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荣革命后的英国开始挑战欧洲头号强国路易十四法国的霸权,连续投入两场遏制路易十四称霸欧洲的战争,即九年战争(1689—1697)和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1701—1713),并取得了巨大成功。
之后,英国在保证欧洲大陆力量格局基本均衡的同时,主要通过成功的海外扩张稳步壮大力量,当1740年前后欧洲大陆局势再度出现动荡之时,英国返回欧洲再次抵制复兴的法国称霸大陆的野心。
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1740—1748)和七年战争(1756—1763)中,英国与西班牙以及与法国之间的战事都爆发于欧洲战事开始之前,由此产生的结果也就自然超出了欧洲,扩展到全世界。
英国不仅通过七年战争维持了欧洲大陆均势格局的稳定,还再度摧毁了法国和西班牙的海上力量,夺取了法国在北美大陆和印度的几乎所有殖民地。
工业革命之后让英国成为经济强权,1815年彻底打赢第二次百年战争后,英国又开始自称日不落帝国,维多利亚时代的大英帝国步入了全盛时期,1938年英国及其殖民地人口达4.58亿,约占世界总人口的四分之一。
扩展资料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大英帝国完成最后一次的大规模海外扩张。英国经国际联盟的批准对原本属于奥斯曼帝国的巴勒斯坦和伊拉克进行委任统治。
而前德国殖民地-坦噶尼喀、喀麦隆部分地区、西南非洲(即今天的纳米比亚)和新几内亚也被划入英帝国的版图(其实西南非洲被归由南非管理,而新几内亚则由澳大利亚统治)。
不过一战之后英国在莱因兰和二战之后在西德的占领区就不被认为是大英帝国的一部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日不落帝国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大英帝国
性支撑。近代英国作为世界上第一个三权分立宪政体制国家,应该被看作是英国贡献给现代世界政治的最大制度创新。近代英国正是通过宪政
体制创新引领时代潮流,并迅速崛起为欧洲强国、乃至世界强国的。从欧洲的历史来看,英国崛起时人口不过2000多万。英国先是在1588年消
灭了西班牙的“无敌舰队”,接着又打败了“海上马车夫”荷兰,最终在18世纪后期的七年战争中打败法国,而成为世界霸主。并且,随着宪
政体制的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在英国日渐成熟,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新技术开始不断涌现。1765年瓦特改良了蒸汽机,1768年阿克莱特
发明了水力纺织机,1779年克莱普顿发明了走锭纺织机,1784年卡特莱特发明了动力纺织机,等等。而代表经济自由放任和市场经济成熟理论
的著作——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也正是在1776年出版的。英国长达几百年的兴盛史,充分证明宪政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动作用。可以说,
英国所走过的宪政之路是成功的,经验是可贵的,对后世影响是巨大的。研究英国宪政体制的形成与发展,可以更好地认识近代英国的崛起,
有助于提供线索,抓住根本。就其深远意义而言,近代英国宪政体制的形成与完善不仅是国家性的,更是世界性的。近代以来几乎所有的宪政
国家都是效仿英国宪政体制而走上宪政道路的。
宪政与市场经济之间的关系问题无疑是当今中国理论界关注的一个重点问题,而二者之间确实存在一些规律性联系。中国百年来宪政进程受阻
,其根本原因在于市场经济的缺乏、个人权利与国家权力之间缺乏有效的平衡和相互尊重。值得庆幸的是,经过二十几年的改革开放、市场经
济的确立和推进,中国的社会利益结构已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私人财产权利已经人宪,利益主体多元化格局已基本形成,从而为我国的宪政
形成和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结构基础和背景根基。当然,宪政在中国的实现,也离不开我们的理性自觉推动。这就需要对西方宪政的生成加
强研究以丰富我们对宪政的认识。事实上,对宪政的认识和了解本身就是我们宪政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近代英国宪政体制的形成和发
展进行历史考察,可以为我们认识和把握社会变迁时期制度变革、演进的机理提供一些借鉴和参照。我们在强调各国现代化的多样性、各民族
发展的独特性的同时,也不应忽略现代化所内涵的普遍性和一般性规律。尽管世界各国政治经济制度、历史文化传统各异,但只要采取民族国
家的组织形式,奉行利益导向的市场经济,采用形式理性的非人格化官僚管理体制,那么社会治理就必然选择法治和宪政。在当下中国,随着
