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帮忙赏析一首诗词
展开全部
将进酒
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李白咏酒的诗篇极能表现他的个性,这类诗固然数长安放还以后所作思想内容更为深沉,艺术表现更为成熟.《将进酒》即其代表作.
《将进酒》原是汉乐府短箫铙歌的曲调,题目意绎即“劝酒歌”,故古词有“将进酒,乘大白”云.作者这首“填之以申己意”(萧士赟《分类补注李太白诗》)的名篇,约作于天宝十一载(752),他当时与友人岑勋在嵩山另一好友元丹丘的颍阳山居为客,三人尝登高饮宴(《酬岑勋见寻就元丹丘对酒相待以诗见招》:“不以千里遥,命驾来相招.中逢元丹丘,登岭宴碧霄.对酒忽思我,长啸临清飙.”).人生快事莫若置酒会友,作者又正值“抱用世之才而不遇合”(萧士赟)之际,于是满腔不合时宜借酒兴诗情,来了一次淋漓尽致的发抒.
诗篇发端就是两组排比长句,如挟天风海雨向读者迎面扑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颍阳去黄河不远,登高纵目,故借以起兴.黄河源远流长,落差极大,如从天而降,一泻千里,东走大海.如此壮浪景象,定非肉眼可以穷极,作者是想落天外,“自道所得”,语带夸张.上句写大河之来,势不可挡;下句写大河之去,势不可回.一涨一消,形成舒卷往复的咏叹味,是短促的单句(如“黄河落天走东海”)所没有的.紧接着,“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恰似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如果说前二句为空间范畴的夸张,这二句则是时间范畴的夸张.悲叹人生短促,而不直言自伤老大,却说“高堂明镜悲白发”,一种搔首顾影、徒呼奈何的情态宛如画出.将人生由青春至衰老的全过程说成“朝”“暮”间事,把本来短暂的说得更短暂,与前两句把本来壮浪的说得更壮浪,是“反向”的夸张.于是,开篇的这组排比长句既有比意——以河水一去不返喻人生易逝,又有反衬作用——以黄河的伟大永恒形出生命的渺小脆弱.这个开端可谓悲感已极,却不堕纤弱,可说是巨人式的感伤,具有惊心动魄的艺术力量,同时也是由长句排比开篇的气势感造成的.这种开篇的手法作者常用,他如“弃我去者,咋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宣城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沈德潜说:“此种格调,太白从心化出”,可见其颇具创造性.此诗两作“君不见”的呼告(一般乐府诗只于篇首或篇末偶一用之),又使诗句感情色彩大大增强.诗有所谓大开大阖者,此可谓大开.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春夜宴从弟桃李园序》),悲感虽然不免,但悲观却非李白性分之所近.在他看来,只要“人生得意”便无所遗憾,当纵情欢乐.五六两句便是一个逆转,由“悲”而翻作“欢”“乐”.从此直到“杯莫停”,诗情渐趋狂放.“人生达命岂暇愁,且饮美酒登高楼”(《梁园吟》),行乐不可无酒,这就入题.但句中未直写杯中之物,而用“金樽”“对月”的形象语言出之,不特生动,更将饮酒诗意化了;未直写应该痛饮狂欢,而以“莫使”“空”的双重否定句式代替直陈,语气更为强调.“人生得意须尽欢”,这似乎是宣扬及时行乐的思想,然而只不过是现象而已.诗人“得意”过没有?“凤凰初下紫泥诏,谒帝称觞登御筵”(《玉壶吟》)——似乎得意过;然而那不过是一场幻影,“弹剑作歌奏苦声,曳裾王门不称情”——又似乎并没有得意,有的是失望与愤慨.但就此消沉么?否.诗人于是用乐观好强的口吻肯定人生,肯定自我:“天生我材必有用”,这是一个令人击节赞叹的句子.“有用”而“必”,一何自信!简直象是人的价值宣言,而这个人——“我”——是须大写的.于此,从貌似消极的现象中露出了深藏其内的一种怀才不遇而又渴望用世的积极的本质内容来.正是“长风破浪会有时”,为什么不为这样的未来痛饮高歌呢!破费又算得了什么——“千金散尽还复来!”这又是一个高度自信的惊人之句,能驱使金钱而不为金钱所使,真足令一切凡夫俗子们咋舌.诗如其人,想诗人“曩者游维扬,不逾一年,散金三十余万”(《上安州裴长史书》),是何等豪举.故此句深蕴在骨子里的豪情,绝非装腔作势者可得其万一.与此气派相当,作者描绘了一场盛筵,那决不是“菜要一碟乎,两碟乎?酒要一壶乎,两壶乎?”而是整头整头地“烹羊宰牛”,不喝上“三百杯”决不甘休.
月下独酌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赏析:
李白怀才见弃,政治理想不能实现,心情是孤寂苦闷的.但他面对黑暗现实,没有沉沦,没有同流合污,而是追求自由,向往光明,所以在他的诗篇中多歌颂太阳和咏月之作.太阳是自然界中光明绚丽的形象,明月是清澈纯洁的象征.尤其是明月,清新、明丽、宁静、温柔,因而诗人和它相亲相近.在这首诗中,诗人还进一步把明月引为知己,对月抒怀.诗篇突然而起,直抒胸臆,表达一种孤独寂寥的思想感情.这种孤寂之情无法驱遣,于是诗人以奇特的想象,生动的描写,把明月作为知音,相邀对饮.同时还异想天地把自己的身影,也看作有情有知的同类,邀其共酌.表面上有明月相伴,身影相随,好象并不是独酌,但月不解饮,影徒随身,这就更加突出了诗人的孤独感,正如孙洙所说:“题本独酌,诗偏幻出三人.月影伴说,反复推勘,愈形其独.”(《唐诗三百首》卷一)因为世少相知,诗人不得不以明月、身影为伴,向月而高歌,对影而起舞以排遣自己深沉的郁闷.结联进而要和明月、身影永远结成忘情好友,将来在邈远的碧空中相见遨游.这表现了诗人对污浊现实的强烈不满,在孤独中向往自由和光明. 这首五言古诗,构思新颖,想象奇妙,情致深婉,是李白抒情诗中别具神韵的佳作.
玉阶怨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却下水精帘,玲珑望秋月.
