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邀请回答几个生物问题

1、在受精卵发育成新生儿的过程中,有哪些器官分别起什么作用?2、有细菌病毒引起的急性支气管炎、肺炎是怎样传播的?简要说明致病微生物的“旅程”。3、列表说说三种血细胞的形态... 1、在受精卵发育成新生儿的过程中,有哪些器官分别起什么作用?
2、有细菌病毒引起的急性支气管炎、肺炎是怎样传播的?简要说明致病微生物的“旅程”。
3、列表说说三种血细胞的形态、结构、功能和数目异常引起的疾病。
4、列表比较近视眼和远视眼的区别。

可以个别回答,如果回答得好每题多20分
展开
大学4年半
2008-07-28 · TA获得超过1139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261
采纳率:0%
帮助的人:0
展开全部
1.动物胚胎的发育过程

虽然动物的种类繁多,但是胚胎的发育依然拥有相似的过程,能够分成受精、卵裂、桑葚胚、囊胚、原肠胚与器官形成等阶段。此外脊椎动物的胚胎发育过程中,各种动物共同拥有的特征会首先出现(如皮肤),之后才逐渐发展出特化的构造(如鱼鳞),而且较复杂的物种与较原始的物种之间一开始相当类似,之后才随着发育的时间而慢慢增加变异。

▲受精

在卵子的细胞膜外围有一些外套膜,第一层由醣蛋白构成,一般称为卵黄膜,在哺乳类则称为卵鞘(zona pellucida)。当一个精子进入卵子之后,大多数物种的卵子会形成一道保护,使其它的精子无法再进入卵子。少数的物种,如某些鸟类和爬虫类,虽然会让其它的精子进入,但是依然只有一个精子能够与卵子的细胞核作用。精子与卵子的细胞核会融合,并且形成一个具有双套染色体的受精卵。

在复制科技中,取代受精的过程是将卵子的细胞核移出,再将体细胞植入卵子中。行无性繁殖的动物则通常不需要进行细胞融合,而是以出芽生殖或是分裂生殖的方式直接产生幼体。

▲卵裂

精子与卵子结合之后会形成受精卵,由于卵黄的分布具有不对称的特性,因此受精卵可以分为动物极(会发展成外胚层)和植物极(会发展成中胚层与内胚层)。在卵裂时期,卵子会先分裂成两个细胞,之后细胞通常会逐次倍增,但是对哺乳类而言,有时候会有不同时分裂并造成只有奇数个细胞的现象。在这个阶段,胚胎的总体积大致不变。

细胞分裂成16到64个细胞的阶段,称为桑葚胚(morula),在这个阶段,动物极的分裂频率会超越靠近植物极且具有卵黄的细胞群。到了128个以上细胞数目的阶段,称为囊胚(blastula),囊胚内部靠近动物极的区域会形成一个囊胚腔。

不同的物种具有不同的卵裂方式,可以分为完全卵裂(holoblastic cleavege)和不完全卵裂(meroblastic cleavage),分别又可以细分成许多不同方式。如无脊椎动物的辐射卵裂与螺旋卵裂、哺乳动物的旋转式分裂等。

·完全卵裂
辐射式(radial)(海胆、文昌鱼)
两侧对称式(bilateral)(尾索动物、两栖类)
螺旋式(spiral)(环节动物、软件动物)
旋转式(rotational)(哺乳类)

·不完全卵裂
盘状式(Discoidal)(鱼类、鸟类、爬虫类)
表面式(Superficial)(昆虫)

▲原肠胚

当细胞分裂成为囊胚之后,会经过一段称为原肠形成的型态发生过程,之后形成原肠胚。原肠形成过程有许多不同方式,能够大致分成5种:

