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娱乐节目的历史
台湾娱乐节目很火综艺节目也很多可以介绍下历史么大致解说下也行中国的湖南卫视有个节目也很有名为什么中国的此类节目很少是没有意义么?我要的是历史当然这个也不好说不知道就算了吧...
台湾娱乐节目很火 综艺节目也很多 可以介绍下历史么 大致解说下也行
中国的湖南卫视有个节目也很有名 为什么中国的此类节目很少 是没有意义么
?
我要的 是 历史 当然这个也不好说 不知道就算了吧 展开
中国的湖南卫视有个节目也很有名 为什么中国的此类节目很少 是没有意义么
?
我要的 是 历史 当然这个也不好说 不知道就算了吧 展开
2个回答
展开全部
综艺节目可说是今日国内电视主流的节目类型,早期的内容相当单纯,主要是以歌唱与短剧的表演为主,不论主持人或参加演出的来宾,大多是知名的演艺人员。随着电视的普及与有线频道的开放,为了吸引观众,各种形式内容之节目设计不断推陈出新,诸如才艺模仿、益智竞赛、奇人异事、寻宝搜密、真情配对等,只要有看头的,都可能包括在里面。
随着综艺节目播出时数不断增加,观众对综艺节目的喜好亦呈现逐年攀升的态势,其中尤以儿童及青少年为综艺节目的主要收视群,而属于“重量级”收视者(乃指一周平均收看四个小时以上的综艺节目者)所占的比例最高。由于“娱乐”是观众选择综艺节目的主因,因此制作单位莫不挖空心思来提高节目的娱乐效果及收视率,竞相以危险特技、整人游戏、恐怖箱、情色话题等辛辣题材作为卖点,引起社会大众热烈的讨论,许多民间团体、家长、学者面对综艺节目的乱象与恶质,也纷纷投入批判媒体的监督与改革工作,呼吁民众加入反制与监督电视综艺节目的行列,彻底将腥膻色的电视节目赶出家庭。
综观目前台湾电视综艺节目的内容,以下几点颇值得我们重视:
一、权力宰制的地位分配
台湾初期的综艺节目,多由大牌歌星当主持人,如白嘉莉、凤飞飞等人,以主持人本身的知名度来包装节目。现今的综艺节目,由于重视与观众的互动,主持人的功能也面临改变,多以能带动气氛、控制场面、反应快、会模仿搞笑者为佳。虽然自有线电视开放以来,综艺节目的型态与主持风格更趋多元,但主持人的地位与身价在收视大众与业界心中自有定见,通常综艺节目由大牌主持人领军,搭配一至数名较没名气的艺人以众星拱月的姿态一起主持。一线主持人位居中央,负责访谈发问、主持游戏进行、发号施令、评定成绩,小牌艺人则分站左右,负责接话搭腔、操作示范、参与游戏、搬拿道具,甚至代替大牌艺人接受惩罚,其中的地位高低不言可谕。此种上下对应的排比情形在男女主持人共同出现时尤其明显,通常男性主持人的地位较高,发言较有份量,大胆开放的程度也较女性主持人来得自在。虽然一线主持人有时也遭小牌艺人嘲讽取笑,但无损于大牌的威望,反而因大度风范更见其高人一等的地位。
主持人与观众互动又复制了这样不平等的地位关系,特别是在具有评比或竞赛的单元中,观众是受评者,等待主持人或来宾决定其能否通过考验,而在评比过程中,几乎无可避免的总因长相、身材、才艺、说话等成为开玩笑的目标,甚至遭受奚落挖苦,具体呈现主持人与观众间高下不平等的权力关系。
二、轻薄戏谑的语言形式