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宪法、宪政问题日益成为政治领域,乃至整个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并且在日益推进的依法治国政治体制改革中得到了
清晰体现。毋庸讳言,现代政治体制与宪法、宪政有着直接联系,因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说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问题就是宪政问题。为此,对
宪政主义进行追根溯源,以便为我们的宪政发展提供一定的知识和理论储备,就显得极为必要。英国是宪政“母国”,当然也就成为宪政研究
躲不开、绕不过的重要一环。对近代英国宪政形成、发展的动因、过程和特征给予历史性的考察与思索,并上升到规律性认识,对于正在大力
发展市场经济和正在走向宪政的中国有着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当然,我们更多地是要从近代英国宪政的形成和发展中寻求经验而非样板
,寻求灵感而非模式。
2.近代英国宪政形成的特点
长期以来,英国宪政的形成与发展一直是中、西方学术界乐此不疲的研究领域。然而,由于英国宪政发展未曾中断的连续性,使得英国宪政的
形成和发展烙有更多的传统痕迹。故而对英国中世纪宪政与近代宪政的联系和区别,存在一些模糊认识,将中世纪英国宪政与近代英国宪政等
同。事实上,从17世纪开始,近代英国的宪政体制及其价值观念与中世纪的宪政体制及其价值观念存在着很大的不同。对此,霍布斯鲍姆强调
:“这种对激烈对抗的回避,这种对新瓶贴上旧标签的偏爱,是不应与无所变革混为一谈的。”中世纪至近代,英国的宪政发展分为前后两个
不可分割的阶段:首先是中世纪等级制混合政体,然后通过近代宪政革命,建立起成熟稳固的资产阶级的三权分立政体。英国从中世纪的《自
由大宪章》开始,由于封建地方贵族、城市与王权的对立、冲突,在封建制度下开创了英国宪政的传统,创立了封建制混合政体。随着近代资
本主义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级的强大,社会冲突逐渐转变为地方贵族与国王、市民阶级之间的冲突。封建制度不利于集权国家的发展
,而商品货币经济的健康发展又离不开庞大集权国家的保护。由庞大中央集权国家保护,可以加快资源的交易速度,降低交易成本,提升交易
效率。同时,国家的悖论也被提了出来,拥有一个强大而权力有限的政府成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如果国家过于软弱,无法保证契约的实施
与产权的安全,交换与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水平将非常有限。但是随着国家权力的增强就会产生一个问题:强大的政府虽然能够保护产权,但
是也会因为国家权力的强大对契约与产权造成威胁。所以,自由市场制度的发展必须伴随制约政府行为的制度的建立。绝对主义国家只能从道
德上尊重和保障产权,但在制度上却无法真正有效尊重和保障产权。17世纪英国率先建立了三权分立宪政体制,开始用分权的手段,来解决国
家作用的“本质两难”。这时分权的社会等级色彩逐渐淡化,职能色彩逐渐增强。1688年英国“光荣革命”之后建立的议会主权和普通法院司
法独立都限制了王权对私人财产的随意侵犯,确保国家制度内部存在制约与平衡,使国家在积极有效地发挥它应起的作用的同时,无法滥用权
力。宪政对公共权力不是否定,而只是限制。通过三权分立宪政体制的建立与完善,近代英国形成了一个权力强大而又有限的政府,并为1780
年工业革命的发生提供了产权保护这一关键性基础。可以说。近代英国是伴随着对私人财产权利保护而崛起的。
3.研究近代英国宪政形成的方法
目前,宪法学界,存在着形上论与实在论、先验论与经验论、自然法主义与法律实证主义、重主观与重客观等各方面的理论分野,从而导致了
对宪政的不同定义。宪法学界对宪政的定义纷繁复杂、众说纷纭,其根源在于对宪政的认识缺乏一个同一的话语背景。以至于在不同的语境中
宪政呈现出不同的含义,造成了宪政这一概念使用的混乱,甚至在同一篇文章中,在不同的语境中宪政有着不同的指向。事实上,这在某种程
度上是脱离宪政形成的历史语境研究宪政的产物:人们在研究宪政时,总习惯于把它的发展历史看成好像只有从属和次要的意义,甚至确信宪
政可以离开它的历史来进行考察和理解。结果造成对宪政的研究,分析演绎性的方法多,而事实描述性的方法少。演绎分析性的方法大都将宪
政的形成建立在逻辑推演的基础上,由于缺乏历史考据,其结论难免缺乏事实的生动与历史的厚重,甚至会出现断论失据之辞。事实上,宪政
的形成、发展、变革是与社会生活、社会发展存在内在关联的,我们不应将其与它赖以产生的社会基础分离开来研究。对于宪政的发展及其价
值观念的变化,如果离开它所赖以存在和发生变化的背景条件,是不可理解的。因为,以宪政之“定义”解说宪政,只是回答了“什么是宪政
”的问题,却无法回答。宪政是什么”。搞清楚宪政是怎样产生的,事实上比弄清宪政的定义更重要。因而,研究近代英国宪政的形成离不开
历史学方法,离不开历史视野和背景,这就需要引入历史学方法和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立场。对英国宪政研究,引入历史学与法学交叉学科研究
