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不会写怎么办?
4个回答
展开全部
【作文不会写怎么办】
一般来说,写文章就是说事。事情说清了,文章也就写完了。但是,写文章又和说事不同,因为文学是形象思维的,写出来的东西是要人看的,为了让人爱看,看了后感同身受,要达到说的事动人、被说的人感人,需要有高超的语言手段,高妙的语言技巧,这就需要讲求语法修辞,语言能力。写文章要有中心,要让看文章的人知道你要说的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事,就要突出中心。在写的时候,要考虑布局合理,还要讲求艺术手法等等。为了把写作过程说明白,下边,我分几个方面加以叙述:
一、选材
选材很重要。我们生活在大千世界里,大千世界的生活异彩纷呈,万花盛开,我们周围的各个方面都有许多动人的事迹,古今中外,有好多事情值得我们研究,有好多的事物值得我们探讨、歌颂和赞扬。对于作者来说,他的兴趣、爱好、感受、、熟悉程度和探讨愿望又不同,面对的对象也不同,这就有个选材的问题。首先,你要确定这篇文章为谁写,为什么写,给什么人看,这是一个前提。是批评还是歌颂,批评的要切中时弊,歌颂的要恰到好处,要批评或歌颂,观点要对,论据要充分,就是手里要有好多雄辩的论据,能说明问题,就是说理要有说服力;要歌颂,要说出原因,要明确歌颂的理由,有哪些方面值得歌颂,为什么歌颂,佩服在哪里,也就是先要搞清楚要写的文章的中心思想。这就要先做到心中有数。
选材就是要先在头脑中思虑一下,什么事在我的心中最想写,我的头脑里已经有了那些思考好了的东西,必须把它遣于笔端。有时,想写,但又不知写什么好,那就先不要动笔,硬写是不行的。南北朝时,南朝有个才子叫江淹,很有文采,诗赋名声远播。有句诗是“江淹得笔聪”,说他做梦想要写出最好的诗赋,结果,有人赠他一只好笔,从此,他诗兴大发,写出了好多的好文章,好诗赋。后来他不行了,头脑混乱,写不出东西来,人们说是“江郎才尽”了。这是说要有灵感,很多时候,你的灵感上来了,头脑中的东西在翻腾,心中的思绪在撞击,已经到了不写不行了的程度,那就好办了。如果没有想好,那就翻翻书,或看看报,启发启发自己的思维。必须有自己的想法。有了想法就好办了,就是确定想法是第一步。然后,像盖房子似的,看看都需要写什么料,要先把需要的原料置办好,要先把需要的砖瓦沙石,钢材水泥,木料白灰搞齐全了,料全了,就可以动工了。
二、列提纲
列提纲很重要,列提纲的过程也是打腹稿的过程。要列出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再写什么,怎么开头,怎么结尾,在什么地方议论,怎么议论,议论几个观点;在什么地方抒情,抒发哪几个方面的感情,怎么抒情。这里要强调,文章的开头结尾也是十分重要的。我们常说要“虎头蛇尾”,就是开头要有力,像老虎的头似的,结尾要像蟒蛇的尾巴似的,有气魄。这当然要看写什么样的文章而定。对于记叙、抒情一类的文章,有的以开头总领全篇,有的以最充沛的感情抒情开篇,有的开宗明义,交代出事情的来龙去脉,这都不能一概而论。要看怎么布局。像有的作者用“题记”,也是一种方式。但是,要强调的是,一定要新颖,不落俗套。列提纲最好细一点,甚至最典型的句子也要列进去。提纲要把你想说的都囊括进去,列完之后,缕一缕,看看该说的落没落,有没有啰嗦的地方,啰嗦的、不该说的坚决砍下去。所谓该砍的,就是那些与主题联系不大的内容,或者与主题联系不是很紧密的部分。这样,你要写什么心理基本有数了,怎么写、写什么,文章的脉络都基本清楚了,心里也有底了,就可以动笔写了。
三、起稿
起稿的过程是文章好坏的关键。因为在起稿中,除了按着提纲所列的顺序写之外,还要考虑语法修辞的运用,什么地方运用比喻、夸张、借喻的手法,什么地方运用拟人、夸张的手法,排比句手法在什么地方用,叙述、议论、抒情的运用怎么摆布,词语怎么搭配用,语言怎么取舍等等。写的时候不要拘泥,要放开笔,放开思维,大胆写。北宋的大文豪苏东坡有一句名言,所谓“行文大略如行云流水,当行于不可以不行,当止于不可不止”,就是说,该说的一定要说到,该停下来时一定要停。叙事要简洁明了,言简意赅,不能拖沓,这里有一个故事,不妨借鉴一下:
