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认识戏曲舞蹈?
2个回答
展开全部
戏曲舞蹈
戏曲艺术熔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于一炉,但歌舞演故事则是基本的特征。因此,舞蹈是戏曲表演的重要部分,始终与戏曲保持着密切的关系。
元代是中国戏曲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黄金时代。杂剧艺术繁荣,作家辈出。从留存至今的100多个元代杂剧剧本中,我们可以看到元代杂剧演出中的舞蹈活动。元杂剧演出中,常常要插入一段舞蹈表演。杨贵妃是唐朝著名的舞蹈家,擅长《霓裳羽衣舞》。所以,元杂剧作家白朴在《梧桐雨》杂剧中,为表现唐明皇与杨贵妃恣情享乐的生活,就安排了杨贵妃登盘舞霓裳的表演。
到了明代,中国戏曲出现了一个黄金时代,那就是“传奇”剧的大繁荣。明代人演戏,也喜欢安插一些舞蹈场面。像吴世美写《惊鸿记》时,安排了梅妃跳《惊鸿舞》。阮大铖写《春灯谜》描写元宵观灯的情景,插入了社火演出。她作的《燕子笺》要表现燕子给男女主人公传递信息,安排了一段“飞燕之舞”,把小燕子拟人化了。
戏曲中神仙鬼怪出场,往往要舞蹈一番。像《红梅记》中李慧娘的鬼魂出场时,剧本规定要“舞起旋风科”。《牡丹亭》中的胡判官出场,有“笑舞介”。而在戏中包罗民间歌舞最多的要属“目连戏”。戏中包括了各种各样的武术、杂技、歌舞等。明代人郑之珍整理改编的《目连救母劝善戏文》里,仍然插入了许多民间舞蹈。有《鹤舞》、《虎舞》、《武将舞》、《道士舞》、《长人舞枪》、《矮僧打钵》、《千手观音舞》、《鱼篮观音舞》,还有《哑背疯》———表演者化妆成女子,穿女衣,梳女头。腰后装一对假腿,当作女子的下肢。下身要穿男装,腰前装上男子的假头和躯干。舞动起来上下协调,活像两人在舞蹈。
传统戏曲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十分重视以舞蹈美来解释舞台行动和戏剧逻辑,用舞蹈之美来再现生活和铺叙人生。戏曲的舞蹈美贯穿在戏曲表演体系中被人们习称的“做”和“打”这两种功法之中。戏曲舞台上人物的一切行动都是舞蹈化了的。戏曲舞台上人物形象,可以说是舞蹈艺术的形象。因为戏曲舞台动作都是音乐化了的。也就是说戏曲动作是溶化在整体和谐的音乐节奏、韵律和音乐的旋律与音响之中。这样的动作也就舞蹈。
戏曲舞蹈的语汇很丰富的。戏曲演员要调动起自身肌体和精神的一切因素,实现美化和舞蹈化,而且服饰、道具等,也都参加了美化和舞蹈化的创造。戏曲演员手中拿的、头上戴的、腰上系的……都可以形成舞蹈化的身段组合,如羽扇舞、团扇舞、折扇舞、闭扇舞、双扇舞、方巾舞隐羡大、马鞭舞、船桨舞、水旗舞等等,还有舞帽翅、舞鸾带、舞甩发、舞红绸等,任何一种生活用具一经纳入戏曲舞台而成为道具时,就会产生出精彩的舞姿,构成富有表现力的舞蹈语汇和舞蹈组合。
舞蹈在戏曲艺术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戏曲艺术中保留和发展了丰富的传统舞蹈艺术。戏曲舞蹈也为中国的民间舞蹈不断地输送艺术营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舞蹈工作者是以戏曲舞蹈为基础,参照传统武术身段、技巧等表现形式,建立了独特的中国古典舞体系。
中国传统戏曲中重要的表现手段。从宋元南戏、杂派大剧到明清兴起的昆曲、京剧、秦腔、梆子、川剧等剧种的盛行和成熟,戏曲舞蹈更加丰富和完备。“唱、念、做打”四大艺术之段中的“做、打”两项 基本都是舞蹈或舞蹈化了的生活动作。可以说舞蹈贯串在戏曲演员的全部灶竖动作和表情之中,从出场、亮相在到下场,举于投足,一动一静,都是舞蹈,是构成戏曲表演的重要表现手段。因此戏曲舞蹈是中国传统舞蹈重要的一支。如戏曲的袖舞(水袖)不但动作优美,而且能表达各种人物不同的感情。它与古人所说的“长袖善舞”是一脉相承的。早在周代就有“以舞袖为容”的“人舞”西安出土的汉代舞佣,也有扬袖而舞的生动形象。盛行于南朝及隋唐的白生舞也是以舞袖为主的。戏曲舞蹈正是继承了“长袖善舞”的传统,才创造了那些深刻表现人物内心感情的优美的水袖舞姿。京剧表演艺术家程砚秋在前辈艺人创造的基础上,将水袖归纳为勾、挑、撑、冲、拨、扬、挥、甩、打、抖等十种舞姿,运用时穿插组合,千变万化。