·内陷式(Invagination) - 植物极的细胞向胚胎内部凹陷,最后穿过胚胎在另一端开口,值得注意的是,后来出现的开口会成为动物的口部,原先的凹陷处则成为肛门,后口动物因此得名,例如海胆的内胚层。
·衰退式(Involution)- 植物极的细胞向内沿囊胚腔内壁增生,外部则被动物极细胞取代,例如青蛙的中胚层。
·进入式(Ingression)- 特定地方的细胞在分裂之后,移动到其它特定的位置,例如海胆的中胚层、果蝇的神经母细胞。
·脱层式(Delamination)- 外层的细胞滑动,原本只有一层的细胞增生为两层,例如哺乳类与鸟类的下胚叶(hypoblast)。
·包覆式(Epiboly)- 外层的细胞扩张,向植物极的凹陷处挤压,逐渐向囊胚腔内壁移动成为两层,例如青蛙与海胆的外胚层。

动物的胚胎利用这5种方式形成了外胚层、中胚层与内胚层的组合,而这三种胚层在之后会形成各种细胞。例如由内胚层发展而来,具有具有多潜能性的的间叶细胞,可以分化成纤维母细胞、软骨母细胞、硬骨母细胞、脂肪细胞、平滑肌细胞、横纹肌母细胞、造血母细胞等等。

http://www.bgy.gd.cn/biology/wangye/youthedu/peitai.htm
这个网站有图片,进去看下,很详细

阴道:接纳精液
子宫:镜子获能和胚胎附植的部位
输卵管:镜子获能,输送卵子,受精的部位

胚胎最后附植在子宫壁,和母体共同形成绒毛膜,胎盘等结构,母体通过胎盘提供营养

2.急性支气管炎是支气管粘膜受到细菌、病毒的感染,或粉尘、烟雾、某些有害气体等物理、化学因素的刺激,以及机体过敏而引发的一种呼吸道疾患。它常以伤风着凉、疲乏劳累、烟酒过量、上呼吸道防御功能低下为常见诱发因。患有哮喘、支气管扩张、心力衰竭等疾病的人以及吸烟者,特别容易罹患急性支气管炎。

细菌性肺炎(bacterial pneumonia)占成人各类病原体肺炎的80%进入抗生素时代以来,细菌性肺炎的预后一度显著改善,但自60年代以后病死率居高不降目前细菌性肺炎出现一些新特点,包括病原谱变迁,特别是医院内肺炎G-杆菌比率显著上升肺炎链球菌虽然在社区获得性肺炎病原体中仍占主导地位,但临床表现多趋于不典型。细菌耐药率增高所谓“难治性”肺炎屡见不鲜,尤其在儿童、老年人和免疫抑制患者中病死率极高提高病原学诊断水平,合理应用抗生素,避免耐药菌出现以及改善支持治疗是肺炎临床处理方面迫切需要强调和解决的问题。

携带致病菌的动物和人→飞沫传播(带细菌)→易感动物或人吸入细菌→细菌进入呼吸系统→犯病→循环传播其他人

3. 血细胞又称“血球”,是存在于血液中的细胞,能随血液的流动遍及全身。以哺乳动物来说,血球细胞主要含下列三个部分:

红细胞:主要的功能是运送氧。

白细胞:主要扮演了免疫的角色。

血小板:止血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血细胞约占血液容积的45%,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在正常生理情况下,血细胞和血小板有一定的形态结构,并有相对稳定的数量。
(一)红细胞

红细胞(erythrocyte,red blood cell)直径7~8.5μm,呈双凹圆盘状,中央较薄(1.0μm),周缘较厚(2.0μm),故在血涂片标本中呈中央染色较浅、周缘较深。在扫描电镜下,可清楚地显示红细胞这种形态特点。红细胞的这种形态使它具有较大的表面积(约140μm2),从而能最大限度地适应其功能――携O2和CO2。新鲜单个红细胞为黄绿色,大量红细胞使血液呈猩红色,而且多个红细胞常叠连一起呈串钱状,称红细胞缗线。
红细胞有一定的弹性和可塑性,细胞通过毛细血管时可改变形状。红细胞正常形态的保持需ATP供给能量,由于红细胞缺乏线粒体,ATP由无氧酵解产生;一量缺乏ATP供能,则导致细胞膜结构改变,细胞的形态也随之由圆盘状变为棘球状。这种形态改变一般是可逆的。可随着ATP的供能状态的改善而恢复。

