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基功劳不小,为何在朱元璋称帝后主动告老还乡?

刘基为何告老还乡?... 刘基为何告老还乡? 展开
 我来答
史说新域
优质答主

2019-11-19 · 解读历史必须有创见,决不能做史料搬运工
史说新域
采纳数:1 获赞数:34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在明朝历史上,有一个颇为耐人寻味的现象:朱元璋称帝后不久,身为开国元勋、大功之臣的刘基却主动告老还乡,并没有充分享受到天下平定的胜利果实,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其实,这正是刘基这位“神算子”的高明之处,他早已经看穿了一切,尤其是朱元璋的为人。

一开始,刘基确实认为朱元璋是个好“老板”,他做了朱元璋的高参之后,就倾尽自己的聪明才智,义无反顾地为朱元璋所开展的兼并战争、统一大业而殚精竭虑,为其建国立本而贡献出一切。

在为朱元璋效力的过程中,刘基一贯不争功、不争官、不攫权。即使朱元璋也称赞他“诚意学贯天人,资兼文武,则相才孰有如诚意者。”刘基也不动心,并没有洋洋得意,以功自居,傲视他人。

然而,正因为刘基有将相之才,有过人之能,但不是淮系,不是朱元璋的心腹亲信,又是由元朝阵营投靠过来的,朱元璋对他的夸奖,只是空头的褒扬,实则置之不用,却重用(胡)惟庸等一班小人。

其实,朱元璋对刘基的“性刚嫉恶,与物多怜”表面赞扬,心颇非之。刘基这种性格和为人,与九五之尊的皇帝朱元璋就格格不入了。刘基也早已看出了这一点,为全身远害,在他的晚年不得不取之以明哲保身之策。

灭陈友谅、张士诚之后,天下既定之时,朱元璋对刘基的不满,已经流露出来。

至正二十六年四月,在讨论民供问题时,朱元璋就摆出自己要宽民的意见,并在谈话中批评刘基的想法,以示自己的爱民。刘基最后不得不进行检讨:“臣愚所不计,此上下兼足之道,仁政之本也。”

同年十月,朱元璋设御史台,封李善长为总裁官,刘基却只是议律官。从朱元璋对刘基的态度及封官的表象,不难看出,随着朱元璋地位的变化,越来越不把刘基放在眼里了。对刘基的意见,有时却故意吹毛求疵。以后在讨论施法问题时,朱、刘君臣二人意见又相悖逆。

洪武三年十一月,朱元璋大封功臣,其封公的有六人、封侯的有二十八,其中并没有刘基。一个月后,朱元璋才封刘基为诚意伯,食禄240石。

也就是说,明初封功臣为公、侯、伯三级,刘基为最后一级,俸禄则更无法理解,一般公1000至2500石;侯1000石至1500石;伯700石至1000石。虽然当时米的石数给足,但刘基的俸禄若与洪武十三年时相比,其俸禄数额仅只是五品官员的俸禄标准。

虽然朱元璋在《诰》中褒奖再高,未见实质性的东西,只不过是一种可望而不可及的政治悬念而已。

在大功告成之后,朱元璋一心要独揽大权、专断独裁,他要的是臣下绝对的服从,而拒听任何不同的意见。

君臣关系,君为主要的一面,“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视臣如手足,臣视君为腹心;君视臣如犬马,臣视君如国人;君视臣如粪土,臣视君如寇仇。”

朱元璋不是不懂得这些道理,为什么他从纳谏到拒谏,一方面与他的刚愎自用的性格有关,另一方面,从社会的最底层,爬上了社会顶端的他,己是小人得志太猖狂,忘却所以。

朱元璋称帝之后,拥有整个天下。刘基是居功至伟的文臣,渊博有才华,上通天文,下知地理,阴阳五行、卜筮问卦,堪舆术数无不精通。

可是,正因为刘基太能干了,朱元璋对他不得不防,一面要用,一面要压,挫其锐气,销其锋芒,时与排斥,不让他进入领导核心。

朱元璋一方面“用”刘基,命他制定法律、建章立制;另一方面“压”刘基,对他的建议常予驳斥,对他的看法时常予以纠正,以显示自己的高明。即使接受了刘基的观点,也要说道一番,借机炫耀自己的治政之水平。

很多人把刘基奉为神,足为高参。然朱元璋则把自己看作比刘基更神,更高明。在朱元璋的盛气凌人之下,刘基深感伴君如伴虎,为全身远害之计,刘基变了,再也不是那原先那个“刚毅慷慨,每论天下安危,则义形于色”的刘基了。

刘基终于意识到,在一个心胸狭隘、偏执、冲动、自私、寡恩、多疑、猜忌、残暴、刻酷、专断、霸道的君主手下为臣,要想实现自己的抱负己是不可能了,就是要想保住身家性命也成了很难很难的事,他不变也得变,由不得他自己。

刘基早已看出来,朱元璋口头上虽然说要招揽人才,人才是国之宝,但招贤也罢,纳谏也罢,万变不离其宗,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确保他自己的统治地位和利益,保住自己的家天下,保住朱氏王朝。

