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0-26
展开全部
我国目前各级各类高等教育在校生规模超过2000万人,居世界第一。如何保障普通高校本科教学质量显得尤为重要。2003年,教育部开始了对普通高校本科教学为期五年的首轮评估。今年9月,该评估即将进入最后冲刺阶段,到目前为止,全国已有358所普通高校接受了评估。四年来,教育部先后聘请了4000多人次的专家到参评学校进行评估。那么,评估的结果如何?我国高校本科教育的状况已经取得了怎样的成绩?还存在哪些需要改善的问题?在2007年教育部普通高校本科教学评估专家组组长工作研讨会上,专家们提出了中肯的意见和建议。
改变“一手软一手硬”状况
有专家指出,目前,一些迎评高校存在有“重硬件建设、轻内涵建设”的倾向。比如生均图书册数,不单统计纸质图书,也要记入电子图书。电子图书的利用,尤其是多媒体的使用效率更高,评估中应主要强调学习效果;双语教学,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学校应有不同要求;生均校园面积,应根据学校实际情况来要求。他们认为,图书多不等于都读书,操场大不等于都锻炼,教师多不等于都授课。因此,评估更应重视质量。评估是参照好的学校的质量去定标准,而不能用已定标准去学校照搬,从而避免评估中出现趋同的现象。他们建议要对一些指标进行调整,改变“一手软一手硬”的状况。
专家们认为,本轮评估的指标体系,应当不适宜用于下一轮评估,但适合于下一轮评估中的新建本科院校评估,是此类学校准入本科院校行列的标准。同时,由于现在国家的高等教育财政政策导向是“大规模、低质量”,建议在以后评估中,要纳入财政拨款机制的衡量指标,改变这种不好的倾向。
关于分类指导的问题,专家建议,在第二轮评估中,要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开展分类评估、分层评估。应当深入贯彻分类评估的要求,分类实施,大部分本科院校评估由地方政府承担,教育部集中力量对一部分新建院校、211工程大学进行评估,同时对各省评估进行抽查。下一轮评估应重视分类指导,不建议搞整体评估。但对新建院校要整体评估,对已评优良的学校进行专业评估或者新办专业评估;对今后办学的要求,要讲保留和创新。
对于特殊类型的院校,更应加强分类指导,比如:综合大学中的医学院系评估和医学院校评估,有的校外教学点太多,校外质量检测和监控要加以注意。有的师院也设有医学专业,尤其对于原来名牌医学院校并入的综合性大学,如何衡量是一个颇受关注的重点;再比如,艺术体育类院校专业特殊性很强,按现有指标体系评估,虽然已经有了调整,但是很多地方还是感到无所适从,如生师比、学历结构等,艺术院校需要艺术家,却不一定需要有多少博士教师。
改进方法完善程序
专家建议,要大力改进评估方法和评估操作程序,进一步统筹评估项目,减轻学校负担,注意评估的弹性(专家可多可少,时间可长可短),简化评估程序,同时,推行政府评估与社会评估相结合、中央评估与地方评估相结合的评估模式。评估中要注重两个对比,一是同省区内高校办学实力对比;一是同行业院校办学实力对比;本科评估可借鉴学位中心评重点学科的经验,评一些“五星专业”出来,给学生、家长提供指南。另外,评估中如何衡量学校特色需要考虑。有专家建议,评估应摆脱粗放型状态,向专业化、深入化发展,可以搞认证式评估。
进校评估“宜粗不宜细”,以免“挂一漏万”;在评估操作过程中,不同学科设置、不同类型的学校,如何掌握生师比,对于如何掌握宽严标准,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明确。
评估中,学校要敢于发布真实信息,向社会公开,比如真实就业率、学校财务运行情况的,不要“犹抱琵琶半遮面”,以防止社会对教育的继续伤害,这样还可以对社会其他的不良评估有一定的屏蔽作用。
评估要坚持“四看”、“三从”、“一尊重”:四看:看全面,不以局部论高低;看发展,不以历史论高低;看实力,不以专家论高低;看特色,不以一般论高低。三从是:审议从严,结论从宽;核心指标从严,一般指标从宽;优秀从严,其他等级从宽。一尊重:充分尊重学校与专家组。
专家呼吁,由于当前政府是高校的上级管理机构,所以评估不只评学校,还应评政府。
评估是手段不是目的
