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及团城的历史文化

 我来答
小伙t29
2016-06-02 · 超过50用户采纳过TA的回答
知道答主
回答量:165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57.5万
展开全部

北海先后历经辽、金、元、明、清五朝的兴建,历史悠久且重建时承袭较多。它始建于辽代,当时位于辽南京城的东北郊外,附近风景秀丽,于是统治者便疏浚水系,仿照蓬莱仙境建造了瑶屿行宫。金大定十九年(1179年)起,在瑶屿行宫的基础上叠石造山,修建了
广寒殿,同时将湖泊称为“西华潭”,瑶屿改名为“琼华岛”,将整座离宫命名为“大宁宫”(后来又改称“万宁宫”)。元代以琼华岛为中心规划了大都城,在中统三年(1262年)、至元四年(1267年)和至正八年(1348年)三次扩建琼华岛,将山命名为“万寿山”(或“万岁山”),湖命名为“太液池”。同时还在太液池的东岸修建了大内皇宫,在西岸建造了隆福宫和兴圣宫,构成一座巨大的宫苑——“上苑”。
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明王朝定都北京后,在太液池以东建造了皇宫紫禁城,并向南拓展水系,形成中海、南海,与北海一起合称“西苑”,划入皇城的范围。万历七年(1579年),广寒殿倒塌,此后一直没有修复,直到清顺治八年(1651年),才应喇嘛所请,在广寒殿旧址上兴建了白塔,并将岛南部的宫殿改建为永安寺。乾隆六年(1741年)起,北海开始了长达三十年的扩建,除了在琼华岛的四面广建庭轩楼榭外,还在太液池的北岸和东岸增加了许多建筑群,形成今日的格局。
清末光绪十一年(1885年),慈禧太后又动用海军军费增修过北海。1900年八国联军攻占北京时,对北海有过较大的破坏,两年后进行了重建。
中华民国时期,按《清皇室优待条例》,北海先是成为爱新觉罗溥仪的私家财产,后来1925年起辟作公园,但一直没有对公众开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南海成为了中央政府的驻地,北海作为公园开放。1961年,北海及团城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1969年至1979年,北海公园以“保护中南海安全”为由关闭,禁止游人入内。1979年后北海公园重新对公众开放。1996年列入联合国教育科学文化组织世界文化遗产后备。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