戏曲中的女角舞长绸,僧、尼舞拂(云帚),大概也是与汉魏时代的“巾舞”、“拂舞”传承下来的。正由于此,明人姚旅才认为:古代歌舞乃“今戏场歌舞之遗意”今世歌舞“则被直云戏剧耳”这是有一定道理的。由于明清以来,戏曲勃兴,传统的民间舞蹈也受到戏曲舞蹈的影响,形成了一种互相交融、相得益彰的局面。如秧歌、花鼓灯等民间舞蹈就从戏曲旦角的舞蹈和武打中吸收了不少滋养。一些民间舞蹈也演化为歌舞小戏,丰富了戏曲的剧种。但是戏曲舞蹈究竟不是单纯的舞蹈,它是与剧情紧密结合,为表现戏剧中的人物、事件和场景服务的。它有许多特点,一是高度程式化和人物形象典型化,生、旦、净、丑各有成套舞姿。二是大量运用叙事与表意的舞蹈动作,举凡衣、食、住、行等一切日常活动。根据人物身份、剧情不同,运用其特有的音乐节奏将其韵律化、舞蹈化,与唱念结合,成为塑造人物的重要手段。三是善于运用衣帽服饰和道具,这既是它的特点,又是它对中国古典舞蹈和民间舞蹈的继承和发展。古代舞蹈素来重视使用道具《礼记》就有“不舞不授器”、“钟、鼓、管、磬、羽、干、戚、乐之器也”的记载,民间舞蹈中也经常使用道具,如扇子、手帕、伞等生活用品。戏曲舞蹈根据自己特有的规律,吸收了这些舞蹈的精华。以舞蹈采说,昆剧、京剧、梆子、川剧、二人转等剧种,都百多种用法,京剧有拿、挥、转、托、夹、合、遮、扑、抛等多种基本功,掌握了可以千变万化地加以运用。川剧艺人也有耍扇三之式的口诀。帽饰的翎子功、翘子功;衣履的水袖、鸾带、跤功等等,更是种类繁多,技巧超绝。各剧种又各自专长。四是姿态万千的兵器舞和毯子功,这既是戏曲舞蹈的重要特色,也是训练戏曲演员的重要基本功。 戏曲舞蹈多为虚拟动作,惟交战时,极为写实。从会阵、起打、过合、停止、追过场、耍下场、处处合情入理。十八般兵器加上种种高超的毯子功技巧,形成戏曲中独特的武舞。这些技巧既可近从姐妹技艺武术、杂技中找到它们的资鉴,又可远溯到汉代角抵和宋代诸军百戏之中。丰富而绚丽的戏曲舞蹈还从飞禽走兽造化万物中吸收了许多优美的动态和静态舞姿,戏曲舞蹈经过漫长的艺术长河的淘濯,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韵律和美的规律,这也是中国古典舞蹈美学的一宗宝贵遗产。
戏曲艺术熔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于一炉,但歌舞演故事则是基本的特征。因此,舞蹈是戏曲表演的重要部分,始终与戏曲保持着密切的关系。
元代是中国戏曲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黄金时代。杂剧艺术繁荣,作家辈出。从留存至今的100多个元代杂剧剧本中,我们可以看到元代杂剧演出中的舞蹈活动。元杂剧演出中,常常要插入一段舞蹈表演。杨贵妃是唐朝著名的舞蹈家,擅长《霓裳羽衣舞》。所以,元杂剧作家白朴在《梧桐雨》杂剧中,为表现唐明皇与杨贵妃恣情享乐的生活,就安排了杨贵妃登盘舞霓裳的表演。
到了明代,中国戏曲出现了一个黄金时代,那就是“传奇”剧的大繁荣。明代人演戏,也喜欢安插一些舞蹈场面。像吴世美写《惊鸿记》时,安排了梅妃跳《惊鸿舞》。阮大铖写《春灯谜》描写元宵观灯的情景,插入了社火演出。她作的《燕子笺》要表现燕子给男女主人公传递信息,安排了一段“飞燕之舞”,把小燕子拟人化了。
戏曲中神仙鬼怪出场,往往要舞蹈一番。像《红梅记》中李慧娘的鬼魂出场时,剧本规定要“舞起旋风科”。《牡丹亭》中的胡判官出场,有“笑舞介”。而在戏中包罗民间歌舞最多的要属“目连戏”。戏中包括了各种各样的武术、杂技、歌舞等。明代人郑之珍整理改编的《目连救母劝善戏文》里,仍然插入了许多民间舞蹈。有《鹤舞》、《虎舞》、《武将舞》、《道士舞》、《长人舞枪》、《矮僧打钵》、《千手观音舞》、《鱼篮观音舞》,还有《哑背疯》———表演者化妆成女子,穿女衣,梳女头。腰后装一对假腿,当作女子的下肢。下身要穿男装,腰前装上男子的假头和躯干。舞动起来上下协调,活像两人在舞蹈。
传统戏曲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十分重视以舞蹈美来解释舞台行动和戏剧逻辑,用舞蹈之美来再现生活和铺叙人生。戏曲的舞蹈美贯穿在戏曲表演体系中被人们习称的“做”和“打”这两种功法之中。戏曲舞台上人物的一切行动都是舞蹈化了的。戏曲舞台上人物形象,可以说是舞蹈艺术的形象。因为戏曲舞台动作都是音乐化了的。也就是说戏曲动作是溶化在整体和谐的音乐节奏、韵律和音乐的旋律与音响之中。这样的动作也就舞蹈。