刘基还看穿了一个非常可怕的事实——朱元璋决心在自己有生之年,要像刘邦一样为自己的子孙后代扫除障碍,铺平道路。他首先想到的就是那些同自己共同打下天下,威重望高,甚至功高盖主的老臣宿将。自己百年后,子孙们难以镇住他们,这成了他的一个心病。所以,朱元璋从一个在战争中不嗜杀人的人,而一变为滥杀无辜、诛戮重臣,大开杀戒的人。

刘基以刚正不阿而著称于史。在朱元璋称帝之后,刘基与朱元璋在如何治理国家的问题上,尤其是在一些具体问题处理上政见常相左。而刘基又十分认真地固执己见,他总是抓住一切机会,甚至有时借天象变化,有时借天灾等自然现象,来宣扬自己的政治观点。

在了朱元璋效忠多年之后,刘基得出一个结论:朱元璋是一个非常多疑、心胸狭隘的君主,长此下去,若想保住自己的身家性命将不可得。在这样的情况下,刘基只得采取全身避祸之策,在朱元璋称帝之后不久就主动告老还乡了。

张生全精彩历史
2019-11-15 · 百家榜创作者,优质创作者
张生全精彩历史
百家榜创作者,优质创作者
采纳数:0 获赞数:112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刘基在明朝建国之初,就宣布告老还乡,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是害怕在权力倾轧中受害。刘基绝顶聪明,被朱元璋称作是自己的张子房。但是他有个毛病,就是性格比较急,又稍微有些固执。这样一来,他和朝廷中其他大臣的关系就不太好。比如,他因为制度法令问题,和李善长产生了很深的矛盾。同时,他因为多次被朱元璋召见,被胡惟庸猜忌。

(刘伯温)

刘基知道自己有这个毛病,同时,他也明白当初朝中的李善长、胡惟庸,乃至杨宪、汪广洋等人都不是省油的灯。为了避免自己受伤害,因此提前告老还乡。

二是不受朱元璋重用。朱元璋多次召见刘基,和他讨论国家大事,甚至好几次和刘基讨论朝廷里的宰相的任职人选。这样看来,表面上是非常重视刘基的,实际上是没有打算重用他。因为觉得他与“宰相”的事无关,才和他讨论。如果要任命他为宰相,肯定不会和他讨论这个了。

刘基既然不受朱元璋重用,因此不如归去。

(胡惟庸)

三是害怕被朱元璋杀掉。朱元璋当时非常猜忌那些位高权重的功臣,时时算计着,怎样才能把他们除掉。虽然刘基并不是位高权重的大臣,但是,刘基和朱元璋交流了比较多,掌握了不少朱元璋的核心秘密。这一点,对朱元璋也是一个威胁。

所以,刘基特别害怕朱元璋也把他也放入清洗和诛杀的行列。与其将来遭遇不测,不如提前告老还乡。

(朱元璋)

四是刘基不愿意多事。刘基性格上对权力并没有太大的欲望,喜欢清闲的日子,喜欢研究学术。既然如此,他就打算提早回家做这些事情,免得最终身陷囹圄,把自己搞得很难堪。

由此,刘基就提前告老还乡了。

(参考资料:《明史》《明实录》)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安阳源易缘
2019-11-15 · 文以载道,旅以致远! 旅山水之风景,游华夏之九州… 资深媒体...
个人认证用户
安阳源易缘
采纳数:16 获赞数:2241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刘基高老还乡,是被迫无奈,还是高人的选择?

谢谢邀请。

刘基,又名刘伯温。他在帮朱元璋取得天下后,选择了高老还乡。

史料记载,刘伯温高老还乡,是在他的再三请求下,朱元璋才同意的。他之所以这样做的原因有几个:

一是未被朝庭重用。

争夺天下时,朱元璋为了争取到朱元璋,曾三蕃五次派人去请刘伯温,但都遭拒绝。

最后刘伯温,看到孙炎拿着朱元璋的宝剑,并告诉他:“剑当献天子,斩不顺命者,人臣不敢私……“才后来追随了朱元璋。

朱元璋天下初定后,后来重用的是淮西集团的老乡李善长、胡惟庸等人。而功劳巨大的刘伯温,并未受封王侯,只被封了伯爵。

二是朱元璋疑心过大。

刘伯温心里明白,天下君王大都有一个相同的特点:可共苦,却难同甘。

朱元璋也不例外,是个疑心很大的人。由于刘伯温才能卓著,又有威望,成为了浙东集团的的领导人,不自觉卷进了朝党之争,与胡惟庸势不两立。

但胡惟庸是朱元璋的老乡,朱元璋后来更是怀疑起刘伯温。

在最后的斗争中,淮西集团大胜。大势所趋下,刘伯温只得选择退隐。

三是出于自保。

所谓:”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神机妙算的刘伯温,不会不懂得”伴君如伴虎“的这个处世哲理。

