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出自那个年代
3个回答
2013-10-25
展开全部
如果是年代,曹操出自三国我猜测您说的可能是曹操的墓葬吧十问曹操墓 □首席记者张体义 安阳县安丰乡西高穴村东汉大墓被认定为文献中记载的魏武王曹操高陵,有什么令人信服的证据呢?记者昨日采访了相关专家。 一问:曹操的祖坟在亳州,长期“战斗”在许昌、洛阳,为什么死在洛阳后要葬在安阳呢?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汉魏室主任、著名汉魏史学家梁满仓说,洛阳是东汉的帝都,许昌是汉献帝的都城,邺城是曹操的封地。建安十八年,汉天子册封曹操为魏公,加九锡、建魏国,定国都于邺城。建安二十一年,册封曹操为魏王,位在诸侯王上,以天子旒冕、车服、旌旗、礼乐郊祀天地,宗庙、社稷皆如汉制,国都邺城。曹操名义上还为汉臣,实际上已是皇帝。邺城是曹操最主要的政治舞台,宗庙也在邺城,“墓以葬形,庙以安神”,所以曹操在洛阳病逝后被送回邺城安葬。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原所长、考古与古文字学家郝本性说,葬在邺城是早已定好的,曹操封魏王后就开始兴建陵墓了,曹操去世时陵墓已经准备好了。 二问:古代王侯墓的规格都有严格的规定,曹操墓规格怎样?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原所长、著名汉魏考古学家刘庆柱说,西高穴村大墓规模巨大,总长度近60米,砖券墓室的形制和结构与已知的汉魏王侯级墓葬类似,与曹操魏王的身份相称;该墓未发现封土,也与文献记载曹操高陵“因高为基,不封不树”的情况相符合。 三问:曹操墓的年代、位置是怎样确定的? 刘庆柱说,据文献记载,公元218年曹操开始兴建陵墓,220年曹操下葬,230年“皇后”与其合葬,时间是很明确的。目前国内发掘过的汉魏王陵级的墓葬,与这座大墓风格相似。曹操墓葬出土的器物、画像石等遗物具有非常明显的汉魏特征,年代是相符的。 曹操墓考古发掘负责人、副研究员潘伟斌说,据《三国志·魏书·武帝纪》等文献记载,曹操公元220年农历正月病逝于洛阳,二月,灵柩运回邺城,葬在了高陵,高陵在“西门豹祠西原上”。调查资料显示,当时的西门豹祠在今天的漳河大桥南行一公里处,地属现在安阳县安丰乡丰乐镇村。这座大墓就在西门豹祠以西。1998年,西高穴村西出土的后赵建武十一年(公元345年)大仆卿驸马都尉鲁潜墓志,也明确记载了魏武帝陵的具体位置就在这里。墓葬位置与文献记载、出土鲁潜墓志等材料记载完全一致。 四问:此次考古发现支持薄葬的说法吗? 潘伟斌说,文献上明确记载,曹操主张薄葬,他临终前留下《遗令》:“殓以时服”、“无藏金玉珍宝”。这种说法在这座墓葬中得到了印证:墓葬虽规模宏大,但墓内装饰简单,未见壁画,尽显朴实。兵器、石枕等有文字可证,皆为曹操平时“常所用”之器,看似精美的一些玉器等装饰品也应是曹操日常佩戴之物。 郝本性说,发现的石牌记录了随葬的用品。有些牌上记录有东西但实际并没有,比如他穿的衣物,能算随葬品吗?还有一些随葬品说是金玉,实际是用泥或蜡制成的冥器,像现在的纸人纸马似的。曹操是中国从厚葬到薄葬的倡导者和实践者,后来曹丕和司马懿也是薄葬。 五问:西高穴大墓被确认为是曹操墓的最直接证据是墓中出土的刻有“魏武王”铭文的石牌和石枕,这个“魏武王”一定是曹操吗? 刘庆柱说,曹操生前先封为“魏公”,后进爵为“魏王”,死后谥号为“武王”,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为“武皇帝”,史称“魏武帝”。出土石牌、石枕刻铭称“魏武王”,正是曹操下葬时的称谓。证明墓主就是魏武王曹操。 河南省文物局副局长孙英民说,历史上还有一个“魏武王”,但那个“魏武王”时代比较晚,和墓葬、随葬品的年代不符,基本上可以排除。 潘伟斌说,从盗墓贼手中追缴了四件文物,包括一块汉代画像石、一块汉代石璧、一块上有题刻“魏武王”字样的石牌和一个上有题刻“魏武王常所用慰项石”字样的石枕。经追问他们承认文物出自曹操墓,最重要的是墓中出土有相同的文物。 六问:曹操有没有将“魏武王”铭器物赐给别人的可能性? 郝本性说,“魏武王”是曹操死后的谥号,曹操不可能赐给别人带有“魏武王”铭文的东西,曹丕也不可能将父亲的东西赏赐给别人。再说,这个墓出土了很多带铭文的东西,什么人能得到曹操赏赐这么多东西?那个带铭文的石枕,很普通,赏赐别人的可能性不大。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曹操将他生前自用的东西随葬了。 刘庆柱说,墓葬中发现了一个石圭,像民间说的上朝用的“呼板”,长29厘米,这是目前发现最大的一个,比西汉阳陵出土的大很多,这可不是谁都敢用的。 七问:如何鉴定出墓主人的性别、年龄的?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博士、人骨鉴定专家王明辉说,这座大墓多次被盗,骨架已经不全了。经过鉴定,属于一男二女三个个体。男性的头骨比较粗大,颅骨壁厚,结节发达;女性的头骨比较小,外部比较光滑。鉴定年龄主要靠牙齿磨损和颅骨缝的缝合程度。经鉴定,男性在60岁左右,女性一个20岁至25岁,一个50岁左右。