戏曲舞蹈的语汇很丰富的。戏曲演员要调动起自身肌体和精神的一切因素,实现美化和舞蹈化,而且服饰、道具等,也都参加了美化和舞蹈化的创造。戏曲演员手中拿的、头上戴的、腰上系的……都可以形成舞蹈化的身段组合,如羽扇舞、团扇舞、折扇舞、闭扇舞、双扇舞、方巾舞隐羡大、马鞭舞、船桨舞、水旗舞等等,还有舞帽翅、舞鸾带、舞甩发、舞红绸等,任何一种生活用具一经纳入戏曲舞台而成为道具时,就会产生出精彩的舞姿,构成富有表现力的舞蹈语汇和舞蹈组合。
舞蹈在戏曲艺术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戏曲艺术中保留和发展了丰富的传统舞蹈艺术。戏曲舞蹈也为中国的民间舞蹈不断地输送艺术营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舞蹈工作者是以戏曲舞蹈为基础,参照传统武术身段、技巧等表现形式,建立了独特的中国古典舞体系。
中国传统戏曲中重要的表现手段。从宋元南戏、杂派大剧到明清兴起的昆曲、京剧、秦腔、梆子、川剧等剧种的盛行和成熟,戏曲舞蹈更加丰富和完备。“唱、念、做打”四大艺术之段中的“做、打”两项 基本都是舞蹈或舞蹈化了的生活动作。可以说舞蹈贯串在戏曲演员的全部灶竖动作和表情之中,从出场、亮相在到下场,举于投足,一动一静,都是舞蹈,是构成戏曲表演的重要表现手段。因此戏曲舞蹈是中国传统舞蹈重要的一支。如戏曲的袖舞(水袖)不但动作优美,而且能表达各种人物不同的感情。它与古人所说的“长袖善舞”是一脉相承的。早在周代就有“以舞袖为容”的“人舞”西安出土的汉代舞佣,也有扬袖而舞的生动形象。盛行于南朝及隋唐的白生舞也是以舞袖为主的。戏曲舞蹈正是继承了“长袖善舞”的传统,才创造了那些深刻表现人物内心感情的优美的水袖舞姿。京剧表演艺术家程砚秋在前辈艺人创造的基础上,将水袖归纳为勾、挑、撑、冲、拨、扬、挥、甩、打、抖等十种舞姿,运用时穿插组合,千变万化。戏曲中的女角舞长绸,僧、尼舞拂(云帚),大概也是与汉魏时代的“巾舞”、“拂舞”传承下来的。正由于此,明人姚旅才认为:古代歌舞乃“今戏场歌舞之遗意”今世歌舞“则被直云戏剧耳”这是有一定道理的。由于明清以来,戏曲勃兴,传统的民间舞蹈也受到戏曲舞蹈的影响,形成了一种互相交融、相得益彰的局面。如秧歌、花鼓灯等民间舞蹈就从戏曲旦角的舞蹈和武打中吸收了不少滋养。一些民间舞蹈也演化为歌舞小戏,丰富了戏曲的剧种。但是戏曲舞蹈究竟不是单纯的舞蹈,它是与剧情紧密结合,为表现戏剧中的人物、事件和场景服务的。它有许多特点,一是高度程式化和人物形象典型化,生、旦、净、丑各有成套舞姿。二是大量运用叙事与表意的舞蹈动作,举凡衣、食、住、行等一切日常活动。根据人物身份、剧情不同,运用其特有的音乐节奏将其韵律化、舞蹈化,与唱念结合,成为塑造人物的重要手段。三是善于运用衣帽服饰和道具,这既是它的特点,又是它对中国古典舞蹈和民间舞蹈的继承和发展。古代舞蹈素来重视使用道具《礼记》就有“不舞不授器”、“钟、鼓、管、磬、羽、干、戚、乐之器也”的记载,民间舞蹈中也经常使用道具,如扇子、手帕、伞等生活用品。戏曲舞蹈根据自己特有的规律,吸收了这些舞蹈的精华。以舞蹈采说,昆剧、京剧、梆子、川剧、二人转等剧种,都百多种用法,京剧有拿、挥、转、托、夹、合、遮、扑、抛等多种基本功,掌握了可以千变万化地加以运用。川剧艺人也有耍扇三之式的口诀。帽饰的翎子功、翘子功;衣履的水袖、鸾带、跤功等等,更是种类繁多,技巧超绝。各剧种又各自专长。四是姿态万千的兵器舞和毯子功,这既是戏曲舞蹈的重要特色,也是训练戏曲演员的重要基本功。 戏曲舞蹈多为虚拟动作,惟交战时,极为写实。从会阵、起打、过合、停止、追过场、耍下场、处处合情入理。十八般兵器加上种种高超的毯子功技巧,形成戏曲中独特的武舞。这些技巧既可近从姐妹技艺武术、杂技中找到它们的资鉴,又可远溯到汉代角抵和宋代诸军百戏之中。丰富而绚丽的戏曲舞蹈还从飞禽走兽造化万物中吸收了许多优美的动态和静态舞姿,戏曲舞蹈经过漫长的艺术长河的淘濯,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韵律和美的规律,这也是中国古典舞蹈美学的一宗宝贵遗产。
展开全部
二、戏曲对舞蹈发展的影响