也是具有可行性的。历史学,法学只是为了研究方便而进行的一种人为学科划分,二者的隔阂并不是绝对的。因为,无论是历史学、还是法学
,它们所面对的都是同样一个人类社会的现实和历史,将它们区别开来的只不过是研究重点、研究方法和所用理论有所差别罢了。因而,在研
究领域上出现交叉或者重叠是正常的。并且,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方法,有助于扩大我们的研究领域和研究视野。
通过历史发生学的逻辑梳理,可以引领我们超越浮面的表象,进入到更为深层的生成机制中去。作为过程描述的历史学,本身就是一种方法,
它是法学家的一个基本理论素养。正如德国法学家萨维尼所强调的,“法学家必当具备两种不可或缺的素质,即历史素养,以确凿把握每一时
代与每一法律形式的特性;系统眼光,在与事物整体的紧密联系与合作中,即是说,仅在其真实而自然的关系中,省察每一概念与规则”。由
于缺失历史的背景和视野,长期以来对英国宪政的研究多是平面拓展,而缺乏深度挖掘;多囿于表层,总还是悬浮在波谷浪尖。而不知道宪政
之河的深水处究竟涌动着什么力量,才形成了水面上那可见的波峰。通过历史深层描述可以还近代英国宪政形成以来的历史本来面目,可以帮
助我们更加准确地理解近代英国宪政发展的真实历史过程,以便从中抽象出宪政形成与发展的内在规律。宪政形成与发展的内在规律不在历史
之外,而在历史之中。投有宪政史研究的深入和发展,宪政理论的研究也就失去了依据和支撑。目前,关于英国的宪政理论之所以迟迟难以取
得较大进展,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英国宪政史研究的滞后。可以说,投有一套符合历史发展真实的描述性宪政史著作,也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分析
性宪政学说,更不可能谈高水平的宪政理论。因为,“知其所以然”是建立在“知其然”的基础上。所以要在宪政史与宪政理论之间建立一种
良好的互动关系,只有将历史叙述与理论研究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才能做到观点的真实与深刻。有说服力的英国宪政理论,只能是建立在对英
国宪政史进行直接而持续的思考基础上。
英吉利民族于中世纪王权与贵族的对抗冲突中孕育萌芽的自由传统,经过几百年的缓渐生长,在十五六世纪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地理大发现、商业革命等新事件及新精神的滋养之下,渐渐根深叶茂,终于因十七世纪的英国革命而开出了宪政之花,结出了自由之果。宪政的思想与制度宣示着人类政治意识的觉醒,启示了人类文明的新时代。三个世纪以来,尤其在经历了二十世纪极权主义政治的劫难之后,宪政之作为现代政治生活的样式已渐渐成为人类的共识。宪政的主要制度与观念起源于英国。议会制、责任内阁制、政党制、文官制等宪政制度首先在英国产生,宪法的财产权原则、基本人权原则、分权制衡和有限政府原则、法治原则都从英国的行宪经验中得来。在行宪历程中,英国孕育和生长了宪政制度和自由精神。宪政制度与自由精神的相互作用,社会史与思想史的互动使英国在经历传统与变革的巨大冲突之后,以演化与渐进的方式成功地从中世纪政治制度转变到近代的君主立宪制度,避免了激进与革命的社会变革,率先步入近代社会,创造了富有英国经验主义特色的英国宪政模式。
所谓宪政,简而言之,即是有限政府。宪政的核心内容是限制与约束国家权力,确立与保护公民权利与自由。正是在对于国家权力的制约之中,公民权利获得保障,政治自由得以实现,公共空间与私人空间之间的界限得以确立。而对于权力的警惕与防范根源于对于自由价值的珍视,所以权利和自由高于和先于权力。
英国的宪政道路是自然演化和渐进改革的道路。英国从传统社会步入现代社会,从君主制政治转向现代政治,实现宪政的道路是在社会力量的冲突与和谐的动态平衡中,通过持续不断的渐进、稳健的社会改革而实现的。英国从中世纪的《自由大宪章》开始,就由于贵族与王权的对立、冲突而开创了英国自由的传统,这样一种传统随着近代资本主义的发展,中产阶级的兴起,冲突转变为贵族、国王与中产阶级、国会的对立,十七世纪的英国革命以光荣革命成功实现君主制与宪政的调和,传统政治形式与现代政治精神的结合而告终,光荣革命成为英国历史的最后一次革命,它奠定了英国式渐进道路的基础。十八世纪工业革命的发展,使工人阶级逐渐成长为独立、完整的政治力量而与工业家集团形成两种对立的社会力量,民主化成为十九世纪政治变革的主题。在社会变革的潮流中,政治家审时度势,1832年的第一次议会改革使英国民主化的进程采取了渐进改革的方式,避免了法国革命式的代价。二十世纪英国的宪政改革同样是致力于渐进社会工程(piecemeal social engineering),而拒绝欧陆盛极一时的乌托邦社会工程,费边社会主义与自由资本主义冲突的妥协方案是建立“福利国家”,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英国避免了法西斯主义等极权主义的惨痛代价。
但是,就是这样一个弹丸小国,在过去的两个多世纪里,却建立起了世界上最大的殖民体系,把米字旗插遍了世界的大部分角落,以“日不落帝国”傲视全球.
