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化海相油气勘探规划部署与组织实施
2020-01-17 · 技术研发知识服务融合发展。
(1)探索建设“一个理论三项技术”体系
勘探实践证明,国外海相碳酸盐岩油气地质理论、我国陆相油气地质理论均未能有效地指导海相油气勘探,必须建立起中国特色的海相碳酸盐岩成藏理论体系与勘探技术,以指导中国海相碳酸盐岩领域的油气勘探,开创海相碳酸盐岩层系油气勘探的新局面。
提出与建立“一个理论三项技术”的体系,即:海相油气地质理论、综合地球物理勘探、综合钻井技术、储层保护与改造技术的框架。突出一条主线——以构造演化为主线,系统剖析研究海相叠合盆地油气生成、运移、聚集成藏、保存、改造与调整的全过程,以区域来约束局部、深层约束浅层,着重油气资源潜力与油气藏封盖、保存机理,从静态的单因素分析走向动态的、综合的、系统的油气评价。把握两个重点——以储层研究为重点、以保存条件研究为重点,抓住制约海相油气富集与分布的关键(储层与保存条件,决定了油气有无及规模),应用地质、地球物理技术开展海相碳酸盐岩储层、区域盖层的发育和分布预测,应用于普光气田与塔河油田的勘探开发,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抓住两个切入点——以四川、塔里木盆地解剖为切入点,系统解剖四川、塔里木盆地,从典型油气藏及区带分析入手,动态研究,从源到藏的演化历史,总结成盆成烃成藏规律及成藏模式,以此作为海相油气藏形成与演化的对比模板。
上述理论框架及技术方法在勘探实践中逐步推行,形成了适应我国海相特点的理论与技术研发体系,在实践中起到了理论指导与技术支撑作用。
(2)探索“产、学、研”一体化的石油科学研究新模式
根据油气勘探实践与长期积累的科研工作管理经验,提出“产、学、研”一体化的石油科学研究新模式:①将石油科技研究按“基础理论研究、应用理论研究、技术方法研究、生产目标研究”4个层次展开,强调“理论创新与勘探实践、区域评价与目标评价、地质研究与工程技术”的结合;②发挥企业的创新核心作用,联合社会研究力量,实现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有机结合,形成“三位一体”的科技支撑体系,将科研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③针对中国海相存在的主要科学问题,部署了14个重点研究专项,倡导建立了10个海相重点实验室,在系统逐步构建了具有一流水平的、适应中国海相特点的油气地质理论与配套勘探开发技术系列。
(3)注重人才队伍建设,培养高素质海相科研力量
在建立“产、学、研”一体化的石油科学研究新模式过程中,形成了国内著名学者、院士等顶级专家组成的人才培养支撑体系。通过组织年轻的、有实践经验的专业人才参与到各相关研究及技术研发专项中,接受培养与锻炼,加快人才科学素质的提高,又促进了科研成果的快速转化,形成了相配套的科研成果转化应用机制,逐步建成了海相科研核心创新队伍。
(4)精心组织,科学部署,推进海相油气勘探发现进程
中国石化从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制定了“稳定东部、发展西部、准备南方、走向海外”的上游发展战略指导下,明确提出了对新区勘探实行“集团化决策、项目化管理、市场化运作、社会化服务”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将集中决策、统一指挥与项目化管理有机结合,激发了管理部门及施工队伍和科研力量等各方的积极性,运用市场机制配置优势资源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中国石化集团公司总部统一领导下,海相油气勘探坚持了“大海相”、“大科技”的科研思路,在加强中国石化内部海相科研力量建设的同时,加强了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的密切协作、联合攻关,建立起了一个产学研一体化的强大的科研支撑体系,各层次研究单位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在具体研究内容上,各有侧重,共同构成对海相油气勘探的支撑。
在勘探部署方面,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上,克服困难强化了南方和西部的工作量部署,使得中国石化集团在西部塔河及大牛地、南方四川盆地普光等地区,“九五”至“十一五”期间勘探工作获得了重大的突破,为中国海相油气勘探理论的建立和丰富提供了基础。
“十一五”以来,从生产、科研的实际出发,精心组织,科学部署,按3个层次推进海相油气勘探:①迅速展开川东北天然气勘探,建设天然气生产基地;以普光气田发现为突破口,甩开勘探巴中、南江、通南巴,进一步扩大储量规模,为川气东送打下储、产量基础;②突破中上扬子50×104km2万平方公里海相分布区及塔中隆起区的重点目标,以海相深层下古生界碳酸盐岩层系为重点,优选勘探目标,加快新层系、新领域的突破,为“十二五”、“十三五”准备新的勘探接替阵地;③准备西部、华北、东北深层及青藏等地区及新领域,应用新技术方法与新思路,开展新一轮评价选区评价,选择有利区带,深化勘探,为中长远油气勘探接替领域做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