北宋的诗人秦观(字少游),与黄庭坚、晁无咎、张耒齐名,由于他们共同尊奉苏轼(苏东坡)为师,时人称之为苏门四学土。据《花庵词选注》说,苏东坡在四学士中最喜欢秦观,对他的诗文常常赞誉不已。有一次,秦观从会稽远路回京后,前去拜望苏轼,正巧晁无咎也在座。大家谈起了创作,东坡问少游近日作了哪些诗词,少游说出了自己喜欢的:“小楼连苑横空,下窥绣毂雕鞍骤”几句。东坡听了微笑着说道:“十三字只说得一人骑马楼前过。”缺点是“字多意少”。秦观也问东坡近日作品,苏轼念了一首:“燕子楼空,佳人何在,空锁楼中燕。”晁无咎听了高兴地说道:“三句话说尽了张建封燕子楼的一段故事。”两人十分叹服。像这样在文学史上都很有名气的人,同是用了13字,尚且反映出不同的效果,我们这些人在写文章选用词句时,就更不可不多费点斟酌。要尽量做到运用极其精练的文字,表现丰富的思想内容,去掉“字多意少”冗长拖沓的毛病。
我们在写文章叙事时,免不了要用到一些典故,这些典故一定要有出处,让人们一看就能明白,理解为什么要用。但是,也大可不必拘泥。据说,苏轼在一次应考中,作了篇春秋大义之文,叫《刑赏忠厚之至论》。其中有一段是这样说的:
当尧之时,皋陶为士,将杀人,皋陶曰“杀之三”,尧曰“宥之三”,故天下畏皋陶执法之坚,而乐尧用刑之宽。四岳曰“鲧可用”,尧曰“不可,鲧方命圮族”,既而曰“试之”。何尧之不听皋陶之杀人,而从四岳之用鲧也?然则圣人之意,盖亦可见矣。考官梅尧臣对苏轼的文章惊为天人,但对取典拿捏不准。在苏轼拜见他时,梅问及尧和皋陶对话的出处。苏轼笑答:“想当然耳。”实际上,上面典故出自《礼记》,发生在周公身上,苏轼考试时候记到尧的身上了,但居然蒙过了老师梅尧臣,可见功力非凡。
这就是说,为了达到文章效果,也不一定都那么死板,也可以适当发挥自己的创造性,以达到文章的更好效果。
这里要强调,写不同的文章,手法是不同的。说明文是以说明问题为主,基本是论述、说明问题,说明某种事物,一般不用抒情,少有议论;叙述文以叙述为主,讲清事情的起止始末,适当议论,而少有抒情的文字;抒情散文是以抒情为主,加以适当的叙述和议论。但做为我们平时写文章,似乎可以不必那么刻板。当然,说明文和叙述文都属于散文范畴,但抒情散文有它的独特的地方,我们不妨重点说一下:
抒情散文在某种程度上说就是诗,所以抒情散文也叫做散文诗,但它不讲韵律、不求押韵。可是,它有诗的意境,诗的韵味,诗的句式,就是它具备了诗家三味,简言之就是它意浓、语浅、情真。而那些最普通的语言,往往最能表达出深刻的思想内涵。散文虽称散,是形散而意不散,按着《文心雕龙》的思想,散文是有心的。散文的心,是文章的中心思想,一切的展开都是围绕着中心思想展开,文心是支配通篇文章的总司令,所以在写散文的的时候,叙述也往往多比喻、夸张、排比之之类的句子,抒情热烈奔放,爱恨寓于字里行间,议论也往往含有很浓的激情。但这些都必须汇聚于一心,不离主题,像一个人似的,全身由心脑支配。散文以叙述、议论、抒情相结合为根本,既可以夹叙夹议,又可以叙述、议论、抒情相间错,也可以边叙、边议、边抒情。总之,抒情散文是以情赢人的。
四、修改
好文章是改出来的,修改文章需要功夫。有的文章可以当时改,有的文章可以先放一放,放的时间长一些更好,到那时再改,你会发现有好多新的看法,新的补充,对文章会很有益处。
改文章的时候,不要忙,要先通读一遍,先要看清在观点、立场上有没有问题,是否对社会、对人民有利,观点有没有问题,立场有没有错。观点立场错了,那这篇文章就不行了。如果观点立场没问题,接下来看看文章是否通顺,有没有蹩脚的地方,如果有,那要坚决地改过来。看有没有断档的地方,有断档的地方那要弥补上,或者用过渡性的语言把它连接上。这种过渡性的语言,一定要恰当、巧妙,否则,就会给人以极不舒服的感觉,文章就失去了光彩。文章经过捋顺,基本通畅了,那就可以进入细改阶段了。
细改的时候,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句子的推敲
句子推敲,首先要注意句子的通顺,句子的主、谓、宾的搭配是否合理,是否不该省略的主、谓、宾省略了;是否该加的补、定、状语没有加;动宾搭配合理不合理,这些弄明白了,才能保证句子的通畅。句子通畅了,才能保证文章的通畅。另外,要确定好,所用的句子用在这里是否合理,表达的意思是否恰当、确切。都需要逐字逐句地认真地审视,不可马虎大意。