主持人是综艺节目的灵魂人物,基本条件包括稳健的风度、悦耳的谈吐、应变的急智与丰富的知识。主持人透过语言及行为表达他的意念,是外在形象,另一方面不可见的则是所谓内在的修养,主持人杰出与否,端视其个人的“型”与“格”的塑造。目前国内综艺节目主持人具有上述条件者并不多见,节目制作的过程也不再像以往经过事先安排,大抵都是看主持人临场反应,由于年轻的新生代是节目的主要收视族群,因此愈是能提供娱乐资讯、八卦内幕并能制造话题的内容,愈能吸引年轻的观众。新世代主持人摆脱了文雅高尚的气质,理直气壮地以直接、浅白、粗俗、真实、无厘头式的语言嘲讽束缚,并迅速在年轻一代中广为流传,甚至模仿、复制、传颂,蔚为一股风潮。这种瞎掰胡闹的语言因为不拘形式,百无禁忌,鲜活生动地捕捉到社会的现况,使长久压抑在主流文化及学术霸权之下紧绷的心情得以抒发,满足愉悦,因此特别迎合年轻一代的口味,也成为语言创新及颠覆异化的另类表现。
三、女/男性别籓离的松动
“反串”是综艺节目中经常出现的设计,铁狮玉玲珑、董月花等角色虽然以女丑的形象出现,面容可笑、形象动作夸张,但一旦扮做女性,不单让观众感到反转(reverse)的乐趣,同时也以较宽容的态度看待演员装疯卖傻、颠倒是非、甚至脱线走样的模仿,这种浅白低俗但接近真实生活中荒谬的特写,透过女性角色的歪曲与颠倒,呈现出一种介乎游戏与戏谑之间的表演形式,观众不必费心去计较其中的是非黑白,只要放纵自己的情绪反应,开怀欢笑,这也就是节目的卖点。另一方面,大多数的反串情境,男演员依然保留他们可见的男貌(比如声音没有改变、身材也不必刻意凸显女性性征、甚至让观众看到衣服底下的西装裤或脚上穿的袜子皮鞋),演员自在地游走于男/女性别的界线,自由进出,忽男忽女,增大了他们的表演空间,也放纵表演尺度与探讨议题,这也是此类节目历久不衰的原因之一。
四、残酷浮面的社会比较
综艺节目中“竞赛”、“任务”或“配对”都是很流行的单元。显然诉诸人类天生的好奇,再加上一些“奖励”或“惩罚”,就能很有效的激发观众的情绪与持续的关注。许多游戏限定时间尽快说出答案,此种机械式、毫无弹性的问答空间,迫使参与者对题目做出直接反射式的回答。竞赛形式如“古典美女”、“梦幻美少女”、“阳光男孩”等单元,不只重视外貌的评比,还把他们分门别类的模式化、框架化,人与物就像一个一个的零组件,某种属性搭配某种套件,完成简单迅捷的符应。配对游戏更要求在短时间内选出喜欢的对象,因此参加者对彼此的了解只限于外貌与简单的谈话。大家看到的只有长相、衣着及社会条件,人气最旺、长相最佳者受到最多注意,主持人对他们的访问态度、亲切善意与关爱表现亦明显较不足者为多。更有甚者,为营造节目的效果与悬疑的气氛,往往参与者会夥同主持人一起对不知情的另一方参与者进行考评比较,条件相貌不佳的参与者不单得忍受不被告知的困窘,接受可能淘汰出局的命运,有时还要在众目睽睽之下接受对方勉强应允的配对安排,其难堪尴尬的心情可想而知。
五、童稚幼化的表演内容
现今社会下,由于一般民众对复杂公共事务无力参与,连带使得嘻笑怒骂的表演成为抒发心情最简单的管道,也藉此嘲弄高雅品味,因此诉诸直接情绪的表演最能达到煽情的效果。综艺节目中大多数的游戏花样并不繁复,但可能出糗、犯错、失神、或在不自觉的情况下被捉弄,节目强调的是失败后的惩罚,答不对或做不到就要接受惩罚,各式各样的处罚方式呈现的是一个去人性化的局面,有时更允许观众合理的惩罚来宾,主持人在一旁加油叫好,夸张地显现人性中负面的情绪表现。对艺人而言,特别是对不知名的艺人而言,因为不配合就无法有上电视曝光的机会,于是必须透过牺牲自己来达成愉悦观众的效果,艺人害怕恐惧的情绪成为搞笑的源头,他们可怜无助举止失措的模样,与平日光鲜亮丽的美好形象成为强烈对比,形成一种打破包装的愉悦效果,而主持人往往置身事外仍不忘揶揄取笑来宾的窘态,艺人此时不过是表演情境中的活道具,被物化为一颗颗的棋子,得到的不是人性关怀而是嘲弄。
