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学中如何帮助学生积累基本数学活动经验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今天的模块学习中,刘同军老师讲了数学基本活动的经验的内涵,刘老师认为:一个学生只要他经历过“截一个几何体”的活动,他就有了“截一个几何体”的活动经验,只要他做过掷硬币的活动,他就有了掷硬币的活动经验,所以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经历就是数学活动经验的一部分。“课程标准”中也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教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帮助学生积累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那么我们数学教师如何在学生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放飞学生的思维呢?我不由的想起了去年我们学校课堂大赛时孙老师讲授的《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这节课就很好的回答了这个问题。
这节课上,我认为孙老师就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方面做得很好。首先、孙老师用学生熟悉的生活激趣,在呈现方式上,细节设计到位。郑老师选择数学活动经验的情境载体非常好,每到节假日各大商场都举行促销活动,这些学生很熟悉。孙老师充分运用学生的生活经验来进行教学,学生比较熟悉也比较容易接受,老师先在白板上展示了商场的各种促销活动,让学生找“如何消费最合适”,为下一步比较各种消费的最优化打下伏笔。学生认真思考,活跃的思维是课堂不可缺失的灵魂。购销活动的导入更易于激发学生的积极参与,给学生创造了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其次孙老师用已有经验引导学生探索新知。孙老师在学生已会解决利润问题的基础上,利用已有经验探索出比较复杂的问题的解决的方法,非常好。课件上的图形动起来,学生经历体验,获得直接经验。
在学生获得直接经验的基础上,她又训练学生发散思维,积累数学经验。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师生合作,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动手操作,既能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积累数学经验,又能提高学习积极性获取学习方法,把学生的思维一步步引向深处。这样就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孙老师做的最好的地方就是给了学生足够的时间去思考,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老师的课堂提问指向性很强,老师把时间充分还给学生,体现了学生是课堂的主人。给学生充分的时间独立学习,学生的思考时间够了,学生的思维动起来了,有了疑难的状态,根据先前的经验产生了联想,然后利用方程这个模型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并实现了学生数学经验的积累使数学学习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有利于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课堂学习效率,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变化,让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得以充分体现。
我记得:杜威曾经说过“教育就是经验的改造或改组。这种改造或改组,既能增加经验的意义,又能提高指导后来经验进程的能力。”“一盎司经验胜过一吨理论”。 所以在今后的数学教学中,我要向专家学习,向各位同仁学习,让学生参与到数学学习的各个环节中去,把已有的知识经验作为基础,促进学生进行数学思考,引导学生学会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成为学习的主体。让我们携起手来,关注数学活动经验,构建智慧课堂;做孩子们喜爱的老师,创造孩子喜欢的课堂。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