戏曲作为一项综合性和包容性很强的艺术门类,集音乐、舞蹈、美术、武术、诗词,戏剧等文学艺术元素于一体,形成独特的艺术表现风格。在戏曲中对舞蹈的运用,更注重于舞蹈在戏剧中逻辑的表达和动作技巧性使用。通过舞蹈对人物生活以及形象进行叙事性体现和解读,戏曲中表现技巧、表现形式、选题思路、动作创新等等都对舞蹈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舞蹈中可以看到许多戏曲元素的运用以及表现手法的体现,极大丰富了舞蹈艺术形态。比如中国古典舞、民间舞蹈都吸取了戏曲中的表现手法和人物塑造手段,融合于舞蹈艺术形态中,并成为舞蹈艺术个性体现的重要因素。
(一)表现形式的融合
舞蹈艺术美是通过形式美和内容美的融合统一来体现的,通过形式突出舞台艺术形象,让人们可以感知理解舞蹈深层次的内涵和意蕴。因此舞蹈艺术的表现形式是迹银差为形象美服务,通过表现形式创造舞蹈独特的艺术形象,从而为观众多侧面理解舞蹈内涵创造机会,拓展观众的想象空间。戏曲对舞蹈表现形式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人物造型
人物外部造型涉及到服饰及道具方面的运用。比如在舞剧《粉墨春秋》中,大师兄这个角色作为长靠武生,通过靠身这个戎装来突搏唤出他的角色特征,被叉靠旗,使人物显得更加威武庄严;厚底的靴子以及手中的长枪,塑造出武生威风凛凛的形象,突出阳刚之气。大师兄造型,所采用的面料、色彩以及款式,遵从了京剧中的武生装扮,具有非常鲜明的时代感,引发观众联想。在鼓子秧歌中,舞蹈设置了各种角色,如炮手、大鼓、探马、丁伞、花角、外角等,这些表现形式借鉴了戏曲中的各种角的设置。丁伞造型有京剧的色彩,带黑白髯口或者化妆,左手持伞,右手持铜铃,在舞蹈中扮演丑角儿的角色,戏剧色彩突出,也极具喜感。
2.舞台表现形式
戏曲的表现形式。在舞剧《粉墨春秋》中抖髯舞片断,就是利用京剧中的髯口进行表演,把绕、抖、搂、推、托、吹、捻、撩、挑、托、捋、甩等动作体现出来,头部不断摇晃中,配合全身的抖和颤,舞台上髯口纷飞,形成了独特舞蹈表现形式把舞剧中人物的性格特点结合起来,丰富了舞剧《粉墨春秋》的舞蹈表演形式,极具视觉冲击力。戏曲对中国古典舞的表现形式也产生重要的影响,扇子、剑等道具在古典舞中的运用,遵从了戏曲中这些道具的使用原则,具有打斗的形式美,同时兼具身体的柔美,神形兼备的艺术特征突出。
综合来看,戏曲表现形式在舞蹈中的运用,丰富了舞蹈的人物造型方式以及舞台表现手法。舞蹈创作融合戏曲舞台表现手法或借鉴舞台表现策略,丰富了舞蹈的艺术表现形式,突出了舞蹈的形式美。
(二)内容的丰富
戏曲对舞蹈的影响,还体现在内容方面,利用戏曲的表演内容丰富舞蹈的内容,这对于戏剧来讲具有非常突出的优势。从内容上来看戏剧所包含的内容非常丰富,在利用舞蹈进行内容体现的过程中,不仅对舞蹈动作进行了融合,同时也为舞蹈提供了更多的内容选择。舞蹈在发展过程中,编创的创新一个重要方向就是戏曲,通过戏曲,可以使舞蹈的内容表现更加多样化,增加舞蹈的叙事功能以及可欣赏性,使得舞蹈的表意作用得到加强。比如在大型舞剧《粉墨春秋》中,编导把蒲剧的跷功运用在舞蹈中,成为这个舞剧突出的艺术特征。6位男旦脚着寸跷,身穿水袖长袍,走上舞台,在狭窄的板凳边缘进行表演,走出了跷功退步、碎步、侧步、碾步、龙摆尾等等等高难度的舞蹈动作;尤其是配合水袖表现出来的飞燕、独立等舞蹈动作,更是加强了舞蹈表现的难度。这些都是山西蒲剧中的风格化动作,极大地丰富了《粉墨春秋》舞台表现。舞剧充分发掘和传承地方戏曲的特点,把地方戏曲文化融入到舞剧中,丰富了舞剧的文化内容。
在大型舞剧《昭君出塞》的开场舞中,呼韩邪单于带着自己的儿子复株累以及匈奴卫队来到汉朝王宫未央正殿,却发现没有任何一人,受到冷落的一行人心怀怨气;在汉元帝携卫疆带领的卫队出场,因为长年征战,双方积怨很深。于是卫疆同复株累各自带领卫队斗舞。两队人马的舞蹈就有突出的戏曲元素的应用,特别是卫疆带来的卫队,翻身、盾牌、弓箭的运用,使得整队人马孔武有力,而卫疆的连续空翻,手握长剑。把汉朝保家卫国的勇士们英姿飒爽的形象逼真地体现在舞台。丰富舞剧内涵和内容,渲染了舞台紧张的氛围,为舞蹈《昭君出塞》交待了历史背景。舞蹈中的道具运用也是传承于戏曲,受姿皮到戏曲的影响,盾牌、弓箭、长剑的使用,表明了勇士们戍卫边疆的决心和斗志,借物言志,升华了舞蹈的主题,为王昭君出塞的使命做出更好的铺垫。
戏曲对舞蹈内容创作方面的影响,丰富舞蹈的内在美,使得戏曲内容在舞蹈中得到传承和发扬,不仅使舞蹈形式美得到更好的体现,更使舞蹈具有内容上的层次感,升华舞蹈的主题意蕴。对舞蹈创作来讲是一种创新思维的体现,是对戏曲与舞蹈艺术共通性的把握能力和理解能力的体现。随着艺术发展的融合,戏曲与舞蹈这两个共生同源的艺术门类,会有更多的融合发展机会,舞蹈也会更多的借鉴戏曲内容表达方式和方法,利用戏曲突出舞蹈形式美和内在美的统一与融合。