是什么让英国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岛国崛起为世界头等强国的呢?
在英国的封建社会上,有一个中国所缺少的执政理念,那就是”契约”.诺曼底大公威廉(也就是后来的威廉一世),征服和统一英国后,同样实行了分封制.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威廉逐步任用跟随他渡海而来的诺曼贵族.他将欧洲大陆的封建制引入英格兰,把全国森林和可耕地的六分之一留给自己,其余的则分给教会和自己的手下。从威廉一世手中直接获得土地的直属封臣有1400人,这些人又将土地分封下去,这些不同等级的封臣,后人将他们统称为贵族。但与中国不同的是,国王和贵族之间的从属关系,从一开始就带有双向契约的性质。这是一种基于权利义务关系之上的契约关系,按照契约的规定,双方各自履行义务、享受自己的权力,这逐渐成为英国社会普遍认同的一种规则。这种契约关系虽然是人格化的和不平等的,但是它所包含的契约精神却是后来的《大宪章》、议会政治和习惯法体系产生的基础。
但是国王经常破坏双方约定的权利和义务,扩张自己的利益边界,当权利被侵犯到了不可容忍和无法调和的地步时,贵族和王权之间的战争便会成为双方重新恢复平衡的唯一办法。1215年,不堪受约翰国王盘剥的贵族武装起来讨伐国王,并且将其打败.然而,贵族们却没有中国式的宜将剩勇追穷寇的精神,他们没有砍掉国王的脑袋而是用自己的方式熄灭了战火:契约,这一英国社会的传统在这里发挥了作用。反叛者们很快想出了一个解决方案,那就是制定一个纲领性文件,迫使国王在上面签字画押,来捍卫自己的权利。于是,著名的<<大宪章>>就诞生了,这部文件就是《大宪章》,它本身并无新意,只不过是把从威廉一世开始的两百多年里国王和贵族约定俗成的契约关系,第一次转化为明确的法律文字。但它的影响非常巨大,《大宪章》签署的年代是13世纪初,当时的欧洲很多地方还处于城邦状态,君主政体刚刚开始在一些国家形成。然而,英国人却在此时早早就有了一部《大宪章》来限制君主的权力,这为日后英国的崛起奠定了极为重要的基础。
英国最终的崛起起于伊丽莎白时代,而海上冒险和奴隶贸易是两个极其重要的手段。
早在伊丽莎白当政之初,从欧洲大陆就不断地传来西班牙和葡萄牙航海家探险成功发财致富的消息。在一个商业的时代,赢得海洋比赢得陆地更重要。作为一个岛国,英国人似乎天然地比别人更懂得这个道理。英格兰的任何一个地方距离海洋都不超过120公里,在历史的大机遇面前,英国所拥有的这一巨大的地缘优势逐渐显露。伊丽莎白敏锐地觉察到了这一点,她很快地成为英国海外贸易的积极支持者和直接参与者。伊丽莎白不仅授权商人组织贸易公司,发展海外贸易,还亲自出资入股,向他们颁发皇家特许状,授予这些商人和冒险家种种在海外伤天害理的特权,以从中抽取红利,著名的东印度公司就是这时的产物。在这些伦敦商人精明的算计和大胆的海外冒险中,英格兰一步步走上了通向日不落帝国的不归之路。
而英国这时的掠夺是野蛮的和赤裸裸的海盗行为。当时的海外贸易、航海探险是和海盗抢劫分不开的,商船同时也是战舰。对到海外发财的英国人来说,政府成了合法的黑社会,皇家海军就是有执照的合法海盗。
而英国积聚资产的另一个臂膀就是奴隶贸易。1562年,英格兰加入了跨大西洋的奴隶贩卖活动,最早是海盗德雷克先生的表哥约翰·霍金斯,他率先进行了臭名昭著的黑奴贸易。而伊丽莎白当政的英政府对这一罪恶行径不但不反对,反而为这个贸易提供了皇家的认可,它使这个贸易合法化,从而使更多的英国商人参加了进去。这个“事业”的获利非凡,使得大英政府已经无暇顾及道义和形象。
英国政府就是通过海上抢劫和人口贩卖这两件新兴的事业逐渐强大起来。但这种伤天害理的事业显然侵犯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西班牙的利益。