六、“性”与“食”的沉溺
自解严之后,以游戏的方式包装情色,如男女艺人用下腭传橘子、用胸部接球,以及邀请穿着清凉、性感的艺人或来宾参与节目的设计大幅增加。某些单元如“当我们铐在一起”,让男艺人以“铐在一起不得已”为由,呈现两性之间不平等的互动模式,男艺人更在言语间对女性多有挑逗,但因为透过娱乐包装,合理地满足男性各种窥探女性身体隐私的欲望。还有些任务单元如请路人露出内裤看是否红色、请路人露出肚脐并拍照….等,都是以“任务所需”为理由,减少阻碍。更有以“猜迷”为由,让无亲密关系却有亲密动作的两性互动正当化地呈现在萤光幕前,以及游戏进行过程中让观众看到体态丰满的艺人奔跑跳跃,以及游戏之后把冰块放入艺人身体等画面,都是满足观众的窥视欲与性欲的做法。
有关“食”的介绍与开发,是日本电视节目经常呈现的主题,饮食一事虽是小道但亦有可观之处,特别是日本的处理手法,把饮食之道拉高到可以欣赏品味的艺术境界,令人玩味不已。但台湾综艺节目移植模仿他人的饮食文化,却是以骇人可怖的食物,挑战艺人的胆量,观看艺人惊恐作呕的表情,昏倒哭泣甚至满场逃窜的狼狈举动,或是以食物作为串联接力的比赛工具,仓促急切地囫囵吞下肚,沦为比赛道具,甚或以食物作为惩罚物,强迫输的一方吞下整盘的东西,完全破坏了饮食乐趣,遑论提升国内饮食文化的功能。
七、理直气壮的侵犯隐私
综艺节目创造了一个法律和情理弃权的三不管地带,某些节目嚣张强势的程度令人咋舌,比如“看你敢不敢”单元,主持人拉掉女路人的内衣肩带,或是嘴对嘴强吻女性来宾,一旁站着的其他主持人还怂恿“反正就先亲下去再说嘛!之后看要怎么样再说嘛!”,不管来宾或艺人是不是愿意配合演出,这样的设计摆明了以霸王硬上弓的姿态强迫他人就范。此外,“爱情侦探社”、“TV搜查线”等单元亦以接受当事人委托,理所当然地进行跟监、偷拍,最匪夷所思的是双方才刚爆发冲突,立刻就要应节目制作需要,马上进行“大抉择”-决定原谅对方或合好,或对着镜头向全国的民众交代私领域的家事。整人单元里也充满了此种恶行恶状作弄来宾或艺人的内容,细火慢燃地酝酿风暴,眼看来宾按耐不住最后终于失态发飙,此时才祭出“surprise”标语,被骚扰或戏弄的一方还必须维持风度的显示自己宽容大度的胸怀。在这些过程中观众因为早先一步知道节目的意图,因此得以正大光明地欣赏他人困窘惊骇的过程,观察别人在尴尬场面下的反应,再理直气壮的以一切都是开玩笑来安抚自己的良心。
八、庶民参与的嘉年华会
以庶民为主角的节目提供一个机会,让长期备受忽视的平凡百姓得以进入萤光幕前,只要敢秀,就可以在游戏或参赛中获得参与感,甚至有出人头地的可能。尤其综艺节目开发了许多新鲜好玩的议题,褒扬奖励可能是微不足道的才艺或特质,比如“如何以两百元的预算打扮自己”、“超级明星脸”,规则宽松,不但可与知名艺人同台演出,同时也扩展观众注意到寻常人生百态。参与者得到发声的机会,不论是弥补现实环境的不足,或发泄遭受压抑的不满,都得到了愉悦,也体会到自身权力的增加。尤其现今不少节目深入全国大小乡镇、学校社区,呈现地方性的人文特色,更因为群体方式参与,减少了单一参与者的害羞困窘,散发更多嘉年华会的热闹气氛。
