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平型关大捷是谁指挥的?
平型关大捷是林彪为总指挥的,当初在战争开始时林彪就曾经做出过初步的规划和设计,通过他的部署可以使日军完全进入包围之中,而八路军同时也作为主要出击的部队在关键时刻给予敌人重击。
作为平型关大捷的指挥,林彪曾经三次到平型关以及附近进行专业而细致的考察,当时他还带着一些人员,在平型关的关口认真的观察地形和道路,然后又不断的查看当地地形的外貌特点,等到了第三次的时候林彪还带着一些长官们一同前去的,并且直接在现场就布置了各个作战地点和所处位置。
之后林彪作为平型关大捷的指挥者,根据中共上级的命令中所之处的问题,林彪还全面的分析了战争的局面,然后制定了更加具体的计划,在战争开始之前林彪还曾经给过战士们很大的鼓励,可以说林彪是一名非常合格的平型关大捷的指挥者。
扩展资料:
平型关大捷背景:
全局背景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但在中国军队英勇抵抗,伤亡官兵约5000余人之后,仍未能阻挡日军进攻的铁蹄;7月29日,北平沦陷;30日,天津失守;整个华北陷入全面危机。8月13日,日军开始进攻上海,淞沪会战打响。
为速战速决,日军先后投入30万兵力,动用300多架飞机、几十艘军舰,企图通过占领中心城市来迫使中国在3个月之内投降。在日军的疯狂进攻和民族生死存亡之际,国共两党开始紧密携手、共同抵御外敌。
战前背景
为了国共两党更好的抵抗日本侵略者,1937年8月15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向全国下达了抗日总动员令;8月18日,蒋介石同意将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8月25日,中共中央洛川会议公布《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同日,中央军委发布(八路军)改编命令,数万名红军将士摘下红五星,换上了国民革命军军服。
9月(八路军)又组编为第十八集团军,进入晋东北阎锡山负责的第二战区序列。此时,侵华日军攻占了晋北重镇大同及周围各县。
20日,日军第五师团一部侵占灵丘,21日,日军第二十一旅团长三浦敏事率步炮6个大队分两路向平型关一线进犯,企图突破平型关防线与雁门关以北日军汇合攻占太原,进而占领山西全省。
22日,日军开始向平型关、东跑池、团城口等内长城各主要阵地发动进攻,并派战车、飞机助战,受到第二战区守军第七十三师、独立第八旅、第八十四师的顽强抵抗,战斗十分激烈,敌我双方伤亡惨重,使日军连续三天的进攻并无进展。
在东跑池指挥作战的三浦敏事,急电师团长坂垣征四郎派兵增援。为阻止日军突破平型关防线,阎锡山命傅作义率两个旅增援,并致电朱德(总司令)要求八路军配合作战。于此,八路军115师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在平型关一带设伏,打响了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枪声。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平型关大捷
八路军115师:师长林彪、副师长聂荣臻、参谋长周昆、政训处主任罗荣桓、副主任 肖华、供给处长邝任农
343旅:旅长陈光、 副旅长周建屏、参谋长陈士榘、政训处主任唐亮
685团:团长杨得志、副团长陈正湘、政训处主任 邓华、副主任吴法宪
686团:团长李天佑、副团长杨勇
344旅:旅长徐海东、副旅长黄克诚、参谋长卢绍武
687团:团长张绍东、副团长韩振纪、参谋长兰国清
688团:团长陈锦秀、副团长田守尧
独立团:团长杨成武
扩展资料
平型关大捷(又称 平型关战斗、平型关伏击战),是指1937年9月25日, 八路军在 山西省大同市灵丘县 平型关附近,为了配合第二战区的友军作战,阻挡日军攻势,由 115师师长 林彪、副师长 聂荣臻指挥,充分发挥近战和 山地战的特长,首次集中较大兵力对日军进行的一次成功 伏击战,八路军在平型关取得首战大捷。
该战是八路军115师师长林彪率领所部,根据中共中央军委的指示临危出征,与日本号称“钢军”的 板垣征四郎第5师团第21旅团一部及辎重车队浴血死拼取得的首战胜利,有力配合了 阎锡山负责的 第二战区正面战场的防御作战,迟滞了日军的战略进攻,打乱了敌人沿平绥铁路右翼迂回华北的计划。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平型关大捷
历史上平型关大捷是由115师师长林彪、副师长聂荣臻指挥的。这次战役是八路军在平型关首次取得胜利,阻挡了日军的攻击,极大的鼓舞了士气。
