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第七题为什么b
6个回答
展开全部
相关资料:(注意【】内)
副热带高压内部盛行下沉气流,故天气晴好,所以当副热带高压长时间控制某一地区时,往往会造成该地区干旱。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北侧是中纬度西风带,也是副热带锋区所在,副热带高压西部的偏南气流可以从海面上带来充沛的水汽,并输送到锋区的低层,在副热带高压的西到北部边缘地区形成一暖湿气输送带,向副热带高压北侧的锋区源源不断地输送高温高湿的气流。当西风带有低槽或低涡移经锋区上空时,在系统性上升运动和不稳定能量释放所造成的上升运动的共同作用下,使充沛的水汽凝结而产生大范围的降水形成雨带,通常还伴有暴雨。根据统计,雨带位置一般在副热带高压脊线之北6~10个纬距处,其走向大致和脊线平行。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季节性的活动与我国东部各地雨季的起止时间有着密切关系。平均来说,当副高脊线位于20°N以南时,雨带位于华南,称为华南雨季或华南前汛期雨季;当副高脊线徘徊于20°~25°N时,雨带位于江淮流域,这时为江淮梅雨季节;当脊线位于25°~30°N时,【【雨带】】推进至【【黄淮流域】】,黄淮雨季开始;当副高脊线越过30°N,则华北雨季开始。】
副热带高压位置与雨带位置关系如此密切,故副热带高压位置的不正常变动往往会造成各地区的旱涝,如1954、1980、1991年副高脊线长时间徘徊于20°~25°N,雨带稳定在江淮流域,造成江淮流域夏季洪涝。而1978年和1983年副高脊线很快越过20°~25°N到达30°N附近,雨带基本上未能在江淮流域稳定一段时间,江淮地区长时间处于副热带高压的控制之下,造成该地区干旱。
直接影响我国的并不是北太平洋副高主体,而是它伸向我国大陆的脊,因此,我们通常所说的副高变动,实际上是指伸向我国大陆的脊的变动。在我国常用以下几个量,来表示副热带高压的变动:
(1)副高脊线,它是副热带高压内东西风的分界线,因此在副高脊线上东西风速为零。我国常用120°E上副热带高压的脊线所在的纬度的变化来表示副热带高压的南北移动。
(2)副高西伸脊点,它是500hPa月平均图上588位势什米线最西端所在的经度,用来表示副热带高压西伸脊点位置。
(3)面积指数,它是取500hPa月平均图上10°N以北、110~180°E范围内588位势什米线所包含的范围,这个量用来表示副热带高压的强度。副热带高压的变动主要是指其强度、位置的变动,在时间尺度上可分为季节性变动和1~2周的中短期变动。
所谓副热带高压的季节性变动是指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位置、强度随季节而发生的变化。一般来说,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从冬到夏位置北移,强度增大;从夏到冬,位置南撤,强度减弱。一般在8月份到达一年中的最北点,8月以后,副热带高压开始南撤。
需要强调的是,副热带高压一年中北进与南撤过程并不是匀速进行的,而是表现为稳定少变、缓慢移动与跳跃三种形式。平均而言,冬季副热带高压脊线在15°N附近,3、4月份开始缓慢北移,5~6月间(一般在6月中旬),出现第一次北跳,脊线北跳到20°N以北,并稳定在20°~25°N之间达一月左右。到7月中旬,脊线再次北跳,越过25°N,在7月底或8月初,副高到达一年中的最北位置,9月以后,副高向南撤退。
另外,还要指出的是,副热带高压的季节性变动存在显著的年际变化,有的年份北跳的时间早,有的年份北跳的时间迟。副热带高压稳定在某一位置上持续时间的长短也不相同,例如,在1991年,副高在20°~25°N之间维持达50天之久,而在1978年,副高在20°~250°N之间只维持了3天,就北跳到25°N以北。
副热带高压除了季节变动外,还存在周期分别为15天的中期变动和一周左右的短期活动。所谓中期活动是指在半个月左右的时间内,副热带高压总的偏强或偏弱之后的稳定,或西进、东退之后的稳定趋势。如图5.12是1982年7月的一次副热带高压中期变动过程,7月6日副高脊线在20°N左右,588线西脊点位于120°E,然后开始西伸北进,到7月9日,脊线已越过25°N,588线西伸至105°E。副热带高压在这里一直维持到7月15日,而后由于受热带气旋影响,开始东撤南下,到17日副热带高压撤至115°E,历时12天,完成了一个中期变动过程。
所谓短期变动,表现为6~7天的摆动,主要是东西进退,一个东退到下一个东退之间的间隔一般为一周左右。
副热带高压内部盛行下沉气流,故天气晴好,所以当副热带高压长时间控制某一地区时,往往会造成该地区干旱。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北侧是中纬度西风带,也是副热带锋区所在,副热带高压西部的偏南气流可以从海面上带来充沛的水汽,并输送到锋区的低层,在副热带高压的西到北部边缘地区形成一暖湿气输送带,向副热带高压北侧的锋区源源不断地输送高温高湿的气流。当西风带有低槽或低涡移经锋区上空时,在系统性上升运动和不稳定能量释放所造成的上升运动的共同作用下,使充沛的水汽凝结而产生大范围的降水形成雨带,通常还伴有暴雨。根据统计,雨带位置一般在副热带高压脊线之北6~10个纬距处,其走向大致和脊线平行。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季节性的活动与我国东部各地雨季的起止时间有着密切关系。平均来说,当副高脊线位于20°N以南时,雨带位于华南,称为华南雨季或华南前汛期雨季;当副高脊线徘徊于20°~25°N时,雨带位于江淮流域,这时为江淮梅雨季节;当脊线位于25°~30°N时,【【雨带】】推进至【【黄淮流域】】,黄淮雨季开始;当副高脊线越过30°N,则华北雨季开始。】
