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见闻怎么写散文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这一年寒假,老妈不顾我的哀嚎,硬把我带到了农村,临走之前,我抚摸着即将分别的电脑和未看完的一摞书,安慰自己:没关系,只要一个星期就回来了。而在除夕前的两天,我们一家出发了。
一下车,一座座平房映入眼帘,一条条小径在房子间纵横交错,红艳艳的对联点缀着土黄色的小房,小孩子在自家的小院中玩耍放炮,饭菜的香气萦绕在房子间,缕缕炊烟缓缓消失在天际……当然,这一切都只是我的想象而已,在未到农村之前,我一直在脑海里保持着这样的遐想。
经过三个小时的奔波,我们来到了姥姥所在的村子门前那几百亩地。歪七扭八的沟壑布满一条条庄稼地之间的小径,车子摇摇摆摆地艰难行驶着,虽然妈妈曾也是在这里土生土长的孩子,但在经历了几十年时间的变迁后,也不再熟悉这片生她养她的故乡,我们在万里“黄土高坡”之上迷了路,爸爸只好下车询问一旁放羊的老大爷,老大爷指手画脚、热情洋溢地解说村子的方向,还告诉我们最佳的路线,再三道谢之下,爸爸开心地回到车上,一路和妈妈一唱一和赞叹:“啧啧啧,人家农村人就是敦实好客。”
在满车的赞叹声中,我们到达了姥姥家的村子,看到村子时我立刻傻掉了,虽说依旧是排排小平房,但如果不知道的话,还会以为这村子已经荒掉了,清一色灰黄的小屋间总有着残壁断垣,没有小孩子,没有热闹的切菜聊天声,看不到缕缕炊烟升空,村子静的可怕,唯有那屋子上所贴的鲜艳的对联告诉我们这里还有人居住。
又是一番艰难地寻找,坎坷之下终于来到了姥姥家,听到车进院儿的声音,院子里的狗反应最为激烈,汪汪地狂吠着,姥姥满脸笑容地出来迎接我们,迈进屋子,灶台上的大锅咕咚咕咚地煮着肉,炖肉的香味在屋内缭绕,一顿饱餐之后,妈妈和二舅妈两人坐在炕头上聊起了天:“现在这村子里是不都没年轻人了?”我还正纳闷这村子怎么了,一听她们聊起这样的话题,连忙支起耳朵倾听。“可不,全都走了,现在剩下最年轻的也就是我们这一代了。”我一惊,因为二舅妈已经五十多了。“那这村子最后也是个往下荒。”“都荒了好几家了,咱家门口前面那王老婆子家就荒了。”“学校现在没人了?”“是了, 小孩子都去商都念书去了。”听到这,我突然想迫切地出去转转,看看这个即将消逝荒芜的村子。
村子出乎我意料的小,仅是往北走了大约一百米就已经走到了头,往东西南也如此。村子里真正住着人家的也就八成,到处都是荒掉的小屋,破碎的玻璃在残壁断垣间散落着。在村子尽头我找到了妈妈口中的学校,三间平房,总共加起也不比我们的教室大多少,残破的围墙上还保留着当年的大红字:“一切从娃娃抓起。”一路上所碰见的寥寥无几的人多数也是风烛残年的老头老太太,见到我总是咧开嘴灿烂地微笑,我不禁感叹:“这样下去,这个村子终究必须也是荒掉。”
站在村子边缘的田埂上,风呼啸着从耳边拂过。我不知道还有多少像姥姥家这样被遗忘的村子,人们为了追求更完美的生活,更丰富的见识和知识,走出村子来到城市打拼,村子固然是被遗忘的。与城市生活相比,村子里的生活确实过于有些令人难以接受,然而村子里也有很多大城市所没有的东西,比如那些城里所没有的风俗习惯,在这些的背后是几十年所沉淀的文化底蕴,若村子荒掉,那这些必然最终是消逝。到底是该走出村子,迎接高科技发达的大城市生活,还是留在村子,继承那几十年甚至几百年的风俗生活习惯?前者固然是好的,然而放弃后者所损失的也令人伤心。但我所想的终究是纸上谈兵,所有人在面临选择时几乎无一例外选择了前者。时代的前进和发展快的令人跟不上节拍,那些被称为跟不上时代脚步的东西总有一天会被遗忘、消逝、消失。
