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伯利岩

 我来答
中地数媒
2020-01-15 · 技术研发知识服务融合发展。
中地数媒
中地数媒(北京)科技文化有限责任公司奉行创新高效、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坚持内容融合技术,创新驱动发展的经营方针,以高端培训、技术研发和知识服务为发展方向,旨在完成出版转型、媒体融合的重要使命
向TA提问
展开全部

1.概述

金伯利岩(kimberlites)在自然界分布很少,是一种不常见的岩石类型,但是在岩石学学科和国民经济中却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学术价值上,金伯利岩是自然界起源最深的岩浆,包含着大量的深部地质记录,如有关深达200km范围内的岩石类型、矿物组成、地球化学特征、温度和应力状态等信息。在经济价值上,金伯利岩与金刚石(钻石)资源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是金刚石的母岩,世界上具宝石价值的金刚石绝大多数产于金伯利岩中,如世界上最大的宝石级金刚石“卡利南”(Cullinan)就是产于南非“普列米尔”(Premier)金伯利岩岩管中。

1870年在南非首次发现了含原生金刚石的杜突依斯潘(Dutoispan)金伯利岩岩筒,次年相继发现了金伯利(Kimberley)、德彼尔斯(De Beers)、巴尔弗坦(Bultfontein)等著名的富含金刚石的岩筒,从此揭开了人类研究金伯利岩与原生金刚石矿床的重要历史阶段。我国在1965、1970年发现了山东蒙阴和辽宁复县两个含金刚石的金伯利岩岩区,其中复县50号岩管产出的金刚石质量上等,在国际市场受到广泛的欢迎。

金伯利岩属SiO2不饱和岩类。与橄榄岩类相同之处是它的w(SiO2)低,一般小于40%,而微量元素中的相容元素Cr,Ni,Co含量高。与橄榄岩不同之处是K2O,Na2O和不相容元素Rb,Ba,Nb,LREE等含量高,且w(K2O)>w(Na2O)。此外,金伯利岩富含挥发分H2O和CO2

金伯利岩的矿物成分非常复杂,不仅含有由岩浆直接结晶的矿物,如橄榄石、金云母、钛铁矿、尖晶石(铬铁矿)、钙钛矿、磷灰石、锆石等,而且还有岩浆自源区和上升途中携带的地幔物质解体后的捕虏晶(外来的矿物),如粗晶橄榄石、镁铝榴石、铬铁矿、金刚石等。此外,由于岩浆富含挥发分,还出现碳酸盐和含水的硅酸盐矿物。

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研究表明,金伯利岩并不是单一岩浆结晶的产物,而是由一种充满了晶体(地幔物质解体的捕虏晶)的粥状熔浆结晶形成的,由岩浆、地幔物质和挥发分3种组分组成(路凤香等,1992、1996)。金伯利岩岩浆是深部150~200km处由石榴子石橄榄岩在含H2O和CO2的条件下经低程度部分熔融形成的。近年来的研究表明,有经济价值的金刚石不是岩浆结晶形成的,而是地幔的捕虏晶,所以金伯利岩中地幔物质,如粗晶橄榄石的含量愈高,含金刚石性就愈好。金伯利岩岩体常以岩脉、岩筒或岩管产出,规模很小,岩管直径仅数百米,形成浅成或超浅成相,也可以溢出地表形成火山口相。世界上的金伯利岩几乎都分布在稳定的地台(克拉通)内部。

2.矿物成分

金伯利岩的矿物种类很多,仅就我国复县及蒙阴两个岩区的统计,已经发现了的矿物达到86种。这里仅介绍最主要的矿物类型及其特征。

橄榄石 为金伯利岩中含量最多的矿物,可分为3个世代,最早者为橄榄石粗晶(macrocrystal),成浑圆状或卵圆形,多数为2~4mm,最大可达1cm,成分为镁橄榄石;第二世代为橄榄石斑晶,自形好,具完好的六边形,一般<2mm,成分也是镁橄榄石(图9-1);基质橄榄石为第三世代,颗粒小,成分为镁橄榄石或钙镁橄榄石。所有的橄榄石都遭受了强烈的自交代作用,形成蛇纹石及碳酸盐矿物的假象。多数人认为,粗晶橄榄石不是岩浆直接结晶的产物,而是地幔的捕虏晶。

图9-1 第二世代的自形橄榄石形成显微斑状结构

石榴子石 是金伯利岩中的重要矿物,其中高铬低钙的镁铝石榴子石与金刚石伴生,因此在找矿方面意义重大。石榴子石常呈粗晶及巨晶(megacrystal)产出,粗晶为地幔的捕虏晶,巨晶为金伯利岩岩浆早期结晶的产物。粗晶石榴子石常呈浑圆状,经常出现次变边,次变边为褐色、暗绿色至黑色,由单斜辉石、斜方辉石、尖晶石、金云母、蛇纹石及隐晶质组成,被称为次变石榴子石(kelyphite),这是由于来源于地幔的石榴子石一旦从其稳定区迁移出来后发生了分解和反应所致。石榴子石成分主要为镁铝榴石—铁铝榴石—钙铝榴石系列,表现出成分有一定的变化范围。含Cr2O3高CaO低者为紫青色,含MgO高者为粉红色,含FeO高者为橙色或深红色。粗晶多为紫青色—粉红色系列,巨晶为橙色系列。与金刚石密切伴生的是w(CaO)<3%,w(Cr2O3)>4%的紫青色镁铝榴石。