一直以来,英国海盗就和西班牙同行展开了一次次的相互掠夺和冲突,双方对海洋的争夺逐渐升级,终于酿就了1588年的海上一战。这一战改变了西欧的政治格局,英国凭借这一战取代了西班牙成为了当时的海上霸主。
这场战争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英国海军凭借有利风向,经过几天的激战,英国皇家舰队在没有损失一艘战舰的情况下,战胜了这支由130艘战船、8000名水手和2万名士兵组成的无敌舰队。在此前的一个世纪里,这支舰队一直是西班牙海上霸权的标志,而现在,这支舰队损失了一半实力。而第二阶段,1588年9月的一场大风暴使伊丽莎白的海军将领们击败了西班牙无敌舰队,取得了海战的决定性胜利。这次令世人刮目的以少胜多的胜利,是英国第一次以一个大国的姿态向欧洲大陆发出的声音。海战胜利带来的信心和对世界的正确判断成就了伊丽莎白时代。英国在国家崛起的道路上迈出了第一步。
这一场惊心动魄的海战成为英国历史的一个转折点。
当然,英国最后崛起的标志事件是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但伊丽莎白时代却为英国崛起奠定了最坚实的基础。没有早期的契约精神和伊丽莎白的努力,英国在走上强国之路上不知道还要走多远。
大家可能也知道,他们——近代最伟大的科学家和发明家,都是英国人。“哎,这真巧了,他们是老乡。”你可能会这样说。不,这并不是巧合,因为在16世纪前后,英国迅速崛起,在超过许多欧洲国家后,成了近代科学技术的中心。
你可能要问:那么葡萄牙呢?不是说航海活动是近代科学产生的助推力吗,葡萄牙人可是在航海活动中打先锋的。
是的,葡萄牙一度曾很强盛,它的势力远达东南亚一带,还霸占了我国的澳门和台湾。但在1580年,这个在海外有着不少殖民地的国家自己也沦为西班牙的殖民地!直到1640年,由于西班牙在长期战争中力量削弱,它才重新获得独立,但在欧洲已不占什么地位了。
西班牙呢?它也是航海大国,哥伦布和麦哲伦的船队可都是打着它的旗号远航的啊。
的确,西班牙一度是欧洲的强国。它在航海活动方面取得了伟大的成就,靠殖民掠夺获得了巨大的财富,但它的科学却没有能够充分发展。首先是压迫工商业,西班牙的宗教势力强大,17世纪全国有9000所修道院和120万神职人员。宗教裁判所压制反对者,没收持不同观点的富裕工商业者的财产。西班牙的封建统治者还对工商业征收重税。
其次是战争失利。16、17世纪,西班牙战争不断。先是和它的属地尼德兰打,打输了。尼德兰获得了独立。再和英国争夺海上霸权,又输了。接着和法国作战,也没赢。后来又卷入欧洲主要国家间连续30年的混战中,又是屡战屡败。长年连续不断的战争,耗尽了国家的力量,西班牙变成欧洲一个不太起眼的国家了。
你肯定还要问到意大利,因为文艺复兴运动在意大利兴起,正是这场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孕育了近代自然科学。
可怜的意大利在16世纪前后,受到了双重打击。1453年,拜占庭帝国被土耳其灭亡,这削弱了意大利城市在地中海贸易中的优势。由于开辟了到印度的新航线和发现美洲大陆,16世纪欧洲贸易中心又从地中海沿岸移向大西洋沿岸。要知道,外贸是意大利城市经济的命脉,在这样的打击下,它的经济衰落了。
其次是战争破坏。在1494到1559年间,法国、西班牙和神圣罗马帝国在意大利领土上进行了几十年战争。到1559年,西班牙控制了意大利的大部分领土,它在意大利征收沉重的赋税,用各种办法限制工商业的发展。意大利的地位从此一落千丈,科学技术的发展也逐渐迟缓了。
那么,法国呢?这时的法国不是也成为一个欧洲大国了吗?