(三)动作的创新
戏曲融合舞蹈的动作进行主题的诠释和意境的体现,同时也对舞蹈动作的运用和创新产生重要的影响。一些戏曲中的动作技巧、绝活、特技等,如翻身、开打等,为舞蹈所吸收,成为舞蹈的个性动作。戏曲唱、念、做、打四大艺术手段中做、打两项对舞蹈动作的影响最为突出。戏曲的动作具有高度程式化,比如生、旦、净、末、丑都有自己的绝活和身段套路,也就是行当。而文舞的持扇、帕、伞、水袖也是戏曲典型的动作。这些动作具有较高的虚拟性和写意功能,因此有静动结合、神行兼备的特点,成为戏曲典型的艺术表征。戏曲的这些动作对舞蹈的动作创新具有重要的影响,比如古典舞中水袖就是是源于戏曲中水袖,表现出长袖善舞的舞台风格。挥动长袖形成不同的舞台表现形式,让袖在人物形象塑造以及舞蹈神韵表达中产生积极作用,比如在古典舞《桃夭》中,无论是向上挥舞长袖,还是长袖回转绕体,无论长袖掩面而笑,还是长袖左右舞动,都能增加舞台的活力,提升了舞蹈的空间感。扬袖、拂袖、抖袖、绕袖,讲究让是手腕、肩、肘等关节的配合,实现发力,通过手臂和手腕以及上小臂配合发力把袖子弹射、挥舞、上提、衔接等水袖表现形态。
古典舞基本功“翻身”的动作是对戏曲翻身动作的继承和发展。生、旦、净、末、丑各有的“翻身”动作和技巧有所不同。比如在旦角,特别是武旦、刀马旦等经常可以看到踢腿翻身、掖腿翻身等动作。在武生表演中掏腿翻身也是常见动作,也是靠把老生必有的表演动作。京剧的走边、起霸等表现形式中,“翻身”表现各异,利用“翻身”表现出来的不同节奏和速度、连接表现手法来塑造不一样的角色性格,从而形成与各个不同的人物形象,产生不一样的舞台观感,表达了不同的情感和情绪。中国古典舞对戏曲中“翻身”动作传承和创新,从舞蹈艺术视角加以处理,使之成为重要的舞台表现形式,在塑造人物形象和表达情感上产生重要的作用。融合了中国戏曲“翻身”动作形成了自己的“翻身”训练体系。在古典舞“翻身”训练过程中需要把握腰与胯作为轴线的重要性,这是“翻身”舞蹈动作的关键所在,然后用手臂作为动力结合舞蹈需要完成连续或单一的“翻身”动作,体现了古典舞拧、倾、圆、曲的艺术特征。充分地利用腰部的柔韧性实现身姿与手臂的连接配合,在收放顿挫中体现了古典舞蹈在空间流动的弧线艺术特点。比如在古典舞剧目《大师哥小师妹》中的开场中小师妹的各种“翻身”动作:点翻身、吸腿翻身、一圈串翻身等等,不仅丰富了舞蹈的舞台表现形式,突出古典舞刚柔相济的艺术特点,还体现小师妹活泼可爱的性格特点以及高兴的情绪。戏曲对民间民族舞蹈的动作也产生重要的影响,在民族舞剧《小刀会》中舞蹈动作毯子功、跌、翻、滚、扑等戏曲动作技巧的运用,营造了舞台紧张的氛围,辅以一些兵器的运用,使得舞蹈气氛更突出,突出了中国人民英勇无畏的气概。
由此可见戏曲动作对舞蹈动作创新与融合产生重要的影响,一些舞蹈动作借鉴戏曲动作的长处,形成自身的动作体系,比如说古典舞。而一些民族民间舞蹈中的动作,借鉴戏曲的动作,融合舞蹈自身的特点,使得舞蹈更具有韵味。比如山西《鞭杆舞》的打棍动作,就充分的利用戏曲打的技巧,与舞蹈的民间动作结合起来,突显地方舞蹈的特色。可见戏曲对舞蹈动作的创新发展影响深远和广泛,并且这种影响还在持续发展。
(四)选题的多样化
中国戏曲内容丰富,选题广泛,在戏曲界流传着一句话:唐三千,宋八百,唱不完的三列国。这句话是充分地说明了戏曲选题范围非常之广,上到国家大事,历史事件,下到平民百姓,家长里短,内容丰富,故事题材不受限制。通过戏曲剧目的艺术化处理,实现真善美的弘扬,对一些丑恶现象进行批判和抨击,实现戏曲的社会价值。现代戏曲有很多选题是古为今用,以古代事件对现代社会中的一些现象进行隐喻批评或者是影射。丰富的戏曲资源也就为舞蹈提供了更加丰富的选题创作参考。在舞剧、古典舞创作方面,选题更倾向于向戏曲学习和借鉴。比如中国第一部舞剧《宝莲灯》就是以同名的戏曲改编而成。戏曲选题方面对舞蹈创作的影响一直没有中断过。再如在大型舞剧《昭君出塞》就是参考京剧剧目《昭君出塞》进行改编,一改以往历史上对王昭君悲怨命运的刻画,把她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与紧密联系在一起,为边疆安定团结,社会稳定贡献自己的一生。