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连干什么最有发展
展开全部
大连为东北亚最大的软件外包城市。大连有一个数是在全国是排在第三位,就是软件出口2.12亿美元,除了北京、上海之外,大连是排在第三位的;从增长率来看,大连是排在第一位的,增长88%。那么大连的软件产业发展,它的特点就是国际化,通过面向日本市场、为日本的一些公司做软件外包
建设"大大连"的具体措施:一是实施"西拓北进",调整大连的空间布局。把大连城区西拓到旅顺、北进到金州,构筑"两城三星"组团式城市空间布局。"两城"即大连主城区与大连新市区。主城区由中山区、西岗区、沙河口区、甘井子和旅顺口区组成;新市区由金州区、开发区、保税区、金石滩度假区、"双D港"、大窑湾港组成。"三星"即庄河市、瓦房店市、普兰店市三个卫星城。主城区要突出典雅优美风貌,新市区要体现观代风格,三个卫星城要特色鲜明、功能互补。要逐步形成以"两城"为中心,以"三星"为节点,以小城市和小城镇为基础,沿黄、渤海岸两条轴线呈"V"字形放射状的城镇体系。到2020年,城市用地达到1000平方公里,城市化率达到85%。二是坚持"产业强市、工业先行"。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以石油化工、电子信息、机械制造等三大工业支柱为支撑,现代服务业高度发达的"13l"产业格局。建立"一核三带"开放型产业布局。一核,即产业分布以城区和新市区为核心。三带,即沿沈大高速公路和黄海大道,以卫星城和多个功能各异的产业园区为依托,形成两条放射状的陆域经济带;以长山列岛及周边海域为依托,构筑海洋经济带。三是按照"立足大连、服务腹地"的要求,充分发挥港口优势,进一步提升城市总体功能。四是以建设畅通型、生态型城市为目标,进一步加大城市建设及管理工作力度,把大连建设得更绿更美。
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以石油化工、电子信息、机械制造等三大工业支柱为支撑 这几个是大连最重视的行业!
-------------------------------------------------------------------
读下这个就知道哪些行业比较红火了!
加快科技、信息与金融业发展 全面落实“大大连”规划纲要确定的任务
大连市副市长 戴玉林
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建设“大大连”规划纲要》是全面贯彻十六大精神,加快我市实现现代化的重大战略举措,也为我市科技、信息、金融业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性机遇。为此,我们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抓住新世纪头20年的发展机遇期,将我市科技、信息和金融业在空间和规模上做大,在质量和水平上做高,为实现建设“大大连”的宏伟目标做出应有的贡献。
一、关于科技事业发展
(一)发展思路。围绕“大大连”建设,以软件、生物、新材料、节能和环保、现代农业为重点,将空间做大、产业做高,即拓展两个空间,实现两个突破。拓展两个空间:一是扩大产业基外延空间,使高新技术产业与“大大连”的体量相一致,调整高新技术产业布局,适应“两城三星”组团式城市空间布局需要;二是放大产业的内涵空间,首先是借助软件业在国内外的影响,扩大规模,拉长链条,除实现软件业快速规模化发展外,还要带动培训业、智能信息服务业、IC设计和制造,光电子材料生产加工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其次是大力发展生物技术产业,使其在相关领域与世界发展同步,为“大大连”建设创造具有可持续高速发展的新产业空间。实现两个突破:一是在外向型、国际化的发展水平上要有突破,重点引进世界500强、国内100强企业及培育本市一批产值在几亿到十几亿元的企业,使高新技术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二是在科技创新体系上要有突破,进一步完善以孵化网络、技术支撑、风险投资、法律咨询为重点的中介服务创新体系建设:
(二)发展目标。到2005年,形成我市高新技术产业新格局。全市高新技术产品产值达到1170亿元,年均增长25%,占同期全市工业总产值的30%以上。基本形成软件及信息服务业、电子产品制造、生物工程、新材料、高效节能和环保、高科技农业为主体的高新技术产业新结构,其中软件及信息服务业成为国内外知名的产业品牌,在生物工程产业上成为我国生物制药重要基地。集中力量发展高新技术园和金州现代农业科技园区,使之成为国内高新技术和现代高科技农业的品牌区。从软件园到七贤岭往旅顺南路延伸,基本形成以世界500强为标志的智能信息服务产业带框架;双D港成为国内外数字技术和生物技术最活跃的产业区。金州现代农业科技园区成为我市率先实现现代化的示范区。现代农业科技推广和全国新体系基本形成,农业新品种引进、推广和普及取得重大突破。经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累计达到800家,规模上亿元的高新技术企业达到50家。全市基本形成以科技企业孵化器、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和企业科技开发中心为四大支柱的系统联动的科技创新体系,其中科技企业孵化器达到25万平方米,孵化各类项目1000项,技术市场实现成交额17亿元,风险投资投融资达到10亿元以上。各县市区均辟建各具特色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基本实现各县市区“一套科技服务体系,一个企业孵化器,一个产业园”的新目标。
