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秦朝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
1个回答
2013-12-21
展开全部
在秦朝社会有以下几大趋势:1、民族融合,形成华夏民族的族群趋势。秦朝是中国第一次在行政上完全统一,各民族充分交流的时刻;当时虽然还没有民族的概念,但是按照柏杨老先生的话讲,是从周代以来周民族与楚民族,华夏族与戎狄蛮夷的外族融合过程的最终完结和延续。2、封建制度确立,地主阶级确立统治地位。虽然在战国初年各国都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革,但是终究只有秦国是彻底的,而且,像楚国、百越等地区还保留着奴隶制的残余,其他国家的贵族政治也很严重,因此,需要秦国进一步在各诸侯国进行彻底改革。3、铁犁牛耕的生产方式的推广,自然经济进一步形成。自然经济要比奴隶经济更适合统治者。因为自然经济意味着只要不超过一定限度,统治者可以从被统治阶级手里收取尽量多的资源,而奴隶经济虽能榨干人民最后一滴血,却不能创造更多资源,没有弹性。自然经济里的每个个体都在追求生存和个体利益,因此能创造更多的资源。4、中央集权制的确立与加强,削弱地方豪强的开始。在战国时期,国王越来越依赖豪强,以致出现了像李牧这样的不受管理镇守边疆的国中国,这是由于豪强干涉的结果,不符合让国家强大的趋势,因此,秦国不止削弱了各国权贵,还将本土一些顽固势力赶下台,如丞相王倌。5、君权的加强,相权的削弱与分割。这是以后两千年来的历史趋势,直到清朝军机处成立才告结束。在秦朝的例子就是御史大夫分割相权。6、向南方移民,南方开发开始。不得不承认,在生产力较差时,北方更适合人类生存,但当生产力发展后,南方的优势便显露出来,中国对南方的开发从周穆王伐楚开始,在秦代取岭南时又达到了一个高潮。7、北方争斗开始,决定了中国北部边境在一千年内基本未变。中国国力虽强,但是由于我国人民没有向北方殖民的愿望,因此我们不可能占领北方的土地,原因在于北部生存条件恶劣,直到元明清时中原人口饱满后,才出现了走西口,闯关东的趋势,但是如果没有殖民,便没有领土的扩大。8、重农抑商的开始,全国经济形成。由于封建制度的要求,实际是秦始皇开了重农抑商的先例,但是全国经济还是在政治统一的前提下逐渐统一。9、百家争鸣的逐渐谢幕,文化专制渐露端倪。焚书坑儒实际上是地主对贵族的压制,中央对地方的攻击,但是毕竟开了用政治压迫文化的先例,中国文学也逐渐有了奴性。10、楚国文化和齐国文化在全国逐渐推广。虽然楚国齐国在经济政治上不如秦国,但是他们的上层建筑都是剥削阶级,而秦国不重视文化,齐楚便在这里胜了一筹。用上看是一个很有积极意义的朝代,代表了很多历史趋势,其失败是由于统治失误造成的。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广告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