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中国的魂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人物和山水吧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2006-04-18
展开全部
一、内容之分类(文学性:诗、文,书法、印,文化,教育性,哲学、情感)
二、内容与美感关系
一、内容分类:
1、诗:诗原本是纯文学形式,在中国画中追求的是诗一般的意境。(诗的问题其实也是文学性,只是在中国画中有其特殊性,故单独分类)
意境是画面多样和谐统一的有明显人文痕迹的空间感。
还有一种情况是直接以一首诗词为题创作的作品。
2、文:指文学性,一种情况是山水画、人物画,或花鸟画中直接表现某种思想或故事,或是生活场景,或是集会,等等。还有一种情况是题款(包括书法和印章)中的内容。
3、文化:(这一概念涵盖的太广,这里只取其相对狭隘的一种)这里只是指民间传说,风俗,象征意义等。
4、教育性:这出现在有社会功利目的作品中,如:孔子像。
5、哲学:涉及的是哲理,是老子哲学思想及周易为主的中国传统哲学思想,有两种情况,一是以传统中国哲学理念贯穿在绘画的形式处理上,或可理解成以画面构图形式表达哲学观念,如:纵横,奇正等;另一种情况是整体表现哲学中的“道”。
6、情感:情感一词用在绘画作品里其实有些牵强,至少可以说是含糊的,试想一张绘画作品是纸上谈兵,纸上的东西有什么情感?就是说被固定在纸上的作品本身是没有感情的,很多人是将美感与情感混同了,也有些人是与作品引起的欣赏者情感混同了。我们会常听一些人在讨论绘画时会用“我只表达我真的情感”,这显然又是将情感与感受混淆,而这里的感受不是他个人的情感,而是一种形象,是对美的感受、理解以及个人的审美理想,也就是说他要表达的是一种心中的形象,是他自己认为是美的形象,是附有他自己理想的形象,而不是情感,如“灵感”一词就有此成分。
那么,绘画中的情感问题究竟怎样理解呢?一种情况是画面上人物表情、体态所映射出的情感,另一种情况是欣赏者在欣赏过程中或是美感产生后继而产生的情感,而作为一名绘画者来说,“情感的表达”一说是含糊的(如果我要问:什么样的手段表达什么样的情感呢?只怕是难以说清楚的。限于中国画范畴)。
特别提醒的是众多绘画理论中的“情感”或者是“感情”的概念决不是指人心理上的情感或感情,更多时候是替代作者自己无法清楚表述而实际上是美学范畴上的一些概念,简单地用“情感”或“感情”来混淆概念的做法。
二、内容与美感关系
1、诗
不管是哪一种情况,作为中国画中的“诗”的命题,均以达到表现诗的意境为目的,以绘画形象来诠注诗境。
在作品中有明显的人文痕迹,借用一下文学里的话:有了人的风景才是真的风景。画面形象中有人与自然物之间众多的对比关系,让人(有时会被隐藏起来)与自然之间有充分和谐的关系,画面形象被诗的手法处理,如诗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在画梅花时则处理成有“疏、横、斜、清”等的特征,达到诗化的效果。一般具诗意的作品有清、秀、逸的美感特点;
另外中国画有能表现时间的特点,如:万里长江,这类题材的画,作者往往以游览者身份随时间的推移来作画,画面形象是随时间的顺序呈现出的。中国古诗词中时空关系变化是常用手法,而这一点我们也是常在中国画中见到,使欣赏者在体会静态画面的同时感受时间的变化,从而,跨越时空限制达到自由。万里长江图与千里江陵一日还有异曲同工之妙。
2、文学性
中国画中文学性是有突出的地位的,从早期的描写故事到文人画中的文人气息,几乎占据了所有的画作。
在中国画中故事性的描述是较多见的,各种情况都有,像真实的故事(包括历史事件)、传说、文学作品里的故事,等等。这种情况较多地出现在人物画中,具有一定的功利性(特别是在早期的人物画中),作为美学意义来说是实现“善”的功能(可参阅美学相关部分),使欣赏者在感官愉悦之后在情感上有一个升华,在心灵纯化之后有再一次的愉悦。这也正是绘画作品的文学性的审美作用,这也是中国画为什么一直保留文学性的原因。