2、词语的推敲
“推敲”一词,本出自唐代诗人贾岛《题李凝幽居》一诗,此联是“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贾岛在是“推”还是“敲”的运用上,颇费思索。如果用“推字”,一是有鲁莽之意,二是有醉酒之意;三是有与诗意不符;;而用“敲”字,不仅没有了鲁莽和醉酒之意,还和诗意相吻合。他反复演示琢磨,又遇见了韩愈,最后做了用“敲”字的决定,而且完全符合夜深人静、幽隐阒寂的月夜境域。
我们在遣词造句中,要注意的有以下几点:词性不准的词,要弄清后再用,就是同义词、近义词,也要加以斟酌,尽量达到确切;词的褒贬意一定搞准,特别是介于两意之间的词、或稍偏于一面的词一定慎用,不可疏忽。另外,形容词或名词的使动用法、意动用法,也是要注意准确、恰当。形容词、动词的重叠用法,也要按照规则去用。至于副词、副词结构的状语作用、补语的运用,也要恰如其分地使用。
3、修辞法的推敲
我们的汉语的修辞法,共有十二个大类,称十二大修辞法,其中:比喻(包括明喻、暗喻、借喻)\、比拟(包括拟人、拟物)、夸张、引用、排比、设问、反问、对偶、(也称对仗)、反语、反复(也称重复)、对比(也称对照)、借代,这些修辞法也称十二个修辞格。其中较为常用的是:比喻、比拟、夸张、排比这几种。这些修辞法的运用,是并不容易的,如果使用了,一定要认真推敲,要做到贴切、逼真,才能对我们的文章祈祷给力的作用。修辞法的运用,不能仅从理论上去学习,是要经过反复地实际地练习,才能用好。
五、文章名字的推敲
文章的名字和文章的水平虽然未必完全一致,但是,它十分重要。人们在没看到那篇文章时,无论在网上,还是在平面媒体上,首先看到的是文章的名字。好的文题,当然吸引人们的注意力,让人们会有要看一看的欲望。如果文章的题目和内容相符,那么,就会在一定程度上,给文章提升品味。就像一个人,虽然没有见面,但是名字完全可以让人喜欢一样。
此外,标点的运用也要妥善。特别是问好、说明号、叹号、省略号,它们的活用,在一定的条件下,也会有特殊的效果。我们不能不加以注意。
以上的见解,仅是我个人的心得体会,没有说什么高深的道理,只是说说基本方法,很浅显,未必完全正确。如果能对我的网友们有所补益,则幸甚!
一般来说,写文章就是说事。事情说清了,文章也就写完了。但是,写文章又和说事不同,因为文学是形象思维的,写出来的东西是要人看的,为了让人爱看,看了后感同身受,要达到说的事动人、被说的人感人,需要有高超的语言手段,高妙的语言技巧,这就需要讲求语法修辞,语言能力。写文章要有中心,要让看文章的人知道你要说的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事,就要突出中心。在写的时候,要考虑布局合理,还要讲求艺术手法等等。为了把写作过程说明白,下边,我分几个方面加以叙述:
一、选材
选材很重要。我们生活在大千世界里,大千世界的生活异彩纷呈,万花盛开,我们周围的各个方面都有许多动人的事迹,古今中外,有好多事情值得我们研究,有好多的事物值得我们探讨、歌颂和赞扬。对于作者来说,他的兴趣、爱好、感受、、熟悉程度和探讨愿望又不同,面对的对象也不同,这就有个选材的问题。首先,你要确定这篇文章为谁写,为什么写,给什么人看,这是一个前提。是批评还是歌颂,批评的要切中时弊,歌颂的要恰到好处,要批评或歌颂,观点要对,论据要充分,就是手里要有好多雄辩的论据,能说明问题,就是说理要有说服力;要歌颂,要说出原因,要明确歌颂的理由,有哪些方面值得歌颂,为什么歌颂,佩服在哪里,也就是先要搞清楚要写的文章的中心思想。这就要先做到心中有数。
选材就是要先在头脑中思虑一下,什么事在我的心中最想写,我的头脑里已经有了那些思考好了的东西,必须把它遣于笔端。有时,想写,但又不知写什么好,那就先不要动笔,硬写是不行的。南北朝时,南朝有个才子叫江淹,很有文采,诗赋名声远播。有句诗是“江淹得笔聪”,说他做梦想要写出最好的诗赋,结果,有人赠他一只好笔,从此,他诗兴大发,写出了好多的好文章,好诗赋。后来他不行了,头脑混乱,写不出东西来,人们说是“江郎才尽”了。这是说要有灵感,很多时候,你的灵感上来了,头脑中的东西在翻腾,心中的思绪在撞击,已经到了不写不行了的程度,那就好办了。如果没有想好,那就翻翻书,或看看报,启发启发自己的思维。必须有自己的想法。有了想法就好办了,就是确定想法是第一步。然后,像盖房子似的,看看都需要写什么料,要先把需要的原料置办好,要先把需要的砖瓦沙石,钢材水泥,木料白灰搞齐全了,料全了,就可以动工了。