成熟红细胞无细胞核,也无细胞器,胞质内充满血红蛋白(hemoglobin,Hb)。血红蛋白是含铁的蛋白质,约占红细胞重量的33%。它具有结合与运输O2和CO2的功能,当血液流经肺时,肺内的O2分压高,CO2分压低,血红蛋白即放出CO2而与O2结合;当血液流经其它器官的组织时,由于该处的CO2分压高而O2分压低,于是红细胞即放出O2并结合CO2。由于血红蛋白具有这种性质,所以红细胞能供给全身组织和细胞所需的O2,带走所产生的部分CO2。

正常成人每微升血液中红细胞数的平均值,男性约400万~500万个,女性约350万~450万个。每100ml血液中血红蛋白含量,男性约 12~15g,女性约10.5~13.5g。全身所有红细胞表面积总计,相当于人体表面积的2000倍。红细胞的数目及血红蛋白的含量可有生理性改变,如婴儿高于成人,运动时多于安静状态,高原地区居民大都高于平原地区居民,红细胞的形态和数目的改变、以及血红蛋白的质和量的改变超出正常范围,则表现为病理现象。一般说,红细胞数少于300万/μ1,血红蛋白低于10g/100ml,则为贫血。此时常伴有红细胞的直径及形态的改变,如大红细胞贫血的红细胞平均直径>9μm,小红细胞贫血的红细胞平均直径<6μm。缺铁性贫血的红细胞,由于血红蛋白的含量明显降低,以致中央淡染区明显扩大。

红细胞的渗透压与血浆相等,使出入红细胞的水分维持平衡。当血浆渗透压降低时,过量水分进入细胞,细胞膨胀成球形,甚至破裂,血红蛋白逸出,称为溶血(hemolysis);溶血后残留的红细胞膜囊称为血影(ghost)。反之,若血浆的渗透压升高,可使红细胞内的水分析出过多,致使红细胞皱缩。凡能损害红细胞的因素,如脂溶剂、蛇毒、溶血性细菌等均能引起溶血。

红细胞的细胞膜,除具有一般细胞膜的共性外,还有其特殊性,例如红细胞膜上有ABO血型抗原。

外周血中除大量成熟红细胞以外,还有少量未完全成熟的红细胞,称为网织红细胞(reticulocyte)在成人约为红细胞总数的0.5%~1.5%,新生儿较多,可达3%~6%。网织红细胞的直径略大于成熟红细胞,在常规染色的血涂片中不能与成熟红细胞区分。用煌焦蓝作体外活体染色,可见网织红细胞的胞质内有染成蓝色的细网或颗粒,它是细胞内残留的核糖体。核糖体的存在,表明网织红细胞仍有一些合成血红蛋白的功能。红细胞完全成熟时,核糖体消失,血红蛋白的含量即不再增加。贫血病人如果造血功能良好,其血液中网织红细胞的百分比值增高。因此,网织红细胞的计数有一定临床意义,它是贫血等某些血液病的诊断、疗效判断和估计预指标之一。

红细胞的平均寿命约120天。衰老的红细胞虽无形态上的特殊樗,但其机能活动和理化性质都有变化,如酶活性降低,血红蛋白变性,细胞膜脆性增大,以及表面电荷改变等,因而细胞与氧结合的能力降低且容易破碎。衰老的红细胞多在脾、骨髓和肝等处被巨噬细胞吞噬,同时由红骨髓生成和释放同等数量红细胞进入外周血液,维持红细胞数的相对恒定。

(二)白细胞

白细胞(leukocyte,white blood cell)为无色有核的球形细胞,体积比红细胞大,能作变形运动,具有防御和免疫功能。成人白细胞的正常值为4000~10000个/μ1。男女无明显差别。婴幼儿稍高于成人。血液中白细胞的数值可受各种生理因素的影响,如劳动、运动、饮食及妇女月经期,均略有增多。在疾病状态下,白细胞总数及各种白细胞的百分比值皆可发生改变。

