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零零还是叮铃铃

 我来答
JKHDJS4
高粉答主

2020-01-07 · 说的都是干货,快来关注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46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3.9万
展开全部

拟声词:叮铃铃

“叮铃铃”在语文中是拟声词,一般指悦耳的铃声。在作文中,是上课或下课的铃声。上课了,伴随着铃声,同学们走进教室上课了。下课了,伴随着铃声,同学们奔向操场,进行活动。

读音:【dīng líng líng】

释义: 悦耳的铃声

造句:叮铃铃,下课铃声响了。



扩展资料:

拟声词特点

1、能重叠;

2、修饰限制名词和动词;

3、可以单独成句。

因为拟声词多半用来描绘、形容,因而有人把它归属形容词。也有人把主观的感情、情绪所兴发的声音(例如唉!啊呀!乌乎!)归入拟声词。都是不妥当的。 形容词和拟声词仍有界限存在,前者的重叠形式有强调意味和感情色彩,拟声词的重叠形式是纯表音的,不产生任何附加意义(注一)。

拟声词在语法上不像形容词可以受程度副词和否定副词的修饰,例如我们不会说“雨点十分哗拉哗拉地下着”,也不会说“风不呼呼地吹着”。

拟声词也不能用“A不A”的方式表示疑问。拟声词可以和数量词结合,而形容词不能。双音节的重叠,拟声词可以是 AABB式(叮叮当当),也可以是ABAB式(叮当叮当)也可以是ABCA式(咚的咙咚),形容词通常只是AABB式。拟声词在句中的位置比较灵活,有较大的独立性,形容词则不具备这样的特性。

分享社会民生
高粉答主

2020-03-14 · 热爱社会生活,了解人生百态
分享社会民生
采纳数:1248 获赞数:283442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叮铃铃,铃代表的是声音。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声源。声音以声波的形式传播。声音只是声波通过固体或液体、气体传播形成的运动。声波振动内耳的听小骨,这些振动被转化为微小的电子脑波,它就是我们觉察到的声音。

内耳采用的原理与麦克风捕获声波或扬声器的发音一样,它是移动的机械部分与气压波之间的关系。自然,在声波音调低、移动缓慢并足够大时,我们实际上可以“感觉”到气压波振动身体。因此我们用混合的身体部分觉察到声音。



扩展资料:

相似的词语:热乎乎、热腾腾、蓝湛湛、淅沥沥。

1、热乎乎

读音:rè hū hū。

释义:状态词,形容热和(rè·huo)。

2、热腾腾

读音:rè téng téng。

释义:状态词,形容热气蒸腾的样子。

3、蓝湛湛

读音:lán zhàn zhàn。

释义:形容极蓝。

4、淅沥沥

读音:xī lì lì。

释义:象声词,形容轻微的风雨声、落叶声等,淅沥的叠词(多形容春雨或秋雨)。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yzwb我爱我家

2017-07-02 · 知道合伙人教育行家
yzwb我爱我家
知道合伙人教育行家
采纳数:64745 获赞数:753611
从1998年任教小学数学至今,并担任班主任工作10余年。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正确的不是“叮铃铃”,不是“叮零零”,而应该是“丁零零”。

目前,写到上下课铃声的时候,有三种不同的用法,分别是“叮铃铃”、“叮零零”和“丁零零”。具体是该用哪个,没有统一的意见。

但比较权威的《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05年6月  第5版),在第318页上有这样的词条——丁零,拟声词,形容铃声或小的金属物体的撞击声:铜铃~~地响。《四角号码字典》(商务印书馆 2008第10版P55)、《学生现代汉语词典》(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9年 P175)、《新编现代汉语词典》(崇文书局 2008年9月版 P192)、《新编学生汉语词典》(金盾出版社 2006年8月版 P190)等字词典上的注释与《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也基本一致,都未收录其他字形。

另外,在线查询百度汉语,也有“丁零”一词,解释是形容铃声或金属撞击的声音。

因此,综上所述,正确的应该是“丁零零”。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仉安衲07s
2018-11-19
知道答主
回答量:4
采纳率:50%
帮助的人:1.3万
展开全部
零。铃指的是铃铛,不是声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tt一手好牌
2018-12-18 · TA获得超过344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54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0.1万
展开全部

正确的不是“叮铃铃”,不是“叮零零”,而应该是“丁零零”。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11)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