王昭君成为民族团结和文化交流的重要符号,在今天来看,这个舞剧更有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全球发展策略,不仅在文化艺术交流方面进行创新和发展,更有了深层次的内涵和寓意。而大型舞剧舞剧《粉墨春秋》把中国戏曲发展与伶人们的学习和奋斗的故事,缩小在一个梨园戏班中,通过师傅以及徒弟们之间的故事以及情感刻画了中国戏曲发展过程中的江湖恩怨,给观众呈现了戏曲创作以及发展中的艰辛与困难;《粉墨春秋》反映了人生百态、社会冷暖、人情事故,强化了戏曲人为了戏曲艺术所表现出来的坚忍不拔、不畏困难的精神,给观众塑造了一批励志人物形象。同时《粉墨春秋》利用戏曲选题,也是对中国传统戏曲文化的弘扬。戏曲也为民间舞蹈提供了大量的选题,比民间社火中的一些舞蹈,现在流传的广场舞等等,都有一些戏曲表现形式。比如山西稷山民俗舞蹈《鞭杆舞》其取材就是戏曲《西厢记》的内容,还有打棍这个传统的民间舞蹈就是戏曲的《三国戏》的内容,利用戏曲“打”进行舞蹈舞台体现。
因此从创作题材上来讲,戏曲使得舞蹈的创作更加丰富,人物形象也更加多样化,而从目前艺术多元化和多样化发展的态势来看,戏曲元素在舞蹈中的运用也更为广泛。戏曲对舞蹈选题多样化的影响更深入,为舞蹈编创带来了灵感,丰富了创作素材,使得舞蹈具有浓厚的戏曲风格特点。
(五)艺术表现力提升
舞蹈艺术创作的本质是一种审美再创造过程,中国戏曲对舞蹈创作的影响,是丰富舞蹈审美特征,对舞蹈艺术形象进行更深入的加工和处理,表现出极大互补性;从而提高舞蹈的艺术表现力,有助于人们理解艺术创作主体和作品主题要表达的思想内涵。戏曲可以舞蹈艺术表现形式,这也丰富观众审视舞蹈作品的视角,从更多的角度来鉴赏舞蹈的形式美。并进一步理解舞蹈的创作内容。所以戏曲在舞蹈内容上的影响和作用,成为舞蹈借鉴戏曲的重点,以戏曲多样化的舞台内容处理策略,扩大舞蹈作品内容和内涵,从而升华舞蹈的主题思想。这就需要舞蹈创作在选题和动作方面能有更多的戏曲思维,突出舞蹈人物形象特征,塑造性格鲜明的舞台角色。总之,戏曲对舞蹈的影响,最终会体现在舞蹈的艺术表现力,使之提升,从而使舞蹈具有更深刻的艺术内涵。
戏曲作为一项综合性和包容性很强的艺术门类,集音乐、舞蹈、美术、武术、诗词,戏剧等文学艺术元素于一体,形成独特的艺术表现风格。在戏曲中对舞蹈的运用,更注重于舞蹈在戏剧中逻辑的表达和动作技巧性使用。通过舞蹈对人物生活以及形象进行叙事性体现和解读,戏曲中表现技巧、表现形式、选题思路、动作创新等等都对舞蹈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舞蹈中可以看到许多戏曲元素的运用以及表现手法的体现,极大丰富了舞蹈艺术形态。比如中国古典舞、民间舞蹈都吸取了戏曲中的表现手法和人物塑造手段,融合于舞蹈艺术形态中,并成为舞蹈艺术个性体现的重要因素。
(一)表现形式的融合
舞蹈艺术美是通过形式美和内容美的融合统一来体现的,通过形式突出舞台艺术形象,让人们可以感知理解舞蹈深层次的内涵和意蕴。因此舞蹈艺术的表现形式是迹银差为形象美服务,通过表现形式创造舞蹈独特的艺术形象,从而为观众多侧面理解舞蹈内涵创造机会,拓展观众的想象空间。戏曲对舞蹈表现形式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人物造型
人物外部造型涉及到服饰及道具方面的运用。比如在舞剧《粉墨春秋》中,大师兄这个角色作为长靠武生,通过靠身这个戎装来突搏唤出他的角色特征,被叉靠旗,使人物显得更加威武庄严;厚底的靴子以及手中的长枪,塑造出武生威风凛凛的形象,突出阳刚之气。大师兄造型,所采用的面料、色彩以及款式,遵从了京剧中的武生装扮,具有非常鲜明的时代感,引发观众联想。在鼓子秧歌中,舞蹈设置了各种角色,如炮手、大鼓、探马、丁伞、花角、外角等,这些表现形式借鉴了戏曲中的各种角的设置。丁伞造型有京剧的色彩,带黑白髯口或者化妆,左手持伞,右手持铜铃,在舞蹈中扮演丑角儿的角色,戏剧色彩突出,也极具喜感。
2.舞台表现形式
戏曲的表现形式。在舞剧《粉墨春秋》中抖髯舞片断,就是利用京剧中的髯口进行表演,把绕、抖、搂、推、托、吹、捻、撩、挑、托、捋、甩等动作体现出来,头部不断摇晃中,配合全身的抖和颤,舞台上髯口纷飞,形成了独特舞蹈表现形式把舞剧中人物的性格特点结合起来,丰富了舞剧《粉墨春秋》的舞蹈表演形式,极具视觉冲击力。戏曲对中国古典舞的表现形式也产生重要的影响,扇子、剑等道具在古典舞中的运用,遵从了戏曲中这些道具的使用原则,具有打斗的形式美,同时兼具身体的柔美,神形兼备的艺术特征突出。