九、煽情鼓噪的激情催化
综艺节目另一个常见现象是在艺人或演出者的画面上加字,嘲讽当事者或说明他们的心理状态,彷佛观众不经此一提示或说明,就无法掌握节目意义,而这些说明经常是以高分贝的音量、怪声怪气的腔调加重语气。同时为吸引大众持续收看节目,在广告中也常以耸动的字眼、劲爆的画面作为预告下一段节目的宣传,比如“美女辣妈,全裸上阵”,“大难临头了!××将要如何反击呢?”,这些激情的旁白加上不断出现的重点画面,挑弄观众的情绪,提醒他们不要错过好戏上场,此种唯恐天下不乱的幸灾乐祸心态,反映出节目制作仍以哗众取宠的偏锋取向,鼓噪观众集体投入歇斯底里的盲从与犯罪刺激。
十、金钱至上的成就迷思
游戏或竞赛以金钱作为奖赏是综艺节目一向的做法,完整呈现资本主义社会的价值观,一切以金钱为尚,金钱值得我们全力以赴,然后交换华服、珠宝、生活方式来炫耀。通常艺人或来宾坦白他们豪奢的生活不单具有满足自我,也有教育民众的目的,夸张的金钱使用除了令观众啧啧称奇,也让人逼视真实生活中积极追求财富是值得赞许的事。同时更多节目也让情妇、援助交易的少女、从事特种行业的代表侃侃而谈生活的种种,他们特殊的经历与观念告白加上不讳言的高收入,呈现的不只是外显的穿着、行为,最重要的还有观念上的带动与挑战,直接撞击快速变迁之下松动解体的价值观与道德感,示范了另类的生活方式与成就追求,特别值得重视。
国内综艺节目发展至今已有近四十年的历史,在现今各式各样的节目类型中,因为其高度的娱乐功能,丰富多变的内容以及普及各阶层的广大收视群,可以说是老少咸宜最受欢迎的节目类型之一。综艺节目包含丰富的文本,也是台湾社会文化的体现,特别是节目能带动流行,节目中讨论的议题经常成为观众茶余饭后的热门话题,主持人独树一格的语言形式也开创了自我展现的流行用语,成为新生代参考激荡的乐趣来源。同时参与节目的艺人与节目邀请的专家贵宾,也都放下身段,或选用有趣浅白的譬喻,拉近与观众的距离,增加现场的欢乐气氛。只是节目虽然包罗万象,如何兼顾品味与娱乐,创造新的休闲风潮,还需要制作单位与阅听大众异起来努力。
随着综艺节目播出时数不断增加,观众对综艺节目的喜好亦呈现逐年攀升的态势,其中尤以儿童及青少年为综艺节目的主要收视群,而属于“重量级”收视者(乃指一周平均收看四个小时以上的综艺节目者)所占的比例最高。由于“娱乐”是观众选择综艺节目的主因,因此制作单位莫不挖空心思来提高节目的娱乐效果及收视率,竞相以危险特技、整人游戏、恐怖箱、情色话题等辛辣题材作为卖点,引起社会大众热烈的讨论,许多民间团体、家长、学者面对综艺节目的乱象与恶质,也纷纷投入批判媒体的监督与改革工作,呼吁民众加入反制与监督电视综艺节目的行列,彻底将腥膻色的电视节目赶出家庭。
综观目前台湾电视综艺节目的内容,以下几点颇值得我们重视:
一、权力宰制的地位分配