光镜下,根据白细胞胞质有无特殊颗粒,可将其分为有粒白细胞和无粒白细胞两类。有粒白细胞又根据颗粒的嗜色性,分为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用嗜碱性粒细胞。无粒白细胞有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两种。

1.中性粒细胞 中性粒细胞(neutrophilic granulocyte,neutrophil)占白细胞总数的50%-70%,是白细胞中数量最多的一种。细胞呈球形,直径10-12μm,核染色质呈团块状。核的形态多样,有的呈腊肠状,称杆状核;有的呈分叶状,叶间有细丝相连,称分叶核。细胞核一般为2~5叶,正常人以2~3叶者居多。在某些疾病情况下,核1~2叶的细胞百分率增多,称为核左移;核4~5叶的细胞增多,称为核右移。一般说核分叶越多,表明细胞越近衰老,但这不是绝对的,在有些疾病情况下,新生的中性粒细胞也可出现细胞核为5叶或更多叶的。杆状核粒细胞则较幼稚,约占粒细胞总数的5%~10%,在机体受细菌严重感染时,其比例显著增高。

中性粒细胞的胞质染成粉红色,含有许多细小的淡紫色及淡红色颗粒,颗粒可分为嗜天青颗粒和特殊颗粒两种。嗜天青颗粒较少,呈紫色,约占颗粒总数的 20%,光镜下着色略深,体积较大;电镜下呈圆形或椭圆形,直径0.6~0.7μm,电子密度较高,它是一种溶酶体,含有酸性磷酸酶和过氧化物酶等,能消化分解吞噬的异物。特殊颗粒数量多,淡红色,约占颗粒总数的80%,颗粒较小,直径0.3~0.4μm,呈哑铃形或椭圆形,内含碱性磷酸酶、吞噬素、溶菌酶等。吞噬素具有杀菌作用,溶菌酶能溶解细菌表面的糖蛋白。

中性粒细胞具有活跃的变形运动和吞噬功能。当机体某一部位受到细菌侵犯时,中性粒细胞对细菌产物及受感染组织释放的某些化学物质具有趋化性,能以变形运动穿出毛细血管,聚集到细菌侵犯部位,大量吞噬细菌,形成吞噬小体。吞噬小体先后与特殊颗粒及溶酶体融合,细菌即被各种水解酶、氧化酶、溶菌酶及其它具有杀菌作用的蛋白质、多肽等成分杀死并分解消化。由此可见,中性粒细胞在体内起着重要的防御作用。中性粒细胞吞噬细胞后,自身也常坏死,成为脓细胞。中性粒细胞在血液中停留约6~7小时,在组织中存活约1~3天。

2.嗜酸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ic granulocyte,eosinophil)占白细胞总数的0.5%-3%。细胞呈球形,直径10~15μm,核常为2叶,胞质内充满粗大、均匀、略带折光性的嗜酸性颗粒,染成桔红色。电镜下,颗粒多呈椭圆形,有膜包被,内含颗粒状基质和方形或长方形晶体。颗粒含有酸性磷酸酶、芳基硫酸酯酶、过氧化物酶和组胺酶等,因此它也是一种溶酶体。

嗜酸性粒细胞也能作变形运动,并具有趋化性。它能吞噬抗原抗体复合物,释放组胺酶灭活组胺,从而减弱过敏反应。嗜酸性粒细胞还能借助抗体与某些寄生虫表面结合,释放颗粒内物质,杀灭寄生虫。故而嗜酸性粒细胞具有抗过敏和抗寄生虫作用。在过敏性疾病或寄生虫病时,血液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它在血液中一般仅停留数小时,在组织中可存活8~12天。

3.嗜碱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basoophilic granulocyte,basophil)数量最少,占白细胞总数的0~15。细胞呈球形,直径10-12μm。胞核分叶或呈S形或不规则形,着色较浅。胞质内含有嗜碱性颗粒,大小不等,分布不均,染成蓝紫色,可覆盖在核上。颗粒具有异染性,甲苯胺蓝染色呈紫红色。电镜下,嗜碱性颗粒内充满细小微粒,呈均匀状或螺纹状分布。颗粒内含有肝素和组胺,可被快速释放;而白三烯则存在于细胞基质内,它的释放较前者缓慢。肝素具有抗凝血作用,,组胺和白三烯参与过敏反应。嗜碱性粒细胞在组织中可存活12-15天。

