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know-base.cdn.bcebos.com/lxb/notice.png)
孟子认为每个人都具有“仁义礼智”的本性,所以才会提出“人人皆可以为尧舜”。意思是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像尧舜这样的圣贤之人。也是为了鼓励人人向善,每个人都可以有所作为。
出自战国孟子《人皆可以为尧舜》(选自《孟子·告子章句下》),原文选段:
曹交问曰:“人皆可以为尧舜,有诸?”孟子曰:“然。”“交闻文王十尺,汤九尺,今交九尺四寸以长,食粟而已,如何则可?”
虽然人人都具有“仁义礼智”的本性,本性仍然需要自己 去“求”,即靠后天的修养。人只要经过努力,认真进行自我改造、自我修养,就都能成为尧舜也即圣贤之人。那些道德很差的人,原因在于他们没有能够充分发挥自己善的本质。所以如果人们能够努力探求善的本质则“人人皆 可为尧舜”。孟子认为很多人不能成为善人的原因是环境和欲望。
孟子提出了“民为贵”的思想可以看出他很注重人,注重人的本性和潜能,儒家讲究性本善,鼓励人人向善,这也表现出了孟子的思想境界之高。
儒家有二圣人:一是孔子,人称“至圣”;二是孟子,人称“亚圣”。孔子、孟子的思想,基本概括了儒家思想精华。因此人们习惯把儒家思想用“孔孟之道”来概括。
孟子是孔子之孙孔伋的再传弟子,从小接受母亲教育,发奋读书,后立志宣传儒家思想,发愿教化社会人心,终成一代圣人。“孟母三迁”的故事,便是讲述了孟子学习成才成长的经历。
《弟子规》告诉人们说:圣与贤、可驯致。意思是只要付出,人人都可以成为圣贤。孟子的人生故事告诉我们,只需努力上进,时刻不忘仁义礼智信,坚持孝悌之道,对社会有贡献,就会步入圣贤之道。孟子不管走到哪里,都传达孔子的孝悌之道、仁爱思维、修身理念。孟子经常说的一句话是:我们要奋斗啊,人人皆可为尧舜啊。
人人皆可为尧舜,这句话被普遍的流传后,刹时如同东风吹遍大地,如同春雨润泽万物。一时间,“人人皆可为尧舜”这句话,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起初这句话传到一名叫曹交的人的耳朵里。曹交沉思多日,始终没有找到谜底:奇异,尧舜多贤明啊,咱们怎能成为尧舜呢?不理解、不理解......。 曹交的朋友和他说,众人都说孟子是第一智者,你可以去请教他。因而曹交决议去找孟子请教:为什么说“人人皆可为尧舜”。
一天,恰逢孟子正在给门生讲解孔子的思想。曹交便来请教。曹交对孟子说:“耽搁您一点时间,请您指教一个问题。您说,每个人均可以做尧舜那样的圣人,真的能做到吗?”孟子说:“是的,人人皆可为尧舜。”曹交说:“我这就不太懂了。人们怎能都成为尧舜呢?我思虑多日,不明白为何,请您给我讲一讲。
孟子微微一笑说:“。你提出的问题,很多人也有这个疑问。人人皆可为尧舜,不是说你的位置、影响力,而是说在思想境界、道德品质上、做人做事上要和他们相同。如果做到了,也就是尧舜相同的圣人了。
曹交说道:“我懂了,您果然是高人啊。我明白了,人人皆可为尧舜,实际上是让人们学习尧舜的孝悌之道、谋福社会之心,只要真学真做,也就到达尧舜的境界了,您说的太好了。谢谢您了。
孟子说:“是啊,人人皆可成为尧舜,就看你是否下决心去做罢了”。孟子回头重重的对弟子们说:你们都要记住“人人皆可为尧舜”这句话,真学真做,持续尽力,大家加油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