到2007年,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水平居于全国前列、全市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达到60%以上,传统工业高新技术化取得跨越式进展,工业产品结构基本形成以高新技术产品为主导的新格局。高新技术产业链得到全面拉伸,并遍布“大大连”的“两城三星”、生物工程产业形成制药、基因制品、功能食品、海洋生物等优势产业;新材料产业形成非金属材料、生物医学材料功能材料、特种用途材料为主体的新格局;农业新品种更新换代率达到90%以上,农副产品加工业得到长足发展。全市技术交易市场总面积达到5万平方米,技术交易额超过30亿元。
到2010年,高新技术产业接近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全市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70%以上。软件园—七贤岭一旅顺南路成为软件业、智能信息服务业,以及相关培训业产业带;开发区一双D港—黄海大道入口以北成为双D产业带;黄海大道两翼成为现代农业高科技产业带;沈大高速公路两翼成为现代农业深加工产业带。科技创新体系完善,功能完备,效益突出,全民科技意识和科技素质显著提高。在软件及信息服务业、电子产品制造、生物工程、新材料、高效节能与环保、现代高科技农业等各产业领域,形成一批技术上接近和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规模达50亿元以上,实行跨国经营的高新技术企业集团或跨国公司。国际软件名城和亚太地区信息服务中心的地位初步确立;采用国际标准进行生产的高新技术产品达到50%以上。
到2020年,高新技术产业达到或超过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全市各主要工业产品基本实现高新技术化,高新技术产业比2000年翻三番,突破3500亿元。一大批世界工业500强公司进入大连,高新技术产业技术标准、产品标准实现与国际接轨,国际软件名城地位得到巩固。高新技术产业成为我市经济发展及对外经济贸易的支柱产业和“大大连”的产业支柱。
二、关于信息产业发展
(一)发展思路。我市要以建设环渤海乃至东北亚地区电子信息产品制造、加工和出口基地、国际软件名城和东北亚信息服务中心为目标,实现信息产业新的跨越式发展;以牵动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为方向,以宽带网络建设为基础,以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为核心,以电子政务为龙头,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和现代化为重点,全面建设“数字大连”。
(二)发展目标。到2005年,“数字大连”的总体框架基本形成。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实现工业总产值650亿元,年均增长24%;软件业实现销售收入100亿元,年均增长63%,出口创汇5亿美元,年均增长115%;电子信息服务业营业收入180亿元,年均增长弱%。 到2007年,信息化整体水平位居全国前列。信息基础设施适应现代化城市发展需要,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水平得到普遍提高,基本普及现代信息技术在经济和社会各领域的应用,“数字大连”主要业务系统不断完善;奠定了环渤海乃至东北亚地区电子信息产品制造、加工和出口基地、国际软件名城以及东北亚信息服务中心的坚实基础,信息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总产值达到1000亿元,年均增长24%;软件业销售收入达到150亿元,年均增长46%,出口创汇8亿美元,年均增长74%;电子信息服务业营业收入250亿元,年均增长38%。
