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肠炎是怎么来的?

 我来答
冲文八生2776
2017-11-08 · TA获得超过546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293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80.5万
展开全部

1、饮食因素:高脂肪、高蛋白、低纤维素的饮食与直肠炎发病有关。这是因为高脂肪食物可使胆汁分泌增多,促进肠道细菌生长,而胆醇、胆盐在厌氧菌作用下,形成不饱和胆固醇,如脱氧胆酸和石胆酸增加,这二种致炎物数量增加,促进直肠炎发病。同时,食物纤维摄入过少,使肠蠕动变慢,粪便及其他废物在肠道滞留过久,刺激肠粘膜。

2、慢性炎症刺激:长期的慢性炎症可能是引起肛门直肠炎的要素。如慢性细菌感染、阿米巴痢疾、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憩室炎等,使得粘膜发生肉芽肿、炎性变和假息肉阶段而发生炎变。

3、免疫功能异常:人体免疫功能异常,如细胞免疫机能抑制在患者中普遍存在,随着细胞免疫反应性的降低,炎的发生率就增高,细胞免疫功能的抑制是炎发生发展的一个主要因素。4、异物损伤:最为常见的病因是直肠内异物损伤。未消化的骨片、木片或其它带有锐利角的各种异物可直接损伤直肠粘膜而发生直肠炎。此外,发生严重便秘时的坚硬粪便块,可引起直肠炎。

大度虾莹鸟消活7767
2017-11-08 · TA获得超过490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315
采纳率:97%
帮助的人:60.4万
展开全部

  急性肠炎延治或误治可导致慢性肠炎。在慢性肠炎的影响下,胃肠粘膜充血、水肿、渗出、逐渐加重,其表面片状黄色渗出物,呈弥漫性形成;粘膜皱壁层糜烂面加深或出血量大;表层上皮细胞坏死脱落更加严重,因粘膜血管损伤严重伴出血,更明显可见血浆外渗,粘膜下层有出血,水肿甚至穿孔,或发现肠粘膜紊乱、肠痉挛、肠曲缩短,胃肠或肠曲之间瘘管、结肠袋形成加深或消失、充盈缺损等等,有时可伴发肠憩肉,或直肠恶变、结肠恶变病变。

  根据临床腹泻量,次数增多,粪便稀薄,甚至水样便,伴有肠鸣,但无里急后重,营养障碍,结合有反复发作史或有慢性肠炎的病因存在,诊断一般不难。

  可引起慢性肠炎有以下几例。

  (1)慢性肠道细菌感染性疾病:如慢性细菌性痢疾、溃疡型肠结核、沙门氏菌感染、肠道菌群失调。

  (2)肠寄生虫病:如慢性阿米巴痢疾、慢性血吸虫病、肠鞭毛虫病、结肠小袋纤毛虫病、肠道蠕虫病等。

  (3)非细菌性炎症:如克降氏病、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肠炎、结肠憩室炎、结肠息肉并发结肠炎等。

  (4)肠肿瘤:如结肠癌、直肠癌、小肠恶性淋巴瘤。  (5)胃原性慢性腹泻:如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癌晚期、胃空肠吻合术后。

  (6)胰原性慢性腹泻:如慢性胰腺炎、胰腺癌晚期。

  (7)肝、胆道疾病所致慢性腹泻。

  (8)内分泌、代谢障碍疾病:甲状腺功能亢进,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症,糖尿病等都可引发慢性肠胃炎。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回忆7685435ef30d
2017-11-08 · TA获得超过536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270
采纳率:92%
帮助的人:62.5万
展开全部

您好,能够引起肠炎的原因很多,如抵抗力差、饮食不规律、经常吃刺激性食物等都是可以引起的,建议您如果有慢性肠炎的症状,建议您应该积极的饮食调理,必要的时候是要查结肠镜的,平时注意避免暴饮暴食,吃容易消化的食物如面汤、米粥等;忌吃油炸食物和辛辣的刺激性食物。早期发现早期治疗达到临床治愈是没有问题的。每位患者的体质与病情感不同,自然采用的治疗方法也是不一样的,患者应根据个人情况经专家确诊后,根据病因选择安全、有效、价廉和易购的药物。才会取得最好的治疗效果。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1)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