中国画发展到后来,故事性地叙述变成“意”的表达,意作为中国画的特征性概念,被用在两个地方,一是“立意”,二是“意象”。立意可理解为构思,从要表现什么到如何表现的整个过程,意象是含审美理想的绘画形象。“意”可以理解为被画家处理(心理或画面)成为含有其审美理想的形象。就是说中国画发展到后来,形成形式和内容的高度统一,画面一切构成要素都被附予了带有强烈文学特征及审美理想的“意”。
补充说明,绘画的文学性广义地理解就是指绘画内容(涵盖所有类型),狭义地理解就是指纯文学内容(指诗、故事)。这里用的是后者。
3、文化
传说(像“八仙过海”)是属于故事(含道教的神话,佛教故事等)。风俗要看表现的内容而定,如《清明上河图》就其内容来看是描写风俗民情的,是一种繁荣景象,表现了一种勃勃向上的精神。有一种情况要说一下,就是民俗中的蝙蝠象征“福”,蜘蛛象征“喜”,如意象征“吉祥如意”,鹤象征“长寿”等等,是可以在国画作品中见到的,是对生活的颂扬。还有一种情况,“比德”是中国文化中的特点之一,是将一事物比拟成一种人的美德,竹象征“节”,梅象征“骨”等,是对品德的颂扬。
4、教育性
教育性的作品多出现在人物画中,是一种“英雄主义”的产物,使人观之生敬仰之心。
5、道
“道”之一词可按现代科学解释为真理,作为中国画中表现的“道”多被理解为“虚、极、静”,虚一般表现成虚无缥缈的意境,极一般表现成极远且虚无的意境,静表现为空寂无人。
二、内容与美感关系
一、内容分类:
1、诗:诗原本是纯文学形式,在中国画中追求的是诗一般的意境。(诗的问题其实也是文学性,只是在中国画中有其特殊性,故单独分类)
意境是画面多样和谐统一的有明显人文痕迹的空间感。
还有一种情况是直接以一首诗词为题创作的作品。
2、文:指文学性,一种情况是山水画、人物画,或花鸟画中直接表现某种思想或故事,或是生活场景,或是集会,等等。还有一种情况是题款(包括书法和印章)中的内容。
3、文化:(这一概念涵盖的太广,这里只取其相对狭隘的一种)这里只是指民间传说,风俗,象征意义等。
4、教育性:这出现在有社会功利目的作品中,如:孔子像。
5、哲学:涉及的是哲理,是老子哲学思想及周易为主的中国传统哲学思想,有两种情况,一是以传统中国哲学理念贯穿在绘画的形式处理上,或可理解成以画面构图形式表达哲学观念,如:纵横,奇正等;另一种情况是整体表现哲学中的“道”。
6、情感:情感一词用在绘画作品里其实有些牵强,至少可以说是含糊的,试想一张绘画作品是纸上谈兵,纸上的东西有什么情感?就是说被固定在纸上的作品本身是没有感情的,很多人是将美感与情感混同了,也有些人是与作品引起的欣赏者情感混同了。我们会常听一些人在讨论绘画时会用“我只表达我真的情感”,这显然又是将情感与感受混淆,而这里的感受不是他个人的情感,而是一种形象,是对美的感受、理解以及个人的审美理想,也就是说他要表达的是一种心中的形象,是他自己认为是美的形象,是附有他自己理想的形象,而不是情感,如“灵感”一词就有此成分。
那么,绘画中的情感问题究竟怎样理解呢?一种情况是画面上人物表情、体态所映射出的情感,另一种情况是欣赏者在欣赏过程中或是美感产生后继而产生的情感,而作为一名绘画者来说,“情感的表达”一说是含糊的(如果我要问:什么样的手段表达什么样的情感呢?只怕是难以说清楚的。限于中国画范畴)。
特别提醒的是众多绘画理论中的“情感”或者是“感情”的概念决不是指人心理上的情感或感情,更多时候是替代作者自己无法清楚表述而实际上是美学范畴上的一些概念,简单地用“情感”或“感情”来混淆概念的做法。
二、内容与美感关系
1、诗
不管是哪一种情况,作为中国画中的“诗”的命题,均以达到表现诗的意境为目的,以绘画形象来诠注诗境。
在作品中有明显的人文痕迹,借用一下文学里的话:有了人的风景才是真的风景。画面形象中有人与自然物之间众多的对比关系,让人(有时会被隐藏起来)与自然之间有充分和谐的关系,画面形象被诗的手法处理,如诗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在画梅花时则处理成有“疏、横、斜、清”等的特征,达到诗化的效果。一般具诗意的作品有清、秀、逸的美感特点;
另外中国画有能表现时间的特点,如:万里长江,这类题材的画,作者往往以游览者身份随时间的推移来作画,画面形象是随时间的顺序呈现出的。中国古诗词中时空关系变化是常用手法,而这一点我们也是常在中国画中见到,使欣赏者在体会静态画面的同时感受时间的变化,从而,跨越时空限制达到自由。万里长江图与千里江陵一日还有异曲同工之妙。