到2010年,信息化整体水平达到中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水平。建成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信息基础设施,现代信息技术在经济和社会各领域得到比较广泛的应用,“数字大连”基本建成;信息技术创新体系初步形成,初步确立环渤海湾乃至东北亚地区电子信息产品制造、加工和出口基地、国际软件名城以及东北亚信息服务中心的地位,信息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型支柱产业。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工业总产值达到1650亿元;软件业销售收入达到500亿元,出口创汇30亿美元;电子信息服务业营业收入达到300亿元。
到2020年,信息化整体水平接近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水平。信息基础设施继续保持世界先进水平,满足宽带化、个人化、智能化的通信服务,信息资源实现了世界范围的充分利用和高度共享,现代信息技术在经济和社会各领域得到全面广泛的应用,人们的生活、工作方式和环境得到显著改善和优化,“数字大连”全面建成;确立环渤海湾乃至东北亚地区最有影响的电子信息产品制造、加工和出口基地,国际软件名城和东北亚信息服务中心的地位,信息技术研发接近国际先进水平,信息产业成为大连国民经济的第一主导型支柱产业,信息产业增加值占全市同期GDP的30%以上。
三、关于金融业发展
(一)发展目标。到2010年,基本建成银行、保险、证券、信托、期货等各行业全面发展、各类中外资金金融机构聚集、服务功能完善的金融机构体系,金融机构数量在现有的基础上翻一番,每年新增分行、分公司以上级金融机构3家以上。到2020年,将我市建设成为东北亚地区的国际金融中心。
实现金融业持续、快速增长,做大金融业体量。金融资产在现有基础上翻两番;金融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由现在的5.3%提升到10%;银行存贷款保持12%以上的年增长率,总额翻两番,分别达到8000亿元和7000亿元;保费收入保持20%以上的年增长率,总额翻三番,达到260亿元;期货业保持全国领先,大豆期货交易保持亚洲第一、全球第二的位置,增加交易品种,期货交易额年均增长10%以上,总额达到5万亿元。
基本形成充分开放、辐射力强、功能完善的金融市场体系,同业拆借市场、票据贴现市场、外汇调剂市场、证券交易市场、期货交易市场不断完善,交易规模保持10%以上的年增长率。建设安全、有序、诚信、公平竞争的金融环境,银行资本充足率达到巴塞尔协议规定的8%以上,不良资产率控制在国际通行警戒线标准10%以下。
(二)工作措施。一是加大对外开放,积极吸引内外资金融机构尤其是法人公司落户大连,积极发展各类金融中介机构。二是加强金融风险防范和不良资产清理,强化金融综合监管;全面推进诚信体系建设,整顿规范市场秩序。三是实施内引外联,做大做强大连市商业银行、大通证券、华信信托投资公司等地方金融机构;鼓励金融机构向外拓展业务市场。四是大力推进金融信息化建设,实现金融服务电子化、网络化和国际化。五是充分发挥资本市场融资功能,开展资本运作,加快拟上市企业培育,做强做大上市公司;积极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拓宽融资渠道,加大金融对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的资金支持力度。
建设"大大连"的具体措施:一是实施"西拓北进",调整大连的空间布局。把大连城区西拓到旅顺、北进到金州,构筑"两城三星"组团式城市空间布局。"两城"即大连主城区与大连新市区。主城区由中山区、西岗区、沙河口区、甘井子和旅顺口区组成;新市区由金州区、开发区、保税区、金石滩度假区、"双D港"、大窑湾港组成。"三星"即庄河市、瓦房店市、普兰店市三个卫星城。主城区要突出典雅优美风貌,新市区要体现观代风格,三个卫星城要特色鲜明、功能互补。要逐步形成以"两城"为中心,以"三星"为节点,以小城市和小城镇为基础,沿黄、渤海岸两条轴线呈"V"字形放射状的城镇体系。到2020年,城市用地达到1000平方公里,城市化率达到85%。二是坚持"产业强市、工业先行"。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以石油化工、电子信息、机械制造等三大工业支柱为支撑,现代服务业高度发达的"13l"产业格局。建立"一核三带"开放型产业布局。一核,即产业分布以城区和新市区为核心。三带,即沿沈大高速公路和黄海大道,以卫星城和多个功能各异的产业园区为依托,形成两条放射状的陆域经济带;以长山列岛及周边海域为依托,构筑海洋经济带。三是按照"立足大连、服务腹地"的要求,充分发挥港口优势,进一步提升城市总体功能。四是以建设畅通型、生态型城市为目标,进一步加大城市建设及管理工作力度,把大连建设得更绿更美。
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以石油化工、电子信息、机械制造等三大工业支柱为支撑 这几个是大连最重视的行业!
-------------------------------------------------------------------
读下这个就知道哪些行业比较红火了!