平型关大捷,是指在抗日战争中八路军115师于1937年9月25日在平型关附近伏击日本军队并取得抗日首胜的战斗。这次胜利打破了日本军队不可战胜的神话,振奋了全国人心,加强了全国人民抗战必胜的信念。同时通过此次战斗,八路军进一步明确了开展“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才是唯一正确的战略方针。
平型关战斗中115师共歼灭日军1000余人。击毙日军中佐二人。缴获了日军汽车六十余辆、小摩托车三辆外(全部烧毁),九二步兵炮一门(无炮弹)、七三、七五山炮弹2000余发、步枪300余支、机关枪20余挺。
扩展资料:
平型关战斗消灭日军1000多人,从整个抗日战争的历史看,不是大仗,但它震动全国,意义深远。
第一,抗战以来,中国军队英勇奋战,但没有获得很好的战绩。其时,南线的淞沪会战一直处在胶着状态,中国军队伤亡严重。保定、石家庄等大城市和平汉、津浦路北段的大片土地迅速沦陷,阎锡山的晋军也是连续丧师失地。平型关战斗干净利索地消灭千馀日军,是全国抗战以来中国军队的第一个大胜仗。
因此,国民党政府称:“此为华军在平绥线之空前胜利。”它给予在侵华以来横冲直闯的日军沉重的打击,尤其因为打击的是日军的王牌师团,因此这个打击就对日军特别沉重,也就特别有意义。
而它更重大的意义,是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日斗志,正如时任国民党第二战区战地动员委员会主任委员续范亭所指出的:平型关战役的特别意义,“在于打破了‘皇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提高我们的士气。”
第二,平型关战斗对日军的痛击,既打破了日军突破平型关、打击中国第二战区部队,从右翼配合日军华北主力在平汉路作战的战略企图,又顿挫了日军向山西腹地深入的进攻势头,挫伤了日军的锐气,使之再不敢贸然深入,为中国方面部署忻口会战提供了时机,从而也就有力地支援了中国正面军队的抗战。
第三,八路军以远远不如国民党军队的简陋装备,用甚至当时民间武装都看不起的武器,主动迎战日军的主力师团,并且首战大捷,突出地显示了八路军的战斗力,因此极大地提高了八路军的威信,提高了中国共产党的威信。
第四,平型关战斗增进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对抗日战争规律的认识。毛泽东根据平型关战斗的经验,在1937年9月29日进一步提出八路军的作战方针:“根本方针是争取群众,组织群众的游击队。
在这个总方针下,实行有条件的集中作战。”不久,他把它概括为“独立自主的游击战和运动战”,从而完善了我党对领导抗日战争的作战指导思想。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平型关大捷
平型关大捷是林彪为总指挥的。
当初在战争开始时林彪就曾经做出过初步的规划和设计,通过他的部署可以使日军完全进入包围之中,而八路军同时也作为主要出击的部队在关键时刻给予敌人重击。作为平型关大捷的指挥,林彪曾经三次到平型关以及附近进行专业而细致的考察。
当时他还带着一些人员,在平型关的关口认真的观察地形和道路,然后又不断的查看当地地形的外貌特点,等到了第三次的时候林彪还带着一些长官们一同前去的,并且直接在现场就布置了各个作战地点和所处位置。
之后林彪作为平型关大捷的指挥者,根据中共上级的命令中所之处的问题,林彪还全面的分析了战争的局面,然后制定了更加具体的计划,在战争开始之前林彪还曾经给过战士们很大的鼓励,可以说林彪是一名非常合格的平型关大捷的指挥者。
扩展资料:
平型关大捷是历史上一次意义非凡的战争,这次战争消灭敌军多少人倒可以看为不是最主要的,而是说战争的意义比较特殊,在屡次失败后这次的胜利变得特别的鼓舞人心,同时从平型关大捷过程中,中共也摸索出一条新的战争道路。
平型关大捷前夕日军沿路分别攻占了河北的许多地区之后,又准备继续向山西等地区进行侵略,就在这个时期中方派出军队在平型关进行一系列的部署,只等着日军钻进埋伏圈之后,再将敌人包围伏击。在平型关大捷的过程中,中方已经准备好了一切战争事宜。
当日军终于进入了包围圈后,战斗也在这个时候打响了。在平型关大捷的过程中,首先中方凭借的便是出其不意,这突然出现的攻势让日军第二十一旅措手不及,转眼间就变得混乱起来,中方正是趁着这个时机冲到敌人中间,进行分割式的近身肉搏,双方很快在这种情况中激战起来。
而在平型关大捷这个过程中,其实还有一部分兵力抓住时机对日军的汽车等装备进行摧毁,等到日军想要逃离的时候才发现,在公路上每隔不远的地方就可以看见一辆被毁坏的汽车。在平型关大捷的过程中。和日军的惊慌失措相比,中方的战士们很显然变得十分有信心。
日军不会失败的传言被粉碎了,而中方战士却更加英勇无敌。但是在平型关大捷的过程中,日军多次请来部队进行援助,中方就在此之前一次次的截断援兵的来源,打破和灵丘平型关的要道交通线。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平型关大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