要逐步扩大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对评估也是,应逐步提高学校的自评觉悟。专家们认为,本轮评估要保持政策的连续性,要确保在评估中的指标体系、评估操作程序、评估方法、评价结论等级等不作根本性变化。
如何帮助学校重视教学工作激励机制和畅销机制的建设。有专家建议,把本科教育有关的专业建设纳入学校学科建设,在评估后1-2年内让专家组返回受评学校检查交流;为让学校集中力量做好教学、科研工作,建立提高本科教学质量长效机制,办出特色,建议各省市下达经费时减少目前要通过专项申报经费的办法,要通过增加生均办学经费下达,使学校领导减少疲于奔命、忙于应付的现象,减少学校领导的浮躁心态。
专家提醒需要思考下面几个问题:评全面与评重点的问题;评学校与评专业的问题;评政府与评学校的问题;评过程与评质量的问题;粗评与细评的问题;指标与方法的问题;专家任务与专家使命的问题;评估理论与评估实践的问题;绝对质量与相对质量的问题;质量与生存的问题等。
对于下一轮评估工作,专家们希望尽快成立课题组,总结第一轮评估,对第二轮评估早做准备工作。第二轮评估中,不同学校视评估结果不同可以确定不同间隔年限,评估重点应当更重视软件建设、学校文化建设,进一步吸取国外优秀评估经验;对已评院校要建立长效机制,巩固评估成果,保证各个学校办学水平、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办出特色。
关于预评估,专家们提醒,预评估能反映学校教学工作的真实状态,应当能够帮助学校做好整改工作。但是,当前有的预评估不是指导学校整改,而是帮学校粉饰和对付正式评估的。所以,对于预评估,应当正确看待。
改变“一手软一手硬”状况
有专家指出,目前,一些迎评高校存在有“重硬件建设、轻内涵建设”的倾向。比如生均图书册数,不单统计纸质图书,也要记入电子图书。电子图书的利用,尤其是多媒体的使用效率更高,评估中应主要强调学习效果;双语教学,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学校应有不同要求;生均校园面积,应根据学校实际情况来要求。他们认为,图书多不等于都读书,操场大不等于都锻炼,教师多不等于都授课。因此,评估更应重视质量。评估是参照好的学校的质量去定标准,而不能用已定标准去学校照搬,从而避免评估中出现趋同的现象。他们建议要对一些指标进行调整,改变“一手软一手硬”的状况。
专家们认为,本轮评估的指标体系,应当不适宜用于下一轮评估,但适合于下一轮评估中的新建本科院校评估,是此类学校准入本科院校行列的标准。同时,由于现在国家的高等教育财政政策导向是“大规模、低质量”,建议在以后评估中,要纳入财政拨款机制的衡量指标,改变这种不好的倾向。
关于分类指导的问题,专家建议,在第二轮评估中,要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开展分类评估、分层评估。应当深入贯彻分类评估的要求,分类实施,大部分本科院校评估由地方政府承担,教育部集中力量对一部分新建院校、211工程大学进行评估,同时对各省评估进行抽查。下一轮评估应重视分类指导,不建议搞整体评估。但对新建院校要整体评估,对已评优良的学校进行专业评估或者新办专业评估;对今后办学的要求,要讲保留和创新。
对于特殊类型的院校,更应加强分类指导,比如:综合大学中的医学院系评估和医学院校评估,有的校外教学点太多,校外质量检测和监控要加以注意。有的师院也设有医学专业,尤其对于原来名牌医学院校并入的综合性大学,如何衡量是一个颇受关注的重点;再比如,艺术体育类院校专业特殊性很强,按现有指标体系评估,虽然已经有了调整,但是很多地方还是感到无所适从,如生师比、学历结构等,艺术院校需要艺术家,却不一定需要有多少博士教师。
改进方法完善程序
专家建议,要大力改进评估方法和评估操作程序,进一步统筹评估项目,减轻学校负担,注意评估的弹性(专家可多可少,时间可长可短),简化评估程序,同时,推行政府评估与社会评估相结合、中央评估与地方评估相结合的评估模式。评估中要注重两个对比,一是同省区内高校办学实力对比;一是同行业院校办学实力对比;本科评估可借鉴学位中心评重点学科的经验,评一些“五星专业”出来,给学生、家长提供指南。另外,评估中如何衡量学校特色需要考虑。有专家建议,评估应摆脱粗放型状态,向专业化、深入化发展,可以搞认证式评估。