台湾初期的综艺节目,多由大牌歌星当主持人,如白嘉莉、凤飞飞等人,以主持人本身的知名度来包装节目。现今的综艺节目,由于重视与观众的互动,主持人的功能也面临改变,多以能带动气氛、控制场面、反应快、会模仿搞笑者为佳。虽然自有线电视开放以来,综艺节目的型态与主持风格更趋多元,但主持人的地位与身价在收视大众与业界心中自有定见,通常综艺节目由大牌主持人领军,搭配一至数名较没名气的艺人以众星拱月的姿态一起主持。一线主持人位居中央,负责访谈发问、主持游戏进行、发号施令、评定成绩,小牌艺人则分站左右,负责接话搭腔、操作示范、参与游戏、搬拿道具,甚至代替大牌艺人接受惩罚,其中的地位高低不言可谕。此种上下对应的排比情形在男女主持人共同出现时尤其明显,通常男性主持人的地位较高,发言较有份量,大胆开放的程度也较女性主持人来得自在。虽然一线主持人有时也遭小牌艺人嘲讽取笑,但无损于大牌的威望,反而因大度风范更见其高人一等的地位。
主持人与观众互动又复制了这样不平等的地位关系,特别是在具有评比或竞赛的单元中,观众是受评者,等待主持人或来宾决定其能否通过考验,而在评比过程中,几乎无可避免的总因长相、身材、才艺、说话等成为开玩笑的目标,甚至遭受奚落挖苦,具体呈现主持人与观众间高下不平等的权力关系。
二、轻薄戏谑的语言形式
主持人是综艺节目的灵魂人物,基本条件包括稳健的风度、悦耳的谈吐、应变的急智与丰富的知识。主持人透过语言及行为表达他的意念,是外在形象,另一方面不可见的则是所谓内在的修养,主持人杰出与否,端视其个人的“型”与“格”的塑造。目前国内综艺节目主持人具有上述条件者并不多见,节目制作的过程也不再像以往经过事先安排,大抵都是看主持人临场反应,由于年轻的新生代是节目的主要收视族群,因此愈是能提供娱乐资讯、八卦内幕并能制造话题的内容,愈能吸引年轻的观众。新世代主持人摆脱了文雅高尚的气质,理直气壮地以直接、浅白、粗俗、真实、无厘头式的语言嘲讽束缚,并迅速在年轻一代中广为流传,甚至模仿、复制、传颂,蔚为一股风潮。这种瞎掰胡闹的语言因为不拘形式,百无禁忌,鲜活生动地捕捉到社会的现况,使长久压抑在主流文化及学术霸权之下紧绷的心情得以抒发,满足愉悦,因此特别迎合年轻一代的口味,也成为语言创新及颠覆异化的另类表现。
三、女/男性别籓离的松动
“反串”是综艺节目中经常出现的设计,铁狮玉玲珑、董月花等角色虽然以女丑的形象出现,面容可笑、形象动作夸张,但一旦扮做女性,不单让观众感到反转(reverse)的乐趣,同时也以较宽容的态度看待演员装疯卖傻、颠倒是非、甚至脱线走样的模仿,这种浅白低俗但接近真实生活中荒谬的特写,透过女性角色的歪曲与颠倒,呈现出一种介乎游戏与戏谑之间的表演形式,观众不必费心去计较其中的是非黑白,只要放纵自己的情绪反应,开怀欢笑,这也就是节目的卖点。另一方面,大多数的反串情境,男演员依然保留他们可见的男貌(比如声音没有改变、身材也不必刻意凸显女性性征、甚至让观众看到衣服底下的西装裤或脚上穿的袜子皮鞋),演员自在地游走于男/女性别的界线,自由进出,忽男忽女,增大了他们的表演空间,也放纵表演尺度与探讨议题,这也是此类节目历久不衰的原因之一。
四、残酷浮面的社会比较
综艺节目中“竞赛”、“任务”或“配对”都是很流行的单元。显然诉诸人类天生的好奇,再加上一些“奖励”或“惩罚”,就能很有效的激发观众的情绪与持续的关注。许多游戏限定时间尽快说出答案,此种机械式、毫无弹性的问答空间,迫使参与者对题目做出直接反射式的回答。竞赛形式如“古典美女”、“梦幻美少女”、“阳光男孩”等单元,不只重视外貌的评比,还把他们分门别类的模式化、框架化,人与物就像一个一个的零组件,某种属性搭配某种套件,完成简单迅捷的符应。配对游戏更要求在短时间内选出喜欢的对象,因此参加者对彼此的了解只限于外貌与简单的谈话。大家看到的只有长相、衣着及社会条件,人气最旺、长相最佳者受到最多注意,主持人对他们的访问态度、亲切善意与关爱表现亦明显较不足者为多。更有甚者,为营造节目的效果与悬疑的气氛,往往参与者会夥同主持人一起对不知情的另一方参与者进行考评比较,条件相貌不佳的参与者不单得忍受不被告知的困窘,接受可能淘汰出局的命运,有时还要在众目睽睽之下接受对方勉强应允的配对安排,其难堪尴尬的心情可想而知。
