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作文有文采
2个回答
2018-07-05 · 知道合伙人教育行家
关注
展开全部
作文“有文采”的基本要求有二:话语机智,文辞形象。即要做到话语有机智感,遣词遣得生动,尤其要在动词、形容词、副词上下功夫;造句要造得别致,句子成分倒错组合,有诗意;修辞用得精彩,如,比喻的喻体出人意料,排比的语气铿锵。借用、比描、泛灵、修饰等就是最出文采的好方法。
1、借用,即引用。
你哪知我有远大理想!——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前路茫茫不知所往,正在徘徊出现了转机——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烦死了,愁煞人也!——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2、比描即比喻等描绘手段。人的大脑喜欢形象感强的东西,我们作文的语言应既能传情达意,又形象感强。
A、20世纪快要过去了,处于世纪之交的我们回首往事。
B、20世纪的帷幕正在我们头顶徐徐落下,丫在20世纪与21世纪之交的驿站,我们回首百年来并未如烟消散的往事。
A、她瘦极了!
B、她的下巴与颈项瘦到极点,像蜜枣吮得光剩下核,核上只沾着一点毛毛的肉衣子。
A、试问闲愁都几许?且多,且乱,且久。
B、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A只有意而没有象,B则通过比描成为中国传统的“立象以尽意”。倘用物理的眼光看,比描便于工作是通过联想给对象确定参照物。单说“愁”不易说清,为它觅一参照物,让读者在比照中自求自得,于是有了“立象尽意”的B句。
3、泛灵,即让被描绘的事物“泛”出人、物的“灵气”(往往用比拟)。
夏季的豆荚挤在门的四周。
我在楼下躲雨,看绿色的邮筒孤独地站在街对面。
4、修饰——将文字写具体的好方法。
A、天空是蓝色的,鸟儿飞来飞去,远方的山模糊不清,绿色的四时散发着好闻的香味儿。
B、天空是孩子们画中的那种天空,彻头彻尾的深蓝色。绵延的山脉看上去就像恐龙的脊背,人字形的大雁在头顶上盘旋,青翠欲滴的四时散发着阵阵新刈的牧草的清香。
一篇文章的开头:菲儿正在公共汽车上专心致志地读书。这个开头不好,一个多好的修饰机会被作者错过了!什么书读得这样专心?简单说一下,读者就可马上大略猜知人物的性格乃至所处时代。因此,当你写作时,请记住:不是“一杯茶”,而是“一杯柠檬茶”或“一杯热气腾腾的柠檬茶”:
一只狗——一只卷毛狗——一只白色卷毛狗;一束花——一束康乃馨——一束素白淡雅的康乃馨;一个夜晚——一个月白风清的夜晚——一个月白风清木叶萧萧的夜晚;一个国王——一个耍无赖的国王——一个一身百结衣耍无赖的国王。
“修饰”这个简单的技巧,我们以前没注意是因为只管写自己的,不管读者的接受状况——设身处地的替读者(阅卷者)想想,他们愿意看什么样的文字?
“水田飞白鹭,夏木啭黄鹂”,这已是形象的画面了,然而水田怎样夏木怎样,我们读者却不能准确知晓,而作者要传达的意思是“水田开阔,空蒙迷茫;林木幽深,茂密清凉”,所以王维写成“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仅仅两词的加入就使意境迥异,作者表达尽了想表达的,读者读到了作者所期望读到的。
语言本身只是一些抽象的文字符号,没有形象感,但语言却可以唤起形象感,这就要依靠联想和想象,没有它们就没有文学,为了重新激活上帝赋予人类的这种能力,希望大家养成两个阅读和写作的良好习惯:
一是用联想把每个与文字相关的信息激活。如,家——家门前的老槐树、树下的旧石磨、磨旁编着麦草辫的奶奶——写家、写乡愁的诗文等。
一是用想像把每一个文字“立体”起来。如,凌晨四点——夜的黑、灯火的倦怠、环境的阒(qù)寂、夜虫的呢喃、落花的声响等。
联想与想象在高考作文中的作用可以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构建故事性文章中的人物形象。2、为议论性文章营造一种历史情景。3、为议论性文字描绘一些必要的细节。
请欣赏佳作中的“修饰”与“想像”:
梨花院落融融的月光,和着柳絮池塘淡淡的清风,流入我的心中,轻轻地拨动那根尘封在岁月的心弦,奏出曲曲远古的清音……这清音,穿过了唐朝橘红的烟尘和宋朝暗黄的天宇,来到这月光如水的庭院。……这清音,飞越时空隧道,飘过无垠的大西洋,落入这梨香满园的庭院。
记得流浪异域,足迹启遍布撒哈拉的三毛吗?为什么她选择了如此艰苦的环境,为什么要去领略凄楚与绝境的颤栗?是漫天黄沙翻滚的雄浑,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幽远,还是驼铃声声的悠扬?……一幅幅画面在我眼前静静闪过,坐在海边的海明威,抚摸着向日葵的凡高……
1、借用,即引用。
你哪知我有远大理想!——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前路茫茫不知所往,正在徘徊出现了转机——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烦死了,愁煞人也!——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2、比描即比喻等描绘手段。人的大脑喜欢形象感强的东西,我们作文的语言应既能传情达意,又形象感强。
A、20世纪快要过去了,处于世纪之交的我们回首往事。
B、20世纪的帷幕正在我们头顶徐徐落下,丫在20世纪与21世纪之交的驿站,我们回首百年来并未如烟消散的往事。
A、她瘦极了!