二、列提纲
列提纲很重要,列提纲的过程也是打腹稿的过程。要列出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再写什么,怎么开头,怎么结尾,在什么地方议论,怎么议论,议论几个观点;在什么地方抒情,抒发哪几个方面的感情,怎么抒情。这里要强调,文章的开头结尾也是十分重要的。我们常说要“虎头蛇尾”,就是开头要有力,像老虎的头似的,结尾要像蟒蛇的尾巴似的,有气魄。这当然要看写什么样的文章而定。对于记叙、抒情一类的文章,有的以开头总领全篇,有的以最充沛的感情抒情开篇,有的开宗明义,交代出事情的来龙去脉,这都不能一概而论。要看怎么布局。像有的作者用“题记”,也是一种方式。但是,要强调的是,一定要新颖,不落俗套。列提纲最好细一点,甚至最典型的句子也要列进去。提纲要把你想说的都囊括进去,列完之后,缕一缕,看看该说的落没落,有没有啰嗦的地方,啰嗦的、不该说的坚决砍下去。所谓该砍的,就是那些与主题联系不大的内容,或者与主题联系不是很紧密的部分。这样,你要写什么心理基本有数了,怎么写、写什么,文章的脉络都基本清楚了,心里也有底了,就可以动笔写了。
三、起稿
起稿的过程是文章好坏的关键。因为在起稿中,除了按着提纲所列的顺序写之外,还要考虑语法修辞的运用,什么地方运用比喻、夸张、借喻的手法,什么地方运用拟人、夸张的手法,排比句手法在什么地方用,叙述、议论、抒情的运用怎么摆布,词语怎么搭配用,语言怎么取舍等等。写的时候不要拘泥,要放开笔,放开思维,大胆写。北宋的大文豪苏东坡有一句名言,所谓“行文大略如行云流水,当行于不可以不行,当止于不可不止”,就是说,该说的一定要说到,该停下来时一定要停。叙事要简洁明了,言简意赅,不能拖沓,这里有一个故事,不妨借鉴一下:
北宋的诗人秦观(字少游),与黄庭坚、晁无咎、张耒齐名,由于他们共同尊奉苏轼(苏东坡)为师,时人称之为苏门四学土。据《花庵词选注》说,苏东坡在四学士中最喜欢秦观,对他的诗文常常赞誉不已。有一次,秦观从会稽远路回京后,前去拜望苏轼,正巧晁无咎也在座。大家谈起了创作,东坡问少游近日作了哪些诗词,少游说出了自己喜欢的:“小楼连苑横空,下窥绣毂雕鞍骤”几句。东坡听了微笑着说道:“十三字只说得一人骑马楼前过。”缺点是“字多意少”。秦观也问东坡近日作品,苏轼念了一首:“燕子楼空,佳人何在,空锁楼中燕。”晁无咎听了高兴地说道:“三句话说尽了张建封燕子楼的一段故事。”两人十分叹服。像这样在文学史上都很有名气的人,同是用了13字,尚且反映出不同的效果,我们这些人在写文章选用词句时,就更不可不多费点斟酌。要尽量做到运用极其精练的文字,表现丰富的思想内容,去掉“字多意少”冗长拖沓的毛病。
我们在写文章叙事时,免不了要用到一些典故,这些典故一定要有出处,让人们一看就能明白,理解为什么要用。但是,也大可不必拘泥。据说,苏轼在一次应考中,作了篇春秋大义之文,叫《刑赏忠厚之至论》。其中有一段是这样说的:
当尧之时,皋陶为士,将杀人,皋陶曰“杀之三”,尧曰“宥之三”,故天下畏皋陶执法之坚,而乐尧用刑之宽。四岳曰“鲧可用”,尧曰“不可,鲧方命圮族”,既而曰“试之”。何尧之不听皋陶之杀人,而从四岳之用鲧也?然则圣人之意,盖亦可见矣。考官梅尧臣对苏轼的文章惊为天人,但对取典拿捏不准。在苏轼拜见他时,梅问及尧和皋陶对话的出处。苏轼笑答:“想当然耳。”实际上,上面典故出自《礼记》,发生在周公身上,苏轼考试时候记到尧的身上了,但居然蒙过了老师梅尧臣,可见功力非凡。
这就是说,为了达到文章效果,也不一定都那么死板,也可以适当发挥自己的创造性,以达到文章的更好效果。
这里要强调,写不同的文章,手法是不同的。说明文是以说明问题为主,基本是论述、说明问题,说明某种事物,一般不用抒情,少有议论;叙述文以叙述为主,讲清事情的起止始末,适当议论,而少有抒情的文字;抒情散文是以抒情为主,加以适当的叙述和议论。但做为我们平时写文章,似乎可以不必那么刻板。当然,说明文和叙述文都属于散文范畴,但抒情散文有它的独特的地方,我们不妨重点说一下:
抒情散文在某种程度上说就是诗,所以抒情散文也叫做散文诗,但它不讲韵律、不求押韵。可是,它有诗的意境,诗的韵味,诗的句式,就是它具备了诗家三味,简言之就是它意浓、语浅、情真。而那些最普通的语言,往往最能表达出深刻的思想内涵。散文虽称散,是形散而意不散,按着《文心雕龙》的思想,散文是有心的。散文的心,是文章的中心思想,一切的展开都是围绕着中心思想展开,文心是支配通篇文章的总司令,所以在写散文的的时候,叙述也往往多比喻、夸张、排比之之类的句子,抒情热烈奔放,爱恨寓于字里行间,议论也往往含有很浓的激情。但这些都必须汇聚于一心,不离主题,像一个人似的,全身由心脑支配。散文以叙述、议论、抒情相结合为根本,既可以夹叙夹议,又可以叙述、议论、抒情相间错,也可以边叙、边议、边抒情。总之,抒情散文是以情赢人的。
四、修改
好文章是改出来的,修改文章需要功夫。有的文章可以当时改,有的文章可以先放一放,放的时间长一些更好,到那时再改,你会发现有好多新的看法,新的补充,对文章会很有益处。
改文章的时候,不要忙,要先通读一遍,先要看清在观点、立场上有没有问题,是否对社会、对人民有利,观点有没有问题,立场有没有错。观点立场错了,那这篇文章就不行了。如果观点立场没问题,接下来看看文章是否通顺,有没有蹩脚的地方,如果有,那要坚决地改过来。看有没有断档的地方,有断档的地方那要弥补上,或者用过渡性的语言把它连接上。这种过渡性的语言,一定要恰当、巧妙,否则,就会给人以极不舒服的感觉,文章就失去了光彩。文章经过捋顺,基本通畅了,那就可以进入细改阶段了。
细改的时候,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句子的推敲
句子推敲,首先要注意句子的通顺,句子的主、谓、宾的搭配是否合理,是否不该省略的主、谓、宾省略了;是否该加的补、定、状语没有加;动宾搭配合理不合理,这些弄明白了,才能保证句子的通畅。句子通畅了,才能保证文章的通畅。另外,要确定好,所用的句子用在这里是否合理,表达的意思是否恰当、确切。都需要逐字逐句地认真地审视,不可马虎大意。
2、词语的推敲
“推敲”一词,本出自唐代诗人贾岛《题李凝幽居》一诗,此联是“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贾岛在是“推”还是“敲”的运用上,颇费思索。如果用“推字”,一是有鲁莽之意,二是有醉酒之意;三是有与诗意不符;;而用“敲”字,不仅没有了鲁莽和醉酒之意,还和诗意相吻合。他反复演示琢磨,又遇见了韩愈,最后做了用“敲”字的决定,而且完全符合夜深人静、幽隐阒寂的月夜境域。
我们在遣词造句中,要注意的有以下几点:词性不准的词,要弄清后再用,就是同义词、近义词,也要加以斟酌,尽量达到确切;词的褒贬意一定搞准,特别是介于两意之间的词、或稍偏于一面的词一定慎用,不可疏忽。另外,形容词或名词的使动用法、意动用法,也是要注意准确、恰当。形容词、动词的重叠用法,也要按照规则去用。至于副词、副词结构的状语作用、补语的运用,也要恰如其分地使用。
3、修辞法的推敲
我们的汉语的修辞法,共有十二个大类,称十二大修辞法,其中:比喻(包括明喻、暗喻、借喻)\、比拟(包括拟人、拟物)、夸张、引用、排比、设问、反问、对偶、(也称对仗)、反语、反复(也称重复)、对比(也称对照)、借代,这些修辞法也称十二个修辞格。其中较为常用的是:比喻、比拟、夸张、排比这几种。这些修辞法的运用,是并不容易的,如果使用了,一定要认真推敲,要做到贴切、逼真,才能对我们的文章祈祷给力的作用。修辞法的运用,不能仅从理论上去学习,是要经过反复地实际地练习,才能用好。
五、文章名字的推敲
文章的名字和文章的水平虽然未必完全一致,但是,它十分重要。人们在没看到那篇文章时,无论在网上,还是在平面媒体上,首先看到的是文章的名字。好的文题,当然吸引人们的注意力,让人们会有要看一看的欲望。如果文章的题目和内容相符,那么,就会在一定程度上,给文章提升品味。就像一个人,虽然没有见面,但是名字完全可以让人喜欢一样。
此外,标点的运用也要妥善。特别是问好、说明号、叹号、省略号,它们的活用,在一定的条件下,也会有特殊的效果。我们不能不加以注意。