五、童稚幼化的表演内容
现今社会下,由于一般民众对复杂公共事务无力参与,连带使得嘻笑怒骂的表演成为抒发心情最简单的管道,也藉此嘲弄高雅品味,因此诉诸直接情绪的表演最能达到煽情的效果。综艺节目中大多数的游戏花样并不繁复,但可能出糗、犯错、失神、或在不自觉的情况下被捉弄,节目强调的是失败后的惩罚,答不对或做不到就要接受惩罚,各式各样的处罚方式呈现的是一个去人性化的局面,有时更允许观众合理的惩罚来宾,主持人在一旁加油叫好,夸张地显现人性中负面的情绪表现。对艺人而言,特别是对不知名的艺人而言,因为不配合就无法有上电视曝光的机会,于是必须透过牺牲自己来达成愉悦观众的效果,艺人害怕恐惧的情绪成为搞笑的源头,他们可怜无助举止失措的模样,与平日光鲜亮丽的美好形象成为强烈对比,形成一种打破包装的愉悦效果,而主持人往往置身事外仍不忘揶揄取笑来宾的窘态,艺人此时不过是表演情境中的活道具,被物化为一颗颗的棋子,得到的不是人性关怀而是嘲弄。
六、“性”与“食”的沉溺
自解严之后,以游戏的方式包装情色,如男女艺人用下腭传橘子、用胸部接球,以及邀请穿着清凉、性感的艺人或来宾参与节目的设计大幅增加。某些单元如“当我们铐在一起”,让男艺人以“铐在一起不得已”为由,呈现两性之间不平等的互动模式,男艺人更在言语间对女性多有挑逗,但因为透过娱乐包装,合理地满足男性各种窥探女性身体隐私的欲望。还有些任务单元如请路人露出内裤看是否红色、请路人露出肚脐并拍照….等,都是以“任务所需”为理由,减少阻碍。更有以“猜迷”为由,让无亲密关系却有亲密动作的两性互动正当化地呈现在萤光幕前,以及游戏进行过程中让观众看到体态丰满的艺人奔跑跳跃,以及游戏之后把冰块放入艺人身体等画面,都是满足观众的窥视欲与性欲的做法。
有关“食”的介绍与开发,是日本电视节目经常呈现的主题,饮食一事虽是小道但亦有可观之处,特别是日本的处理手法,把饮食之道拉高到可以欣赏品味的艺术境界,令人玩味不已。但台湾综艺节目移植模仿他人的饮食文化,却是以骇人可怖的食物,挑战艺人的胆量,观看艺人惊恐作呕的表情,昏倒哭泣甚至满场逃窜的狼狈举动,或是以食物作为串联接力的比赛工具,仓促急切地囫囵吞下肚,沦为比赛道具,甚或以食物作为惩罚物,强迫输的一方吞下整盘的东西,完全破坏了饮食乐趣,遑论提升国内饮食文化的功能。
七、理直气壮的侵犯隐私
综艺节目创造了一个法律和情理弃权的三不管地带,某些节目嚣张强势的程度令人咋舌,比如“看你敢不敢”单元,主持人拉掉女路人的内衣肩带,或是嘴对嘴强吻女性来宾,一旁站着的其他主持人还怂恿“反正就先亲下去再说嘛!之后看要怎么样再说嘛!”,不管来宾或艺人是不是愿意配合演出,这样的设计摆明了以霸王硬上弓的姿态强迫他人就范。此外,“爱情侦探社”、“TV搜查线”等单元亦以接受当事人委托,理所当然地进行跟监、偷拍,最匪夷所思的是双方才刚爆发冲突,立刻就要应节目制作需要,马上进行“大抉择”-决定原谅对方或合好,或对着镜头向全国的民众交代私领域的家事。整人单元里也充满了此种恶行恶状作弄来宾或艺人的内容,细火慢燃地酝酿风暴,眼看来宾按耐不住最后终于失态发飙,此时才祭出“surprise”标语,被骚扰或戏弄的一方还必须维持风度的显示自己宽容大度的胸怀。在这些过程中观众因为早先一步知道节目的意图,因此得以正大光明地欣赏他人困窘惊骇的过程,观察别人在尴尬场面下的反应,再理直气壮的以一切都是开玩笑来安抚自己的良心。