金云母 金伯利岩中有3个世代的金云母,巨晶、斑晶和基质。它们都是岩浆结晶形成的,但结晶的时间不同。巨晶结晶于高压的条件,晶体大可达数厘米,有熔蚀和暗化边,也可发现波状消光的现象;斑晶结晶于岩浆上升的途中;基质金云母结晶于岩体侵位之后。金伯利岩中的金云母有时出现反吸收,即Ng<Nm<Np。反吸收出现的原因是云母中Si或Si+Al的含量不足所致,可能伴随有四面体位置上Fe、Ti的增加。

尖晶石 在金伯利岩中呈粗晶和基质产出,虽然数量不多但十分普遍。粗晶尖晶石源于地幔与上升的岩浆不平衡,也常有反应边发育,其主要成分为磁铁矿。粗晶尖晶石一般为0.1~0.5mm,形状浑圆,而基质尖晶石则<0.08mm,自形好。尖晶石的颜色随Cr2O3含量升高由透明的暗褐红色变为不透明。含Cr2O3高的尖晶石(铬铁矿)是寻找金伯利岩的指示矿物。

富钛矿物 包括钛铁矿、钙钛矿、金红石、镁钛铁矿、沂蒙矿[K(Cr,Ti,Fe,Mg)12O19]等。前3种为岩浆结晶成因,普遍出现于金伯利岩的基质中;镁钛铁矿为地幔来源的粗晶;沂蒙矿是我国学者在山东蒙阴金伯利岩岩区红旗27号岩脉中首次发现的,粒径在0.5~2mm,黑色,不透明,金属光泽,片状或薄板状,为地幔交代作用的产物,与镁钛铁矿都是寻找金刚石的指示矿物。

蚀变矿物 指受到流体交代形成的矿物。金伯利岩中的蚀变矿物最常见的是蛇纹石、碳酸盐矿物、绿泥石等,它们一般成集合体交代假象,有时可以在显微镜下见到蛇纹石与碳酸盐矿物形成环带状交代橄榄石,暗示交代流体的成分具H2O和CO2交互作用的特征。

除上述矿物外还有磷灰石、锆石、硫化物、自然元素(如自然铁、自然银、自然铜、自然锡、自然硅等)、元素互化物(碳化硅、碳化钨、硅铁矿等)。后3类矿物的出现反映了极端还原的结晶环境,这与金刚石形成于还原环境的特征相吻合。

3.结构构造

金伯利岩是由地幔物质、岩浆和挥发分3种组分固结形成的岩石,这一特征不仅表现在矿物的类型方面,也表现在结构方面。金伯利岩的成因结构分类见表9-1。现将常见的结构介绍如下:

粗晶斑状结构 是金伯利岩最常见的结构类型。岩浆在源区捕虏地幔橄榄岩解体的橄榄石形成了这种结构,特点是粗粒浑圆状的橄榄石分散在基质中,手标本尺度观察十分清楚。山东蒙阴胜利1号小管粗晶的体积分数高达40%,金刚石的品位也很高,二者具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橄榄石已蛇纹石化。巨晶有时难与粗晶相区别,但巨晶个体更大,一般大于1cm,最大可达数十厘米,在岩石中分布不均匀,且数量很少,因此显示出不等粒结构。

显微斑状结构 在显微镜尺度下观察。自形的斑晶均匀分散于基质之中,斑晶为橄榄石及少量金云母,橄榄石已蛇纹石化。金伯利岩的显微斑状结构与其他浅成相火成岩的这类结构相同(图9-1)。

自交代结构 系指橄榄石或石榴子石受到与金伯利岩岩浆活动相关的流体自交代作用,随着交代作用的增强依次形成网环结构(沿裂隙交代)、交代残余(交代作用不完全矿物内部仍保留新鲜的)、交代环带(交代产物不止一种并形成环带)及交代假象(完全交代未见残留)结构等。

常见构造 块状构造、角砾状构造和岩球构造(图9-2)等。角砾状构造的角砾成分有围岩的,也有地幔来源的,它们不均匀地分布于金伯利岩中形成这种构造。岩球构造是指在岩石中有金伯利岩成分的球体,球体大小变化于2mm~10cm,球体的核心为矿物碎屑,外围为细粒金伯利岩,这些球体又被粗晶金伯利岩所胶结。

图9-2 金伯利岩的岩球构造

表9-1 金伯利岩的成因结构分类

4.化学成分

金伯利岩的化学成分见表9-2。我国山东的金伯利岩与南非的十分相似,但MgO含量高,富H2O和CO2、SiO2,而Al2O3含量低。

表9-2 金伯利岩及钾镁煌斑岩主元素成分表(wB/%)

5.金伯利岩的产状及类型

根据在南非开采金刚石的过程中对金伯利岩的揭露,Skinner和Cemennt(1979、1985),Clement(1982),Mitchell(1987)提出了金伯利岩岩浆侵位的理想模式(图9-3),即自下而上划分出了根部相(包括浅成的岩墙、岩床)、火山通道相(火山颈)和火山口相,不同的相出现的岩石类型不同。常见的有粗晶斑状金伯利岩(浅成相)、细粒金伯利岩(浅成相)、金伯利凝灰岩(火山通道相)、岩球金伯利岩及金伯利角砾岩(火山通道相)。若金云母体积分数>5%,可在名称前冠以金云母。

图9-3 金伯利岩岩浆侵位的理想模式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