嗜碱性粒细胞与肥大细胞,在分布、胞核的形态,以及颗粒的大小与结构上,均有所不同。但两种细胞都含有肝素、组胺和白三烯等成分,故嗜碱性粒细胞的功能与肥大细胞相似,但两者的关系尚待研究。

4.单核细胞单核细胞(monocyte)占白细胞总数的3%~8%。它是白细胞中体积最大的细胞。直径14~20μm,呈圆形或椭圆形。胞核形态多样,呈卵圆形、肾形、马蹄形或不规则形等。核常偏位,染色质颗粒细而松散,故着色较浅。胞质较多,呈弱嗜碱性,含有许多细小的嗜天青颗粒,使胞质染成深浅不匀的灰蓝色。颗粒内含有过氧化物酶、酸性磷酸酶、非特异性酯酶和溶菌酶,这些酶不仅与单核细胞的功能有关,而且可作为与淋巴细胞的鉴别点。电镜下,细胞表面有皱褶和微绒毛,胞质内有许多吞噬泡、线粒体和粗面内质网,颗粒具溶酶体样结构。

单核细胞具有活跃的变形运动、明显的趋化性和一定的吞噬功能。单核细胞是巨噬细胞的前身,它在血流中停留1-5天后,穿出血管进入组织和体腔,分化为巨噬细胞。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都能消灭侵入机体的细菌,吞噬异物颗粒,消除体内衰老损伤的细胞,并参与免疫,但其功能不及巨噬细胞强。

5.淋巴细胞淋巴细胞(lymphocyte)占白细胞总数的20%~30%,圆形或椭圆形,大小不等。直径6~8μm的为小淋巴细胞, 9~12μm的为中淋巴细胞, 13~20μm的为大淋巴细胞。小淋巴细胞数量最多,细胞核圆形,一侧常有小凹陷,染色质致密呈块状,着色深,核占细胞的大部,胞质很少,在核周成一窄缘,嗜碱性,染成蔚蓝色,含少量嗜天青颗粒。中淋巴细胞和大淋巴细胞的核椭圆形,染色质较疏松,故着色较浅,胞质较多,胞质内也可见少量嗜天青颗粒。少数大、中淋巴细胞的核呈肾形,胞质内含有较多的大嗜天青颗粒,称为大颗粒淋巴细胞、电镜下,淋巴细胞的胞质内主要是大量的游离核糖体,其他细胞器均不发达。

以往曾认为,大、中、小淋巴细胞的分化程度不同,小淋巴细胞为终末细胞。但目前普遍认为,多数小淋巴细胞并非终末细胞。它在抗原刺激下可转变为幼稚的淋巴细胞,进而增殖分化。而且淋巴细胞也并非单一群体,根据它们的发生部位、表面特征、寿命长短和免疫功能的不同,至少可分为T细胞、B细胞、杀伤(K)细胞和自然杀伤(NK)细胞等四类。

血液中的T细胞约占淋巴细胞总数的75%,它参与细胞免疫,如排斥异移体移植物、抗肿瘤等,并具有免疫调节功能。B细胞约占血中淋巴细胞总数的10%~15%。B细胞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为浆细胞,产生抗体,参与体液免疫。

(三)血小板

血小板(blood platelet)或称血栓细胞(thrombocyte), 正常数值为10万-~40万/μ1。它是骨髓中巨核细胞胞质脱落下来的小块,故无细胞核,表面有完整的细胞膜。血小板体积甚小,直径2~4μm,呈双凸扁盘状;当受到机械或化学刺激时,则伸出突起,呈不规则形。在血涂片中,血小板常呈多角形,聚集成群。血小板中央部分有着蓝紫色的颗粒,称颗粒区(granulomere);周边部呈均质浅蓝色,称透明区(hyalomere)。电镜下,血小板的膜表面有糖衣,细胞内无核,但有小管系、线粒体、微丝和微管等细胞器,以及血小板颗粒和糖原颗粒等。