2、文学性
中国画中文学性是有突出的地位的,从早期的描写故事到文人画中的文人气息,几乎占据了所有的画作。
在中国画中故事性的描述是较多见的,各种情况都有,像真实的故事(包括历史事件)、传说、文学作品里的故事,等等。这种情况较多地出现在人物画中,具有一定的功利性(特别是在早期的人物画中),作为美学意义来说是实现“善”的功能(可参阅美学相关部分),使欣赏者在感官愉悦之后在情感上有一个升华,在心灵纯化之后有再一次的愉悦。这也正是绘画作品的文学性的审美作用,这也是中国画为什么一直保留文学性的原因。
中国画发展到后来,故事性地叙述变成“意”的表达,意作为中国画的特征性概念,被用在两个地方,一是“立意”,二是“意象”。立意可理解为构思,从要表现什么到如何表现的整个过程,意象是含审美理想的绘画形象。“意”可以理解为被画家处理(心理或画面)成为含有其审美理想的形象。就是说中国画发展到后来,形成形式和内容的高度统一,画面一切构成要素都被附予了带有强烈文学特征及审美理想的“意”。
补充说明,绘画的文学性广义地理解就是指绘画内容(涵盖所有类型),狭义地理解就是指纯文学内容(指诗、故事)。这里用的是后者。
3、文化
传说(像“八仙过海”)是属于故事(含道教的神话,佛教故事等)。风俗要看表现的内容而定,如《清明上河图》就其内容来看是描写风俗民情的,是一种繁荣景象,表现了一种勃勃向上的精神。有一种情况要说一下,就是民俗中的蝙蝠象征“福”,蜘蛛象征“喜”,如意象征“吉祥如意”,鹤象征“长寿”等等,是可以在国画作品中见到的,是对生活的颂扬。还有一种情况,“比德”是中国文化中的特点之一,是将一事物比拟成一种人的美德,竹象征“节”,梅象征“骨”等,是对品德的颂扬。
4、教育性
教育性的作品多出现在人物画中,是一种“英雄主义”的产物,使人观之生敬仰之心。
5、道
“道”之一词可按现代科学解释为真理,作为中国画中表现的“道”多被理解为“虚、极、静”,虚一般表现成虚无缥缈的意境,极一般表现成极远且虚无的意境,静表现为空寂无人。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一、内容之分类(文学性:诗、文,书法、印,文化,教育性,哲学、情感)
二、内容与美感关系
一、内容分类:
1、诗:诗原本是纯文学形式,在中国画中追求的是诗一般的意境。(诗的问题其实也是文学性,只是在中国画中有其特殊性,故单独分类)
意境是画面多样和谐统一的有明显人文痕迹的空间感。
还有一种情况是直接以一首诗词为题创作的作品。
2、文:指文学性,一种情况是山水画、人物画,或花鸟画中直接表现某种思想或故事,或是生活场景,或是集会,等等。还有一种情况是题款(包括书法和印章)中的内容。
3、文化:(这一概念涵盖的太广,这里只取其相对狭隘的一种)这里只是指民间传说,风俗,象征意义等。
4、教育性:这出现在有社会功利目的作品中,如:孔子像。
5、哲学:涉及的是哲理,是老子哲学思想及周易为主的中国传统哲学思想,有两种情况,一是以传统中国哲学理念贯穿在绘画的形式处理上,或可理解成以画面构图形式表达哲学观念,如:纵横,奇正等;另一种情况是整体表现哲学中的“道”。
6、情感:情感一词用在绘画作品里其实有些牵强,至少可以说是含糊的,试想一张绘画作品是纸上谈兵,纸上的东西有什么情感?就是说被固定在纸上的作品本身是没有感情的,很多人是将美感与情感混同了,也有些人是与作品引起的欣赏者情感混同了。我们会常听一些人在讨论绘画时会用“我只表达我真的情感”,这显然又是将情感与感受混淆,而这里的感受不是他个人的情感,而是一种形象,是对美的感受、理解以及个人的审美理想,也就是说他要表达的是一种心中的形象,是他自己认为是美的形象,是附有他自己理想的形象,而不是情感,如“灵感”一词就有此成分。
那么,绘画中的情感问题究竟怎样理解呢?一种情况是画面上人物表情、体态所映射出的情感,另一种情况是欣赏者在欣赏过程中或是美感产生后继而产生的情感,而作为一名绘画者来说,“情感的表达”一说是含糊的(如果我要问:什么样的手段表达什么样的情感呢?只怕是难以说清楚的。限于中国画范畴)。
