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巧克力放久了表面会有白霜?
这实际上是巧克力厂家最头疼的问题之一。白霜既影响了外观,也影响了口感。因为白霜的存在,巧克力的最佳食用期限被限制在了很短的时间段内。
大部分人不知道,巧克力的白霜分为两大类,这两大类白霜的形成机制完全不同。其中一种叫脂霜(Fat Bloom),另一种叫糖霜(Sugar bloom)。
顾名思义,糖霜(Sugar bloom)的主要成分就是糖。它的形成往往是巧克力在短时间经历剧烈升温导致的。比如,把在冰箱里冷藏的巧克力直接拿到室温,就比较容易出现这种问题。
为什么会发生这种现象呢?
因为在这种情况下,空气中的水分会在较冷的巧克力表面发生凝集,成为一滴一滴的小水滴,就像清晨的露珠一样。那些水分就会把巧克力中的白砂糖溶解出来,当水分蒸发后,白花花的糖就留在巧克力表面啦。
除了升温,还有一种情况会导致糖霜的形成,那就是将巧克力置于非常潮湿的环境下。这样也会促进小水滴的形成。
比起糖霜,脂霜(Fat bloom)更加常见,对于巧克力品质也是更大的威胁。它的主要成分是可可脂。对于它的形成过程,学术界有 2 个比较成熟的理论。
在讲述这些理论之前,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下巧克力的调温(Tempering)。
在甜点大师制作巧克力的时候,经常看到大师会把巧克力浆放到大理石板上,用刮铲不停翻拌。
大理石台调温法:手工巧克力常用方法
他这么做当然不(只)是为了耍帅,而是在进行调温操作。只有经过调温的巧克力才能保证保存时间,保证爽滑和入口即化的口感。
那么,到底啥是调温呢?
我们知道,金刚石和石墨是碳的 2 种不同的结晶形态。可可脂也会有不同的结晶状态——它比较厉害,总共有 6 种。
可可脂的 6 种结晶状态以及对应的熔点
每种结晶状态都对应不同的熔点。比如结晶 I 的熔点只有 17℃,在室温的时候已经是液态了。而结晶 VI 的熔点达到了 36℃,就算到达了舌尖也不一定能融化。吃起来「味同嚼蜡」。
我们最希望的是,巧克力中所有可可脂都处于结晶 V 的状态。这种结晶熔点是 34℃,刚好在室温时是固态,在舌尖时又可以曼妙地融化。这就是一块「完美」的巧克力了。
调温过程包括 升温融化-冷却-回温-再冷却 四个过程
当然,现实世界不可能这么完美。我们进行「调温」操作,就是为了确保大部分的可可脂都处于结晶 V 的状态,但是总会有一些「漏网之鱼」处于其他结晶状态。
为什么巧克力放久了,表面会有白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