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杨贵妃没死呀,真逃到日本去了吗
没有逃到日本,杨贵妃死于马嵬坡。
天宝十四载(公元755年),范阳、平卢、河东三镇节度使安禄山以清君侧,反杨国忠为名起兵叛乱,兵锋直指长安。
次年,唐玄宗带着杨贵妃与杨国忠逃往蜀中(今四川成都),途经马嵬驿(今陕西兴平市西)时,陈玄礼为首的随驾禁军军士,一致要求处死杨国忠跟杨贵妃,随即哗变,乱刀杀死了杨国忠。
唐玄宗言国忠乱朝当诛,然贵妃无罪,本欲赦免,无奈禁军士兵皆认为贵妃乃祸国红颜,安史之乱乃因贵妃而起,不诛难慰军心、难振士气,继续包围皇帝。
唐玄宗接受高力士的劝言,为求自保,不得已之下,赐死了杨贵妃。最终杨贵妃被赐白绫一条,缢死在佛堂的梨树下,时年三十八岁。
玄宗在安史之乱平定后回宫,曾派人去寻找杨贵妃的遗体,但未寻得。《新唐书》中的记载与《旧唐书》大致相同,由此可见,杨贵妃确实死于马嵬坡。
扩展资料:
说来也奇,日本也有两座杨贵妃墓,京都等古城还有她的塑像。历史上的杨贵妃自缢死于马嵬坡,日本何来贵妃墓一直是个迷。
但国内学者俞平伯、周作人先生早年著文说:“杨贵妃辗转到日本定居。日本学者渡边龙策在《杨贵妃复活秘史》一文中考证说,杨贵妃逃脱马嵬坡后得到唐代舞女和乐师的帮助。
辗转到扬州,在那里不仅见到了其兄杨国忠、长子杨暄之妾及其幼子,还见到日本遣唐使团的藤原制雄,在藤原的协助下,杨贵妃搭乘日本使团的船到日本久津登陆,时间为公元757年。
到日本后杨贵妃受到天皇孝谦的热诚接待。后来,杨贵妃以她的智谋帮助孝谦挫败了一次宫廷政变,从此在日本名声大震,获得日本人民,尤其是日本妇女的好感。
至今还有日本妇女说她是杨贵妃的后代。一些日本妇女到马嵬坡访问时,总喜欢装一袋白色的“贵妃土”带回去。
而当地人传说贵妃洁白的皮肤把周围的土染白了,妇女取“贵妃土”搽脸美容,坟土因此变少,后来不得不砌砖盖顶和围边。
杨玉环与唐明皇的爱情故事:
杨玉环,长得惊艳,又善通音律,有着极高的音乐才华,她的才华在后宫妃子中是很少见得,她出生在宦官世家,最初的丈夫并不是唐明皇,而且唐明皇的儿子,寿王。
当时武惠妃在选妃子,无意中看到了杨玉环,当时被她倾国倾城的容貌,曼妙的舞姿和对精通音律的才华深深吸引了,直接被选中为寿王的妃子。
在她与寿王成亲后的第五个年头,武惠妃病逝,唐明皇对于爱妃的去世悲伤不已。整日无心上朝,郁郁寡欢。这时,有一个臣子告诉唐明皇,寿王的妃子杨玉环和武惠妃极为相似。
后来唐明皇一见,确实如此,比武惠妃还要倾国倾城,从此,唐明皇便将目光投向了自己的儿媳。唐明皇找借口为太后祈福为由,让杨玉环离开寿王府出家。
几年后,祈福已满,便让杨玉环还俗,封为贵妃,纳入自己宫中。从此,杨玉环便得宠。一人得宠,全家得势,这时的杨家也随着杨玉环的得宠日益辉煌。
杨玉环的兄弟姐妹皆赐高官俸禄,唐明皇游玩时,让杨家在队伍前边打头率领,每一队,穿着五颜六色的华丽衣服,头饰佩饰繁多,走过的地方都有首饰掉落,闪闪发光。
由于唐明皇对杨玉环娇宠无比,使得杨玉环任性无比,敢出言顶撞唐明皇,据野史记载,有臣子去江南选美,看到一位女子样貌美得惊人,而且温柔典雅,便带了回来献给了唐明皇。
唐明皇一看,甚是喜欢,因那女子喜欢梅花,便册封为梅妃,并为她种了一院的梅花,经常同她一块赏花看景,恩爱无比。后来,遇到了杨玉环。
杨玉环的美以及风韵是无人能比的,唐明皇便很快忘了梅妃,长期受冷落的梅妃对唐明皇思念有加,便给唐明皇写了一封信。
看到信的唐明皇想起往日与她恩爱有加的梅妃,便背着杨玉环偷偷宠幸了她,杨玉环知道后,醋意大发,和唐明皇大吵了一架,唐明皇心里很不爽,妃子竟然管起了皇帝的私生活。
面子上挂不住的唐明皇将杨玉环送回娘家思过。杨玉环回到娘家后,唐明皇茶不思饭不想得思念杨玉环,臣子一看皇上为了贵妃如此这般心伤,便又请回了杨玉环,几日不见的二人,早已万般想念,更加恩爱。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杨玉环
