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know-base.cdn.bcebos.com/lxb/notice.png)
各地过中秋节有哪些不同的习俗?
不知不觉又快到一年一度的中秋节了,过了中秋,也就是意味着距离冬天也不远了,那么全国各地在中秋节,又有哪些不同的习俗呢?接下来我们便盘点一下中秋节的习俗吧:
1、广东潮汕各地。
一到中秋,在广东潮汕各地会有拜月光的习俗,有句话是这样说的,“男不圆月,女不祭灶”,并且也会吃芋头,来源于民间的一些传说,在民间有个传说,在1279年的时候,蒙古族灭了南宋,建立起了元朝,对汉人进行了非常残酷的统治,民不聊生,许多百姓惨遭屠杀,后来为了不忘记蒙古人(简称胡人)的统治之苦,而芋头跟“胡头”有着类似的谐音,而且芋头的形状跟人头类似,所以为了祭奠祖先,便决定在中秋这天吃芋头,历代相传。
2、江南一带。
对于江南一带来说,不同地区的风俗也是不同的,就拿南京来说,除了会吃月饼,还会吃他们的名菜桂花鸭,取名来源于屈原的《楚辞·少司命》“援北方闭兮酌桂浆”,南京人全家一起赏月,又称为“庆团圆”。对于无锡的人们来说,中秋便是需要烧斗香,香斗四周糊有纱绢,绘有月宫中的景色,对于上海的人们来说,中秋的时候会有中秋宴,晚餐的时候会配以桂花蜜酒。
3、四川
对于四川人来说,仪式感更是足够,除了吃月饼,还会杀鸭,吃麻饼和蜜饼等等,有些地方还会点桔灯,放在门口以示庆祝。
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已经到了,中秋节作为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又被称为月夕、秋节、仲秋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而且中秋节开始于唐朝初年,然后在宋朝盛行,到了明清时候,已经和元旦齐名,成为了中国的主要节日之一呢。那我们每个不同的地方在中秋有哪些不同的习俗呢。
对于我们知道的,中秋这一天有赏月、吃月饼的风俗。中秋节的起源的另一个说法就是: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是稻子成熟的时候,每家每户都拜土地神。所以说中秋有可能也是秋报的遗俗。
在古时候中秋节的这一天,我们国家很大部分地区会烙一种象征着团圆、类似月饼的小饼子,饼里面包着糖、芝麻、桂花和蔬菜等。外面还印着月饼、桂花树、兔子图案。祭月之后,由家中长者将饼按人数分切成块,每人一块,如有人不在家即为其留下一份,表示合家团圆。
在北京,老北京的传统月饼有自来红、自来白和提浆月饼。而在福建呢,福建人有中秋节吃鸭子的习俗。福建人用福建盛产的槟榔芋和鸭子一起烧,味道很好的。
在山东,中秋节会吃一种应节食品“麦箭”。陕西西乡县中秋夜有男子泛舟登崖,女子安排家宴。不论贫穷,都要吃西瓜,西瓜还要切成是莲花状。
杭州的莼菜鲈鱼烩之所以成为中秋家宴上的菜肴,不仅仅是因为这一时节的莼菜鲈鱼好吃,更是因为晋代张翰借思乡的“莼菜、鲈鱼”,弃官返回故里的史实,这一故事不仅成为千古美谈,并使莼菜成为思乡的象征。 莼菜是中秋家宴和八月时令菜羹。莼菜又称马蹄草、水菜,是水生宿根生叶草植物。莼菜的根、茎、叶不仅碧绿清香,鲜嫩可口,而且营养丰富。莼菜为春、秋二季皆可摘取,但以秋莼为多为好。
我们都知道中国是拥有五十六个民族的国家。中国地大辽阔,人口众多,南北各地区的风俗习惯也各不相同,所以就算是过着同一个节日,也会有风俗习惯上的差异,而这些差异也是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
那么我们就来看看,各地区都有哪样的中秋习俗呢?