赏析:
这是一首抒写宫女怨情的诗.在封建社会里,皇帝“后宫佳丽三千”,该有多少无辜的少女,长年被幽闭在深宫之中,度着那凄凉的岁月,遭受那难以忍受的折磨和摧残啊.李白在这首诗中,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她们的不幸生活,寄予了深切的同情.诗的开头两句,写这位宫女久久伫立阶前,以致夜露浸湿了她的罗袜,冰凉冰凉的,这才把她惊醒.一个“侵”字,把宫女凝思忘情的痴呆形象,生动地烘托了出来.在这寂静的深夜里,这位宫女在凝思什么?一个孤独的少女,她该凝思什么,又能凝思什么啊.无限忧伤、抑郁和苦闷的心情,通过这十个字所描绘的形象,鲜明地表现了出来.当她意识到夜露侵肌,转身返回室内的时候,室内也同样是冰凉冰凉的.“却下水精帘,玲珑望秋月.”放下帘子,是为了挡住寒气的侵袭,可是透过疏帘,那明晃晃的秋月又正照射着,又该增添多少愁绪啊.她在那里呆呆地望着和她相伴的孤月,通宵不眠.这里没有正面着一怨字,而是通过形象本身的细节描写,抒发了宫女的深深怨情,正是这首诗的艺术特色.
清平调三首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任断肠.
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名花倾国两相欢,常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
赏析:
《清平调词》三首,是李白于天宝初年入长安供奉翰林时所作.李白到长安后,受到玄宗非常的礼遇.玄宗曾亲自“降辇步迎,如见绮皓,以七宝床赐食,御手调羹以饭之”(李阳冰《草堂集序》).把李白置于翰林院,赐以天马驹,宫中宴会,玄宗巡游,都让李白陪侍左右,真是直上青云.李白对唐玄宗的礼遇,以及当时的生活也是感到满意的,所以写了一些思想内容贫乏,歌咏宫廷生活的诗篇.这三首《清平调辞》,就是玄宗和杨贵妃在兴庆宫沉香亭前赏牡丹,李白奉命而作. 第一首是赞颂杨贵妃的美丽.起句连用两个比喻,一比杨贵妃的服饰,一比她的容貌姣美.通过两个贴切的比喻就把杨贵妃的形象勾画出来.次句进一步用牡丹花带露颜色更鲜艳,来形容杨贵的艳丽和光彩照人.第三句笔锋一转赞颂象杨贵妃那样的丽质和姿容,只能在神仙所居的“玉山”见到.结句更一层说明杨贵妃有如“瑶台”仙女,只应在皎洁的月光下于“瑶台”中相遇.全诗以妥贴的比喻,奇妙的想象竭力描绘、歌颂杨贵妃之美. 第二首写杨贵妃因貌美而得宠.首句以带露香艳的牡丹花来比杨贵妃,但又含有牡丹花承露,也好象杨贵妃受玄宗宠幸一样.次句用楚王和巫山神女相会的梦境,来衬托杨贵妃被玄宗宠爱之深.巫山神女和楚王只是梦中欢会,而现实中的杨贵妃则是“三千宠爱在一身”.最后两句又用赵飞燕受宠于汉成帝和杨贵妃相比,赞美杨贵妃远胜赵飞燕.这样层层递进,步步深入,既颂扬了杨贵妃,又突出了她备受恩宠. 第三首正面写玄宗对杨贵妃的无比宠爱.首句写玄宗和杨贵妃共赏牡丹,但诗人突出玄宗对名花和有“倾国”之美的杨贵妃的欢爱,同时还包含着只有“名花”才能和杨贵妃相配,只有“倾国”之色的杨贵妃才配得到玄宗宠幸之意.次句明确点出唐玄宗面对“名花”和“倾国”佳丽的欢悦惬意.第三句具体叙写只有名花与美人,能消除唐玄宗的春愁春恨.结句写赏牡丹的地点和唐玄宗倚着阑干欣赏的神态. 这三首诗反复歌咏杨贵妃的美丽和唐玄宗的宫廷生活,虽写得雍容华贵,但实际上表现了李白这一时期作为宫廷侍臣的庸俗方面.
《梦游天姥吟留别》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
越人语天姥,云霓明灭或可睹.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谢公宿处今尚在,绿水荡漾清猿啼,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熊咆龙吟殷岩泉,深林兮惊层巅.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
洞天石扇,訇然中开.
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
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赏析
这是一首记梦诗,也是一首游仙诗.意境雄伟,变化惝恍莫测,缤纷多采的艺术形象,新奇的表现手法,向来为人传诵,被视为李白的代表作之一.
这首诗的题目一作《梦游天姥山别东鲁诸公》,作于出翰林之后.天宝三载,李白被唐玄宗赐金放还,这是李白政治上的一次大失败.离长安后,曾与杜甫、高适游梁、宋、齐、鲁,又在东鲁家中居住过一个时期.这时东鲁的家已颇具规模,尽可在家中怡情养性,以度时光.可是李白没有这么作,他有一个不安定的灵魂,他有更高更远的追求,于是离别东鲁家园,又一次踏上漫游的旅途.这首诗就是他告别东鲁诸公时所作.虽然出翰林已有年月了,而政治上遭受挫折的愤怨仍然郁结于怀,所以在诗的最后发出那样激越的呼声.
李白一生徜徉山水之间,热爱山水,达到梦寐以求的境地.此诗所描写的梦游,也许并非完全虚托,但无论是否虚托,梦游就更适于超脱现实,更便于发挥他的想象和夸张的才能了.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霓明灭或可睹.”诗一开始先说古代传说中的海外仙境——瀛洲,虚无缥缈,不可寻求;而现实中的天姥山在浮云彩霓中时隐时现,真是胜似仙境.以虚衬实,突出了天姥胜景,暗蕴着诗人对天姥山的向往,写得富有神奇色彩,引人入胜.
天姥山临近剡溪,传说登山的人听到过仙人天姥的歌唱,因此得名.天姥山与天台山相对,峰峦峭峙,仰望如在天表,冥茫如堕仙境,容易引起游者想入非非的幻觉.浙东山水是李白青年时代就向往的地方,初出川时曾说“此行不为鲈鱼鲙,自爱名山入剡中”.入翰林前曾不止一次往游,他对这里的山水不但非常热爱,也是非常熟悉的.
天姥山号称奇绝,是越东灵秀之地.但比之其他崇山峻岭如我国的五大名山——五岳,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仍有小巫见大巫之别.可是李白却在诗中夸说它“势拔五岳掩赤城”,比五岳还更挺拔.有名的天台山则倾斜着如拜倒在天姥的足下一样.这个天姥山,被写得耸立天外,直插云霄,巍巍然非同凡比.这座梦中的天姥山,应该说是李白平生所经历的奇山峻岭的幻影,它是现实中的天姥山在李白笔下夸大了的影子.
