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理集合论的正则公理
展开全部
正则公理与其他公理不同,它不是断言某些集合的存在,而是限制一些集合的存在。提出它是为了研究ZF的模型。在ZF中可定义的数学对象都不以自身为元素;也未发现有集合x,y,具有x∈y并且y∈x的性质或者集合序列x1,x2,…,满足:。1917年 D.米里马诺夫首先提出良基集的概念。1922年弗伦克尔在策梅洛原来的公理系统补充了一条公理名曰限制公理,顾名思义,它是给出某种限制,以排除那些非良基集。1925年J.冯·诺伊曼,称它为正则公理。1930年策梅洛也独立地引入了这条公理,并称它为基础公理。从而完成了ZF。
冯·诺伊曼给出了一个分层其中V0=═(α为任一序数,F(Vα)表Vα的幂集。这样,正则公理肯定了每一集合必在某一Vα中。若再引进γ,称为x的秩。从而,即可依秩来作超限归纳。
在AC成立的条件下,每一群都同构于一个在π中的群:每一拓扑空间都同构于一个在Π中的拓扑空间,等等。而在数学讨论中常常是把同构的对象视作同一的;故正则公理并不给讨论带来局限。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