八、庶民参与的嘉年华会
以庶民为主角的节目提供一个机会,让长期备受忽视的平凡百姓得以进入萤光幕前,只要敢秀,就可以在游戏或参赛中获得参与感,甚至有出人头地的可能。尤其综艺节目开发了许多新鲜好玩的议题,褒扬奖励可能是微不足道的才艺或特质,比如“如何以两百元的预算打扮自己”、“超级明星脸”,规则宽松,不但可与知名艺人同台演出,同时也扩展观众注意到寻常人生百态。参与者得到发声的机会,不论是弥补现实环境的不足,或发泄遭受压抑的不满,都得到了愉悦,也体会到自身权力的增加。尤其现今不少节目深入全国大小乡镇、学校社区,呈现地方性的人文特色,更因为群体方式参与,减少了单一参与者的害羞困窘,散发更多嘉年华会的热闹气氛。
九、煽情鼓噪的激情催化
综艺节目另一个常见现象是在艺人或演出者的画面上加字,嘲讽当事者或说明他们的心理状态,彷佛观众不经此一提示或说明,就无法掌握节目意义,而这些说明经常是以高分贝的音量、怪声怪气的腔调加重语气。同时为吸引大众持续收看节目,在广告中也常以耸动的字眼、劲爆的画面作为预告下一段节目的宣传,比如“美女辣妈,全裸上阵”,“大难临头了!××将要如何反击呢?”,这些激情的旁白加上不断出现的重点画面,挑弄观众的情绪,提醒他们不要错过好戏上场,此种唯恐天下不乱的幸灾乐祸心态,反映出节目制作仍以哗众取宠的偏锋取向,鼓噪观众集体投入歇斯底里的盲从与犯罪刺激。
十、金钱至上的成就迷思
游戏或竞赛以金钱作为奖赏是综艺节目一向的做法,完整呈现资本主义社会的价值观,一切以金钱为尚,金钱值得我们全力以赴,然后交换华服、珠宝、生活方式来炫耀。通常艺人或来宾坦白他们豪奢的生活不单具有满足自我,也有教育民众的目的,夸张的金钱使用除了令观众啧啧称奇,也让人逼视真实生活中积极追求财富是值得赞许的事。同时更多节目也让情妇、援助交易的少女、从事特种行业的代表侃侃而谈生活的种种,他们特殊的经历与观念告白加上不讳言的高收入,呈现的不只是外显的穿着、行为,最重要的还有观念上的带动与挑战,直接撞击快速变迁之下松动解体的价值观与道德感,示范了另类的生活方式与成就追求,特别值得重视。
国内综艺节目发展至今已有近四十年的历史,在现今各式各样的节目类型中,因为其高度的娱乐功能,丰富多变的内容以及普及各阶层的广大收视群,可以说是老少咸宜最受欢迎的节目类型之一。综艺节目包含丰富的文本,也是台湾社会文化的体现,特别是节目能带动流行,节目中讨论的议题经常成为观众茶余饭后的热门话题,主持人独树一格的语言形式也开创了自我展现的流行用语,成为新生代参考激荡的乐趣来源。同时参与节目的艺人与节目邀请的专家贵宾,也都放下身段,或选用有趣浅白的譬喻,拉近与观众的距离,增加现场的欢乐气氛。只是节目虽然包罗万象,如何兼顾品味与娱乐,创造新的休闲风潮,还需要制作单位与阅听大众异起来努力。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