B、她的下巴与颈项瘦到极点,像蜜枣吮得光剩下核,核上只沾着一点毛毛的肉衣子。
A、试问闲愁都几许?且多,且乱,且久。
B、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A只有意而没有象,B则通过比描成为中国传统的“立象以尽意”。倘用物理的眼光看,比描便于工作是通过联想给对象确定参照物。单说“愁”不易说清,为它觅一参照物,让读者在比照中自求自得,于是有了“立象尽意”的B句。
3、泛灵,即让被描绘的事物“泛”出人、物的“灵气”(往往用比拟)。
夏季的豆荚挤在门的四周。
我在楼下躲雨,看绿色的邮筒孤独地站在街对面。
4、修饰——将文字写具体的好方法。
A、天空是蓝色的,鸟儿飞来飞去,远方的山模糊不清,绿色的四时散发着好闻的香味儿。
B、天空是孩子们画中的那种天空,彻头彻尾的深蓝色。绵延的山脉看上去就像恐龙的脊背,人字形的大雁在头顶上盘旋,青翠欲滴的四时散发着阵阵新刈的牧草的清香。
一篇文章的开头:菲儿正在公共汽车上专心致志地读书。这个开头不好,一个多好的修饰机会被作者错过了!什么书读得这样专心?简单说一下,读者就可马上大略猜知人物的性格乃至所处时代。因此,当你写作时,请记住:不是“一杯茶”,而是“一杯柠檬茶”或“一杯热气腾腾的柠檬茶”:
一只狗——一只卷毛狗——一只白色卷毛狗;一束花——一束康乃馨——一束素白淡雅的康乃馨;一个夜晚——一个月白风清的夜晚——一个月白风清木叶萧萧的夜晚;一个国王——一个耍无赖的国王——一个一身百结衣耍无赖的国王。
“修饰”这个简单的技巧,我们以前没注意是因为只管写自己的,不管读者的接受状况——设身处地的替读者(阅卷者)想想,他们愿意看什么样的文字?
“水田飞白鹭,夏木啭黄鹂”,这已是形象的画面了,然而水田怎样夏木怎样,我们读者却不能准确知晓,而作者要传达的意思是“水田开阔,空蒙迷茫;林木幽深,茂密清凉”,所以王维写成“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仅仅两词的加入就使意境迥异,作者表达尽了想表达的,读者读到了作者所期望读到的。
语言本身只是一些抽象的文字符号,没有形象感,但语言却可以唤起形象感,这就要依靠联想和想象,没有它们就没有文学,为了重新激活上帝赋予人类的这种能力,希望大家养成两个阅读和写作的良好习惯:
一是用联想把每个与文字相关的信息激活。如,家——家门前的老槐树、树下的旧石磨、磨旁编着麦草辫的奶奶——写家、写乡愁的诗文等。
一是用想像把每一个文字“立体”起来。如,凌晨四点——夜的黑、灯火的倦怠、环境的阒(qù)寂、夜虫的呢喃、落花的声响等。
联想与想象在高考作文中的作用可以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构建故事性文章中的人物形象。2、为议论性文章营造一种历史情景。3、为议论性文字描绘一些必要的细节。
请欣赏佳作中的“修饰”与“想像”:
梨花院落融融的月光,和着柳絮池塘淡淡的清风,流入我的心中,轻轻地拨动那根尘封在岁月的心弦,奏出曲曲远古的清音……这清音,穿过了唐朝橘红的烟尘和宋朝暗黄的天宇,来到这月光如水的庭院。……这清音,飞越时空隧道,飘过无垠的大西洋,落入这梨香满园的庭院。
记得流浪异域,足迹启遍布撒哈拉的三毛吗?为什么她选择了如此艰苦的环境,为什么要去领略凄楚与绝境的颤栗?是漫天黄沙翻滚的雄浑,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幽远,还是驼铃声声的悠扬?……一幅幅画面在我眼前静静闪过,坐在海边的海明威,抚摸着向日葵的凡高……
展开全部
古人云:“言之无文,行而不远”,“义虽深,理虽当,词不工者不成文”。自古以来,文人学士都非常重视文采的雕饰。贾岛的“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杜甫的“为人性癖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都说明了锤炼佳句的艰难和必要。
高考作文固然要追求思想深刻,内涵丰富,意境深远,但也不能忽视文辞。若没有好的文采,何谈“丰富、深刻、深远”呢?要想在短短几分钟打动阅卷者,获得满意的分数,就必须展示自己的才华,显露文章的语言工夫。
那么,怎样让你的文章文采斑斓,引人入胜呢?