加快科技、信息与金融业发展 全面落实“大大连”规划纲要确定的任务
大连市副市长 戴玉林
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建设“大大连”规划纲要》是全面贯彻十六大精神,加快我市实现现代化的重大战略举措,也为我市科技、信息、金融业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性机遇。为此,我们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抓住新世纪头20年的发展机遇期,将我市科技、信息和金融业在空间和规模上做大,在质量和水平上做高,为实现建设“大大连”的宏伟目标做出应有的贡献。
一、关于科技事业发展
(一)发展思路。围绕“大大连”建设,以软件、生物、新材料、节能和环保、现代农业为重点,将空间做大、产业做高,即拓展两个空间,实现两个突破。拓展两个空间:一是扩大产业基外延空间,使高新技术产业与“大大连”的体量相一致,调整高新技术产业布局,适应“两城三星”组团式城市空间布局需要;二是放大产业的内涵空间,首先是借助软件业在国内外的影响,扩大规模,拉长链条,除实现软件业快速规模化发展外,还要带动培训业、智能信息服务业、IC设计和制造,光电子材料生产加工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其次是大力发展生物技术产业,使其在相关领域与世界发展同步,为“大大连”建设创造具有可持续高速发展的新产业空间。实现两个突破:一是在外向型、国际化的发展水平上要有突破,重点引进世界500强、国内100强企业及培育本市一批产值在几亿到十几亿元的企业,使高新技术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二是在科技创新体系上要有突破,进一步完善以孵化网络、技术支撑、风险投资、法律咨询为重点的中介服务创新体系建设:
(二)发展目标。到2005年,形成我市高新技术产业新格局。全市高新技术产品产值达到1170亿元,年均增长25%,占同期全市工业总产值的30%以上。基本形成软件及信息服务业、电子产品制造、生物工程、新材料、高效节能和环保、高科技农业为主体的高新技术产业新结构,其中软件及信息服务业成为国内外知名的产业品牌,在生物工程产业上成为我国生物制药重要基地。集中力量发展高新技术园和金州现代农业科技园区,使之成为国内高新技术和现代高科技农业的品牌区。从软件园到七贤岭往旅顺南路延伸,基本形成以世界500强为标志的智能信息服务产业带框架;双D港成为国内外数字技术和生物技术最活跃的产业区。金州现代农业科技园区成为我市率先实现现代化的示范区。现代农业科技推广和全国新体系基本形成,农业新品种引进、推广和普及取得重大突破。经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累计达到800家,规模上亿元的高新技术企业达到50家。全市基本形成以科技企业孵化器、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和企业科技开发中心为四大支柱的系统联动的科技创新体系,其中科技企业孵化器达到25万平方米,孵化各类项目1000项,技术市场实现成交额17亿元,风险投资投融资达到10亿元以上。各县市区均辟建各具特色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基本实现各县市区“一套科技服务体系,一个企业孵化器,一个产业园”的新目标。
到2007年,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水平居于全国前列、全市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达到60%以上,传统工业高新技术化取得跨越式进展,工业产品结构基本形成以高新技术产品为主导的新格局。高新技术产业链得到全面拉伸,并遍布“大大连”的“两城三星”、生物工程产业形成制药、基因制品、功能食品、海洋生物等优势产业;新材料产业形成非金属材料、生物医学材料功能材料、特种用途材料为主体的新格局;农业新品种更新换代率达到90%以上,农副产品加工业得到长足发展。全市技术交易市场总面积达到5万平方米,技术交易额超过30亿元。
到2010年,高新技术产业接近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全市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70%以上。软件园—七贤岭一旅顺南路成为软件业、智能信息服务业,以及相关培训业产业带;开发区一双D港—黄海大道入口以北成为双D产业带;黄海大道两翼成为现代农业高科技产业带;沈大高速公路两翼成为现代农业深加工产业带。科技创新体系完善,功能完备,效益突出,全民科技意识和科技素质显著提高。在软件及信息服务业、电子产品制造、生物工程、新材料、高效节能与环保、现代高科技农业等各产业领域,形成一批技术上接近和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规模达50亿元以上,实行跨国经营的高新技术企业集团或跨国公司。国际软件名城和亚太地区信息服务中心的地位初步确立;采用国际标准进行生产的高新技术产品达到50%以上。
到2020年,高新技术产业达到或超过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全市各主要工业产品基本实现高新技术化,高新技术产业比2000年翻三番,突破3500亿元。一大批世界工业500强公司进入大连,高新技术产业技术标准、产品标准实现与国际接轨,国际软件名城地位得到巩固。高新技术产业成为我市经济发展及对外经济贸易的支柱产业和“大大连”的产业支柱。
二、关于信息产业发展
