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一吨有多重教学设计
展开全部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21-22页《一吨有多重》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吨,了解一吨有多重。
2.掌握“一吨=1000千克”,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3.结合具体情境,提高对物体质量的估计能力,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谜语引入。
师:在上课之前,老师给大家出一个谜语,耳朵像蒲扇,身子像小山,鼻子长又长,帮人把活干。这是一种什么动物呢?对是大象,同学们都很聪明,你们猜一猜,大象到底有多重呢?
(生可能回答:一定很重,会用克、千克作单位,也有可能用吨作单位;也可能发出疑问:那得有多少千克呀?)
师引导学生思考:用我们学过的质量单位克和千克说明大象有多重,你认为合适吗?从而自然引出质量单位“吨”。吨是较大的质量单位,那么1吨有多重呢?
(引出课题:1吨有多重,并板书)
(二)初步感知,形成建构
利用多媒体出示书上画面。
1.出示图片,请同学读一下数学信息。
2.请同学列算式独立算一算,然后交流一下计算结果。
3头水牛约重 1000千克;10桶油约重1000千克;
20袋面粉约重1000千克;40人约重1000千克。
(三)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1.小组汇报。你发现什么?
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1吨=1000千克,并介绍用字母表示:1 t=1000 kg。
2.联系生活,理解新知。
(1)举例说明生活中有许多物体要用到质量单位吨。
(多媒体出示) 让学生说一说每幅图的意思,教师进行补充。
(2)让学生再举几个生活中的例子,师生共同进行分析。
3.独立完成书上的练一练,师巡视,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指导。
填一填。
4千克=( )克 3吨=( )千克
5000克=( )千克 ( )t=2000 kg
18 t=( )kg ( )kg=6 t
(四)回归生活,拓展应用
1.数学故事。
同学们知道“曹冲称象”的故事吗?请同学来说一说,然后老师给大家讲一讲这个故事(利用多媒体)
(1)请同学们讨论:曹冲为什么可以采用这个办法称象?
(2)这头大象到底有多重呢?
请同学们自己算一算,看看这头象有多重。
2.今天我们学习了有关质量单位吨的内容,请同学们调查生活中“吨”的影子,多少个什么东西合起来大约是一吨。
3.集体反馈,反思总结
先让同学说一说这节课有什么收获,如果有必要教师可以以参与者的身份加以补充。
【 教学反思】
一、联系生活实际,探究数学知识
在教学“吨” 这个单位时,由于“吨”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很少接触,远远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怎样将“吨”这个抽象的事物,以具体的、可感知的形象呈现在学生的面前,从而拉近“吨”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因此,我在设计时充分考虑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常见的,能感受到的事物中选取事物。例如:3头水牛、10桶油、20袋面粉、40人,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课堂内能提供的条件来感知体验一吨。把教材内容与生活情景结合起来,使数学知识成为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的现实。教师要善于挖掘数学内容中的生活情景,让数学贴近生活,学生就会真正体会数学原理的奥秘就是对生活的感悟。生活有趣,数学更有趣。
二、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是其重要的学习方式
根据课改精神,现在比较提倡的学习方式是自主探索、动手实践与合作交流,所以在本节课中,我让学生通过提一提、算一算、理一理等方式逐步感受1吨的重量。同时,在各环节中,我重视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基础上进行合作交流,促进生生、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
总之,数学练习应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引导学生把数学知识运用到学生的生活实际中去体验感受,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是解决生活问题的基本工具,达到数学练习生活化的目的。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吨,了解一吨有多重。
2.掌握“一吨=1000千克”,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3.结合具体情境,提高对物体质量的估计能力,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谜语引入。
师:在上课之前,老师给大家出一个谜语,耳朵像蒲扇,身子像小山,鼻子长又长,帮人把活干。这是一种什么动物呢?对是大象,同学们都很聪明,你们猜一猜,大象到底有多重呢?
(生可能回答:一定很重,会用克、千克作单位,也有可能用吨作单位;也可能发出疑问:那得有多少千克呀?)
师引导学生思考:用我们学过的质量单位克和千克说明大象有多重,你认为合适吗?从而自然引出质量单位“吨”。吨是较大的质量单位,那么1吨有多重呢?
(引出课题:1吨有多重,并板书)
(二)初步感知,形成建构
利用多媒体出示书上画面。
1.出示图片,请同学读一下数学信息。
2.请同学列算式独立算一算,然后交流一下计算结果。
3头水牛约重 1000千克;10桶油约重1000千克;
20袋面粉约重1000千克;40人约重1000千克。
(三)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1.小组汇报。你发现什么?
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1吨=1000千克,并介绍用字母表示:1 t=1000 kg。
2.联系生活,理解新知。
(1)举例说明生活中有许多物体要用到质量单位吨。
(多媒体出示) 让学生说一说每幅图的意思,教师进行补充。
(2)让学生再举几个生活中的例子,师生共同进行分析。
3.独立完成书上的练一练,师巡视,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指导。
填一填。
4千克=( )克 3吨=( )千克
5000克=( )千克 ( )t=2000 kg
18 t=( )kg ( )kg=6 t
(四)回归生活,拓展应用
1.数学故事。
同学们知道“曹冲称象”的故事吗?请同学来说一说,然后老师给大家讲一讲这个故事(利用多媒体)
(1)请同学们讨论:曹冲为什么可以采用这个办法称象?
(2)这头大象到底有多重呢?
请同学们自己算一算,看看这头象有多重。
2.今天我们学习了有关质量单位吨的内容,请同学们调查生活中“吨”的影子,多少个什么东西合起来大约是一吨。
3.集体反馈,反思总结
先让同学说一说这节课有什么收获,如果有必要教师可以以参与者的身份加以补充。
【 教学反思】
一、联系生活实际,探究数学知识
在教学“吨” 这个单位时,由于“吨”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很少接触,远远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怎样将“吨”这个抽象的事物,以具体的、可感知的形象呈现在学生的面前,从而拉近“吨”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因此,我在设计时充分考虑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常见的,能感受到的事物中选取事物。例如:3头水牛、10桶油、20袋面粉、40人,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课堂内能提供的条件来感知体验一吨。把教材内容与生活情景结合起来,使数学知识成为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的现实。教师要善于挖掘数学内容中的生活情景,让数学贴近生活,学生就会真正体会数学原理的奥秘就是对生活的感悟。生活有趣,数学更有趣。
二、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是其重要的学习方式
根据课改精神,现在比较提倡的学习方式是自主探索、动手实践与合作交流,所以在本节课中,我让学生通过提一提、算一算、理一理等方式逐步感受1吨的重量。同时,在各环节中,我重视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基础上进行合作交流,促进生生、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
总之,数学练习应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引导学生把数学知识运用到学生的生活实际中去体验感受,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是解决生活问题的基本工具,达到数学练习生活化的目的。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广告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