚的情感在里面。这位用情至深的男孩,名字叫帕赫·贝尔——世界著名作曲家、音乐家巴赫的老师。

为爱舍命的女孩,名叫盖布尔·芭芭拉。在美妙的旋律下又回味起这段凄美的爱情故事,它是全世界最好听的钢琴曲,值得用一生去品味的经典。无论是处在什么样的心情下,当卡农这首旋律在耳边回响时,它带给我们的平静和向往是其他音乐旋律无法比拟的!也向天下有情人致敬,任何时候珍惜现在,才能更好的面向未来!

    拓展资料

卡农Canon是一种曲式的名称,这种曲式的特征是间隔数音节不停重复同一段乐曲。一般的演奏法是以大提琴启奏,三把小提琴间隔八拍先后加入,小提琴全部拉奏完全相同旋律,前后也只有三段不同的旋律,每段更是仅有两小节的旋律供重复拉奏;大提琴的调子从头到尾只有两小节,重复达廿八次之多,可是听者却陶醉在这旋律之中,丝毫不会感到单调。能御简如繁,作者可说已臻化境。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匿名用户
推荐于2017-11-23
展开全部
Pachelbel,德国人。在他10几岁的时候,战乱使他沦为孤儿。流浪到英国的他被英国一个小村庄的天天在教堂弹琴的琴师收养,之后他天
天听那个他弹琴,耳濡目染也学会了钢琴。
在他们旁边的镇上上有一个女孩子叫Barbara Gabler,家了有钱有势,Barbara Gabler也是镇上最漂亮的女孩,但自从到教堂听了
Pachelbel弹的曲子,就爱上了他。很多有钱人上门向Barbara Gabler提亲都被拒绝了,因为Barbara Gabler心里只喜欢Pachelbel。但女孩子
嘛,都比较害羞,从小被宠到大的Barbara Gabler一直不敢向Pachelbel表白,后来Barbara Gabler就找了个理由,说要去Pachelbel那里学钢
琴,她对Pachelbel说自己热爱音乐,希望可以拜师学艺。Pachelbel很高兴的收下了这个徒弟。但Barbara Gabler她的目的并不是弹琴,所以
几乎不把经历花费在钢琴上,遭到了Pachelbel一再的责骂。Barbara Gabler心里委屈,但还是一直跟着Pachelbel,希望Pachelbel能明白自己
的心意。
终于有一天~Pachelbel对Barbara Gabler说:“你走吧,你真的不适合弹钢琴。而且你也不喜欢钢琴。”Barbara Gabler听后,对自己说
:“不要说我不行!Pachelbel。我回去一个要好好弹琴,半年后我要拿到本地的钢琴第一名的!”(在Barbara Gabler的镇上每年都会举行一
次女孩钢琴大赛)
半年里,Barbara Gabler天天练习,饿了就叫家里的用人送些吃的,困了就趴这睡一会。 半年一转眼就过去了,Barbara Gabler参加了比
赛,之后果真的拿了奖。Barbara Gabler想拿这个奖杯去找Pachelbel并向他表达自己的爱意,但当她去找Pachelbel的时候,Pachelbel已经不
在了。当时战乱,Pachelbel被征去打仗了,Barbara Gabler知道后,说:“好我等他回来”
就这样Barbara Gabler等了Pachelbel整整3年多,在这期间村长的儿子看上了Barbara Gabler ,村长的儿子很清楚Barbara Gabler已经心
有所属,就叫人从前线运回来一具碎尸体。说就是Pachelbel,Pachelbel没有父母和亲戚,没有人可以对证,Barbara Gabler相信Pachelbel真
的已经死了,趴在"Pachelbel"的尸体上哭了3天3夜,那时,村长的儿子买了很多的礼物去找Barbara Gabler提亲,Barbara Gabler没有理睬。
在3天后的晚上,在当时Pachelbel教Barbara Gabler钢琴的教堂里,Barbara Gabler割腕自杀了。
屏幕镜头一转...
Pachelbel在Barbara Gabler离开的半年里,他发现没有Barbara Gabler在身边自己找了很多很多的快乐,其实很多事情就是这样失去了才
知道珍惜。Pachelbel在Barbara Gabler离开后才发现原来自己已经不知不觉的爱Barbara Gabler,只是因为她学琴不努力所以就埋没的对她的
喜欢,当时他准备写一首歌,做为向Barbara Gabler求婚的礼物,当他完成了卡农的1/3的时候。他被招去打仗了,在战乱中。自己的生命多次
都是9死1生,每次想到心里不舒服的时候都会想到Barbara Gabler,想到教她弹琴的日子...那段时光真是值得怀念啊。之后他完成了卡农的2/3

在Barbara Gabler自杀后了第2个月,Pachelbel回到了村里。他从村民的口中知道了Barbara Gabler的故事和她为自己做的所有事后,他
咆哮着,放声大哭。他找到了Barbara Gabler的家人,问她现在葬在哪。她家里人都不肯告诉Pachelbel,之后一次礼拜,Pachelbel招集他们村和Barbara Gabler村上所有的人,他坐在钢琴前强忍着泪水,弹出了卡农“Canon(D Major)”弹后,在场的所有人没有一个没有落泪的。就在那天晚上,Pachelbel早那个教堂以同样割腕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P.S:听村的人说在Barbara Gabler死的那天晚上,教堂也想起的同样的旋律那应该是Barbara Gabler发出的最后的声音...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墨夷凌青zK
2009-10-24 · TA获得超过414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14
采纳率:0%
帮助的人:0
展开全部
《卡农》讲述了一段爱情故事,它就像是潺潺的泉水,是那么的轻盈,是那么的浪漫。那多次重复的旋律,就像是两个人生死相随。
是啊,也许最真挚的爱,不容易轻易就降临到人们的身边。就如那作曲者——帕海贝尔,用自己的真爱化作了那一曲世间最美的天籁,但,却等来了恋人自杀的消息——原因是被他人欺骗,认为他已经死了。在她的葬礼上,帕海贝尔召集了所有的村民,强忍着泪,用自己的“心”奏出了为她所做的那《卡农曲》……
就这样,这支最美的天籁从三百年前流传至今,被世人们所赞赏,被世人们所赞叹。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6)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