综合来看,戏曲表现形式在舞蹈中的运用,丰富了舞蹈的人物造型方式以及舞台表现手法。舞蹈创作融合戏曲舞台表现手法或借鉴舞台表现策略,丰富了舞蹈的艺术表现形式,突出了舞蹈的形式美。
(二)内容的丰富
戏曲对舞蹈的影响,还体现在内容方面,利用戏曲的表演内容丰富舞蹈的内容,这对于戏剧来讲具有非常突出的优势。从内容上来看戏剧所包含的内容非常丰富,在利用舞蹈进行内容体现的过程中,不仅对舞蹈动作进行了融合,同时也为舞蹈提供了更多的内容选择。舞蹈在发展过程中,编创的创新一个重要方向就是戏曲,通过戏曲,可以使舞蹈的内容表现更加多样化,增加舞蹈的叙事功能以及可欣赏性,使得舞蹈的表意作用得到加强。比如在大型舞剧《粉墨春秋》中,编导把蒲剧的跷功运用在舞蹈中,成为这个舞剧突出的艺术特征。6位男旦脚着寸跷,身穿水袖长袍,走上舞台,在狭窄的板凳边缘进行表演,走出了跷功退步、碎步、侧步、碾步、龙摆尾等等等高难度的舞蹈动作;尤其是配合水袖表现出来的飞燕、独立等舞蹈动作,更是加强了舞蹈表现的难度。这些都是山西蒲剧中的风格化动作,极大地丰富了《粉墨春秋》舞台表现。舞剧充分发掘和传承地方戏曲的特点,把地方戏曲文化融入到舞剧中,丰富了舞剧的文化内容。
在大型舞剧《昭君出塞》的开场舞中,呼韩邪单于带着自己的儿子复株累以及匈奴卫队来到汉朝王宫未央正殿,却发现没有任何一人,受到冷落的一行人心怀怨气;在汉元帝携卫疆带领的卫队出场,因为长年征战,双方积怨很深。于是卫疆同复株累各自带领卫队斗舞。两队人马的舞蹈就有突出的戏曲元素的应用,特别是卫疆带来的卫队,翻身、盾牌、弓箭的运用,使得整队人马孔武有力,而卫疆的连续空翻,手握长剑。把汉朝保家卫国的勇士们英姿飒爽的形象逼真地体现在舞台。丰富舞剧内涵和内容,渲染了舞台紧张的氛围,为舞蹈《昭君出塞》交待了历史背景。舞蹈中的道具运用也是传承于戏曲,受姿皮到戏曲的影响,盾牌、弓箭、长剑的使用,表明了勇士们戍卫边疆的决心和斗志,借物言志,升华了舞蹈的主题,为王昭君出塞的使命做出更好的铺垫。
戏曲对舞蹈内容创作方面的影响,丰富舞蹈的内在美,使得戏曲内容在舞蹈中得到传承和发扬,不仅使舞蹈形式美得到更好的体现,更使舞蹈具有内容上的层次感,升华舞蹈的主题意蕴。对舞蹈创作来讲是一种创新思维的体现,是对戏曲与舞蹈艺术共通性的把握能力和理解能力的体现。随着艺术发展的融合,戏曲与舞蹈这两个共生同源的艺术门类,会有更多的融合发展机会,舞蹈也会更多的借鉴戏曲内容表达方式和方法,利用戏曲突出舞蹈形式美和内在美的统一与融合。
(三)动作的创新
戏曲融合舞蹈的动作进行主题的诠释和意境的体现,同时也对舞蹈动作的运用和创新产生重要的影响。一些戏曲中的动作技巧、绝活、特技等,如翻身、开打等,为舞蹈所吸收,成为舞蹈的个性动作。戏曲唱、念、做、打四大艺术手段中做、打两项对舞蹈动作的影响最为突出。戏曲的动作具有高度程式化,比如生、旦、净、末、丑都有自己的绝活和身段套路,也就是行当。而文舞的持扇、帕、伞、水袖也是戏曲典型的动作。这些动作具有较高的虚拟性和写意功能,因此有静动结合、神行兼备的特点,成为戏曲典型的艺术表征。戏曲的这些动作对舞蹈的动作创新具有重要的影响,比如古典舞中水袖就是是源于戏曲中水袖,表现出长袖善舞的舞台风格。挥动长袖形成不同的舞台表现形式,让袖在人物形象塑造以及舞蹈神韵表达中产生积极作用,比如在古典舞《桃夭》中,无论是向上挥舞长袖,还是长袖回转绕体,无论长袖掩面而笑,还是长袖左右舞动,都能增加舞台的活力,提升了舞蹈的空间感。扬袖、拂袖、抖袖、绕袖,讲究让是手腕、肩、肘等关节的配合,实现发力,通过手臂和手腕以及上小臂配合发力把袖子弹射、挥舞、上提、衔接等水袖表现形态。
古典舞基本功“翻身”的动作是对戏曲翻身动作的继承和发展。生、旦、净、末、丑各有的“翻身”动作和技巧有所不同。比如在旦角,特别是武旦、刀马旦等经常可以看到踢腿翻身、掖腿翻身等动作。在武生表演中掏腿翻身也是常见动作,也是靠把老生必有的表演动作。京剧的走边、起霸等表现形式中,“翻身”表现各异,利用“翻身”表现出来的不同节奏和速度、连接表现手法来塑造不一样的角色性格,从而形成与各个不同的人物形象,产生不一样的舞台观感,表达了不同的情感和情绪。中国古典舞对戏曲中“翻身”动作传承和创新,从舞蹈艺术视角加以处理,使之成为重要的舞台表现形式,在塑造人物形象和表达情感上产生重要的作用。融合了中国戏曲“翻身”动作形成了自己的“翻身”训练体系。在古典舞“翻身”训练过程中需要把握腰与胯作为轴线的重要性,这是“翻身”舞蹈动作的关键所在,然后用手臂作为动力结合舞蹈需要完成连续或单一的“翻身”动作,体现了古典舞拧、倾、圆、曲的艺术特征。