接着展现出的是一幅一幅瑰丽变幻的奇景:天姥山隐于云霓明灭之中,引起了诗人探求的想望.诗人进入了梦幻之中,仿佛在月夜清光的照射下,他飞渡过明镜一样的镜湖.明月把他的影子映照在镜湖之上,又送他降落在谢灵运当年曾经歇宿过的地方.他穿上谢灵运当年特制的木屐,登上谢公当年曾经攀登过的石径——青去梯.只见:“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继飞渡而写山中所见,石径盘旋,深山中光线幽暗,看到海日升空,天鸡高唱,这本是一片曙色;却又于山花迷人、倚石暂憩之中,忽觉暮色降临,旦暮之变何其倏忽.暮色中熊咆龙吟,震响于山谷之间,深林为之战栗,层巅为之惊动.不止有生命的熊与龙以吟、咆表示情感,就连层巅、深林也能战栗、惊动,烟、水、青云都满含阴郁,与诗人的情感,协成一体,形成统一的氛围.前面是浪漫主义地描写天姥山,既高且奇;这里又是浪漫主义地抒情,既深且远.这奇异的境界,已经使人够惊骇的了,但诗人并未到此止步,而诗境却由奇异而转入荒唐,全诗也更进入高潮.在令人惊悚不已的幽深暮色之中,霎时间“丘峦崩摧”,一个神仙世界“訇然中开”,“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洞天福地,于此出现.“云之君”披彩虹为衣,驱长风为马,虎为之鼓瑟,鸾为之驾车,皆受命于诗人之笔,奔赴仙山的盛会来了.这是多么盛大而热烈的场面.“仙之人兮列如麻”!群仙好像列队迎接诗人的到来.金台、银台与日月交相辉映,景色壮丽,异彩缤纷,何等的惊心眩目,光耀夺人!仙山的盛会正是人世间生活的反映.这里除了有他长期漫游经历过的万壑千山的印象、古代传说、屈原诗歌的启发与影响,也有长安三年宫廷生活的迹印,这一切通过浪漫主义的非凡想象凝聚在一起,才有这般辉煌灿烂、气象万千的描绘.
值得注意的是,这首诗写梦游奇境,不同于一般游仙诗,它感慨深沉,抗议激烈,并非真正依托于虚幻之中,而是在神仙世界虚无飘渺的描述中,依然着眼于现实.神游天上仙境,而心觉“世间行乐亦如此”.
仙境倏忽消失,梦境旋亦破灭,诗人终于在惊悸中返回现实.梦境破灭后,人,不是随心所欲地轻飘飘地在梦幻中翱翔了,而是沉甸甸地躺在枕席之上.“古来万事东流水”,其中包含着诗人对人生的几多失意和深沉的感慨.此时此刻诗人感到最能抚慰心灵的是“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徜徉山水的乐趣,才是最快意的,也就是在《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中所说:“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本来诗意到此似乎已尽,可是最后却愤愤然加添了两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一吐长安三年的郁闷之气.天外飞来之笔,点亮了全诗的主题:对于名山仙境的向往,是出之于对权贵的抗争,它唱出封建社会中多少怀才不遇的人的心声.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中,多少人屈身权贵,多少人埋没无闻!唐朝比之其他朝代是比较开明的,较为重视人才,但也只是比较而言.人才在当时仍然摆脱不了“臣妾气态间”的屈辱地位.“折腰”一词出之于东晋的陶渊明,他由于不愿忍辱而赋“归去来”.李白虽然受帝王优宠,也不过是个词臣,在宫廷中所受到的屈辱,大约可以从这两句诗中得到一些消息.封建君主把自己称“天子”,君临天下,把自己升高到至高无上的地位,却抹煞了一切人的尊严.李白在这里所表示的决绝态度,是向封建统治者所投过去的一瞥蔑视.在封建社会,敢于这样想、敢于这样说的人并不多.李白说了,也做了,这是他异乎常人的伟大之处.
这首诗的内容丰富、曲折、奇谲、多变,它的形象辉煌流丽,缤纷多彩,构成了全诗的浪漫主义华赡情调.它的主观意图本来在于宣扬“古来万事东流水”这样颇有消极意味的思想,可是它的格调却是昂扬振奋的,潇洒出尘的,有一种不卑不屈的气概流贯其间,并无消沉之感.
因为韵法与思想程序有参差,这首诗不宜按韵法来分段.现在我们按思想程序把它 分成三段:第一段是开头四韵十句,这是全诗的引言.第二段从“湖月照我影”到“失 向来之烟霞”共五韵二十八句.这是全诗的主体,描写整个梦境,直到梦醒.以下是第 三段,二韵七句,叙述梦游之后的感想,总结了这个梦,作为向东鲁朋友告别的话. 李白在好几首诗中,向往于蓬莱仙界,希望炼成金丹,吞服之后,飘然成仙,跨鹤 骑鹿,远离人世,遨游于神仙洞府.但在这首诗中,一开头就否定了瀛洲仙岛的存在. 他说:航海客人谈到瀛洲仙岛,都说是在渺茫的烟波之中,实在是难以找得到的地方. 可是,越人谈起天姥山,尽管它是隐现于云霓明灭之中,却是有可能看见的.这四句是 全诗的引言,说明作此诗的最初动机.“瀛洲”只是用来作为陪衬,但却无意中说出了 作者对炼丹修仙的真正认识.“信难求”这个“信”字用得十分坚决,根本否定了海外 仙山的存在,也从而否定了求仙的可能性.然则,李白的一切游仙诗,可知都不是出于 他的本心.连同其他一切歌咏酒和女人的诗,都是他的浪漫主义的外衣.杜甫怀念李白 的诗说:“不见李生久,佯狂真可哀.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不见》)已把 李白当时的情况告诉我们了.他是“佯狂”,假装疯疯癫癫.他这种伪装行为,在杜甫 看来,是很可哀怜的.因为杜甫知道他有不得不如此的理由,下面更明白说出“世人皆 欲杀”,这也不是一般的夸张写法.可以想见,当时一定有许多人憎恶或妒忌李白,或 者是李白得罪了不少人,而杜甫呢,他是李白的朋友,他对李白的行为即使不很赞同, 但对李白的天才却是佩服的,所以他说“吾意独怜才”. 第三韵四句是概括越人所说天姥山的高峻.它高过五岳,掩蔽赤城.赤城是天台山 的别名.天台山已经很高了,对着天姥山,却好像向东南倾倒的样子.四万八千丈,当 然是艺术夸张,珠穆朗玛峰也只有八千八百四十多公尺高,因为听了越人的宣传,我就 想去看看.谁知当夜就在梦中飞渡镜湖(在今绍兴),再东南行,到达了天姥山.“吴 越”在此句中,用的是复词偏义,主要是“梦越”,为了凑成一句七言诗,加了一个 “吴”字.
