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化学数据处理方法
2020-01-17 · 技术研发知识服务融合发展。
区域地球化学勘查获得的海量的地球化学数据十分宝贵,为了从中获得更多的区域成矿信息和更直观有效地表达区域地球化学特征,获得的原始数据常用以下方法进行处理。
(一)常规统计分析
在地球化学数据处理中,多元统计分析是常用的有效方法,对于确定地球化学场的背景、元素组合分析、地质成矿环境分析都具有重要意义。统计分析中计算数据的平均值(X)、标准差(S)、异常下限〔X+(1~3)S〕、变异系数(Cv)、衬度(K),极大值、极小值是表示地球化学特征的基本参数;元素累加值与累乘值、元素对的比值等有助于确定资源量的富集程度。为了合理解释异常,一般采用异常下限的1、2、4倍,将正(负)异常划分为内、中、外3个带。目前,因子分析法、点群分析法、判别分析法、信息量计算法、特征分析法、逻辑信息法以及综合信息量法等,也开始使用于矿床统计预测,从而使化探资料在成矿预测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二)克立格法
克立格法包括普通克立格、泛克立格、指示克立格等基本方法,是把地球化学数据看作一种区域化变量,因而在对化探数据进行处理时,既对数据进行随机分析,又对数据进行结构分析,并借以制定正确的估值方案。在对数据进行滑动平均处理时,是根据变差图上各个方向“变化”的大小来合理确定“窗口”的大小与方向,从而较好地避免了人为因素。通过计算,不仅能给出总体估计值和剩余值,还可给出漂移值(线性非平稳背景),并分别给出相应图件。其中漂移图能较好反映区域化变量的空间变化趋势,而剩余异常则是一种直接找矿信息,可作为圈定成矿预测区的重要依据之一。
(三)确定地球化学背景与异常分形方法
地球化学背景及异常的确定是勘查地球化学的一个基本问题,传统的方法采用经典统计法,以地球化学数据的正态分布为假设前提。然而地球化学含量数据最显著的特征是它的空间属性,尤其是区域性的地球化学勘查,这种特征更为显著。但以单一的正态分布,不能正确地反映真实的地质景观现象。近来提出的地球化学异常的分形方法(Qiuming Cheng,Agterberg F P,1994)得到了较好的应用。采用元素含量—面积模式;元素含量—距离模式和多重分形技术确定异常下限等,可以避免同一成矿区(带)中存在不同地理地质景观对地球化学空间分布的影响。
(四)经处理后的数据可根据需要编制以下地球化学图件:
(1)单元素分布模式图;
(2)单元素衬值异常图;
(3)多元素异常图(2~3种相关元素一场叠置);
(4)元素组合累加累乘图;
(5)区域地球化学场分区图;
(6)区域构造地球化学图;
(7)元素地球化学块体资源量预测图。
2024-09-04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