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淡水白鲳的鱼病防治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1.病原和病症
病原为细菌。病鱼皮肤发炎,严重时鳞片脱落,肌肉腐烂,呈圆形,游动缓慢,失去平衡,不久即死亡。
2.防治方法
(1)在鱼种进池或转池过程中避免鱼体受伤。
(2)用1毫克/升浓度的漂白粉溶液全池遍洒。 1.病原和病症
病原为白皮假单细菌。病鱼起初体表、背鳍、尾鳍、额部轻微发白,发白之处,鳞片一碰即脱落。严重时,鱼体失去平衡,在水中打转,游动缓慢,或头朝上、尾朝下挂于水面。发病到死亡时间短,3天内死亡率可达60%以上。
2.防治方法
(1)操作过程中勿使鱼体损伤。
(2)用1毫克/升浓度的漂白粉溶液全池泼洒,每天1次,连续3天。
(3)用12.5毫克/升浓度的金霉素溶液或25毫克/升浓度的土霉素溶液浸浴病鱼30分钟。
(4)越冬时水温应控制在25~27℃,池水盐度为0.5‰~1‰。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