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矿床成因规律
2020-01-16 · 技术研发知识服务融合发展。
1.地幔上隆、岩石圈减薄引起的玄武岩浆底侵作用
地幔上隆、岩石圈减薄引起的玄武岩浆底侵作用可能是南岭地区燕山期花岗岩形成和爆发性成矿的诱因(付建明等,2008)。南岭地区晚中生代出现的岩石圈减薄、岩浆的强烈活动和大规模成矿作用,是岩石圈(软流圈)发生灾变事件的结果。由于玄武岩浆的底侵作用,提供大量的热量,引起岩石圈的不同层圈(特别是地壳的熔融)形成大量的花岗质岩浆。同时,来自核幔边界的Sn与地幔富含F、Cl、CO2和(Sn)以及其他成矿物质的流体上升,与壳源成矿流体混合形成壳幔混合流体,随花岗岩浆上升冷却,也即从不稳定态转变为相对稳定的平衡态,岩浆中析出流体携带的成矿物质聚集,使矿床形成。由于岩石圈减薄,玄武岩浆底侵作用过程是在短时限完成的,相应的成矿作用时间也较短暂,因此被称之为“燕山期成矿大爆发”。
2.不同类型矿床(体)的成矿机制有所不同
当富含成矿物质的岩浆侵位到浅部后:①在较为封闭的条件下,由于流体运移缓慢,流体未能全部从岩浆中分离,将对早期形成的花岗质岩石进行交代,使岩石发生钠长石化、钾长石化、云英岩化和绢英岩化等,形成变花岗岩型、云英岩型等矿床(体);当围岩为碳酸盐地层时,由于其岩层渗漏条件较好,热液中的碱质及SiO2将与围岩发生化学反应,使围岩发生矽卡岩化。在交代过程中由于流体pH值和温度梯度的急剧变化,W、Sn等成矿物质的溶解度急剧降低,在蚀变带中形成矽卡岩型矿床(体);②在相对开放的条件下,流体与围岩反应较弱,此时温度下降是成矿物质沉淀的主要原因,在各种裂隙、层间或断裂破碎带,富含成矿物质的热流体沿这些构造薄弱带进行充填交代,形成石英脉型、破碎带蚀变岩型矿床(体)。总之,对于成矿流体形成什么类型的矿床(体),则要依据围岩性质、构造特征以及花岗岩的演化程度等多种因素而定。南岭中段锡矿的综合成矿模式如图3-8所示。
图3-8 南岭中段燕山期锡矿综合成矿模式
1—云英岩化;2—角岩化;3—矽卡岩化;4—大理岩化;5—锡矿体;6—含锡矽卡岩;7—钨锡石英脉;8—含锡云英岩大脉;9—铅锌矿脉;10—汞锑矿脉;11—镁铁质微粒包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