一、 巧用修辞
1.比喻。比喻可以化抽象为形象,化深奥为浅显,化平淡为生动,被称为语言艺术之花,它可以引起读者的联想和想象,使作者与读者产生心与心,神与神的交汇遇合。请欣赏高考作文中比喻的精彩句段:
人生这一路上,鲜花稗草,杨柳荆棘,何尝不是并肩而至?(以自然万物喻指生活中的成功与失败,坦途与坎坷,形象生动)
——2003年高考佳作《真情诚可贵,理智价更高》
爱给人以安慰,鼓励和支持的同时,却悄无声息地给心灵那锐利的目光遮上一层幕布,正如花给人以芬芳艳丽,却挡住了前行的山路;湖泊给人以清澈空灵,却倒映出虚假的幻景;美酒给人以香醇清冽,却模糊了眼中的目标。(用若干生活中常见的情景去比另一种情景,起到了强化渲染的作用,使道理更加明白透彻)
——2003年四川考生的《甜蜜负担》
自己的感情,很象一片叶子,光洁美好,放在眼前观赏,总是爱不释手……(将感情比作光洁美好的叶子,形象地写出感情的距离蒙蔽了我们认识的慧眼)
2.排比。请看下边一篇高考作文中精彩的排比。
楚大夫屈原沉吟泽畔,九死不悔;魏武帝扬鞭东指,壮心不已;陶渊明悠然南山,饮酒采菊……纵然谄媚污蔑蒙蔽视听,也不随其流而扬其波,这是执着的选择。纵然马革裹尸魂归关西,也要扬声边塞尽扫狼烟,这是豪壮的选择;纵然一身清苦终岁难饱,也甘愿怡然自乐,躬耕垄亩,这是高雅的选择……
——2002年高考佳作《选择永恒》
排比可丰富拓展文章的内容,可以增强文章的气势。好的排比,如大江东去,一泻千里,汪洋恣肆,读来琅琅上口,酣畅淋漓,试想,阅卷者读到这样的一组排比句,怎不心颜大悦,拍案叫好?