血小板在止血和凝血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血小板的表面糖衣能吸附血浆蛋白和凝血因子Ⅲ,血小板颗粒内含有与凝血有关的物质。当血管受损害或破裂时,血小板受刺激,由静止相变为机能相,迅即发生变形,表面粘度增大,凝聚成团;同时在表面第Ⅲ因子的作用下,使血浆内的凝血酶原变为凝血酶,后者又催化纤维蛋白原变成丝状的纤维蛋白,与血细胞共同形成凝血块止血。血小板颗粒物质的释放,则进一步促进止血和凝血。血小板还有保护血管内皮、参与内皮修复、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血小板寿命约7~14天。血液中的血小板数低于10万/μ1为血小板减少,低于5万/μ1则有出血危险。

血小板颗粒有两种:特殊颗粒和致密颗粒。特殊颗粒又称α颗粒,体积较大,圆形,电子密度中等,内含凝血因子Ⅲ、酸性水解酶等。致密颗粒较小,电子密度大,内含5-羟色胺、ADP、ATP、钙离子、肾上腺素等。两种颗粒内容物的释放均与血不板功能有关。血小板小管系也有两种:开放小管系和致密小管系。开放小管系散在分布,管腔明亮,开口于血小板表面,借此摄取血浆物质和释放颗粒内容物。致密小管系是封闭的小管,多分布在血小板周边,管腔电子密度中等,能收集钙离子和合成前列腺素等。血小板周边有环行排列的微丝和微管,与血小板的形态变化有关。
http://baike.baidu.com/view/84063.htm

4.眼在不使用调节作用的状态下,平行光线经过眼的屈光系统在视网膜前形成焦点,然后到视网膜上呈分散而又模糊的光圈,这种屈光状态称为近视眼。

远视眼
处在休息状态的眼使平行光的视网膜的后面形成焦点,称为远视眼.这种眼的光学焦点在视网膜之后,因而在视网膜上所形成的像是模糊不清的。为了看清远处物体,要利用调节力量把视网膜后面的焦点移到视网膜上,故远视眼经常处在调节状态,易发生眼疲劳

近视眼是我们同学中最常见的视力缺陷。它表现出的现象是看不清楚远处的景物,戴上适当度数的近视眼镜后,就可以看清楚了。
近视眼患者看不清远处的物体是因为经过晶状体调节后,远处物体的像仍成在视网膜的前方,其眼的缺陷是晶状体凸度过大,或眼球前后距离过长。戴上近视眼镜后,利用凹透镜对光的发散的特点,使所成的像相对晶状体后移,从而将清晰的像落在视网膜上。

远视眼及其矫正

远视眼与近视眼相反,只能看清远处的物体,而看不清近处的物体。远视眼的缺陷是晶状体凸度过小,相当于凸透镜的焦距过长,或者是眼球前后距离过短,经过晶状体调节后,近处物体的像仍然在视网膜的后方。矫正的方法就是配戴凸透镜片的眼镜,使近处物体所成的像能够落在视网膜上。

http://cache.baidu.com/c?m=9f65cb4a8c8507ed4fece76310508035480ed7232bd7a75437938448e4330d06506694ea7b3f4b589592227a56e5180bb4ae612e711e21b598c9955daccb855e289f5134676b875662a40edbbb5b648767c60db5e90ee0ceb161ccec8c849e49128c14532ddcb69c5d74519d3fe71345a2fddf1f081443e6b56b39aa5b743e9f541af018eda56f2e518ee1ad2a5bb75bc7106280d934a73f62a265a7086d5453a13ca6782231419658268f534b02859b59f05b0a5755b75fb2c9d6c0e85ffaac&p=882a9644ce9616ee1db3c7710953&user=baidu
Sievers分析仪
2024-10-13 广告
微生物检测:使用传统的培养方法进行微生物检测,主要表现为在时效性上无法满足生物制品的放行检需求,也包括原物料的质检需求,因为传统培养方法至少需要5-14天的培养时间才可以出结果。因此,各国陆续建议研发和推广采用经过验证的快检方法--快速微生... 点击进入详情页
本回答由Sievers分析仪提供
20050201011227
2008-07-26 · TA获得超过299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139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30万
展开全部
近视眼和远视眼的区别。
1.定义不同:
成像在视网膜前,使得远距离物体不能清晰地在视网膜上成像的,叫近视眼。

