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孔子和庄子有什么区别
一、孔子与庄子的区别:
1、孔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而庄子则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2、孔子志向远大,直渴望做官,实现自己政治理想。他主张仁人爱仁政,主张自我克制,回归礼仪之邦,避免被孔子承认为强调人与人的和谐,严苛的政府比老虎还凶猛!孔子主张治国、团结家庭、平天下,却主张人民改造社会。孔子非常保守,对现状很满意。
相同点:老子和庄子都认为“道”是宇宙的原始法则。庄子主张静默,回避现实。庄子主张人可以无为而治,征服天堂,毁灭生命,庄子的基本宿命论思想是宿命论。
二、人物简介:
1、孔子简介:
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名丘,字仲尼,鲁国人。 孔子是个大思想家,他创立了儒家学派。首先,他提出“仁”的学说,即要求统治者能够体贴民情,爱惜民力,不要过度压迫剥削人民,以缓和阶级矛盾。其次,他主张以德治民,反对苛政。
2、庄子简介:
庄子(约公元前369~286年),名周,字子休。战国蒙(今亳州市蒙城县)时思想家。曾为蒙之漆园(在今涡河北岸)吏,史称“...庄子又为先秦时期文学家,其文学成就尤居先秦诸子之冠,堪称浪漫文学之父,东方文艺之神。著书十余万言,《庄子》。
扩展资料:
孔子和老子的主要成就:
孔子的言论主要记录在《论语》中。《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
《论语》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孔子的教育活动不但培养了众多学生,而且他在实践基础上提出的教育学说,为中国古代教育奠定了理论基础。
老子的成就主要体现在《老子》一书里。《老子》,又名《道德经》或《德道经》,和《易经》《论语》被认为是对中国人影响最深远的三部思想巨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老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孔子
庄子是战国时代的儒家典型,是孔子思想的继承者。由于时代的限制,真正的儒家思想并不能在战国时期明显的传承,庄子往往以以抑代扬的方法,解说和传播儒家思想,并且以夸张的手法,寓言和神话的方法,对孔子儒家中不大明了的地方,可能出现未涉及的问题加以补充。以反推的手法阅读庄子,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儒家。
总体说孔子的儒家思想讲究“入世”以一种积极作为的态度去完善自己,达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最终目标。
而庄子的道家思想讲究“出世”,是以一种清净无为的态度存在于世上,可以理解成认清自身的社会定位,做好本分的事情,抛却名利的妄念,舍弃世俗的攀比。
孔子的思想体现在人的活动中,而庄子的思想体现在世间万物的消长变化中。
庄子的思想看似无作为,没有进步性,实际却是去除浮夸,实现自身价值,抚民安帮的大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