3.拟人。泥人可以化无情为有情,使文章生动形象,意蕴丰富,高考作文中有多篇运用拟人的高考佳作。如2003年重庆市的高考佳作《我是一只毛毛虫》,将一只毛毛虫拟人化,赋予思维,构建了一个美丽动人的童话世界,鹰了个满堂彩。2003年上海市的佳作《“杂”的感慨》,将抽象概念“杂”人化,生命化,并以此成就了一篇佳作。考生的作文中也有许多句子因用了拟人辞格而精彩形象,如:“在有月的深夜里,我的思想悄悄起身,开始它历史中的漫游。” (02004年高考佳作《夜.月.人》
除了这三种常见的修辞格,其他一些辞格如拟物、移情、对偶、夸张等也经常运用,只要我们写作时有修辞意识,我们的文章就会活起来,动起来,就会有血有肉,有情感,能吸引人,打动人。
二、 展示文化底蕴。
1.引用名言典故。 名言典故,内涵丰富,意旨深远,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有时洋洋洒洒一大篇,却不如一句名言来得简洁,来得有力。巧用名言警句,可以使语言显得厚重而含蓄,具有丰富的哲理意蕴。高考作文中若能将名言警句,历史典故信手拈来,会使你的文章显示出丰厚文化底蕴,如:我听到了“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悲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雄浑,“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豪迈和“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福祸避趋之”的伟岸。——《选择心灵的美景》(引用)
那梨花院落融融的明月,那柳絮池塘淡淡的清风,流入我心中,轻轻拨动那根尘封在岁月中的心弦,奏出曲曲远古的清音……(化用)。
2.炫示丰富的文化积淀。钱钟书、林语堂之所以被称为大才子,除了他们创新的头脑中不断闪现的思想灵光,很大程度来自于他们写文章可以旁征博引,对历史掌故信手拾来化用无痕吧。怎样才能具有丰厚的文化积淀呢?需要我们大量提炼和概括文化信息,比如建筑、艺术、景点、服饰方面的知识。“胸中有丘壑”为文时才有识马良的神笔。
3.文章要有哲理化的句子。比如:“成功和失败或许只是一种来自外界的判断,而一个人经历的真正转折却是对原有信念的背叛,对自己控制命运的决心的背叛。”
“播义于四海,流芳于后世,则非不畏困险,笃志奋发者莫属也。”
“鱼说:你看不到我在流泪,因为我在水里。水说:我能感受到,因为你在我心里。”
三、 锤炼词语
一句话形象与否往往只是某个词语的运用问题,古人尚且有“推敲”之典,我们为文更当锤炼词语,特别是动词和形容词。动词要考虑其简练,更要注意它生动形象,可否化静为动,化无形为有形,化无声为有声,化抽象为可感;形容词常作为修饰语,更能做到贴切生动,绘声绘色,能调动人的诸多感觉。如:“夏季的豆荚挤在门的四周”,就比“夏季的豆荚长满门的四周”所传达的信息要丰富得多。
“回眸历史沧桑,掩卷长思,荡气回肠。”
“物欲横流流尽了血汗,歌舞生平平息了壮志,阿谀逢迎迎合了庸人。”
再比如:“天空是蓝色的”总不及“天空是孩子们画的那种天空,彻头彻尾的蓝色”生动。“田野散发着香气”更不及“青翠欲滴的田野散发着新刈的牧草清新的香气”传神。
因此,我们在写文章时不写“一个夜晚”,应写“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更应写“一个北风呼啸的月黑风高的夜晚”“一个落木萧萧的月白风清的夜晚”。学会锤炼词语,你的文章自然精彩。
若你具有修饰文章的意识,理解了修饰文章的方法,还是远远不够的。巧用修辞,要有想象和联想能力,展示文化底蕴,要注重积累和记忆。如果平时多阅读。多动笔。辅之以上文介绍的方法,你的文章一定会灵气飞动,满篇生辉。
高考作文固然要追求思想深刻,内涵丰富,意境深远,但也不能忽视文辞。若没有好的文采,何谈“丰富、深刻、深远”呢?要想在短短几分钟打动阅卷者,获得满意的分数,就必须展示自己的才华,显露文章的语言工夫。
那么,怎样让你的文章文采斑斓,引人入胜呢?
一、 巧用修辞
1.比喻。比喻可以化抽象为形象,化深奥为浅显,化平淡为生动,被称为语言艺术之花,它可以引起读者的联想和想象,使作者与读者产生心与心,神与神的交汇遇合。请欣赏高考作文中比喻的精彩句段:
人生这一路上,鲜花稗草,杨柳荆棘,何尝不是并肩而至?(以自然万物喻指生活中的成功与失败,坦途与坎坷,形象生动)
——2003年高考佳作《真情诚可贵,理智价更高》
爱给人以安慰,鼓励和支持的同时,却悄无声息地给心灵那锐利的目光遮上一层幕布,正如花给人以芬芳艳丽,却挡住了前行的山路;湖泊给人以清澈空灵,却倒映出虚假的幻景;美酒给人以香醇清冽,却模糊了眼中的目标。(用若干生活中常见的情景去比另一种情景,起到了强化渲染的作用,使道理更加明白透彻)
——2003年四川考生的《甜蜜负担》
自己的感情,很象一片叶子,光洁美好,放在眼前观赏,总是爱不释手……(将感情比作光洁美好的叶子,形象地写出感情的距离蒙蔽了我们认识的慧眼)
2.排比。请看下边一篇高考作文中精彩的排比。
楚大夫屈原沉吟泽畔,九死不悔;魏武帝扬鞭东指,壮心不已;陶渊明悠然南山,饮酒采菊……纵然谄媚污蔑蒙蔽视听,也不随其流而扬其波,这是执着的选择。纵然马革裹尸魂归关西,也要扬声边塞尽扫狼烟,这是豪壮的选择;纵然一身清苦终岁难饱,也甘愿怡然自乐,躬耕垄亩,这是高雅的选择……
——2002年高考佳作《选择永恒》
排比可丰富拓展文章的内容,可以增强文章的气势。好的排比,如大江东去,一泻千里,汪洋恣肆,读来琅琅上口,酣畅淋漓,试想,阅卷者读到这样的一组排比句,怎不心颜大悦,拍案叫好?