进校评估“宜粗不宜细”,以免“挂一漏万”;在评估操作过程中,不同学科设置、不同类型的学校,如何掌握生师比,对于如何掌握宽严标准,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明确。
评估中,学校要敢于发布真实信息,向社会公开,比如真实就业率、学校财务运行情况的,不要“犹抱琵琶半遮面”,以防止社会对教育的继续伤害,这样还可以对社会其他的不良评估有一定的屏蔽作用。
评估要坚持“四看”、“三从”、“一尊重”:四看:看全面,不以局部论高低;看发展,不以历史论高低;看实力,不以专家论高低;看特色,不以一般论高低。三从是:审议从严,结论从宽;核心指标从严,一般指标从宽;优秀从严,其他等级从宽。一尊重:充分尊重学校与专家组。
专家呼吁,由于当前政府是高校的上级管理机构,所以评估不只评学校,还应评政府。
评估是手段不是目的
要逐步扩大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对评估也是,应逐步提高学校的自评觉悟。专家们认为,本轮评估要保持政策的连续性,要确保在评估中的指标体系、评估操作程序、评估方法、评价结论等级等不作根本性变化。
如何帮助学校重视教学工作激励机制和畅销机制的建设。有专家建议,把本科教育有关的专业建设纳入学校学科建设,在评估后1-2年内让专家组返回受评学校检查交流;为让学校集中力量做好教学、科研工作,建立提高本科教学质量长效机制,办出特色,建议各省市下达经费时减少目前要通过专项申报经费的办法,要通过增加生均办学经费下达,使学校领导减少疲于奔命、忙于应付的现象,减少学校领导的浮躁心态。
专家提醒需要思考下面几个问题:评全面与评重点的问题;评学校与评专业的问题;评政府与评学校的问题;评过程与评质量的问题;粗评与细评的问题;指标与方法的问题;专家任务与专家使命的问题;评估理论与评估实践的问题;绝对质量与相对质量的问题;质量与生存的问题等。
对于下一轮评估工作,专家们希望尽快成立课题组,总结第一轮评估,对第二轮评估早做准备工作。第二轮评估中,不同学校视评估结果不同可以确定不同间隔年限,评估重点应当更重视软件建设、学校文化建设,进一步吸取国外优秀评估经验;对已评院校要建立长效机制,巩固评估成果,保证各个学校办学水平、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办出特色。
关于预评估,专家们提醒,预评估能反映学校教学工作的真实状态,应当能够帮助学校做好整改工作。但是,当前有的预评估不是指导学校整改,而是帮学校粉饰和对付正式评估的。所以,对于预评估,应当正确看待。
推荐于2017-09-24 · 知道合伙人教育行家
关注
展开全部
如何正确认识本科教学审核评估
《教育部关于晋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评估工作的意见》(教高[2011]9号)的发布,标志着新一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评估拉开了帷幕。9号文件提出实行分类的院校评估;对2000年以来没有参加过院校评估的新建本科院校实行合格评估,对参加过院校评估并且获得通过的普通本科院校实行审核评估。
一、审核评估的基本思想
1.审核评估的由来
审核评估源于财务“审计”的概念,最早由美国学者于1976年提出。
“审计”是一项具有独立性的经济监督活动,独立性是审计区别于其他经济监督的特征;“审计”的基本职能是监督,是以第三者身份所实施的监督;“审计”的主体是从事审计工作的专职机构或专职的人员,是独立的第三者;“审计”的对象是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及其他经济活动;“审计”的基本工作方式是审查和评价,也即是搜集证据,查明事实,对照标准,做出好坏优劣的判断;“审计”的主要目标,不仅要审查评价会计资料及其反映的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和合法性,而且还要审查评价有关经济活动的效益性。事实上,以上“审计”的特点征,功能,主体、对象、工作方式和目标等都被审核评估所借用。
2.审核模式及其特征
对审核模式及其特点认识需要引申至评估模式。目前,高等教育评估领域公认的三种最有影响的评估模式为:认证模式、分等模式和审核模式。
(1)认证模式