第二段,全诗的主体,描写梦游天姥山的所见所遇.文辞光怪离奇,显然是继承了 楚辞的艺术传统.作者告诉我们:他飞过镜湖,到了剡溪(今嵊县),看到了南朝大诗 人谢灵运游宿过的地方.湖泊里有渌波荡漾,山林中有猿啼清哀.他也仿效谢灵运,脚 下趿着为游山而特制的木屐,登上了高山①,迷.从此一路过去,到了天姥山.走在半 峰上,就看到海中日出,又听到天鸡的啼声.经过了许多崎岖曲折的山路之后,正在迷 途之间,天色忽已暝暮.这时听到的是像熊咆龙吟的瀑布之声,看到的是雨云和烟水. 这种深山幽谷中的夜景,别说旅客为之惊心动魄,就是林木和峰峦,也要觉得战栗.这 时候,忽然又遇到了奇迹,崖壁上的石门开了.其中别有一个天地,别有一群人物.他 看到许多霓裳风马的“云之君”和鸾凤驾车、虎豹奏乐的“仙之人”,不觉吓了一跳, 蓦然醒来,只看到自己的枕席;而刚才所见的一切云山景物都消失了.
“云之君”是神,“仙之人”是仙人,合起来就是神仙.李白爱好修道求仙,为什 么遇到这许多神仙,非但并不高兴,反而惊慌起来呢?这一惊慌,使他的游兴大受打击, 在惊醒之后,便勾引起深深的感慨,甚至长叹起来.于是接下去产生了第三段.
就全篇诗意来看,第三段才是真正的主体,因为作者把主题思想放在这一段里.但 是在这第三段的七句中,我们可以找到两个概念.一个是“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 东流水”.意思是说:人世间一切快乐的事都像做了一个美梦,一下子像水一般流失了. 这是一种消极的世界观,对人生的态度是虚无主义的.另一个概念是“安能摧眉折腰事 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这是一个不为权贵所屈的诗人,从趋炎附势的社会中脱逃出 来以后的誓言,它反映一种积极的世界观,一种反抗精神.这两种思想显然是不同路, 甚至是相反的,然而作者却把它们写在一起.这就引出了一个问题:到底哪一个是作者 的主题呢? 当然,从来没有一个读者只看见作者这一个思想而无视于另一个思想.但在二者的 轻重之间,或说因果之间,看法稍有不同,就可能从这首诗得到不同的体会.作《唐诗 解》的唐汝询是偏重于前一种思想的.他说: 将之天姥,托言梦游以见世事皆虚幻也.……于是魂魄动而惊起,乃叹曰:“此枕 席间岂复有向来之烟霞哉?”乃知世间行乐,亦如此梦耳.古来万事,亦岂有在者乎? 皆如流水之不返矣.我今别君而去,未知何时可还.且放白鹿于山间,归而乘之以遍访 名山,安能屈身权贵,使不得豁我之襟怀乎? 这样讲法,就意味着作者基于他的消极的世界观而不屑阿附权贵,因为这也是一种虚幻的事情.诗中所谓“世间行乐亦如此”,这个“此”字,就应当体会为上面二句所 表现的梦境空虚.
李白——《越中览古》
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赏析】:
这是一首怀古之作,亦即诗人游览越中(唐越州,治所在今浙江绍兴),有感于其地在古代历史上所发生过的著名事件而写下的.在春秋时代,吴越两国争霸南方,成为世仇.越王勾践于公元前四九四年,被吴王夫差打败,回到国内,卧薪尝胆,誓报此仇.公元前四七三年,他果然把吴国灭了.诗写的就是这件事.
诗歌不是历史小说,绝句又不同于长篇古诗,所以诗人只能选取这一历史事件中他感受得最深的某一部分来写.他选取的不是这场斗争的漫长过程中的某一片断,而是在吴败越胜,越王班师回国以后的两个镜头.首句点明题意,说明所怀古迹的具体内容.二、三两句分写战士还家、勾践还宫的情况.消灭了敌人,雪了耻,战士都凯旋了;由于战事已经结束,大家都受到了赏赐,所以不穿铁甲,而穿锦衣.只“尽锦衣”三字,就将越王及其战士得意归来,充满了胜利者的喜悦和骄傲的神情烘托了出来.越王回国以后,踌躇满志,不但耀武扬威,而且荒淫逸乐起来,于是,花朵儿一般的美人,就占满了宫殿,拥簇着他,侍候着他.“春殿”的“春”字,应上“如花”,并描摹美好的时光和景象,不一定是指春天.只写这一点,就把越王将过去的卧薪尝胆的往事丢得干干净净表达得非常充分了.都城中到处是锦衣战士,宫殿上站满了如花宫女.这是多么繁盛、美好、热闹、欢乐,然而结句突然一转,将上面所写的一切一笔勾消.过去曾经存在过的胜利、威武、富贵、荣华,现在还有什么呢?人们所能看到的,只是几只鹧鸪在王城故址上飞来飞去罢了.这一句写人事的变化,盛衰的无常,以慨叹出之.过去的统治者莫不希望他们的富贵荣华是子孙万世之业,而诗篇却如实地指出了这种希望的破灭,这就是它的积极意义.
诗篇将昔时的繁盛和今日的凄凉,通过具体的景物,作了鲜明的对比,使读者感受特别深切.一般地说,直接描写某种环境,是比较难于突出的,而通过对比,则获致的效果往往能够大大地加强.所以,通过热闹的场面来描写凄凉,就更觉凄凉之可叹.如此诗前面所写过去的繁华与后面所写现在的冷落,对照极为强烈,前面写得愈着力,后面转得也就愈有力.为了充分地表达主题思想,诗人对这篇诗的艺术结构也作出了不同于一般七绝的安排.一般的七绝,转折点都安排在第三句里,而它的前三句却一气直下,直到第四句才突然转到反面,就显得格外有力量,有神采.这种写法,不是笔力雄健的诗人,是难以挥洒自如的.他让我们懂得了"有志者,事竟成".