网络上一直流传着这么一个段子,说杨玉环并没有死,而是去了日本,甚至有个叫山口百惠的日本人跳出强调自己就是杨贵妃后代。然而事实真的是这样吗?我们先看看正史中到底发生了什么?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杨玉环本是唐玄宗儿子寿王李瑁的妃子,性格婉顺,姿质丰艳,擅长歌舞,通晓音律,深受唐玄宗的喜爱。唐玄宗甚至为了她冒天下之不敬,将这位儿媳强娶入后宫当贵妃。
恩宠惠及家人,杨玉环的堂兄杨国忠也随之一飞冲天,任职宰相之位。安禄山发动安史之乱时,打的口号“清君侧”,清的就是这位杨国忠。
《资治通鉴》至马嵬驿,将士饥疲,皆愤怒……诉以无食,国忠未及对,军士呼曰:“国忠与胡虏谋反!”或射之,中鞍。国忠走至西门内,军士追杀之,屠割支体,以枪揭其首于驿门外,并杀其子户部侍郎暄及韩国、秦国夫人。
唐玄宗逃亡四川,行至马嵬坡之时,随行的禁军因为多日赶路,饥饿难耐,于是诉求食物,而此时杨国忠作为丞相并未做好安抚,直接激怒了士兵。
再而士兵们联想到安禄山清君侧的口号,于是之前逃亡之苦的怨气全集火到了杨国忠头上。伴随着饥饿带来的愤怒,士兵们彻底失去理智思考,认定杨国忠就是动乱风起的罪魁祸首。于是发动兵变将杨国忠诛杀,且为进一步泄愤,士兵们还肢解了杨国忠的尸体,杨国忠的夫人、孩子也都被揪出来直接砍杀,史称“马嵬坡兵变”。
面对兵变事实,唐玄宗瞅了瞅禁军的武器,瞧了瞧上面新鲜的血液,选择默许,准备不追究此事。不过士兵们担心日后杨玉环报复,晃着明刀要求唐玄宗诛杀杨玉环。
《资治通鉴》国忠谋反,贵妃不宜供奉,愿陛下割恩正法。
要处死自己的爱人,唐玄宗起初是不愿意的,甚至给杨玉环安上一个好女人的人设。
《资治通鉴》上曰:“贵妃常居深宫,安知国忠反谋?”
但是对于兵变的士兵来说,杨玉环是否干政真的不重要,重要的是她和杨国忠的关系。已杀杨国忠的士兵和杨玉环是无解的杀兄之仇。
《资治通鉴》高力士曰:“贵妃诚无罪,然将已杀国忠,而贵妃在陛下左右,岂敢自安!愿陛下审思之,将士安则陛下安矣。”
自己活?还是杨玉环活?唐玄宗最后选择牺牲杨玉环,于是下令将杨玉环缢杀,并随机安葬于马嵬坡。
上乃命力士引贵妃于佛堂,缢杀之。
相传多年后,唐玄宗曾经下令去马嵬坡迁葬杨玉环,但尸体不翼而飞。白居易为此在《长恨歌》中称:“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
白居易是大诗人,其诗歌传播度可以覆盖整个东亚文化圈,因而越来越多的人以“空棺椁”为点相信杨玉环没有死,民间出现大量自称杨玉环藏身地的传言,而杨玉环去日本正是其中一个传言。
日本学者大津郡的《郡志》是目前杨玉环去日本传言最主流的观点集,书中强调说杨玉环没有被缢死,被缢杀者是宫里的一个侍女。而杨玉环本人逃亡到日本。
然而《郡志》这种说法并不靠谱,首先在古代的航海技术下,中国去日本的失败率极高,唐朝和尚鉴真东渡6次才成功到达日本,途中还把眼睛弄瞎了。
再而根据《资治通鉴》《旧唐书·卷五十一·杨贵妃传》的说法,杨玉环活下去的几率很微妙。
《资治通鉴》舆尸置驿庭,召玄礼等入视之。
唐玄宗杀完杨玉环之后,可不是悄悄地埋了。当时的士兵也不傻,他们是要求查看尸体,于是唐玄宗把杨玉环的尸体置于驿庭,让士兵们确认是否是真身。关系到自己身家性命,我想士兵是看得格外认真。
《旧唐书·卷五十一·杨贵妃传》上皇密令中使改葬于他所。初瘗时以紫褥裹之,肌肤已坏,而香囊仍在。内官以献,上皇视之凄惋,乃令图其形于别殿,朝夕视之。
杨玉环的尸体在《旧唐书·卷五十一·杨贵妃传》中也并没有消失,唐玄宗的特使去查验时,尸体确实还在,只不过肌肤已坏。后来特使特意把一旁的香囊拿回去交差。
综上可见,以正史为依据的话,杨玉环是真的死了,有尸体、有查验……,杨玉环去日本只是民间野史的一种猜测、自嗨,算是一种“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