首先我们从北方地区说起。在北京地区大家吃的都是提浆月饼。皮面油的比例比较多,吃起来比较酥松。“皮酥肉香”这类月饼就是北京人的最爱。另外秋季这个季节也是吃螃蟹的时候。北京人尤其喜欢吃醉蟹。
而山东人就喜欢吃“麦箭”,而麦箭就是面粉摊成的煎饼,有肉馅和素馅,而这种饮食特点也是跟北方人喜欢吃面食有关。
说完了北方就来说说南方。北京人喜欢吃醉蟹,那就不得不提到了江苏人喜欢吃阳澄湖的大闸蟹。而且南京人中秋爱除了中秋吃月饼外,还有一道碧池的菜金陵名菜桂花鸭。而说到吃鸭子就不得不提到四川。
在中秋节吃鸭子是四川人的必备,并且喜欢吃的还是烟熏鸭子,因为四川人是出了名的不怕辣,所以喜欢卤制,而烟熏鸭子就是卤制而成很入味。
说完了四川人民的重口味,再说说广东地区,我们吃的多数月饼就是广式月饼。所以广东人除了在中秋节吃月饼之外,还喜欢吃芋头和糍粑。而喜欢吃芋头和糍粑的还有湖南人,想必长沙的那首《月亮粑粑》大家都有所耳闻。而湖南人除了吃广式月饼外,还吃一种苏薄月,这种月饼里面有满满的一层桂花香,吃起来很甜很香。
你们那里有什么不一样的习俗呢?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我国传统的中秋节,家家都要置办佳肴美酒,怀着丰收的喜悦,欢度佳节,从而形成我国丰富多彩的中秋习俗。可是过了这么多年中秋节,才知道其他地方的中秋节竟然都这么多不同!
中国地方那么大,而且人那么多,会有很多不一样的风俗,中秋节的过法也是多种多样,地方特色很浓重。比如呢,在福建浦城,女子过中秋要穿行南浦桥。建宁要在中秋夜以挂灯为向月宫求子的吉兆。广东潮汕中秋拜月,主要是妇女和小孩。南京人中秋爱吃月饼外,必吃金陵名菜桂花鸭。江苏省无锡县中秋夜要烧斗香。等等各种各样的习俗,这主要是南方的习俗。
在北方,山东省农家在八月十五祭土谷神。诸城、临沂和即墨等地除了祭月外,也得上坟祭祖。河北省万全县中秋为小元旦,陕西省中秋夜男的会划船攀岩,而女人呢则负责做美食。不论贫富,必食西瓜。洛川县中秋节则家长会让孩子带礼物给老师带礼物,大都在学校吃饭。看到我们习俗有呢么多不同有没有很惊奇呢?
最近几年外国的节日在中国盛行,甚至有些节日比自己国家的节日过的还要盛大,其实我们国家的节日还是有很多稀奇之处的,我们不仅要传承下来过去的,而且要衍生出来新的节日习俗,封我们的节日传承下去
即使各地的风俗习惯不同,但是有一点是相同的,中秋节,寓意着团圆,所以不管在何处的游子,中秋节还是陪家人一起过,才是团圆,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中秋节。这个中秋你回家吗?
中秋佳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每到这一天,大家都会和家人团聚。对于大多人而言,中秋就是赏月吃月饼。虽然这一天表达的主题是团圆和思念。但是因为南北文化差异较大,对于中秋,各地都同的风俗习惯,今天说几个比较特别的地方习俗的有趣的传统活动。
济南:拜兔神,保全家安康
这个习俗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古代,在某年中秋时节,有种怪病蔓延济南,很多人生病了,在月宫捣仙药的玉兔知道后下凡来到济南,把药饼捣碎,投在七十二名泉中,泉水立刻变得清澈甘洌。药随着泉水流遍了整个济南城,喝了泉水的百姓很快便痊愈了。
后来每到八月十五,济南的百姓为了纪念兔神,人们会在院里摆上供桌,放上兔子王、月饼和水果进行祭月,祈求全家幸福安康。如今,崇拜兔神的民俗已经逐渐远去,但兔子王以“非遗”的形象出现在世人面前,成为泉城济南的传统文化符号。
贵州:偷瓜送子
贵州省不少地方,流行“偷瓜送子”习俗。要是谁家不生小孩,村里好心的小伙便在中秋这天趁着明亮的月光,来到地里,偷摘一个大冬瓜,刻画出小孩的模样,再把准备好的小孩衣服套上,用竹篮装好后敲锣打鼓抬到这户人家,受瓜人在招待客人后,将瓜放在床上与妻伴睡一夜,第二天将冬瓜煮熟进食,要是以后怀了孕,受瓜人得好好感谢这群小伙。
怀化地区:偷吃
和贵州“偷瓜送子”的习俗不同,在湖南省与贵州省交界的怀化地区,流传“偷吃”风俗。每到中秋这天,家家大门、后门都半掩半开;平时,乡亲们对小偷深恶痛绝,可这天,明知“小偷”进了屋,全家都装聋作哑,视而不见,且为“小偷”准备丰盛的瓜果、月饼等,“偷吃”越多越高兴。
台湾:偷菜求郎
觉得台湾的这个习俗也很有意思,怎么说呢,和贵州的习俗有点异曲同工之妙。在台湾中秋之夜,姑娘们踏着月光,往别人家菜圃中偷摘大葱及蔬菜,摘到后便预示其能遇到如意郎君。因此,民间有“偷着葱,嫁好夫,偷着菜,嫁好婿”的谚语。
广告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