以上的见解,仅是我个人的心得体会,没有说什么高深的道理,只是说说基本方法,很浅显,未必完全正确。如果能对我的网友们有所补益,则幸甚!
2017-04-15 · 知道合伙人人力资源行家
518姚峰峰
知道合伙人人力资源行家
向TA提问 私信TA
知道合伙人人力资源行家
采纳数:50866
获赞数:564263
大学班长,中共党员。一次性通过英语四六级及计算机二级,现任公司综合办主任。为百度金榜题名时团队团长。
向TA提问 私信TA
关注
展开全部
写作文的方法技巧:
一 要积累作文材料
积累丰富的作文材料是写好作文的首要条件。许多文章高手文思敏捷,很重要的原因是他们脑子有一个丰富的材料库,写起文章来,就能得心应手,左右逢源。同学们要写好作文,也必须花大力气积累作文材料。作家秦牧说:“一个作家应该有三个仓库:一个直接材料的仓库装从生活中得来的材料;一个间接仓库装书籍和资料中得来的材料,另一个就是日常收集的人民语言的仓库。有了这三种,写起来就比较容易。”这段话中说的前两个仓库正是同学们写好作文应必备的。
1、积累“从生活中得来的材料”,最好的方法是坚持写观察日记。同学们写日记的通病是记流水帐,自己觉得没意思,也就懒得写了。建议你们照老舍先生教的方法写:“你要仔细观察身旁的老王或老李是什么性格,有哪些特点,随时注意,随时记下来……要天天记,养成一种习惯。刮一阵风,你记下来;下一阵雨你也能记下来,因为不知道哪一天,你的作品里需要描写一阵风或一阵雨,你如果没有这种积累,就写不丰富。”
|2、积累“书籍和资料中得来的材料”,一方面靠课内阅读,把语文课堂中的阅读和写作结合起来;另一方面还要靠课外阅读,坚持写摘录式的读书笔记。如果每段摘录用一张纸片,就是读书卡片。俗话说:“好记忆不如烂笔头”。记忆力再强,时间长了,要记的内容多了,总会遗忘一些。如果一边读书,一边把认为很精彩的内容摘录下来,不仅能避免遗忘,而且翻阅起来也很方便。
所谓值得摘录的“精彩内容”。与阅读者的兴趣、爱好、水平、需要等等因素有关,并无统一标准。一般来说,精彩警策的语句,生动形象的描写,新颖深刻的观点,活泼有趣的对话乃至优美的词语,都可以分类摘录。为了以后查阅方便,在摘录原文的后面注明材料的出处也是必要的。
不少同学写过摘录或读书笔记,但坚持写的不多。一项有益的工作半途而废是很可惜的。有人统计:马克思写《资本论》,写过“摘要”的书籍多达1500多种;列宁写《哲学笔记》,直接引用的哲学著作多达数十种。像革命导师那样,坚持写摘录式读书笔记吧,它能使你成为聪明、充实、富有的人,能使你今后写作时文思敏捷笔下生花。
二 要按循序渐进的规律训练
提高写作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有长期打算,因此,要安排好作文训练的序列。怎样的序列是最合理的,从众多写作人才成长的过程中,我们看到了异彩纷飞的“序列”,还很难谈那一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下面介绍“七先七后”的训练序列,也许是比较具有普通意义的一种,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情况,参考使用。
1 先练习写记叙、描写文章,后练习写说明、议论的文章。
2 先练习写自己亲身经历的事,后练习写别人转述的事
3 先侧重训练观察和积累,后侧重训练分析和表达。
4 先练习写单纯的事,后练习写复杂的事。
5 先不受写作“框框”的限制,放开胆子写;后按不同文章的基本要求及特点作规范训练。
6 先“模仿”,写依样画葫芦的文章;后“创造”,写新颖别致的文章。
7 先力求把文章写长,强调扩展与铺陈;后力求把文章写短,讲究简洁凝炼。
以上“七先七后”,与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由具体到抽象,和能力培养的规律,由低到高、由拙到巧是一致的。至于以何时或达到何种程度作为先与后的界限,这又是个不能“一刀切”的问题,必须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如果有的同学将上述七先七后交替反复安排,如模仿创造再模仿再创造,也未尝不可。
