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矿床类型研究的概况
2020-01-16 · 技术研发知识服务融合发展。
铜是人类利用最早的金属,铜器时代还早于铁器时代,我国利用铜金属至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因此人们理所当然对铜的性能及其矿床特点了解相对较早。人们在调查和开发铜矿的过程中,有意无意地要对所涉及的铜矿床(点)进行归纳和对比,总结其存在的相似性与差异性,这必然会导致对铜矿床(点)进行分类。由于历史上信息和交通不发达,加上专门从事铜矿研究的人员也不多。因而,人们所涉及的铜矿床(点)相对较少,不可能对全球或全国的铜矿床进行系统分类,因此真正对铜矿床进行分类还是近百年以来的事。
我国最早的铜矿床分类始于20世纪初,1917年丁文江把我国铜矿床分为5种类型;1935年朱熙人也讨论过我国的铜矿类型和分类,但不够系统。1953年,孟宪民和宋叔和总结了我国铜矿的成矿条件和分布情况,并提出了找矿方向和矿床类型。他们根据矿床的产状、元素组合、赋矿围岩和矿床成因特点,把我国的铜矿床分为12种类型,即斑岩型、黄铁矿型、层状交代型、接触交代型、多金属含铜型、石英含铜矿脉型、铜镍型、含铜砂岩型、自然铜型、钛钒型和铜钴型等。1957年,谢家荣对我国的铜矿床进行了成因分类,把我国的铜矿分为岩浆矿床、表生矿床和变质矿床3大主类,6个亚类和22式。1959年,郭文魁把我国铜矿划分为8种工业类型,即东川式层状铜矿、细脉浸染型铜矿、接触交代矽卡岩型铜矿、黄铁矿型铜矿、脉状及复脉带型铜矿、铜镍矿床、含铜砂页岩和安山玄武岩中之铜矿等。1976年,在工业类型划分的基础上,郭文魁加上了矿床的成因和考虑开发利用价值的条件,他又把我国铜矿床分为6类,即与海相火山作用有关的铜矿床、与基性—超基性岩体有关的铜镍硫化物矿床、与中酸性火山岩-深成杂岩或侵入岩有关的斑岩铜矿床、与中酸性侵入岩有关的矽卡岩型铜矿床及陆相沉积作用为主的铜矿床和与海相沉积作用有关的铜矿床(层状铜矿)等。这一分类基本上可以和国外铜矿类型划分进行对比,同时也为我们现在的铜矿分类奠定了基础。
近50年以来,我国一大批矿床学家先后对一些主要铜矿区、铜矿带、铜矿床的主要铜矿类型进行了研究,如山西中条山、长江中下游、西北祁连山与北山、川滇的“康滇地轴”和“西南三江”、东北兴安岭、新疆阿尔泰山和湖南衡阳盆地与沅麻盆地、四川的会理盆地、云南的楚雄盆地等。其中研究最多的是斑岩型、矽卡岩型、铜镍硫化物型、海相火山岩型、海相砂页岩型和陆相砂页岩型等,并出版了一批专著,如《铁铜矿产专集》,1~8集,1973~1979;《中条山铜矿地质》,1978;《德尔尼铜矿地质》,1981;《德兴斑岩铜矿》,1983;《中国斑岩铜(钼)矿床》,1984;《白家嘴子硫化铜镍矿床地质》,1984。此外,《中国层控矿床地球化学》(第一卷,1984)和《中国矿床》(上册,1989)对我国铜矿床及类型也进行了较详细的论述。因此,从整体来看,铜矿的矿床类型的划分也就比较成熟,较难发现新的矿床类型。当然,这不是绝对的,因为科学技术和人类对自然的认识是在不断发展的,加之不少地区由于交通条件很差,或被巨厚的沉积物盖层所掩盖,工作难度大,研究程度低,新的铜矿类型也不是完全不能发现的。例如70年代澳大利亚在阿德雷德的奥林匹克坝发现铜-铀型巨型矿床就是一个发现新矿床类型的例子。另外,在我国滇西地区(主要是兰坪-思茅盆地)中新生代陆相砂页岩(部分为火山岩或灰岩)中有很多呈脉状产出的铜矿床(点),其矿体产状、矿物组合、成矿物质来源等明显不同于典型的中新生代陆相砂页岩型铜矿床,这应是一种新的成因类型的铜矿床(详细情况见第八章)。
2018-06-11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