充分地利用腰部的柔韧性实现身姿与手臂的连接配合,在收放顿挫中体现了古典舞蹈在空间流动的弧线艺术特点。比如在古典舞剧目《大师哥小师妹》中的开场中小师妹的各种“翻身”动作:点翻身、吸腿翻身、一圈串翻身等等,不仅丰富了舞蹈的舞台表现形式,突出古典舞刚柔相济的艺术特点,还体现小师妹活泼可爱的性格特点以及高兴的情绪。戏曲对民间民族舞蹈的动作也产生重要的影响,在民族舞剧《小刀会》中舞蹈动作毯子功、跌、翻、滚、扑等戏曲动作技巧的运用,营造了舞台紧张的氛围,辅以一些兵器的运用,使得舞蹈气氛更突出,突出了中国人民英勇无畏的气概。
由此可见戏曲动作对舞蹈动作创新与融合产生重要的影响,一些舞蹈动作借鉴戏曲动作的长处,形成自身的动作体系,比如说古典舞。而一些民族民间舞蹈中的动作,借鉴戏曲的动作,融合舞蹈自身的特点,使得舞蹈更具有韵味。比如山西《鞭杆舞》的打棍动作,就充分的利用戏曲打的技巧,与舞蹈的民间动作结合起来,突显地方舞蹈的特色。可见戏曲对舞蹈动作的创新发展影响深远和广泛,并且这种影响还在持续发展。
(四)选题的多样化
中国戏曲内容丰富,选题广泛,在戏曲界流传着一句话:唐三千,宋八百,唱不完的三列国。这句话是充分地说明了戏曲选题范围非常之广,上到国家大事,历史事件,下到平民百姓,家长里短,内容丰富,故事题材不受限制。通过戏曲剧目的艺术化处理,实现真善美的弘扬,对一些丑恶现象进行批判和抨击,实现戏曲的社会价值。现代戏曲有很多选题是古为今用,以古代事件对现代社会中的一些现象进行隐喻批评或者是影射。丰富的戏曲资源也就为舞蹈提供了更加丰富的选题创作参考。在舞剧、古典舞创作方面,选题更倾向于向戏曲学习和借鉴。比如中国第一部舞剧《宝莲灯》就是以同名的戏曲改编而成。戏曲选题方面对舞蹈创作的影响一直没有中断过。再如在大型舞剧《昭君出塞》就是参考京剧剧目《昭君出塞》进行改编,一改以往历史上对王昭君悲怨命运的刻画,把她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与紧密联系在一起,为边疆安定团结,社会稳定贡献自己的一生。王昭君成为民族团结和文化交流的重要符号,在今天来看,这个舞剧更有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全球发展策略,不仅在文化艺术交流方面进行创新和发展,更有了深层次的内涵和寓意。而大型舞剧舞剧《粉墨春秋》把中国戏曲发展与伶人们的学习和奋斗的故事,缩小在一个梨园戏班中,通过师傅以及徒弟们之间的故事以及情感刻画了中国戏曲发展过程中的江湖恩怨,给观众呈现了戏曲创作以及发展中的艰辛与困难;《粉墨春秋》反映了人生百态、社会冷暖、人情事故,强化了戏曲人为了戏曲艺术所表现出来的坚忍不拔、不畏困难的精神,给观众塑造了一批励志人物形象。同时《粉墨春秋》利用戏曲选题,也是对中国传统戏曲文化的弘扬。戏曲也为民间舞蹈提供了大量的选题,比民间社火中的一些舞蹈,现在流传的广场舞等等,都有一些戏曲表现形式。比如山西稷山民俗舞蹈《鞭杆舞》其取材就是戏曲《西厢记》的内容,还有打棍这个传统的民间舞蹈就是戏曲的《三国戏》的内容,利用戏曲“打”进行舞蹈舞台体现。
因此从创作题材上来讲,戏曲使得舞蹈的创作更加丰富,人物形象也更加多样化,而从目前艺术多元化和多样化发展的态势来看,戏曲元素在舞蹈中的运用也更为广泛。戏曲对舞蹈选题多样化的影响更深入,为舞蹈编创带来了灵感,丰富了创作素材,使得舞蹈具有浓厚的戏曲风格特点。
(五)艺术表现力提升
舞蹈艺术创作的本质是一种审美再创造过程,中国戏曲对舞蹈创作的影响,是丰富舞蹈审美特征,对舞蹈艺术形象进行更深入的加工和处理,表现出极大互补性;从而提高舞蹈的艺术表现力,有助于人们理解艺术创作主体和作品主题要表达的思想内涵。戏曲可以舞蹈艺术表现形式,这也丰富观众审视舞蹈作品的视角,从更多的角度来鉴赏舞蹈的形式美。并进一步理解舞蹈的创作内容。所以戏曲在舞蹈内容上的影响和作用,成为舞蹈借鉴戏曲的重点,以戏曲多样化的舞台内容处理策略,扩大舞蹈作品内容和内涵,从而升华舞蹈的主题思想。这就需要舞蹈创作在选题和动作方面能有更多的戏曲思维,突出舞蹈人物形象特征,塑造性格鲜明的舞台角色。总之,戏曲对舞蹈的影响,最终会体现在舞蹈的艺术表现力,使之提升,从而使舞蹈具有更深刻的艺术内涵。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