(一)发展思路。我市要以建设环渤海乃至东北亚地区电子信息产品制造、加工和出口基地、国际软件名城和东北亚信息服务中心为目标,实现信息产业新的跨越式发展;以牵动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为方向,以宽带网络建设为基础,以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为核心,以电子政务为龙头,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和现代化为重点,全面建设“数字大连”。
(二)发展目标。到2005年,“数字大连”的总体框架基本形成。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实现工业总产值650亿元,年均增长24%;软件业实现销售收入100亿元,年均增长63%,出口创汇5亿美元,年均增长115%;电子信息服务业营业收入180亿元,年均增长弱%。 到2007年,信息化整体水平位居全国前列。信息基础设施适应现代化城市发展需要,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水平得到普遍提高,基本普及现代信息技术在经济和社会各领域的应用,“数字大连”主要业务系统不断完善;奠定了环渤海乃至东北亚地区电子信息产品制造、加工和出口基地、国际软件名城以及东北亚信息服务中心的坚实基础,信息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总产值达到1000亿元,年均增长24%;软件业销售收入达到150亿元,年均增长46%,出口创汇8亿美元,年均增长74%;电子信息服务业营业收入250亿元,年均增长38%。
到2010年,信息化整体水平达到中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水平。建成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信息基础设施,现代信息技术在经济和社会各领域得到比较广泛的应用,“数字大连”基本建成;信息技术创新体系初步形成,初步确立环渤海湾乃至东北亚地区电子信息产品制造、加工和出口基地、国际软件名城以及东北亚信息服务中心的地位,信息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型支柱产业。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工业总产值达到1650亿元;软件业销售收入达到500亿元,出口创汇30亿美元;电子信息服务业营业收入达到300亿元。
到2020年,信息化整体水平接近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水平。信息基础设施继续保持世界先进水平,满足宽带化、个人化、智能化的通信服务,信息资源实现了世界范围的充分利用和高度共享,现代信息技术在经济和社会各领域得到全面广泛的应用,人们的生活、工作方式和环境得到显著改善和优化,“数字大连”全面建成;确立环渤海湾乃至东北亚地区最有影响的电子信息产品制造、加工和出口基地,国际软件名城和东北亚信息服务中心的地位,信息技术研发接近国际先进水平,信息产业成为大连国民经济的第一主导型支柱产业,信息产业增加值占全市同期GDP的30%以上。
三、关于金融业发展
(一)发展目标。到2010年,基本建成银行、保险、证券、信托、期货等各行业全面发展、各类中外资金金融机构聚集、服务功能完善的金融机构体系,金融机构数量在现有的基础上翻一番,每年新增分行、分公司以上级金融机构3家以上。到2020年,将我市建设成为东北亚地区的国际金融中心。
实现金融业持续、快速增长,做大金融业体量。金融资产在现有基础上翻两番;金融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由现在的5.3%提升到10%;银行存贷款保持12%以上的年增长率,总额翻两番,分别达到8000亿元和7000亿元;保费收入保持20%以上的年增长率,总额翻三番,达到260亿元;期货业保持全国领先,大豆期货交易保持亚洲第一、全球第二的位置,增加交易品种,期货交易额年均增长10%以上,总额达到5万亿元。
基本形成充分开放、辐射力强、功能完善的金融市场体系,同业拆借市场、票据贴现市场、外汇调剂市场、证券交易市场、期货交易市场不断完善,交易规模保持10%以上的年增长率。建设安全、有序、诚信、公平竞争的金融环境,银行资本充足率达到巴塞尔协议规定的8%以上,不良资产率控制在国际通行警戒线标准10%以下。
(二)工作措施。一是加大对外开放,积极吸引内外资金融机构尤其是法人公司落户大连,积极发展各类金融中介机构。二是加强金融风险防范和不良资产清理,强化金融综合监管;全面推进诚信体系建设,整顿规范市场秩序。三是实施内引外联,做大做强大连市商业银行、大通证券、华信信托投资公司等地方金融机构;鼓励金融机构向外拓展业务市场。四是大力推进金融信息化建设,实现金融服务电子化、网络化和国际化。五是充分发挥资本市场融资功能,开展资本运作,加快拟上市企业培育,做强做大上市公司;积极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拓宽融资渠道,加大金融对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的资金支持力度。
参考资料: http://www.greaterdalian.cn/book.asp?id=102
展开全部
软件业,大连软件园正在蓬勃发展~~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房地产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与动漫有关的产业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