眼在不调节状态下,看5米以外的物体形成的平行光线通过眼的屈光系统屈折后,焦点落在视网膜黄斑部的后面一种屈光状态称为远视眼。

2.形成原因不同:
近视形成原因:眼睛在看近处的物体时,眼内晶状体的凸度增加,膨胀,这样就增加了屈光能力,使物体落在视网膜上,才能看清楚。长期近距离作业者,由于晶状体总是处于过度调节状态,便引起视力疲劳现象。同时看近物体时,两眼球聚向鼻根,使眼外肌肉压迫眼球,日久天长,眼轴线就慢慢变长了,造成近视。光线的强弱与近视的发生有一定的关系。另外与遗传和环境有一定关系。

远视形成原因:常见的原因是眼球前后轴较短(称为轴性远视),其次是眼的屈光力较弱(称为屈光率性远视)。还有眼球屈光系统中任何屈光体的表面弯曲度较小所形成,多为先天性因素(称为曲率性远视)。

3.矫正方法:
近视眼矫正需要佩带由凹透镜制成的近视眼镜,或通过医学手段将视网膜改薄。
远视眼矫正需要佩带由凸透镜制成的远视眼镜,或通过医学手段将视网膜改厚。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zhouweier
2008-07-26 · TA获得超过193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37
采纳率:0%
帮助的人:43.2万
展开全部
2、急性支气管炎传播:呼吸道吸入过冷空气、刺激性气体、粉尘、烟雾等也可引起急性支气管炎。
肺炎传播:主要传播途径是近距离的、密切接触传播,也就是说它是由病人的飞沫经空气直接传播给接触者的,或者是接触了病人的体液以后造成传播。
3、白细胞 无色呈球形,有细胞核,体积比红细胞大,直径在7~20μm之间 无色有核的球形细胞,体积比红细胞大,能作变形运动 吞噬异物产生抗体,在机体损伤治愈、抗御病原的入侵和对疾病的免疫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典型表现为头晕、乏力,肢体酸软,食欲减退,精神萎靡、低热
血小板 体积小,直径2~4μm,呈双凸扁盘状;在血涂片中,血小板常呈多角形,聚集成群 骨髓中巨核细胞胞质脱落下来的小块,故无细胞核,表面有完整的细胞膜 止血和凝血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血液中的血小板数低于10万/μ1为血小板减少,低于5万/μ1则有出血危险。

4、近视 晶状体凸度过大 眼球前后径过长 物象落在视网膜前方 带凹透镜矫正或将视网膜改薄
远视 晶状体凸度过小 眼球前后径过短 物象落在视网膜后方 带凸透镜矫正或将视网膜高厚近视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fengdunianhua
2008-07-26 · TA获得超过241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32
采纳率:0%
帮助的人:0
展开全部
1:
输卵管:卵子和精子融合,完成受精作用。
卵巢:内有黄体,大量分泌黄体荷尔蒙,藉着这黄体荷尔蒙而引发全身的内分泌系统全力来支援怀孕的状况。
子宫:胚胎发育的场所,并通过子宫内膜从母体得到营养物质和氧气。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匿名用户
2008-07-26
展开全部
红细胞形态的变异会导致镰刀型贫血症的发生,白细胞的异常增多会导致白血病,缺铁会使红细胞功能发生减弱,导致人休的缺氧等症状。
近视远视的区别主要在于晶状体,近视是它的厚度大了,远视则反之。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9)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