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个回答
展开全部
中国从上世纪初开始使用现代地震仪监测地震,根据对百余年数据的分析,有专家认为地震存在一个“百年周期”, 1900年至1920年前后发生在新疆等地的多次震级在8级左右的强震似乎也证实了这一说法。 自上世纪50代后,类似的8级地震极少,进入21世纪后,强震再次在全球范围内增多,这使得包括很多专家在内的人们再次关注“百年周期”这一现象。据官方数据显示,2006年截至5月12日中国大陆共发生有感地震16次,而这一时期发生在全球6级以上的地震更有8次之多。 “往年是西部地震多,东部少,而今年恰恰相反。”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研究员王晓青不认同百年周期已近的说法。“今年5级以上的地震发生较为频繁,但并非高峰,如果以100年为周期来看,今年上半年地震的频率在总体平均水平以下。”他认为,之所以感觉今年地震较为频繁,是因为中国东部人口较为稠密地区的地震次数增加了。 “之前发生的这些地震都很正常,事实上地震每天都有发生,只不过有的震感不明显,人们感觉不到罢了”。王晓青的同事张国民保持和他同样的观点。 “发生在人口集中地区的地震容易引起人们的关注。”王晓青的例证是2001年发生在昆仑山口的8.1级地震,是50年来中国最严重的一次,超过了唐山7.8级大地震。 “但那次地震发生在昆仑口的无人区,并没有造成人员伤亡,经济损失也很小,所以它引起的社会反响也极小。”王晓青说。 短期预报准确率低 5月3日,河北唐山在不到10分钟的时间内先后两次发生地震,一次震级是3.8级,一次是3.6级。在同一天,内蒙古的牙克石市也发生了4.2级地震。中国地震台网的监测数据显示,进入5月份以来,中国多个地区发生了地震。唐山是老地震区,通常情况下认为一个地区如果发生7级以上地震,短期内一般不会再有大的地震出现。而5月3 日发生在唐山的两次地震也可以视为上世纪70年代中期唐山大地震的余震,事实上这两次地震仅仅是有感地震,一般不会造成破坏。”王晓青认为。频繁地震有可能造成公众恐慌,这也与地震观测预报的不可控性有关。“中国在中长期地震预测方面做的不错,但对短期和临震的预报还不是很准确。”王晓青解释说,中期预测的预测期一般是3至5年,即预测某一区域3到5年时间内会不会有大的地震发生,而长期地震预测则在10年甚至是更长时间。中国从1995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设立了21个地震防御区和13个重点防御城市。至今,中国共发生13次浅源地震(东部5.7级以上,西部6.7级以上),除4次发生在监测网空白的青藏高原南部外,13次中有7次都发生在重点监测防御区内或其周边地区。“这个比例是相当高的,这也说明我国在中、长期的地震预测上是比较准确的。”但是,与王晓青“短期和临震的预报还不是很准确”的温和判断相反的是,从1966年邢台大地震后的40年内,中国仅成功预报过20次左右的短期地震和临震,而在此间发生的5级以上临震次数已超过百次“短期地震确实很难预报,因为不同阶段的地质表现出的结果也是不一样的,它在物理上的不确定性也更大。我国国土面积大,地震带公布广,而地震观测网的分布也不够密集。”中国地震局科技委主任陈锸说1999年,云南省地震局研究院周真恒等人在《大自然探索》上撰文认为,现今中国地震预报停留在经验性或统计性预报阶段,短期预报近期内不可能有实质性突破。这是因为目前科学家们还没有真正掌握地震孕育、发生的规律,仪器观测精度有限,地震前兆又十分复杂,有些地震根本没有任何征兆。国际上一些对地震预报持悲观论调的研究者,甚至提出过“地震不可预报”论。虽然如此,但王晓青认为某些地区的短期地震还是能从征兆上预测出来的。但“作为地震监测部门只负责观测,再根据一些数据做出分析,而地震预警则由政府来发布,地震预报容易引起恐慌,对于一些不确定的地震信息,政府部门在发布消息时肯定也非常谨慎。”地震威胁考验公共安全体系“唐山大地震发生前,这个地区是不设防的,也就是说唐山发生大地震的可能性非常小,结果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造成的损失震惊世界。”中国地震局原副局长何永年说,他最担心的是中国地震防御体系。“国外一般都是大震小灾,而我国却是小震大灾。”近年来一直研究震害防御工作的何永年的担心由此而来。1984年5月21日发生在南黄海的6.2级地震,震级不大,震中在海里,但离震中区较远的上海、南京、南通、常州、无锡、苏州、扬州和镇江等大中城市却出现了“盲目避震”现象,据不完全统计,由此而造成250人伤亡,其中重伤50人,有8人死亡。1976年唐山地震后,中国一度出现“盲目搭建防震棚”的现象,几乎中国东部大部分地区都不同程度的搭建了防震棚,不必要地消耗了大量的财力、物力,影响了正常的生产、生活。何永年表示,这是因为中国大多数的城市、农村居民,都缺乏对公共安全的认识。这方面,领导者、决策层做的也很不够,假设有地震或其它重大灾害发生,多数城市甚至连500人的受灾安置能力都不具备,更没有几座像样的避难场所。在硬件方面,中国城市的建筑质量不过关,达不到抗震标准。在软件方面,一旦发生了地震,政府应急预案能不能马上启动,如何疏导群众面对地震时的恐慌心理,这些问题都为何永年所担心,他认为中国政府在这些方面急需完善。据民政部门统计,中国每年自然灾害的直接经济损失大约在1600亿左右,有些灾难属于天灾,但有些则可避免。 “如果把这些资金用于提高民众生活的的安全性上,能挽救多少无辜死去的生命。”何永年说。对于中国来讲,地震灾害已经成为重大常见自然灾害,但我们自身的安全制度建设还不能很好地去防御这些地质灾害。地震灾害是应该小题大做的。”何永年认为,地震是可以预防的,关键是如何提高民众的安全意识和政府应急措施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