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会计的问题!
刚才看了先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个别计价法、移动平均法、加权平均法的定义,但是一点都看不懂,能不能请业内人士用数字来说明以上几种方法呢?谢谢啦!...
刚才看了先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个别计价法、移动平均法、加权平均法的定义,但是一点都看不懂,能不能请业内人士用数字来说明以上几种方法呢?谢谢啦!
展开
3个回答
展开全部
先进先出法
材料、商品等在日常收发按实际成本计价时,对于发出材料、商品等按存货中最早进货的那批单价进行计价的一种计算方法。在发出材料、商品等的数量超过存货中最早一批进货的数量时,超过部分要依次按后一批收进的单价计算。例如:存货中包括第一批进货200吨,每吨400元;第二批进货100吨,每吨420元。现发出250吨,则其中200吨按第一批的单价400元计算,其余50吨要按第二批的单价420元计算。这一计价方法是建立在假定先收入的材料、商品先行发出的基础上的。采用这一方法计价时,要依次查明有关各批的单价,手续较繁,一般适用于收、发货次数不多的企业。采用这一方法的结果是:耗用材料或售出商品的成本按存货中早期进货的单价计算,而期末结存材料、商品等则按存货中近期进货的单价计算。
后进先出法
材料、商品等在日常收发按实际成本计价时,对于发出材料、商品等按存货中最后进货的那批单价进行计价的一种计算方法。在发出材料、商品等的数量超过存货中最后一批进货的数量时,超过部分要依次按前一批收进的单价计算。例如:存货中包括第一批进货200吨,每吨400元;第二批进货100吨,每吨420元。现发出250吨,则其中100吨按第二批的单价420元计算,其余150吨要按第一批的单价400元计算。这一计价方法是建立在假定后收入的材料、商品先行发出的基础上的。采用这一方法计价时,要依次查明有关各批的单价,手续较繁,一般适用于收、发货次数不多的企业。采用这一方法的结果是:耗用材料或售出商品的成本按存货中近期进货的单价计算,而期末结存材料、商品等则按存货中早期进货的单价计算。
参考资料:http://www.cpasky.com/school/cd/cwkj/%BA%F3%BD%F8%CF%C8%B3%F6%B7%A8.htm
(1)加权平均法--加权平均法是在期末时以期初存货的数量和本期各批购入存货的数量之和作为权数,计算平均单位成本的方法。其计算公式为:加权平均单位成本=(期初存货成本+本期购入存货总成本)÷(期初存货数量+本期购入存货总数量)
--先进先出法
•先进先出法无需计算单价,而是假定企业先购入的商品先出售,并根据这种假定的成本流转顺序对发出存货进行计价,因此期末存货的价值为最近批次购入的商品成本。
不同计价方法的比较
(1)例:根据加权平均法,公司2月1日购进10台电脑,单价1万元/台.2月10日购进电脑10台,单价1.1万元/台.2月20日购进电脑20台,单价1.2万元/台.2月28日出货24台.电脑的平均单位成本为:
(10×1+10×1.1+20×1.2)÷(10+10+20)=1.125万元/台
因此,发出存货的成本为:24×1.125=27(万元)
期末存货的成本为:16×1.125=18(万元)
(2)先进先出法
根据先进先出法,销售出去的24台电脑为期初存货10台,本期第一批购入的10台,以及第二批购入的4台,因此,
发出存货的成本为25.8(10×1+10×1.1+4×1.2) 万元;
期末结存的16台电脑均为第二批购入的电脑,因此期末存货价值为19.2(16×1.2)万元。
存货计价方法对财务报表影响的比较
在通货膨胀的情况下,加权平均法、先进先出法对于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与损益表有完全不同的影响:
• 第一,从损益表来看,先进先出法的销售成本较低,销售毛利高。因此,在通货膨胀时期,企业采用先进先出法能够提高本期的利润。
• 第二,从资产负债表来看, 先进先出法下的期末存货成本最大。因此,采用这种方法时,企业期末资产负债表的“存货”以及“资产总额”数据最高。
• 第三,由于本期的期末存货构成下一个会计期间的期初存货,与下期的购入存货一起组成下期可供销售商品总成本。因此,如果本期期末存货越大,意味着企业下期的可供销售总成本将越大,这样就会增加下期的销售成本,减少下期的利润。 因此,先进先出法实际的效果是推迟确认销售成本。
• 第四,加权平均法作为一种平均价格法,在一定程度上修正了价格波动趋势的影响。
一、移动加权平均法:
移动加权平均法下库存商品的成本价格根据每次收入类单据自动加权平均;其计算方法是以各次收入数量和金额与各次收入前的数量和金额为基础,计算出移动加权平均单价。其计算公式如下:
移动加权平均单价= 本次收入前结存商品金额+本次收入商品金额本次收入前结存商品数量+本次收入商品数量
移动加权平均法计算出来的商品成本比较均衡和准确,但计算起来的工作量大,一般适用于经营品种不多、或者前后购进商品的单价相差幅度较大的商品流通类企业;
以下以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
例1:货品A,期初结存数量10,加权价10,金额为100,发生业务如下:
销售11;
采购10,采购价格11;
成本计算过程如下:
销售时,成本金额为11*10=110;销售后结存数量:-1;加权价:10;结存金额:-10;
采购后,结存单价位:(-10+10*11)/(-1+10)=11.111111
二、个别指定法:
个别指定法又叫个别计价法,是指定每一件或每一批商品的实际进价,计算该件或该批商品销售成本的一种方法。采用个别指定法计算商品成本,每一件或每一批商品按照批号来分别计算,计算出来的的商品成本最为准确,主要适用于能分清进货件别获批次的库存商品的企业,比如医药销售企业、食品销售企业。
个别指定法的业务流程:
1、进仓类单据上面指定该批货品的批号,该单据上的进仓价格就是该批货品的成本价;
2、出仓类单据必须选择货品对应的批号,出仓成本就是该批货品的成本;
3、对应的报表可查看“报表”菜单下的“批次报表”;
注意:
1、个别指定法的货品每批的成本是按照进仓单确定的,它不会自动加权平均计算,所以查看个别指定法的货品资料的加权价是没有意义的;
2、个别指定法的货品在做单据的时候必须有批号;
3、存货调价、组装拆卸、库存变动三种单据不支持个别指定法货品;
4、个别指定法货品不支持零库存出库;
三、全月一次平均法:
全月一次平均法主要适用于生产企业的产成品、半成品的成本核算。原材料的成本核算,用户可以自己选择,比如移动加权平均法
由于各企业费用分摊所采用的方法不尽相同,因此,用户可以手工进行计算,然后再将计算结果输入到各个产品入库单中。
材料、商品等在日常收发按实际成本计价时,对于发出材料、商品等按存货中最早进货的那批单价进行计价的一种计算方法。在发出材料、商品等的数量超过存货中最早一批进货的数量时,超过部分要依次按后一批收进的单价计算。例如:存货中包括第一批进货200吨,每吨400元;第二批进货100吨,每吨420元。现发出250吨,则其中200吨按第一批的单价400元计算,其余50吨要按第二批的单价420元计算。这一计价方法是建立在假定先收入的材料、商品先行发出的基础上的。采用这一方法计价时,要依次查明有关各批的单价,手续较繁,一般适用于收、发货次数不多的企业。采用这一方法的结果是:耗用材料或售出商品的成本按存货中早期进货的单价计算,而期末结存材料、商品等则按存货中近期进货的单价计算。
后进先出法
材料、商品等在日常收发按实际成本计价时,对于发出材料、商品等按存货中最后进货的那批单价进行计价的一种计算方法。在发出材料、商品等的数量超过存货中最后一批进货的数量时,超过部分要依次按前一批收进的单价计算。例如:存货中包括第一批进货200吨,每吨400元;第二批进货100吨,每吨420元。现发出250吨,则其中100吨按第二批的单价420元计算,其余150吨要按第一批的单价400元计算。这一计价方法是建立在假定后收入的材料、商品先行发出的基础上的。采用这一方法计价时,要依次查明有关各批的单价,手续较繁,一般适用于收、发货次数不多的企业。采用这一方法的结果是:耗用材料或售出商品的成本按存货中近期进货的单价计算,而期末结存材料、商品等则按存货中早期进货的单价计算。
参考资料:http://www.cpasky.com/school/cd/cwkj/%BA%F3%BD%F8%CF%C8%B3%F6%B7%A8.htm
(1)加权平均法--加权平均法是在期末时以期初存货的数量和本期各批购入存货的数量之和作为权数,计算平均单位成本的方法。其计算公式为:加权平均单位成本=(期初存货成本+本期购入存货总成本)÷(期初存货数量+本期购入存货总数量)
--先进先出法
•先进先出法无需计算单价,而是假定企业先购入的商品先出售,并根据这种假定的成本流转顺序对发出存货进行计价,因此期末存货的价值为最近批次购入的商品成本。
不同计价方法的比较
(1)例:根据加权平均法,公司2月1日购进10台电脑,单价1万元/台.2月10日购进电脑10台,单价1.1万元/台.2月20日购进电脑20台,单价1.2万元/台.2月28日出货24台.电脑的平均单位成本为:
(10×1+10×1.1+20×1.2)÷(10+10+20)=1.125万元/台
因此,发出存货的成本为:24×1.125=27(万元)
期末存货的成本为:16×1.125=18(万元)
(2)先进先出法