3.拟人。泥人可以化无情为有情,使文章生动形象,意蕴丰富,高考作文中有多篇运用拟人的高考佳作。如2003年重庆市的高考佳作《我是一只毛毛虫》,将一只毛毛虫拟人化,赋予思维,构建了一个美丽动人的童话世界,鹰了个满堂彩。2003年上海市的佳作《“杂”的感慨》,将抽象概念“杂”人化,生命化,并以此成就了一篇佳作。考生的作文中也有许多句子因用了拟人辞格而精彩形象,如:“在有月的深夜里,我的思想悄悄起身,开始它历史中的漫游。” (02004年高考佳作《夜.月.人》
除了这三种常见的修辞格,其他一些辞格如拟物、移情、对偶、夸张等也经常运用,只要我们写作时有修辞意识,我们的文章就会活起来,动起来,就会有血有肉,有情感,能吸引人,打动人。
二、 展示文化底蕴。
1.引用名言典故。 名言典故,内涵丰富,意旨深远,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有时洋洋洒洒一大篇,却不如一句名言来得简洁,来得有力。巧用名言警句,可以使语言显得厚重而含蓄,具有丰富的哲理意蕴。高考作文中若能将名言警句,历史典故信手拈来,会使你的文章显示出丰厚文化底蕴,如:我听到了“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悲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雄浑,“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豪迈和“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福祸避趋之”的伟岸。——《选择心灵的美景》(引用)
那梨花院落融融的明月,那柳絮池塘淡淡的清风,流入我心中,轻轻拨动那根尘封在岁月中的心弦,奏出曲曲远古的清音……(化用)。
2.炫示丰富的文化积淀。钱钟书、林语堂之所以被称为大才子,除了他们创新的头脑中不断闪现的思想灵光,很大程度来自于他们写文章可以旁征博引,对历史掌故信手拾来化用无痕吧。怎样才能具有丰厚的文化积淀呢?需要我们大量提炼和概括文化信息,比如建筑、艺术、景点、服饰方面的知识。“胸中有丘壑”为文时才有识马良的神笔。
3.文章要有哲理化的句子。比如:“成功和失败或许只是一种来自外界的判断,而一个人经历的真正转折却是对原有信念的背叛,对自己控制命运的决心的背叛。”
“播义于四海,流芳于后世,则非不畏困险,笃志奋发者莫属也。”
“鱼说:你看不到我在流泪,因为我在水里。水说:我能感受到,因为你在我心里。”
三、 锤炼词语
一句话形象与否往往只是某个词语的运用问题,古人尚且有“推敲”之典,我们为文更当锤炼词语,特别是动词和形容词。动词要考虑其简练,更要注意它生动形象,可否化静为动,化无形为有形,化无声为有声,化抽象为可感;形容词常作为修饰语,更能做到贴切生动,绘声绘色,能调动人的诸多感觉。如:“夏季的豆荚挤在门的四周”,就比“夏季的豆荚长满门的四周”所传达的信息要丰富得多。
“回眸历史沧桑,掩卷长思,荡气回肠。”
“物欲横流流尽了血汗,歌舞生平平息了壮志,阿谀逢迎迎合了庸人。”
再比如:“天空是蓝色的”总不及“天空是孩子们画的那种天空,彻头彻尾的蓝色”生动。“田野散发着香气”更不及“青翠欲滴的田野散发着新刈的牧草清新的香气”传神。
因此,我们在写文章时不写“一个夜晚”,应写“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更应写“一个北风呼啸的月黑风高的夜晚”“一个落木萧萧的月白风清的夜晚”。学会锤炼词语,你的文章自然精彩。
若你具有修饰文章的意识,理解了修饰文章的方法,还是远远不够的。巧用修辞,要有想象和联想能力,展示文化底蕴,要注重积累和记忆。如果平时多阅读。多动笔。辅之以上文介绍的方法,你的文章一定会灵气飞动,满篇生辉。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广告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