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滚长江东逝水》歌词大意是什么?

 我来答
dufu1212
高粉答主

推荐于2017-11-18 · 每个回答都超有意思的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2.5万
采纳率:75%
帮助的人:9700万
展开全部
  临江仙》

  杨慎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译文: 滚滚长江向东流,不再回头,多少英雄像翻飞的浪花般消逝,争什麼是与非、成功与失败,都是短暂不长久,只有青山依然存在,依然的日升日落。江上白发渔翁,早已习於四时的变化,和朋友难得见了面,痛快的畅饮一杯酒,古往今来的纷纷扰扰,都成为下酒闲谈的材料。

  【注释】淘尽:荡涤一空。 渔樵:渔父和樵夫。渚:水中的的小块陆地。
  浊 :不清澈;不干净。与“清”相对。浊酒 :用糯米、黄米等酿制的酒,较混浊。

  【鉴赏】
  这是杨慎所做《廿一史弹词》第三段《说秦汉》的开场词,后毛宗岗父子评刻《三国演义》时将其放在卷首。
  词的开首两句令人想到杜甫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和苏轼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以一去不返的江水比喻历史的进程,用后浪推前浪来比喻英雄叱咤风云的丰功伟绩。然而这一切终将被历史的长河带走。“是非成败转头空”是对上两句历史现象的总结, 从中也可看出作者旷达超脱的人生 观。“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青山和夕阳象征着自然界和宇宙的亘古悠长,尽管历代兴亡盛哀、循环往复,但青山和夕阳都不会随之改变,一种人生易逝的悲伤感悄然而生。下片为我们展现了一个白发渔樵的形象,任它惊骇涛浪、是非成败,他只着意于春风秋月,在握杯把酒的谈笑间,固守一份宁静与淡泊。而这位老者不是一般的渔樵,而是通晓古今的高士,就更见他淡泊超脱的襟怀,这正是作者所追求的理想人格。
  全词似怀古,似物志。开篇从大处落笔,切入历史的宏流,四、五句在景语中富哲理、意境深邃。下片则具体刻画了老翁形象,在其生活环境、生活情趣中寄托自己的人生理想,从而表现出一种大彻大悟的历史观和人生观。
  现出看尽红尘多少事的豁达。

  【作者】
  杨慎,明代大臣、文学家、学者。字用修,号升庵,四川省新都区人,为少师杨廷和之子。七岁起从他母亲学习诗文,刻苦努力,“奋志诵读,不出户外”,11岁就能作诗了。

  明武宗正德六年(公元1511年),杨慎入京会试,“殿试第一”,高中状元,成为明代四川唯一的状元,照例授与“翰林院修撰”的官职,这年他24岁,以后只要循规蹈矩,顺从皇帝的意旨作官,便可春风得意,青云直上,将来做高官,享厚禄,封妻荫子,也是不难之事。然而杨慎却又是一位坚持原则,刚正不阿,不肯俯仰随人的人。嘉靖三年(1524年)在“议大礼”这件事中,反映得最为突出,而这又决定了他以后几十年流离转徙,穷死边地的悲惨命运。

  杨慎因“议大礼”,触犯了明世宗而受廷杖,遍体创伤,于嘉靖三年(公元1524年)被谪戍云南永昌(今保山),直至嘉靖四十年(公元1561年)去世,终未被赦免。
谭天说地2
推荐于2019-11-01 · TA获得超过8032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60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5万
展开全部

《滚滚长江东逝水》歌词: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歌词大意:

滚滚长江向东流,不再回头,多少英雄像翻飞的浪花般消逝。

争什么是与非、成功与失败,都是短暂不长久。

只有青山依然存在,依然的日升日落。

江上白发渔翁,早已习惯于四时的变化。

和朋友难得见了面,痛快的畅饮一杯酒。

古往今来的纷纷扰扰,都成为下酒闲谈的材料。

拓展资料:

《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是明代文学家杨慎创作的一首词。词的上阕通过历史现象咏叹宇宙永恒、江水不息、青山常在,而一代代英雄人物却无一不是转瞬即逝。下阕写词人高洁的情操、旷达的胸怀。把历代兴亡作为谈资笑料以助酒兴,表现了词人鄙夷世俗、淡泊洒脱的情怀。全词基调慷慨悲壮,读来只觉荡气回肠、回味无穷,平添万千感慨在心头。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妆大嘞月5885
2012-05-06 · TA获得超过6.8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3.9万
采纳率:0%
帮助的人:5971万
展开全部
临江仙》

杨慎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译文: 滚滚长江向东流,不再回头,多少英雄像翻飞的浪花般消逝,争什麼是与非、成功与失败,都是短暂不长久,只有青山依然存在,依然的日升日落。江上白发渔翁,早已习於四时的变化,和朋友难得见了面,痛快的畅饮一杯酒,古往今来的纷纷扰扰,都成为下酒闲谈的材料。