三 要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
同学们从小学进入初中后,作文训练踏上新的历程,要特别注意培养自己良好的写作习惯。从作文比赛获奖同学的写作经验中,我们总结出下面七条良好的写作习惯,供同学们参考。
1 “天天动笔,多少写一点”的习惯。不少获奖同学说他们的作文获奖,归功于他们坚持写日记,时间多则多写,时间紧则少写,哪怕少到几十个字,也从不间断。这的确是经验之谈。俗话说“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天天动笔,即能使笔头子练得更灵巧,还能积累许多作文素材。
2 “通篇构思,写作文提纲”的习惯。写作文切忌写了上段还不知道下段写什么,一定要通篇构思,并且用提纲的形式把构思的作文“框架”固定下来。长期从事写作的人动笔前也是有提纲,不过有的把提纲藏在肚子里,名曰“腹稿”罢了。
3 “默诵文章初稿”的习惯。古代写诗,有“吟”和“哼”的习惯,因为有很多毛病是“看”不出问题来的,念出声。如果是在考场上,就只能默读,才能发现句子是否顺通,语气是否连贯,文脉是否流畅,音韵是否和谐。
4 “认真修改”的习惯。古人云:“文章不厌百回改”,这是写好文章的金玉良言,也是所有文章高手的经验。如果没有这个习惯,要写好文章几乎是不可能的。
5 “不说假话”的习惯。凡是好文章,一定是作者真情的流露,任何一点虚假都骗不过读者的眼睛。如果同学们初学写作就染上无病呻吟的绝症,作文的前途几乎就没有好起来的希望了。
6“不要硬写,强迫自己写”的习惯。鲁迅说写不下去不要硬写,当然是对的,因为硬写出来的东西免不了虚假。但是,同学们面队老师的作文命题,如果一时写不下去,切不可借“不要硬写”为由而不交卷。一时写不下去,放一会儿是可以的,但要强迫自己去思考,去彻底清查你的“材料库”,一定能找到符合命题的材料。经过多次“强迫自己写”,思路打开了,作文水平也就提高了。
7 “保持文面整洁,书写力求规范”的习惯。现在的青年学生一般很注意自己的仪表,这是无可非议的。“文面”整洁和书写规范就是作文的仪表,自然是非讲究不可的。
一 要积累作文材料
积累丰富的作文材料是写好作文的首要条件。许多文章高手文思敏捷,很重要的原因是他们脑子有一个丰富的材料库,写起文章来,就能得心应手,左右逢源。同学们要写好作文,也必须花大力气积累作文材料。作家秦牧说:“一个作家应该有三个仓库:一个直接材料的仓库装从生活中得来的材料;一个间接仓库装书籍和资料中得来的材料,另一个就是日常收集的人民语言的仓库。有了这三种,写起来就比较容易。”这段话中说的前两个仓库正是同学们写好作文应必备的。
1、积累“从生活中得来的材料”,最好的方法是坚持写观察日记。同学们写日记的通病是记流水帐,自己觉得没意思,也就懒得写了。建议你们照老舍先生教的方法写:“你要仔细观察身旁的老王或老李是什么性格,有哪些特点,随时注意,随时记下来……要天天记,养成一种习惯。刮一阵风,你记下来;下一阵雨你也能记下来,因为不知道哪一天,你的作品里需要描写一阵风或一阵雨,你如果没有这种积累,就写不丰富。”
|2、积累“书籍和资料中得来的材料”,一方面靠课内阅读,把语文课堂中的阅读和写作结合起来;另一方面还要靠课外阅读,坚持写摘录式的读书笔记。如果每段摘录用一张纸片,就是读书卡片。俗话说:“好记忆不如烂笔头”。记忆力再强,时间长了,要记的内容多了,总会遗忘一些。如果一边读书,一边把认为很精彩的内容摘录下来,不仅能避免遗忘,而且翻阅起来也很方便。
所谓值得摘录的“精彩内容”。与阅读者的兴趣、爱好、水平、需要等等因素有关,并无统一标准。一般来说,精彩警策的语句,生动形象的描写,新颖深刻的观点,活泼有趣的对话乃至优美的词语,都可以分类摘录。为了以后查阅方便,在摘录原文的后面注明材料的出处也是必要的。
不少同学写过摘录或读书笔记,但坚持写的不多。一项有益的工作半途而废是很可惜的。有人统计:马克思写《资本论》,写过“摘要”的书籍多达1500多种;列宁写《哲学笔记》,直接引用的哲学著作多达数十种。像革命导师那样,坚持写摘录式读书笔记吧,它能使你成为聪明、充实、富有的人,能使你今后写作时文思敏捷笔下生花。
二 要按循序渐进的规律训练