副热带高压位置与雨带位置关系如此密切,故副热带高压位置的不正常变动往往会造成各地区的旱涝,如1954、1980、1991年副高脊线长时间徘徊于20°~25°N,雨带稳定在江淮流域,造成江淮流域夏季洪涝。而1978年和1983年副高脊线很快越过20°~25°N到达30°N附近,雨带基本上未能在江淮流域稳定一段时间,江淮地区长时间处于副热带高压的控制之下,造成该地区干旱。
直接影响我国的并不是北太平洋副高主体,而是它伸向我国大陆的脊,因此,我们通常所说的副高变动,实际上是指伸向我国大陆的脊的变动。在我国常用以下几个量,来表示副热带高压的变动:
(1)副高脊线,它是副热带高压内东西风的分界线,因此在副高脊线上东西风速为零。我国常用120°E上副热带高压的脊线所在的纬度的变化来表示副热带高压的南北移动。
(2)副高西伸脊点,它是500hPa月平均图上588位势什米线最西端所在的经度,用来表示副热带高压西伸脊点位置。
(3)面积指数,它是取500hPa月平均图上10°N以北、110~180°E范围内588位势什米线所包含的范围,这个量用来表示副热带高压的强度。副热带高压的变动主要是指其强度、位置的变动,在时间尺度上可分为季节性变动和1~2周的中短期变动。
所谓副热带高压的季节性变动是指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位置、强度随季节而发生的变化。一般来说,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从冬到夏位置北移,强度增大;从夏到冬,位置南撤,强度减弱。一般在8月份到达一年中的最北点,8月以后,副热带高压开始南撤。
需要强调的是,副热带高压一年中北进与南撤过程并不是匀速进行的,而是表现为稳定少变、缓慢移动与跳跃三种形式。平均而言,冬季副热带高压脊线在15°N附近,3、4月份开始缓慢北移,5~6月间(一般在6月中旬),出现第一次北跳,脊线北跳到20°N以北,并稳定在20°~25°N之间达一月左右。到7月中旬,脊线再次北跳,越过25°N,在7月底或8月初,副高到达一年中的最北位置,9月以后,副高向南撤退。
另外,还要指出的是,副热带高压的季节性变动存在显著的年际变化,有的年份北跳的时间早,有的年份北跳的时间迟。副热带高压稳定在某一位置上持续时间的长短也不相同,例如,在1991年,副高在20°~25°N之间维持达50天之久,而在1978年,副高在20°~250°N之间只维持了3天,就北跳到25°N以北。
副热带高压除了季节变动外,还存在周期分别为15天的中期变动和一周左右的短期活动。所谓中期活动是指在半个月左右的时间内,副热带高压总的偏强或偏弱之后的稳定,或西进、东退之后的稳定趋势。如图5.12是1982年7月的一次副热带高压中期变动过程,7月6日副高脊线在20°N左右,588线西脊点位于120°E,然后开始西伸北进,到7月9日,脊线已越过25°N,588线西伸至105°E。副热带高压在这里一直维持到7月15日,而后由于受热带气旋影响,开始东撤南下,到17日副热带高压撤至115°E,历时12天,完成了一个中期变动过程。
所谓短期变动,表现为6~7天的摆动,主要是东西进退,一个东退到下一个东退之间的间隔一般为一周左右。
展开全部
请注意审题:N月,我国锋面雨带位于江淮地区,纬度大约是32°N左右,但第7题题干问的是“副热带高压脊”,它往往位于锋面雨带偏南的位置,纬度位置大约比锋面雨带的位置低。因此选B。
追问
为什么往往位于偏南位置
追答
需要弄清三个问题:
我国锋面雨带的形成原因:南方来的夏季风在北上的过程中遇到南下的冷空气形成锋面;
夏季风的源地:太平洋上的夏威夷高压;
夏威夷高压与副热带高压脊的关系,夏威夷高压随着太阳直射点的北移而北移,北移过程中势力不断增强,从中心向陆地延伸出来的部分就是副热带高压脊。
也就是说,夏季风就是从副热带高压脊吹出来的,因此副热带高压脊”,它往往位于锋面雨带偏南的位置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你好:
我们可以通过图中发现,此时雨带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大概是30°左右。
那么西太平洋副高的位置应该要低一些,大概就是B答案了;当副高脊线徘徊于20°~25°N时,雨带位于江淮流域。
我们可以通过图中发现,此时雨带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大概是30°左右。
那么西太平洋副高的位置应该要低一些,大概就是B答案了;当副高脊线徘徊于20°~25°N时,雨带位于江淮流域。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我国东部地区的主要锋面雨带,通常位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以北5~8个纬度距离处,并跟随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北进或南退而移动。这些很简单的问题在地理图册上都有的,没事儿的时候多看看书,下面那个相关资料一看就是在那儿copy的,华而不实,太多了反而没抓住重点、认真看书。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要是我就蒙B,七月中旬,又是我国,只有B包括了北纬23°26‘。
追答
风从太平洋吹来,所以是夏季,若是从西伯利亚吹来,就是冬季
所以n月是夏季,当成7月来看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