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创新意识要贯穿数学教育始终
对于孩子来说好奇心是天性,他们有很多很多的问题,他们对一切都感新鲜、富于想象。保护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是教师的职责。学生有了创新意识,才会一直处于积极主动利用最优、最佳、新颖的方法解决问题。而不是一味地要求学生做题,学生做一些习题是必要的,可以帮助学生提高推理能力,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和技能。长期以来我们数学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是,过多的、盲目的、仅仅为了应付考试的习题训练,不仅束缚了学生好奇心和想象力。我们日常每一节课都要注重培养儿童的创新意思。我们要多问学生“为什么”;“还有没有更好的办法”;“如果从这个方面想,你想到什么”;看到这个条件,你想到什么”。
如:人教版五年级上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一课中的习题:一个新建的游泳池长50m,长是宽的2倍,深2.5m。现在要在游泳池的四周和底面贴上瓷砖,一共需要贴多少平方米的瓷砖?
学生通过读问题:“一共需要贴多少平方米的瓷砖?”马上明白这是求游泳池的表面积。学生通过读条件:“游泳池的四周和底面贴上瓷砖”,知道这是求游泳池的左右面、前后面、下面。学生通过分析得出式子:
50÷2=25(m)
50×25+25×2.5×2+50×2.5×2
这时,我追问学生:“有没有更简单的计算方法呢?”学生通过观察计算的式子和需要同时左右面、前后面。
所以我们可以这样:50×25+(25×2.5+50×2.5)×2
左右面、前后面需要计算2次,所以我们把计算的式子放在括号内,括号外再乘以2,表示计算2次。
学生在我的不断追问下,激发了他们的创新意识,学生利用已学的乘法分配率,把计算和解题思维达到最优法。
二、从“分析与解决问题”到“发现提出问题”
数学新课标提出:“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增强应用意识,提高实践能力。获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体验解决问题的多样性,发展创新意识。”新课标强调“分析与解决问题”,还强调“发现提出问题”,这是数学课程目标的一个发展,其实就是重视创新,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如: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分数的基本性质》一课中,课前我要求学生先预习课文,预习完之后尝试完成书本的习题并且根据本节课,你有什么困惑?请提出一条有价值的问题。学生有商的不变规律和分数的意义的基础知识,自学本节课困难不大。第二天上课时,有2个学生提出了两条非常有价值的问题。
问题1:分数的分子和分母能不能同时乘以一个小数,而分数的大小不变呢?
问题2:为什么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而数学大小不变呢?
2个有价值的问题的提出,解决我让学生回答这些问题,我做补充。虽然大部分学生提出的问题没有什么价值,但是我上课时提醒学生围绕本课的重点提出有价值的一个大问题,并且学生的问题意识得到很好地培养,培养了学生学会提出有价值的问题,的创新意思,会独立的提出问题,进而逐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
三、综合实践活动是培养创新意识的重要载体
教师要充分发挥综合与实践是“以问题为载体、以学生自主参与为主的学习活动”的特点和功能。让学生在此类活动中经历观察、实验、归纳、抽象、概括、猜想等多样性的活动,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分析、解决问题的全过程。这样的过程为日后学生的创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我们一线教师,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要时时培养,注意保护学生学习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发现问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种下创新的种子。
教师要改变以往的教育理念,树立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观
以往的教学思想,教学模式大多是以知识积累为主,以能力培养为辅。作为过分强调知识,过分推崇知识,不正视接受知识主体的人。这样极大的阻碍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抑制了学生的创新激情。在当今社会,要培养创新型人才,必须具备创新型的教师队伍,参与创新教育研究与实验。这就需要我们教师认真学习创新教育的理论和观点,掌握创新教育研究与实验的方法,应当着眼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完成角色转换。除此之外,教师还必须改革陈旧的课堂教学理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根据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真正实现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目标,教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转变观念:
1. 教师角色意识的转变
新课程下,教师应该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向学习的参与者、促进者、指导者;由教书匠转向科研型、创新型教师;由单一型教师转向综合型教师;由传统教学方式转向现代教学方式;由面向全体学生转向面向全体与面向个体相结合。
教师作为一个“学习的参与者”,在教学过程中要与学生共同学习、共同提高;教师作为一个“引导者、促进者”要起到引导、促进学生体验的作用;教师作为一个“指导者、领导者”,要艺术的把握课堂教学过程的走向、引领着学生发展的方向;教师作为一个“合作者”,应在与学生的交往中,忘记自己是老师的身份,而把学生视为志同道合的朋友。
2. 教师对学生态度的转变
有什么样的学生观 ,就有什么样的教育,教师的学生观是教育工作成败的关键,教师怎样看待学生 ,把学生看成什么样的人 ,对学生采取什么态度 ,是教育理论和实践的重要问题。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我们教师的上帝,也是特定的认识主体和信息交流主体。作为教师,我们不能把课堂当成是教师主宰的课堂,在现代教育发展的大背景下,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宰,而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与合作者。必须意识到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而不是“等待装满知识的容器”。因此,我们应该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尊严,热爱每一个学生。相信每个学生都有巨大的发展潜能,每个学生都是可塑的,都是值得期待的。
我们不能用统一的尺度衡量每一个学生,用统一的模式规范每一个学生。学生不仅是教育的对象,更是教育的最重要资源,是动力之源、能量之库。
3. 教师教学过程的转变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是为学服务的,教不是统治学,也不是代替学,教师的教是启发学生的学,引导学生的学。教师组织课堂教学不应从教出发,必须从学生的学出发。教师作用于全班所有的学生,学生既向教师反馈,又与同学交流,形成了思想、知识、情感、能力交流的网络。此过程是师生展开对话、理解而达成“你-我”师生关系的过程,是一个多向互动、动态生成的过程,是一个体验的过程,是师生双方在体验中共生共长的过程。
首先,学生学习的性质应由接受性、继承性转变为探索性、创造性。不是机械接受老师所教的知识,而是主动探究,积极思考,努力创造。其次,知识不再是教育追求的目的,而是实现创新的手段。创新教育中知识由目的因素变为过程因素或手段因素,学生应运用所学知识,不断开拓创新。再次,教学内容上,要从单纯的语言知识传授转向既学语言又学文化科技知识,培养人文精神。最后,教学方法上,既研究教法,又研究学法。我们应以培养学生的创造素质为出发点,最终真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当代教师的教育理念应当以学生的和谐发展为本,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尊重和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把学生的发展情况作为衡量教学成败的重要标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使教育过程成为教师和学生之间互动的过程,教师的主要角色不再是知识的传递者,而是学生汲取知识的引路人,和学生互相交换意见、一起思考、交流和切磋,成为学生最知心的良师诤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