“认证”可理解为对“资格”的审定。基于认证模式的评估叫认证评估(简称认证,也称合格评估)。认证评估就是按一定的认证标准作为最低标准,对办学资格进行审定。认证评估在美国得到了最成功的实践,它对美国的高等教育起到了“守门员”的作用。但近年来因它过分强调“投入”而对“产出”重视不够、涉及范围广而牵扯太多精力等种种弊端,受到了学界和政府的尖锐批评。尤其是对认证评估能否充分保证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质疑。
(2)分等模式
“分等”可理解为对“水平”的评定,基于分等模式的评估通常叫分等评估(也称水平评估)。分等评估不像认证评估那样仅仅满足于最低标准,而是采用具有一定区分度的指标体系。评估结论不像认证评估那样只是“通过”和“不通过”,而是设立了多个等级。考察重点从偏重于“投入”,转向更加注重“过程”和“产出”。评估内容也从“宏观”的和“定性化”的,转向了更加“微观”的和“定量化”的。分等评估似乎是要对过“粗”的认证评估更加“细”一些,但由此造成的评估成本的增加(“扰民”)、评估结论的合理性(“分类指导”),特别是对学校办学自主权的侵害等,成为学术界和高校抨击的焦点。
《教育部关于晋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评估工作的意见》(教高[2011]9号)的发布,标志着新一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评估拉开了帷幕。9号文件提出实行分类的院校评估;对2000年以来没有参加过院校评估的新建本科院校实行合格评估,对参加过院校评估并且获得通过的普通本科院校实行审核评估。
一、审核评估的基本思想
1.审核评估的由来
审核评估源于财务“审计”的概念,最早由美国学者于1976年提出。
“审计”是一项具有独立性的经济监督活动,独立性是审计区别于其他经济监督的特征;“审计”的基本职能是监督,是以第三者身份所实施的监督;“审计”的主体是从事审计工作的专职机构或专职的人员,是独立的第三者;“审计”的对象是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及其他经济活动;“审计”的基本工作方式是审查和评价,也即是搜集证据,查明事实,对照标准,做出好坏优劣的判断;“审计”的主要目标,不仅要审查评价会计资料及其反映的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和合法性,而且还要审查评价有关经济活动的效益性。事实上,以上“审计”的特点征,功能,主体、对象、工作方式和目标等都被审核评估所借用。
2.审核模式及其特征
对审核模式及其特点认识需要引申至评估模式。目前,高等教育评估领域公认的三种最有影响的评估模式为:认证模式、分等模式和审核模式。
(1)认证模式
“认证”可理解为对“资格”的审定。基于认证模式的评估叫认证评估(简称认证,也称合格评估)。认证评估就是按一定的认证标准作为最低标准,对办学资格进行审定。认证评估在美国得到了最成功的实践,它对美国的高等教育起到了“守门员”的作用。但近年来因它过分强调“投入”而对“产出”重视不够、涉及范围广而牵扯太多精力等种种弊端,受到了学界和政府的尖锐批评。尤其是对认证评估能否充分保证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质疑。
(2)分等模式
“分等”可理解为对“水平”的评定,基于分等模式的评估通常叫分等评估(也称水平评估)。分等评估不像认证评估那样仅仅满足于最低标准,而是采用具有一定区分度的指标体系。评估结论不像认证评估那样只是“通过”和“不通过”,而是设立了多个等级。考察重点从偏重于“投入”,转向更加注重“过程”和“产出”。评估内容也从“宏观”的和“定性化”的,转向了更加“微观”的和“定量化”的。分等评估似乎是要对过“粗”的认证评估更加“细”一些,但由此造成的评估成本的增加(“扰民”)、评估结论的合理性(“分类指导”),特别是对学校办学自主权的侵害等,成为学术界和高校抨击的焦点。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2013-10-26
展开全部
为了自己的学校能顺利通过,应该全力配合学校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