刚才我们不是提到法国和西班牙为争夺意大利而打仗吗,这次长达65年的战争,大量消耗了法国的人力物力,延缓了经济发展。而且,虽说西班牙在这段时间里老打败仗,这次可占了一点便宜,打败了法国。这使法国的国内矛盾又尖锐起来,就在对外战争结束3年后,爆发了长达32年的内战。这百年战乱,使法国的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处在不利地位。
可是,还有德国,那个后来诞生了爱因斯坦等科学巨匠的伟大国家呢?
说出来真令你失望,那时的德国虽然听起来挺吓人的,叫做“德意志民族的神圣罗马帝国”,疆域很大,几乎包括了现在的中欧全部和东、西欧的一部分,但国内却诸候林立,各霸一方,呈现着四分五裂的局面。
德意志的诸候国品种还蛮多的。一种是选候国,共7个,势力很大,有资格选举德意志皇帝;一种是大诸候国,有十几个;一种是小诸候国,竟多达200多个。所以,当时德国的老百姓说,一年有多少天,德意志就有多少诸候国。这种长期分裂的混乱局面,当然就使它的工商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落到了英国的后面。
英国的崛起并非偶然。新航线开辟以后,英国由于位于大西洋的交通要道上,处于国际贸易的有利地位,尤其在1588年,击败了西班牙的“无敌舰队”后,取得了海上霸权,更是加速了它资本主义的发展。
英国还有优越的地理环境。它是个岛国,避免了欧洲大陆上战争动乱造成的损失。即使它与外国打仗,也都在海上进行,避免了本土遭到损失。
最主要的,是科学在英国成为新生的资产阶级的宠儿,商人们解开钱袋创办学院,资助学会,使英国的科学队伍和科学组织大大发展。如16世纪后期,英国有个叫格雷山姆的阔佬去世后,便立下遗嘱,将自己在伦敦的房地产和住宅用来建立一所以科学活动为主的学院——格雷山姆学院。它不像一般大学那样由教会管理,而由伦敦市管理。所有伦敦市民可以进学院自由听讲,不收学费。不久,它就成为科学家自由聚会的中心。
英国还欢迎外国的工匠、航海家和学者等到英国工作。这些,都促使英国的科学技术迅速发展,在以后的300多年间,在世界上一直占有领先地位。
1.新航路开辟后,海运贸易中心从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英国处于大西洋航线的中心线上,海运便利。
2 英国由于手工业的迅速发展,盛行圈地运动,为当时英国手工业提供物质基础
3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正处于伊丽莎白一世统治时期,实行较开明的经济政策,新贵族与资产阶级利益受到保障,女王当时也参与了英国东印度公司的股份。
4 由于英国海运业迅速发展,打败了西班牙无敌舰队,直接攫取了海上运输贸易霸权
主要有这么几点
1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连成一个整体.
2优越的地理位置,他处于大西洋航路中心
3积极发展对外贸易,伦敦,利物浦成了繁荣的港口城市
4英国推行"重商主义",保护工商者的利益
5海军强大,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
6成立东印度公司
7圈地运动
最重要的使英国从16世纪末成为世界最大的殖民帝国
工业革命的推动
2 英国由于手工业的迅速发展,盛行圈地运动,为当时英国手工业提供物质基础
3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正处于伊丽莎白一世统治时期,实行较开明的经济政策,新贵族与资产阶级利益受到保障,女王当时也参与了英国东印度公司的股份。
4 由于英国海运业迅速发展,打败了西班牙无敌舰队,直接攫取了海上运输贸易霸权
参考资料: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57690905.html?si=3
2 英国由于手工业的迅速发展,盛行圈地运动,为当时英国手工业提供物质基础
3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正处于伊丽莎白一世统治时期,实行较开明的经济政策,新贵族与资产阶级利益受到保障,女王当时也参与了英国东印度公司的股份。
4 由于英国海运业迅速发展,打败了西班牙无敌舰队,直接攫取了海上运输贸易霸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