男性年龄在60岁左右,与史书上记载曹操终年66岁(65周岁)吻合,应为曹操遗骨。 八问:有人说曹操头骨出土时嘴里含有水晶珠,真是这样吗?记者日前在曹操墓采访时,在墓顶上方的地面上发现两个小洞,一边一个,工作人员说不是盗洞,那是什么呢? 潘伟斌说,墓室中确实发现了水晶珠,但骨架严重扰乱,是不是含在嘴里无法确定。古人埋葬时一般口中含玉蝉,曹操墓的风格形制进行了大胆变动,如果含水晶珠也算一种革新吧。 关于墓顶的两个小洞,潘伟斌说,有专家认为是古人预留的灵魂出窍洞。我认为可能是曹操安葬后留下定方位用的,利于以后打开陵墓埋葬皇后。 九问:史书上记载,曹操生前曾准许功臣名将陪葬在高陵左右,这次有没有发现陪葬墓? 潘伟斌说,刚开始发掘时,有人认为一、二号墓是帝后合葬墓,现在二号墓中发现了女性骨架,一号墓的性质也可能发生变化,目前发掘还在进行,具体情况还不能确定。 郝本性说,陪葬墓可能会有,曹操墓离西高穴村很近,是不是压在村下面不好说,一号墓也有可能是陪葬墓。 曹操墓称为高陵,民间也有把墓称为“穴”的。潘伟斌说,高陵附近有东、西高穴两个村,是清代搬迁到此的。说明当时就有这个地名了,和曹操墓有什么关系,还需进一步研究。 十问:曹操墓被确认有什么重大意义? 刘庆柱说,曹操墓发掘意义重大,曹操名义上不当皇帝,但实际上享受的是皇帝的待遇,陵墓也是按皇帝陵规格建的。作为诸侯王,陵墓只能享受皇陵规格的某一项,但曹操不是。我们国家严格控制发掘皇帝陵,这次抢救性发掘曹操墓,对研究当时的帝陵制度意义非凡。 汉代流行厚葬,国家财政的三分之一用来建陵墓和陪葬品,曹操改变了这种做法,主要随葬日常用品和专门制作的冥器,这是我国葬制的一种很大进步。
展开全部
曹操出自东汉末年,历经桓帝到献帝六位帝王
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 ),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汉族。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 ,三国中曹魏政权的缔造者。以汉天子的名义征讨四方,对内消灭二袁、吕布、刘表、马超、韩遂等割据势力,对外降服南匈奴、乌桓、鲜卑等,统一了中国北方,并实行一系列政策恢复经济生产和社会秩序,奠定了曹魏立国的基础。曹操在世时,担任东汉丞相,后为魏王,去世后谥号为武王。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为武皇帝,庙号太祖。曹操精兵法,善诗歌,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气魄雄伟,慷慨悲凉;散文亦清峻整洁,开启并繁荣了建安文学,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史称建安风骨,鲁迅评价其为“改造文章的祖师”。同时曹操也擅长书法,尤工章草,唐朝张怀瓘在《书断》中评其为“妙品”。
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 ),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汉族。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 ,三国中曹魏政权的缔造者。以汉天子的名义征讨四方,对内消灭二袁、吕布、刘表、马超、韩遂等割据势力,对外降服南匈奴、乌桓、鲜卑等,统一了中国北方,并实行一系列政策恢复经济生产和社会秩序,奠定了曹魏立国的基础。曹操在世时,担任东汉丞相,后为魏王,去世后谥号为武王。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为武皇帝,庙号太祖。曹操精兵法,善诗歌,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气魄雄伟,慷慨悲凉;散文亦清峻整洁,开启并繁荣了建安文学,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史称建安风骨,鲁迅评价其为“改造文章的祖师”。同时曹操也擅长书法,尤工章草,唐朝张怀瓘在《书断》中评其为“妙品”。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2013-10-25
展开全部
曹操(155年7月18日-220年3月15日),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汉族,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东汉末年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和诗人,三国时代魏国的奠基人和主要缔造者,后为魏王。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为魏武帝。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