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李白咏酒的诗篇极能表现他的个性,这类诗固然数长安放还以后所作思想内容更为深沉,艺术表现更为成熟.《将进酒》即其代表作.
《将进酒》原是汉乐府短箫铙歌的曲调,题目意绎即“劝酒歌”,故古词有“将进酒,乘大白”云.作者这首“填之以申己意”(萧士赟《分类补注李太白诗》)的名篇,约作于天宝十一载(752),他当时与友人岑勋在嵩山另一好友元丹丘的颍阳山居为客,三人尝登高饮宴(《酬岑勋见寻就元丹丘对酒相待以诗见招》:“不以千里遥,命驾来相招.中逢元丹丘,登岭宴碧霄.对酒忽思我,长啸临清飙.”).人生快事莫若置酒会友,作者又正值“抱用世之才而不遇合”(萧士赟)之际,于是满腔不合时宜借酒兴诗情,来了一次淋漓尽致的发抒.
诗篇发端就是两组排比长句,如挟天风海雨向读者迎面扑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颍阳去黄河不远,登高纵目,故借以起兴.黄河源远流长,落差极大,如从天而降,一泻千里,东走大海.如此壮浪景象,定非肉眼可以穷极,作者是想落天外,“自道所得”,语带夸张.上句写大河之来,势不可挡;下句写大河之去,势不可回.一涨一消,形成舒卷往复的咏叹味,是短促的单句(如“黄河落天走东海”)所没有的.紧接着,“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恰似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如果说前二句为空间范畴的夸张,这二句则是时间范畴的夸张.悲叹人生短促,而不直言自伤老大,却说“高堂明镜悲白发”,一种搔首顾影、徒呼奈何的情态宛如画出.将人生由青春至衰老的全过程说成“朝”“暮”间事,把本来短暂的说得更短暂,与前两句把本来壮浪的说得更壮浪,是“反向”的夸张.于是,开篇的这组排比长句既有比意——以河水一去不返喻人生易逝,又有反衬作用——以黄河的伟大永恒形出生命的渺小脆弱.这个开端可谓悲感已极,却不堕纤弱,可说是巨人式的感伤,具有惊心动魄的艺术力量,同时也是由长句排比开篇的气势感造成的.这种开篇的手法作者常用,他如“弃我去者,咋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宣城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沈德潜说:“此种格调,太白从心化出”,可见其颇具创造性.此诗两作“君不见”的呼告(一般乐府诗只于篇首或篇末偶一用之),又使诗句感情色彩大大增强.诗有所谓大开大阖者,此可谓大开.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春夜宴从弟桃李园序》),悲感虽然不免,但悲观却非李白性分之所近.在他看来,只要“人生得意”便无所遗憾,当纵情欢乐.五六两句便是一个逆转,由“悲”而翻作“欢”“乐”.从此直到“杯莫停”,诗情渐趋狂放.“人生达命岂暇愁,且饮美酒登高楼”(《梁园吟》),行乐不可无酒,这就入题.但句中未直写杯中之物,而用“金樽”“对月”的形象语言出之,不特生动,更将饮酒诗意化了;未直写应该痛饮狂欢,而以“莫使”“空”的双重否定句式代替直陈,语气更为强调.“人生得意须尽欢”,这似乎是宣扬及时行乐的思想,然而只不过是现象而已.诗人“得意”过没有?“凤凰初下紫泥诏,谒帝称觞登御筵”(《玉壶吟》)——似乎得意过;然而那不过是一场幻影,“弹剑作歌奏苦声,曳裾王门不称情”——又似乎并没有得意,有的是失望与愤慨.但就此消沉么?否.诗人于是用乐观好强的口吻肯定人生,肯定自我:“天生我材必有用”,这是一个令人击节赞叹的句子.“有用”而“必”,一何自信!简直象是人的价值宣言,而这个人——“我”——是须大写的.于此,从貌似消极的现象中露出了深藏其内的一种怀才不遇而又渴望用世的积极的本质内容来.正是“长风破浪会有时”,为什么不为这样的未来痛饮高歌呢!破费又算得了什么——“千金散尽还复来!”这又是一个高度自信的惊人之句,能驱使金钱而不为金钱所使,真足令一切凡夫俗子们咋舌.诗如其人,想诗人“曩者游维扬,不逾一年,散金三十余万”(《上安州裴长史书》),是何等豪举.故此句深蕴在骨子里的豪情,绝非装腔作势者可得其万一.与此气派相当,作者描绘了一场盛筵,那决不是“菜要一碟乎,两碟乎?酒要一壶乎,两壶乎?”而是整头整头地“烹羊宰牛”,不喝上“三百杯”决不甘休.
月下独酌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赏析:
李白怀才见弃,政治理想不能实现,心情是孤寂苦闷的.但他面对黑暗现实,没有沉沦,没有同流合污,而是追求自由,向往光明,所以在他的诗篇中多歌颂太阳和咏月之作.太阳是自然界中光明绚丽的形象,明月是清澈纯洁的象征.尤其是明月,清新、明丽、宁静、温柔,因而诗人和它相亲相近.在这首诗中,诗人还进一步把明月引为知己,对月抒怀.诗篇突然而起,直抒胸臆,表达一种孤独寂寥的思想感情.这种孤寂之情无法驱遣,于是诗人以奇特的想象,生动的描写,把明月作为知音,相邀对饮.同时还异想天地把自己的身影,也看作有情有知的同类,邀其共酌.表面上有明月相伴,身影相随,好象并不是独酌,但月不解饮,影徒随身,这就更加突出了诗人的孤独感,正如孙洙所说:“题本独酌,诗偏幻出三人.月影伴说,反复推勘,愈形其独.”(《唐诗三百首》卷一)因为世少相知,诗人不得不以明月、身影为伴,向月而高歌,对影而起舞以排遣自己深沉的郁闷.结联进而要和明月、身影永远结成忘情好友,将来在邈远的碧空中相见遨游.这表现了诗人对污浊现实的强烈不满,在孤独中向往自由和光明. 这首五言古诗,构思新颖,想象奇妙,情致深婉,是李白抒情诗中别具神韵的佳作.
玉阶怨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却下水精帘,玲珑望秋月.