刘伯温看到朱元璋取得天下,火烧庆功楼,杀害有功之臣……他选择别告还乡,既是一种高人自保的智慧,又有迫于当时朝廷时局的无奈……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歪史
2019-11-14 · 历史领域创作者
个人认证用户
歪史
采纳数:23 获赞数:2906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刘基也就是刘伯温,元末明初的人物,在我国民间影响巨大,被过度神话。他在朱元璋阵营中的地位根本没有想象的那么重要,但不否认他在朱元璋阵营是起到一定的作用。

朱元璋取天下文靠李善长、武靠徐达。这一点上,朱元璋也不失公允,在建立明朝,于洪武三年大封功臣时,刘基被封为诚意伯,而李善长被封为韩国公。在爵位上就差两等。而在岁禄上,李善长4千石。刘基240石,差的不是一点半点。

按理说,封妻荫子,是古代很多人,文臣武将都念兹在兹的追求。历史上极少有人急流勇退,明哲保身,但是刘基在大封功臣之后的第二年,也就是洪武四年,刘基突然请求罢官回家养老,朱元璋准许,这一年,刘基六十一岁。在古代,这年纪确实是老了,貌似没什么不正常。但是查看明史,在李善长传里面有着一条记载:

也就是说,刘基罢官与李善长有关。这个原因就是因为刘基与李善长争论法令,一度辱骂刘基,这让刘基惶恐不安,于是请求告老还乡,朱元璋准奏。刘基也没有说明自己告老还乡的真实原因,朱元璋也没有追问。也就是默认了刘基老了的事实。

那么,刘基是不是真的老了?以至于要主动告老还乡!这个时候,他61岁,距离他逝世,还有四年,参照明史中的记载,刘基肯定不是真的老了,而是因为感受到打压而被迫隐退。这个打压肯定不是来自李善长,因为仅仅一个法令的争执不至于让他萌生退意。

既然不是李善长的原因,谁有能力让当时刘伯温告老还乡?自然而然是朱元璋。刘伯温善于识人,所以他能指出胡惟庸、杨宪、汪广洋等人缺点,而且非常精准,肯定他也能看出朱元璋什么品性,引出可以猜测,在朱元璋大封功臣之后,刘基已经萌生退意。

而和李善长的争执只是让他下定注意的临门一脚。并不是唯一原因,歪史猜测可能的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对刻薄寡恩的朱元璋的不满。曾经被朱元璋礼请直帐下的刘基帮朱元璋自立、平定陈友谅等人上有不小的作用,这一点朱元璋也不讳言:

(刘基)学贯天人,资兼文武;其气刚正,其才宏博。议论之顷,驰骋乎千古;扰攘之际,控御乎一方。慷慨见予,首陈远略;经邦纲目,用兵后先。卿能言之,朕能审而用之,式克至于今日。凡所建明,悉有成效。”


这里可以看出,朱元璋对刘伯温的功劳是很清楚的,但是在封赏时候,仅仅封为伯爵、年禄240石,很明显和一等爵差了很多,那么是不是因为这个导致刘伯温内心不满,认为自己的贡献没有得到公正的嘉奖,而产生出的一种消极抵抗?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静说红楼
2019-11-14 · TA获得超过510个赞
静说红楼
采纳数:34 获赞数:510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刘基,大名鼎鼎的刘伯温,在中国历史上,是唯一一个可以与诸葛亮比肩的谋臣。是他,弥补了朱元璋一介武夫的不足,一路为朱元璋出谋划策,攻城夺寨,帮助老朱从乞丐,一路建立朱家王朝。

朱元璋身边的能人很多,但大都是同质化的武夫,是刘伯温,把朱元璋这支草莽部队,锤炼成正规军。而且,从谋士的角度上来看,刘伯温的段位很高,与他相比,朱元璋队伍中的其他谋士根本不够看。

所以,朱元璋的成功,刘伯温的功劳是不可抹杀的,可以这样说,没有刘伯温,就不可能有后来的朱家王朝。

刘伯温的功劳大,这恰恰是朱元璋功成名就后不能容忍的。其实从历史上看,扶持君主建立功劳的,都惧怕一个词“功高震主”,凡是能够全身而退的人,都是有大智慧的,比如张良。再一个就是刘伯温。

皇帝还有一个称呼,叫“寡人”,这也意味着皇帝这种职位上,只能站立一个人,虽然他们有时会发出高处不胜寒的感慨,但完全可以看成得了便宜还卖乖的惺惺作态。

在皇权的巅峰,只允许一个人独领风骚,那些以势盛而咄咄逼人的人,只能说对皇权这个东西太不了解。而刘伯温当然是一个能拎得清的人,他聪明的地方就在于懂得藏拙和掩盖锋芒。

正所谓“匹夫无罪,怀璧其罪”,越是到功劳巨大的时候,最明智的方式是尽快消解自身的权柄,做到低姿态,才能过寒冬。可惜,和朱元璋一起打拼出来的各路大将,只想到功成名就大享其福,没哟危机思维,最终走上不归路。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8)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