站在田埂上,侧耳倾听,呼啸的风声中,能听到这个即将消逝被遗忘的村庄的自白、留恋、或者哭泣……
一下车,一座座平房映入眼帘,一条条小径在房子间纵横交错,红艳艳的对联点缀着土黄色的小房,小孩子在自家的小院中玩耍放炮,饭菜的香气萦绕在房子间,缕缕炊烟缓缓消失在天际……当然,这一切都只是我的想象而已,在未到农村之前,我一直在脑海里保持着这样的遐想。
经过三个小时的奔波,我们来到了姥姥所在的村子门前那几百亩地。歪七扭八的沟壑布满一条条庄稼地之间的小径,车子摇摇摆摆地艰难行驶着,虽然妈妈曾也是在这里土生土长的孩子,但在经历了几十年时间的变迁后,也不再熟悉这片生她养她的故乡,我们在万里“黄土高坡”之上迷了路,爸爸只好下车询问一旁放羊的老大爷,老大爷指手画脚、热情洋溢地解说村子的方向,还告诉我们最佳的路线,再三道谢之下,爸爸开心地回到车上,一路和妈妈一唱一和赞叹:“啧啧啧,人家农村人就是敦实好客。”
在满车的赞叹声中,我们到达了姥姥家的村子,看到村子时我立刻傻掉了,虽说依旧是排排小平房,但如果不知道的话,还会以为这村子已经荒掉了,清一色灰黄的小屋间总有着残壁断垣,没有小孩子,没有热闹的切菜聊天声,看不到缕缕炊烟升空,村子静的可怕,唯有那屋子上所贴的鲜艳的对联告诉我们这里还有人居住。
又是一番艰难地寻找,坎坷之下终于来到了姥姥家,听到车进院儿的声音,院子里的狗反应最为激烈,汪汪地狂吠着,姥姥满脸笑容地出来迎接我们,迈进屋子,灶台上的大锅咕咚咕咚地煮着肉,炖肉的香味在屋内缭绕,一顿饱餐之后,妈妈和二舅妈两人坐在炕头上聊起了天:“现在这村子里是不都没年轻人了?”我还正纳闷这村子怎么了,一听她们聊起这样的话题,连忙支起耳朵倾听。“可不,全都走了,现在剩下最年轻的也就是我们这一代了。”我一惊,因为二舅妈已经五十多了。“那这村子最后也是个往下荒。”“都荒了好几家了,咱家门口前面那王老婆子家就荒了。”“学校现在没人了?”“是了, 小孩子都去商都念书去了。”听到这,我突然想迫切地出去转转,看看这个即将消逝荒芜的村子。
村子出乎我意料的小,仅是往北走了大约一百米就已经走到了头,往东西南也如此。村子里真正住着人家的也就八成,到处都是荒掉的小屋,破碎的玻璃在残壁断垣间散落着。在村子尽头我找到了妈妈口中的学校,三间平房,总共加起也不比我们的教室大多少,残破的围墙上还保留着当年的大红字:“一切从娃娃抓起。”一路上所碰见的寥寥无几的人多数也是风烛残年的老头老太太,见到我总是咧开嘴灿烂地微笑,我不禁感叹:“这样下去,这个村子终究必须也是荒掉。”
站在村子边缘的田埂上,风呼啸着从耳边拂过。我不知道还有多少像姥姥家这样被遗忘的村子,人们为了追求更完美的生活,更丰富的见识和知识,走出村子来到城市打拼,村子固然是被遗忘的。与城市生活相比,村子里的生活确实过于有些令人难以接受,然而村子里也有很多大城市所没有的东西,比如那些城里所没有的风俗习惯,在这些的背后是几十年所沉淀的文化底蕴,若村子荒掉,那这些必然最终是消逝。到底是该走出村子,迎接高科技发达的大城市生活,还是留在村子,继承那几十年甚至几百年的风俗生活习惯?前者固然是好的,然而放弃后者所损失的也令人伤心。但我所想的终究是纸上谈兵,所有人在面临选择时几乎无一例外选择了前者。时代的前进和发展快的令人跟不上节拍,那些被称为跟不上时代脚步的东西总有一天会被遗忘、消逝、消失。
站在田埂上,侧耳倾听,呼啸的风声中,能听到这个即将消逝被遗忘的村庄的自白、留恋、或者哭泣……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