特别提醒的是众多绘画理论中的“情感”或者是“感情”的概念决不是指人心理上的情感或感情,更多时候是替代作者自己无法清楚表述而实际上是美学范畴上的一些概念,简单地用“情感”或“感情”来混淆概念的做法。
二、内容与美感关系
1、诗
不管是哪一种情况,作为中国画中的“诗”的命题,均以达到表现诗的意境为目的,以绘画形象来诠注诗境。
在作品中有明显的人文痕迹,借用一下文学里的话:有了人的风景才是真的风景。画面形象中有人与自然物之间众多的对比关系,让人(有时会被隐藏起来)与自然之间有充分和谐的关系,画面形象被诗的手法处理,如诗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在画梅花时则处理成有“疏、横、斜、清”等的特征,达到诗化的效果。一般具诗意的作品有清、秀、逸的美感特点;
另外中国画有能表现时间的特点,如:万里长江,这类题材的画,作者往往以游览者身份随时间的推移来作画,画面形象是随时间的顺序呈现出的。中国古诗词中时空关系变化是常用手法,而这一点我们也是常在中国画中见到,使欣赏者在体会静态画面的同时感受时间的变化,从而,跨越时空限制达到自由。万里长江图与千里江陵一日还有异曲同工之妙。
2、文学性
中国画中文学性是有突出的地位的,从早期的描写故事到文人画中的文人气息,几乎占据了所有的画作。
在中国画中故事性的描述是较多见的,各种情况都有,像真实的故事(包括历史事件)、传说、文学作品里的故事,等等。这种情况较多地出现在人物画中,具有一定的功利性(特别是在早期的人物画中),作为美学意义来说是实现“善”的功能(可参阅美学相关部分),使欣赏者在感官愉悦之后在情感上有一个升华,在心灵纯化之后有再一次的愉悦。这也正是绘画作品的文学性的审美作用,这也是中国画为什么一直保留文学性的原因。
中国画发展到后来,故事性地叙述变成“意”的表达,意作为中国画的特征性概念,被用在两个地方,一是“立意”,二是“意象”。立意可理解为构思,从要表现什么到如何表现的整个过程,意象是含审美理想的绘画形象。“意”可以理解为被画家处理(心理或画面)成为含有其审美理想的形象。就是说中国画发展到后来,形成形式和内容的高度统一,画面一切构成要素都被附予了带有强烈文学特征及审美理想的“意”。
补充说明,绘画的文学性广义地理解就是指绘画内容(涵盖所有类型),狭义地理解就是指纯文学内容(指诗、故事)。这里用的是后者。
3、文化
传说(像“八仙过海”)是属于故事(含道教的神话,佛教故事等)。风俗要看表现的内容而定,如《清明上河图》就其内容来看是描写风俗民情的,是一种繁荣景象,表现了一种勃勃向上的精神。有一种情况要说一下,就是民俗中的蝙蝠象征“福”,蜘蛛象征“喜”,如意象征“吉祥如意”,鹤象征“长寿”等等,是可以在国画作品中见到的,是对生活的颂扬。还有一种情况,“比德”是中国文化中的特点之一,是将一事物比拟成一种人的美德,竹象征“节”,梅象征“骨”等,是对品德的颂扬。
4、教育性
教育性的作品多出现在人物画中,是一种“英雄主义”的产物,使人观之生敬仰之心。
5、道
“道”之一词可按现代科学解释为真理,作为中国画中表现的“道”多被理解为“虚、极、静”,虚一般表现成虚无缥缈的意境,极一般表现成极远且虚无的意境,静表现为空寂无人。
二、内容与美感关系
一、内容分类:
1、诗:诗原本是纯文学形式,在中国画中追求的是诗一般的意境。(诗的问题其实也是文学性,只是在中国画中有其特殊性,故单独分类)
意境是画面多样和谐统一的有明显人文痕迹的空间感。
还有一种情况是直接以一首诗词为题创作的作品。
2、文:指文学性,一种情况是山水画、人物画,或花鸟画中直接表现某种思想或故事,或是生活场景,或是集会,等等。还有一种情况是题款(包括书法和印章)中的内容。
3、文化:(这一概念涵盖的太广,这里只取其相对狭隘的一种)这里只是指民间传说,风俗,象征意义等。
4、教育性:这出现在有社会功利目的作品中,如:孔子像。
5、哲学:涉及的是哲理,是老子哲学思想及周易为主的中国传统哲学思想,有两种情况,一是以传统中国哲学理念贯穿在绘画的形式处理上,或可理解成以画面构图形式表达哲学观念,如:纵横,奇正等;另一种情况是整体表现哲学中的“道”。