赏析:
这是一首抒写宫女怨情的诗.在封建社会里,皇帝“后宫佳丽三千”,该有多少无辜的少女,长年被幽闭在深宫之中,度着那凄凉的岁月,遭受那难以忍受的折磨和摧残啊.李白在这首诗中,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她们的不幸生活,寄予了深切的同情.诗的开头两句,写这位宫女久久伫立阶前,以致夜露浸湿了她的罗袜,冰凉冰凉的,这才把她惊醒.一个“侵”字,把宫女凝思忘情的痴呆形象,生动地烘托了出来.在这寂静的深夜里,这位宫女在凝思什么?一个孤独的少女,她该凝思什么,又能凝思什么啊.无限忧伤、抑郁和苦闷的心情,通过这十个字所描绘的形象,鲜明地表现了出来.当她意识到夜露侵肌,转身返回室内的时候,室内也同样是冰凉冰凉的.“却下水精帘,玲珑望秋月.”放下帘子,是为了挡住寒气的侵袭,可是透过疏帘,那明晃晃的秋月又正照射着,又该增添多少愁绪啊.她在那里呆呆地望着和她相伴的孤月,通宵不眠.这里没有正面着一怨字,而是通过形象本身的细节描写,抒发了宫女的深深怨情,正是这首诗的艺术特色.
清平调三首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任断肠.
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名花倾国两相欢,常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
赏析:
《清平调词》三首,是李白于天宝初年入长安供奉翰林时所作.李白到长安后,受到玄宗非常的礼遇.玄宗曾亲自“降辇步迎,如见绮皓,以七宝床赐食,御手调羹以饭之”(李阳冰《草堂集序》).把李白置于翰林院,赐以天马驹,宫中宴会,玄宗巡游,都让李白陪侍左右,真是直上青云.李白对唐玄宗的礼遇,以及当时的生活也是感到满意的,所以写了一些思想内容贫乏,歌咏宫廷生活的诗篇.这三首《清平调辞》,就是玄宗和杨贵妃在兴庆宫沉香亭前赏牡丹,李白奉命而作. 第一首是赞颂杨贵妃的美丽.起句连用两个比喻,一比杨贵妃的服饰,一比她的容貌姣美.通过两个贴切的比喻就把杨贵妃的形象勾画出来.次句进一步用牡丹花带露颜色更鲜艳,来形容杨贵的艳丽和光彩照人.第三句笔锋一转赞颂象杨贵妃那样的丽质和姿容,只能在神仙所居的“玉山”见到.结句更一层说明杨贵妃有如“瑶台”仙女,只应在皎洁的月光下于“瑶台”中相遇.全诗以妥贴的比喻,奇妙的想象竭力描绘、歌颂杨贵妃之美. 第二首写杨贵妃因貌美而得宠.首句以带露香艳的牡丹花来比杨贵妃,但又含有牡丹花承露,也好象杨贵妃受玄宗宠幸一样.次句用楚王和巫山神女相会的梦境,来衬托杨贵妃被玄宗宠爱之深.巫山神女和楚王只是梦中欢会,而现实中的杨贵妃则是“三千宠爱在一身”.最后两句又用赵飞燕受宠于汉成帝和杨贵妃相比,赞美杨贵妃远胜赵飞燕.这样层层递进,步步深入,既颂扬了杨贵妃,又突出了她备受恩宠. 第三首正面写玄宗对杨贵妃的无比宠爱.首句写玄宗和杨贵妃共赏牡丹,但诗人突出玄宗对名花和有“倾国”之美的杨贵妃的欢爱,同时还包含着只有“名花”才能和杨贵妃相配,只有“倾国”之色的杨贵妃才配得到玄宗宠幸之意.次句明确点出唐玄宗面对“名花”和“倾国”佳丽的欢悦惬意.第三句具体叙写只有名花与美人,能消除唐玄宗的春愁春恨.结句写赏牡丹的地点和唐玄宗倚着阑干欣赏的神态. 这三首诗反复歌咏杨贵妃的美丽和唐玄宗的宫廷生活,虽写得雍容华贵,但实际上表现了李白这一时期作为宫廷侍臣的庸俗方面.
《梦游天姥吟留别》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
越人语天姥,云霓明灭或可睹.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谢公宿处今尚在,绿水荡漾清猿啼,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熊咆龙吟殷岩泉,深林兮惊层巅.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
洞天石扇,訇然中开.
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
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赏析
这是一首记梦诗,也是一首游仙诗.意境雄伟,变化惝恍莫测,缤纷多采的艺术形象,新奇的表现手法,向来为人传诵,被视为李白的代表作之一.
这首诗的题目一作《梦游天姥山别东鲁诸公》,作于出翰林之后.天宝三载,李白被唐玄宗赐金放还,这是李白政治上的一次大失败.离长安后,曾与杜甫、高适游梁、宋、齐、鲁,又在东鲁家中居住过一个时期.这时东鲁的家已颇具规模,尽可在家中怡情养性,以度时光.可是李白没有这么作,他有一个不安定的灵魂,他有更高更远的追求,于是离别东鲁家园,又一次踏上漫游的旅途.这首诗就是他告别东鲁诸公时所作.虽然出翰林已有年月了,而政治上遭受挫折的愤怨仍然郁结于怀,所以在诗的最后发出那样激越的呼声.
李白一生徜徉山水之间,热爱山水,达到梦寐以求的境地.此诗所描写的梦游,也许并非完全虚托,但无论是否虚托,梦游就更适于超脱现实,更便于发挥他的想象和夸张的才能了.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霓明灭或可睹.”诗一开始先说古代传说中的海外仙境——瀛洲,虚无缥缈,不可寻求;而现实中的天姥山在浮云彩霓中时隐时现,真是胜似仙境.以虚衬实,突出了天姥胜景,暗蕴着诗人对天姥山的向往,写得富有神奇色彩,引人入胜.
天姥山临近剡溪,传说登山的人听到过仙人天姥的歌唱,因此得名.天姥山与天台山相对,峰峦峭峙,仰望如在天表,冥茫如堕仙境,容易引起游者想入非非的幻觉.浙东山水是李白青年时代就向往的地方,初出川时曾说“此行不为鲈鱼鲙,自爱名山入剡中”.入翰林前曾不止一次往游,他对这里的山水不但非常热爱,也是非常熟悉的.
天姥山号称奇绝,是越东灵秀之地.但比之其他崇山峻岭如我国的五大名山——五岳,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仍有小巫见大巫之别.可是李白却在诗中夸说它“势拔五岳掩赤城”,比五岳还更挺拔.有名的天台山则倾斜着如拜倒在天姥的足下一样.这个天姥山,被写得耸立天外,直插云霄,巍巍然非同凡比.这座梦中的天姥山,应该说是李白平生所经历的奇山峻岭的幻影,它是现实中的天姥山在李白笔下夸大了的影子.