提高写作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有长期打算,因此,要安排好作文训练的序列。怎样的序列是最合理的,从众多写作人才成长的过程中,我们看到了异彩纷飞的“序列”,还很难谈那一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下面介绍“七先七后”的训练序列,也许是比较具有普通意义的一种,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情况,参考使用。
1 先练习写记叙、描写文章,后练习写说明、议论的文章。
2 先练习写自己亲身经历的事,后练习写别人转述的事
3 先侧重训练观察和积累,后侧重训练分析和表达。
4 先练习写单纯的事,后练习写复杂的事。
5 先不受写作“框框”的限制,放开胆子写;后按不同文章的基本要求及特点作规范训练。
6 先“模仿”,写依样画葫芦的文章;后“创造”,写新颖别致的文章。
7 先力求把文章写长,强调扩展与铺陈;后力求把文章写短,讲究简洁凝炼。
以上“七先七后”,与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由具体到抽象,和能力培养的规律,由低到高、由拙到巧是一致的。至于以何时或达到何种程度作为先与后的界限,这又是个不能“一刀切”的问题,必须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如果有的同学将上述七先七后交替反复安排,如模仿创造再模仿再创造,也未尝不可。
三 要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
同学们从小学进入初中后,作文训练踏上新的历程,要特别注意培养自己良好的写作习惯。从作文比赛获奖同学的写作经验中,我们总结出下面七条良好的写作习惯,供同学们参考。
1 “天天动笔,多少写一点”的习惯。不少获奖同学说他们的作文获奖,归功于他们坚持写日记,时间多则多写,时间紧则少写,哪怕少到几十个字,也从不间断。这的确是经验之谈。俗话说“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天天动笔,即能使笔头子练得更灵巧,还能积累许多作文素材。
2 “通篇构思,写作文提纲”的习惯。写作文切忌写了上段还不知道下段写什么,一定要通篇构思,并且用提纲的形式把构思的作文“框架”固定下来。长期从事写作的人动笔前也是有提纲,不过有的把提纲藏在肚子里,名曰“腹稿”罢了。
3 “默诵文章初稿”的习惯。古代写诗,有“吟”和“哼”的习惯,因为有很多毛病是“看”不出问题来的,念出声。如果是在考场上,就只能默读,才能发现句子是否顺通,语气是否连贯,文脉是否流畅,音韵是否和谐。
4 “认真修改”的习惯。古人云:“文章不厌百回改”,这是写好文章的金玉良言,也是所有文章高手的经验。如果没有这个习惯,要写好文章几乎是不可能的。
5 “不说假话”的习惯。凡是好文章,一定是作者真情的流露,任何一点虚假都骗不过读者的眼睛。如果同学们初学写作就染上无病呻吟的绝症,作文的前途几乎就没有好起来的希望了。
6“不要硬写,强迫自己写”的习惯。鲁迅说写不下去不要硬写,当然是对的,因为硬写出来的东西免不了虚假。但是,同学们面队老师的作文命题,如果一时写不下去,切不可借“不要硬写”为由而不交卷。一时写不下去,放一会儿是可以的,但要强迫自己去思考,去彻底清查你的“材料库”,一定能找到符合命题的材料。经过多次“强迫自己写”,思路打开了,作文水平也就提高了。
7 “保持文面整洁,书写力求规范”的习惯。现在的青年学生一般很注意自己的仪表,这是无可非议的。“文面”整洁和书写规范就是作文的仪表,自然是非讲究不可的。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孩子不会写作文怎么办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欢校老师告诉你写作文的秘笈。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