6、情感:情感一词用在绘画作品里其实有些牵强,至少可以说是含糊的,试想一张绘画作品是纸上谈兵,纸上的东西有什么情感?就是说被固定在纸上的作品本身是没有感情的,很多人是将美感与情感混同了,也有些人是与作品引起的欣赏者情感混同了。我们会常听一些人在讨论绘画时会用“我只表达我真的情感”,这显然又是将情感与感受混淆,而这里的感受不是他个人的情感,而是一种形象,是对美的感受、理解以及个人的审美理想,也就是说他要表达的是一种心中的形象,是他自己认为是美的形象,是附有他自己理想的形象,而不是情感,如“灵感”一词就有此成分。
那么,绘画中的情感问题究竟怎样理解呢?一种情况是画面上人物表情、体态所映射出的情感,另一种情况是欣赏者在欣赏过程中或是美感产生后继而产生的情感,而作为一名绘画者来说,“情感的表达”一说是含糊的(如果我要问:什么样的手段表达什么样的情感呢?只怕是难以说清楚的。限于中国画范畴)。
特别提醒的是众多绘画理论中的“情感”或者是“感情”的概念决不是指人心理上的情感或感情,更多时候是替代作者自己无法清楚表述而实际上是美学范畴上的一些概念,简单地用“情感”或“感情”来混淆概念的做法。
二、内容与美感关系
1、诗
不管是哪一种情况,作为中国画中的“诗”的命题,均以达到表现诗的意境为目的,以绘画形象来诠注诗境。
在作品中有明显的人文痕迹,借用一下文学里的话:有了人的风景才是真的风景。画面形象中有人与自然物之间众多的对比关系,让人(有时会被隐藏起来)与自然之间有充分和谐的关系,画面形象被诗的手法处理,如诗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在画梅花时则处理成有“疏、横、斜、清”等的特征,达到诗化的效果。一般具诗意的作品有清、秀、逸的美感特点;
另外中国画有能表现时间的特点,如:万里长江,这类题材的画,作者往往以游览者身份随时间的推移来作画,画面形象是随时间的顺序呈现出的。中国古诗词中时空关系变化是常用手法,而这一点我们也是常在中国画中见到,使欣赏者在体会静态画面的同时感受时间的变化,从而,跨越时空限制达到自由。万里长江图与千里江陵一日还有异曲同工之妙。
2、文学性
中国画中文学性是有突出的地位的,从早期的描写故事到文人画中的文人气息,几乎占据了所有的画作。
在中国画中故事性的描述是较多见的,各种情况都有,像真实的故事(包括历史事件)、传说、文学作品里的故事,等等。这种情况较多地出现在人物画中,具有一定的功利性(特别是在早期的人物画中),作为美学意义来说是实现“善”的功能(可参阅美学相关部分),使欣赏者在感官愉悦之后在情感上有一个升华,在心灵纯化之后有再一次的愉悦。这也正是绘画作品的文学性的审美作用,这也是中国画为什么一直保留文学性的原因。
中国画发展到后来,故事性地叙述变成“意”的表达,意作为中国画的特征性概念,被用在两个地方,一是“立意”,二是“意象”。立意可理解为构思,从要表现什么到如何表现的整个过程,意象是含审美理想的绘画形象。“意”可以理解为被画家处理(心理或画面)成为含有其审美理想的形象。就是说中国画发展到后来,形成形式和内容的高度统一,画面一切构成要素都被附予了带有强烈文学特征及审美理想的“意”。
补充说明,绘画的文学性广义地理解就是指绘画内容(涵盖所有类型),狭义地理解就是指纯文学内容(指诗、故事)。这里用的是后者。
3、文化
传说(像“八仙过海”)是属于故事(含道教的神话,佛教故事等)。风俗要看表现的内容而定,如《清明上河图》就其内容来看是描写风俗民情的,是一种繁荣景象,表现了一种勃勃向上的精神。有一种情况要说一下,就是民俗中的蝙蝠象征“福”,蜘蛛象征“喜”,如意象征“吉祥如意”,鹤象征“长寿”等等,是可以在国画作品中见到的,是对生活的颂扬。还有一种情况,“比德”是中国文化中的特点之一,是将一事物比拟成一种人的美德,竹象征“节”,梅象征“骨”等,是对品德的颂扬。
4、教育性
教育性的作品多出现在人物画中,是一种“英雄主义”的产物,使人观之生敬仰之心。
5、道
“道”之一词可按现代科学解释为真理,作为中国画中表现的“道”多被理解为“虚、极、静”,虚一般表现成虚无缥缈的意境,极一般表现成极远且虚无的意境,静表现为空寂无人。
参考资料: 坚东网: zjdart.com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