根据先进先出法,销售出去的24台电脑为期初存货10台,本期第一批购入的10台,以及第二批购入的4台,因此,
发出存货的成本为25.8(10×1+10×1.1+4×1.2) 万元;
期末结存的16台电脑均为第二批购入的电脑,因此期末存货价值为19.2(16×1.2)万元。
存货计价方法对财务报表影响的比较
在通货膨胀的情况下,加权平均法、先进先出法对于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与损益表有完全不同的影响:
• 第一,从损益表来看,先进先出法的销售成本较低,销售毛利高。因此,在通货膨胀时期,企业采用先进先出法能够提高本期的利润。
• 第二,从资产负债表来看, 先进先出法下的期末存货成本最大。因此,采用这种方法时,企业期末资产负债表的“存货”以及“资产总额”数据最高。
• 第三,由于本期的期末存货构成下一个会计期间的期初存货,与下期的购入存货一起组成下期可供销售商品总成本。因此,如果本期期末存货越大,意味着企业下期的可供销售总成本将越大,这样就会增加下期的销售成本,减少下期的利润。 因此,先进先出法实际的效果是推迟确认销售成本。
• 第四,加权平均法作为一种平均价格法,在一定程度上修正了价格波动趋势的影响。
一、移动加权平均法:
移动加权平均法下库存商品的成本价格根据每次收入类单据自动加权平均;其计算方法是以各次收入数量和金额与各次收入前的数量和金额为基础,计算出移动加权平均单价。其计算公式如下:
移动加权平均单价= 本次收入前结存商品金额+本次收入商品金额本次收入前结存商品数量+本次收入商品数量
移动加权平均法计算出来的商品成本比较均衡和准确,但计算起来的工作量大,一般适用于经营品种不多、或者前后购进商品的单价相差幅度较大的商品流通类企业;
以下以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
例1:货品A,期初结存数量10,加权价10,金额为100,发生业务如下:
销售11;
采购10,采购价格11;
成本计算过程如下:
销售时,成本金额为11*10=110;销售后结存数量:-1;加权价:10;结存金额:-10;
采购后,结存单价位:(-10+10*11)/(-1+10)=11.111111
二、个别指定法:
个别指定法又叫个别计价法,是指定每一件或每一批商品的实际进价,计算该件或该批商品销售成本的一种方法。采用个别指定法计算商品成本,每一件或每一批商品按照批号来分别计算,计算出来的的商品成本最为准确,主要适用于能分清进货件别获批次的库存商品的企业,比如医药销售企业、食品销售企业。
个别指定法的业务流程:
1、进仓类单据上面指定该批货品的批号,该单据上的进仓价格就是该批货品的成本价;
2、出仓类单据必须选择货品对应的批号,出仓成本就是该批货品的成本;
3、对应的报表可查看“报表”菜单下的“批次报表”;
注意:
1、个别指定法的货品每批的成本是按照进仓单确定的,它不会自动加权平均计算,所以查看个别指定法的货品资料的加权价是没有意义的;
2、个别指定法的货品在做单据的时候必须有批号;
3、存货调价、组装拆卸、库存变动三种单据不支持个别指定法货品;
4、个别指定法货品不支持零库存出库;
三、全月一次平均法:
全月一次平均法主要适用于生产企业的产成品、半成品的成本核算。原材料的成本核算,用户可以自己选择,比如移动加权平均法
由于各企业费用分摊所采用的方法不尽相同,因此,用户可以手工进行计算,然后再将计算结果输入到各个产品入库单中。
展开全部
例如:一个月内购进三批货物:一批:200,二批:100,三批:300
销售时:先进先出法:一批:200,二批:100,三批:300
后进先出法:一批:300,二批:100,三批:200
个别计价法:一批:可能200,可能100,可能300
二批:可能200,可能100,可能300
三批:可能200,可能100,可能300
加权平均法:一批:(200+100+300)除以3
二批:(200+100+300)除以3
三批:(200+100+300)除以3
销售时:先进先出法:一批:200,二批:100,三批:300
后进先出法:一批:300,二批:100,三批:200
个别计价法:一批:可能200,可能100,可能300
二批:可能200,可能100,可能300
三批:可能200,可能100,可能300
加权平均法:一批:(200+100+300)除以3
二批:(200+100+300)除以3
三批:(200+100+300)除以3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后进先出法已经取消了。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广告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