【注释】淘尽:荡涤一空。 渔樵:渔父和樵夫。渚:水中的的小块陆地。
浊 :不清澈;不干净。与“清”相对。浊酒 :用糯米、黄米等酿制的酒,较混浊。

【鉴赏】
这是杨慎所做《廿一史弹词》第三段《说秦汉》的开场词,后毛宗岗父子评刻《三国演义》时将其放在卷首。
词的开首两句令人想到杜甫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和苏轼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以一去不返的江水比喻历史的进程,用后浪推前浪来比喻英雄叱咤风云的丰功伟绩。然而这一切终将被历史的长河带走。“是非成败转头空”是对上两句历史现象的总结, 从中也可看出作者旷达超脱的人生 观。“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青山和夕阳象征着自然界和宇宙的亘古悠长,尽管历代兴亡盛哀、循环往复,但青山和夕阳都不会随之改变,一种人生易逝的悲伤感悄然而生。下片为我们展现了一个白发渔樵的形象,任它惊骇涛浪、是非成败,他只着意于春风秋月,在握杯把酒的谈笑间,固守一份宁静与淡泊。而这位老者不是一般的渔樵,而是通晓古今的高士,就更见他淡泊超脱的襟怀,这正是作者所追求的理想人格。
全词似怀古,似物志。开篇从大处落笔,切入历史的宏流,四、五句在景语中富哲理、意境深邃。下片则具体刻画了老翁形象,在其生活环境、生活情趣中寄托自己的人生理想,从而表现出一种大彻大悟的历史观和人生观。
现出看尽红尘多少事的豁达。

【作者】
杨慎,明代大臣、文学家、学者。字用修,号升庵,四川省新都区人,为少师杨廷和之子。七岁起从他母亲学习诗文,刻苦努力,“奋志诵读,不出户外”,11岁就能作诗了。

明武宗正德六年(公元1511年),杨慎入京会试,“殿试第一”,高中状元,成为明代四川唯一的状元,照例授与“翰林院修撰”的官职,这年他24岁,以后只要循规蹈矩,顺从皇帝的意旨作官,便可春风得意,青云直上,将来做高官,享厚禄,封妻荫子,也是不难之事。然而杨慎却又是一位坚持原则,刚正不阿,不肯俯仰随人的人。嘉靖三年(1524年)在“议大礼”这件事中,反映得最为突出,而这又决定了他以后几十年流离转徙,穷死边地的悲惨命运。

杨慎因“议大礼”,触犯了明世宗而受廷杖,遍体创伤,于嘉靖三年(公元1524年)被谪戍云南永昌(今保山),直至嘉靖四十年(公元1561年)去世,终未被赦免。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百度网友cf8882a
2008-07-19 · TA获得超过2874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30
采纳率:0%
帮助的人:69.9万
展开全部
慨叹时过境迁,曾经戎马疆场,运筹帷幄的年代已被时光的变迁所遗留在历史的记忆中。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创作者9K7bEiTwQc
2020-04-15 · TA获得超过3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1.3万
采纳率:29%
帮助的人:900万
展开全部
临江仙》
  杨慎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译文:
滚滚长江向东流,不再回头,多少英雄像翻飞的浪花般消逝,争什麼是与非、成功与失败,都是短暂不长久,只有青山依然存在,依然的日升日落。江上白发渔翁,早已习於四时的变化,和朋友难得见了面,痛快的畅饮一杯酒,古往今来的纷纷扰扰,都成为下酒闲谈的材料。
  【注释】淘尽:荡涤一空。
渔樵:渔父和樵夫。渚:水中的的小块陆地。
  浊
:不清澈;不干净。与“清”相对。浊酒
:用糯米、黄米等酿制的酒,较混浊。
  【鉴赏】
  这是杨慎所做《廿一史弹词》第三段《说秦汉》的开场词,后毛宗岗父子评刻《三国演义》时将其放在卷首。
  词的开首两句令人想到杜甫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和苏轼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以一去不返的江水比喻历史的进程,用后浪推前浪来比喻英雄叱咤风云的丰功伟绩。然而这一切终将被历史的长河带走。“是非成败转头空”是对上两句历史现象的总结,
从中也可看出作者旷达超脱的人生
观。“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青山和夕阳象征着自然界和宇宙的亘古悠长,尽管历代兴亡盛哀、循环往复,但青山和夕阳都不会随之改变,一种人生易逝的悲伤感悄然而生。下片为我们展现了一个白发渔樵的形象,任它惊骇涛浪、是非成败,他只着意于春风秋月,在握杯把酒的谈笑间,固守一份宁静与淡泊。而这位老者不是一般的渔樵,而是通晓古今的高士,就更见他淡泊超脱的襟怀,这正是作者所追求的理想人格。
    全词似怀古,似物志。开篇从大处落笔,切入历史的宏流,四、五句在景语中富哲理、意境深邃。下片则具体刻画了老翁形象,在其生活环境、生活情趣中寄托自己的人生理想,从而表现出一种大彻大悟的历史观和人生观。
  现出看尽红尘多少事的豁达。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1条折叠回答
收起 更多回答(3)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