接着展现出的是一幅一幅瑰丽变幻的奇景:天姥山隐于云霓明灭之中,引起了诗人探求的想望.诗人进入了梦幻之中,仿佛在月夜清光的照射下,他飞渡过明镜一样的镜湖.明月把他的影子映照在镜湖之上,又送他降落在谢灵运当年曾经歇宿过的地方.他穿上谢灵运当年特制的木屐,登上谢公当年曾经攀登过的石径——青去梯.只见:“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继飞渡而写山中所见,石径盘旋,深山中光线幽暗,看到海日升空,天鸡高唱,这本是一片曙色;却又于山花迷人、倚石暂憩之中,忽觉暮色降临,旦暮之变何其倏忽.暮色中熊咆龙吟,震响于山谷之间,深林为之战栗,层巅为之惊动.不止有生命的熊与龙以吟、咆表示情感,就连层巅、深林也能战栗、惊动,烟、水、青云都满含阴郁,与诗人的情感,协成一体,形成统一的氛围.前面是浪漫主义地描写天姥山,既高且奇;这里又是浪漫主义地抒情,既深且远.这奇异的境界,已经使人够惊骇的了,但诗人并未到此止步,而诗境却由奇异而转入荒唐,全诗也更进入高潮.在令人惊悚不已的幽深暮色之中,霎时间“丘峦崩摧”,一个神仙世界“訇然中开”,“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洞天福地,于此出现.“云之君”披彩虹为衣,驱长风为马,虎为之鼓瑟,鸾为之驾车,皆受命于诗人之笔,奔赴仙山的盛会来了.这是多么盛大而热烈的场面.“仙之人兮列如麻”!群仙好像列队迎接诗人的到来.金台、银台与日月交相辉映,景色壮丽,异彩缤纷,何等的惊心眩目,光耀夺人!仙山的盛会正是人世间生活的反映.这里除了有他长期漫游经历过的万壑千山的印象、古代传说、屈原诗歌的启发与影响,也有长安三年宫廷生活的迹印,这一切通过浪漫主义的非凡想象凝聚在一起,才有这般辉煌灿烂、气象万千的描绘.
值得注意的是,这首诗写梦游奇境,不同于一般游仙诗,它感慨深沉,抗议激烈,并非真正依托于虚幻之中,而是在神仙世界虚无飘渺的描述中,依然着眼于现实.神游天上仙境,而心觉“世间行乐亦如此”.
仙境倏忽消失,梦境旋亦破灭,诗人终于在惊悸中返回现实.梦境破灭后,人,不是随心所欲地轻飘飘地在梦幻中翱翔了,而是沉甸甸地躺在枕席之上.“古来万事东流水”,其中包含着诗人对人生的几多失意和深沉的感慨.此时此刻诗人感到最能抚慰心灵的是“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徜徉山水的乐趣,才是最快意的,也就是在《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中所说:“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本来诗意到此似乎已尽,可是最后却愤愤然加添了两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一吐长安三年的郁闷之气.天外飞来之笔,点亮了全诗的主题:对于名山仙境的向往,是出之于对权贵的抗争,它唱出封建社会中多少怀才不遇的人的心声.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中,多少人屈身权贵,多少人埋没无闻!唐朝比之其他朝代是比较开明的,较为重视人才,但也只是比较而言.人才在当时仍然摆脱不了“臣妾气态间”的屈辱地位.“折腰”一词出之于东晋的陶渊明,他由于不愿忍辱而赋“归去来”.李白虽然受帝王优宠,也不过是个词臣,在宫廷中所受到的屈辱,大约可以从这两句诗中得到一些消息.封建君主把自己称“天子”,君临天下,把自己升高到至高无上的地位,却抹煞了一切人的尊严.李白在这里所表示的决绝态度,是向封建统治者所投过去的一瞥蔑视.在封建社会,敢于这样想、敢于这样说的人并不多.李白说了,也做了,这是他异乎常人的伟大之处.
这首诗的内容丰富、曲折、奇谲、多变,它的形象辉煌流丽,缤纷多彩,构成了全诗的浪漫主义华赡情调.它的主观意图本来在于宣扬“古来万事东流水”这样颇有消极意味的思想,可是它的格调却是昂扬振奋的,潇洒出尘的,有一种不卑不屈的气概流贯其间,并无消沉之感.
因为韵法与思想程序有参差,这首诗不宜按韵法来分段.现在我们按思想程序把它 分成三段:第一段是开头四韵十句,这是全诗的引言.第二段从“湖月照我影”到“失 向来之烟霞”共五韵二十八句.这是全诗的主体,描写整个梦境,直到梦醒.以下是第 三段,二韵七句,叙述梦游之后的感想,总结了这个梦,作为向东鲁朋友告别的话. 李白在好几首诗中,向往于蓬莱仙界,希望炼成金丹,吞服之后,飘然成仙,跨鹤 骑鹿,远离人世,遨游于神仙洞府.但在这首诗中,一开头就否定了瀛洲仙岛的存在. 他说:航海客人谈到瀛洲仙岛,都说是在渺茫的烟波之中,实在是难以找得到的地方. 可是,越人谈起天姥山,尽管它是隐现于云霓明灭之中,却是有可能看见的.这四句是 全诗的引言,说明作此诗的最初动机.“瀛洲”只是用来作为陪衬,但却无意中说出了 作者对炼丹修仙的真正认识.“信难求”这个“信”字用得十分坚决,根本否定了海外 仙山的存在,也从而否定了求仙的可能性.然则,李白的一切游仙诗,可知都不是出于 他的本心.连同其他一切歌咏酒和女人的诗,都是他的浪漫主义的外衣.杜甫怀念李白 的诗说:“不见李生久,佯狂真可哀.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不见》)已把 李白当时的情况告诉我们了.他是“佯狂”,假装疯疯癫癫.他这种伪装行为,在杜甫 看来,是很可哀怜的.因为杜甫知道他有不得不如此的理由,下面更明白说出“世人皆 欲杀”,这也不是一般的夸张写法.可以想见,当时一定有许多人憎恶或妒忌李白,或 者是李白得罪了不少人,而杜甫呢,他是李白的朋友,他对李白的行为即使不很赞同, 但对李白的天才却是佩服的,所以他说“吾意独怜才”. 第三韵四句是概括越人所说天姥山的高峻.它高过五岳,掩蔽赤城.赤城是天台山 的别名.天台山已经很高了,对着天姥山,却好像向东南倾倒的样子.四万八千丈,当 然是艺术夸张,珠穆朗玛峰也只有八千八百四十多公尺高,因为听了越人的宣传,我就 想去看看.谁知当夜就在梦中飞渡镜湖(在今绍兴),再东南行,到达了天姥山.“吴 越”在此句中,用的是复词偏义,主要是“梦越”,为了凑成一句七言诗,加了一个 “吴”字.
第二段,全诗的主体,描写梦游天姥山的所见所遇.文辞光怪离奇,显然是继承了 楚辞的艺术传统.作者告诉我们:他飞过镜湖,到了剡溪(今嵊县),看到了南朝大诗 人谢灵运游宿过的地方.湖泊里有渌波荡漾,山林中有猿啼清哀.他也仿效谢灵运,脚 下趿着为游山而特制的木屐,登上了高山①,迷.从此一路过去,到了天姥山.走在半 峰上,就看到海中日出,又听到天鸡的啼声.经过了许多崎岖曲折的山路之后,正在迷 途之间,天色忽已暝暮.这时听到的是像熊咆龙吟的瀑布之声,看到的是雨云和烟水. 这种深山幽谷中的夜景,别说旅客为之惊心动魄,就是林木和峰峦,也要觉得战栗.这 时候,忽然又遇到了奇迹,崖壁上的石门开了.其中别有一个天地,别有一群人物.他 看到许多霓裳风马的“云之君”和鸾凤驾车、虎豹奏乐的“仙之人”,不觉吓了一跳, 蓦然醒来,只看到自己的枕席;而刚才所见的一切云山景物都消失了.
“云之君”是神,“仙之人”是仙人,合起来就是神仙.李白爱好修道求仙,为什 么遇到这许多神仙,非但并不高兴,反而惊慌起来呢?这一惊慌,使他的游兴大受打击, 在惊醒之后,便勾引起深深的感慨,甚至长叹起来.于是接下去产生了第三段.
就全篇诗意来看,第三段才是真正的主体,因为作者把主题思想放在这一段里.但 是在这第三段的七句中,我们可以找到两个概念.一个是“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 东流水”.意思是说:人世间一切快乐的事都像做了一个美梦,一下子像水一般流失了. 这是一种消极的世界观,对人生的态度是虚无主义的.另一个概念是“安能摧眉折腰事 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这是一个不为权贵所屈的诗人,从趋炎附势的社会中脱逃出 来以后的誓言,它反映一种积极的世界观,一种反抗精神.这两种思想显然是不同路, 甚至是相反的,然而作者却把它们写在一起.这就引出了一个问题:到底哪一个是作者 的主题呢? 当然,从来没有一个读者只看见作者这一个思想而无视于另一个思想.但在二者的 轻重之间,或说因果之间,看法稍有不同,就可能从这首诗得到不同的体会.作《唐诗 解》的唐汝询是偏重于前一种思想的.他说: 将之天姥,托言梦游以见世事皆虚幻也.……于是魂魄动而惊起,乃叹曰:“此枕 席间岂复有向来之烟霞哉?”乃知世间行乐,亦如此梦耳.古来万事,亦岂有在者乎? 皆如流水之不返矣.我今别君而去,未知何时可还.且放白鹿于山间,归而乘之以遍访 名山,安能屈身权贵,使不得豁我之襟怀乎? 这样讲法,就意味着作者基于他的消极的世界观而不屑阿附权贵,因为这也是一种虚幻的事情.诗中所谓“世间行乐亦如此”,这个“此”字,就应当体会为上面二句所 表现的梦境空虚.
李白——《越中览古》
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赏析】:
这是一首怀古之作,亦即诗人游览越中(唐越州,治所在今浙江绍兴),有感于其地在古代历史上所发生过的著名事件而写下的.在春秋时代,吴越两国争霸南方,成为世仇.越王勾践于公元前四九四年,被吴王夫差打败,回到国内,卧薪尝胆,誓报此仇.公元前四七三年,他果然把吴国灭了.诗写的就是这件事.
诗歌不是历史小说,绝句又不同于长篇古诗,所以诗人只能选取这一历史事件中他感受得最深的某一部分来写.他选取的不是这场斗争的漫长过程中的某一片断,而是在吴败越胜,越王班师回国以后的两个镜头.首句点明题意,说明所怀古迹的具体内容.二、三两句分写战士还家、勾践还宫的情况.消灭了敌人,雪了耻,战士都凯旋了;由于战事已经结束,大家都受到了赏赐,所以不穿铁甲,而穿锦衣.只“尽锦衣”三字,就将越王及其战士得意归来,充满了胜利者的喜悦和骄傲的神情烘托了出来.越王回国以后,踌躇满志,不但耀武扬威,而且荒淫逸乐起来,于是,花朵儿一般的美人,就占满了宫殿,拥簇着他,侍候着他.“春殿”的“春”字,应上“如花”,并描摹美好的时光和景象,不一定是指春天.只写这一点,就把越王将过去的卧薪尝胆的往事丢得干干净净表达得非常充分了.都城中到处是锦衣战士,宫殿上站满了如花宫女.这是多么繁盛、美好、热闹、欢乐,然而结句突然一转,将上面所写的一切一笔勾消.过去曾经存在过的胜利、威武、富贵、荣华,现在还有什么呢?人们所能看到的,只是几只鹧鸪在王城故址上飞来飞去罢了.这一句写人事的变化,盛衰的无常,以慨叹出之.过去的统治者莫不希望他们的富贵荣华是子孙万世之业,而诗篇却如实地指出了这种希望的破灭,这就是它的积极意义.
诗篇将昔时的繁盛和今日的凄凉,通过具体的景物,作了鲜明的对比,使读者感受特别深切.一般地说,直接描写某种环境,是比较难于突出的,而通过对比,则获致的效果往往能够大大地加强.所以,通过热闹的场面来描写凄凉,就更觉凄凉之可叹.如此诗前面所写过去的繁华与后面所写现在的冷落,对照极为强烈,前面写得愈着力,后面转得也就愈有力.为了充分地表达主题思想,诗人对这篇诗的艺术结构也作出了不同于一般七绝的安排.一般的七绝,转折点都安排在第三句里,而它的前三句却一气直下,直到第四句才突然转到反面,就显得格外有力量,有神采.这种写法,不是笔力雄健的诗人,是难以挥洒自如的.他让我们懂得了"有志者,事竟成".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