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粮食的发展历史
2个回答
展开全部
不同时期南北食作物都是互动的
我国是重要的粮食大国,从新石器时代人们就开始大规模种植粮食。但受到自然地理环境与生产技术的影响,每种粮食的生产期却不同。有的作物生命力旺盛,适应能力强,就可以在更广阔的地理区域内生长,如小麦、水稻、粟、黍等。而有的作物只能在特定的环境里繁衍,如一些热带作物等,这种作物就具有较强的地域性特点。
在我国不同的历史时期,南北粮食作物都是互动的,除此之外,还有部分外来作物,比如我们今天吃的马铃薯、花生、甘薯等,就是洋货。
一、史前至秦汉中国粮食结构的形成与改变
历史时期的粮食作物多是在史前农业的基础上继承的。目前通过对各种文化的考古发现可以了解到,中国南北作物的分布各有差异,北方的作物多以粟与黍为主,南方的作物多以水稻为主。
“五谷”的定义不断发生着变化
在北方目前已知的龙山文化、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都出现了粟。在黄河流域以外的地区,如西藏的卡若文化、东北的昂昂溪文化也都有粟的发现。
到了仰韶文化中期,粟已经在中原地区大面积种植,这不仅满足了人们对于稳定粮食的需求,同时也为文明的发展以及人类更大聚落的形成提供了基础。
而在史前社会的南方,稻是主要的粮食作物,例如在长江流域的大溪文化、良渚文化、屈家岭文化中都有大量稻的出现。黄河流域虽然也有稻的出现,但地域分布十分有限,仅仅在渭河与伊洛盆地发现稻的痕迹。而到了商周时期,原产于西亚的小麦,开始传入中国。
大量先秦酒器的出现,反映了中国古代粮食产量的提高
中国历史上有“五谷”的说法,虽然五谷的定义在不断变化,但最初的五谷就是指黍、稻、麦与麻等五种商周时期人们常吃的粮食。黍在商周时期占有重要的地位,因为商周时饮酒风气盛行,而黍正是重要的酿酒材料,所以当时的统治者非常重视黍的种植。
秦汉时期,随着大一统局面的形成与农业技术的发展,粮食的产量也大大提高。尤其是铁制农具的普及,使各种粮食的推广成为了可能。到了西汉,由于大型水利设施的营建,关中地区成为“天下陆海”,此时水稻也开始在北方大范围地种植。
收割水稻
三国时期,冬小麦得到了极大的推广,冬小麦在当时也叫“宿麦”,春小麦叫作“旋麦”。总之,从战国至三国时期,黄河流域粟的种植面积还在不断扩大,但小麦已经发展到了仅次于粟的地位,同时水稻也因为水利灌溉系统的发展,种植面积不断增多。秦汉时期,在北方旱地作物中,除了粟的面积有所扩大外,豆类作物也开始出现在文献中,如汉代的《四时月令》中就有关于豆类的介绍。
二、魏晋至两宋时期原生粮食的扩大与外来作物的传入
从魏晋到两宋之间,中国先后经历了大分裂到统一再到分裂的局面,各民族之间频繁的交流与融合推动着物资的交流与新的粮食作物的传入。
首先在传统粮食方面,小麦的种植面积在不断扩大,三国时期,在兖州与徐州就有大范围小麦种植的记录。到了唐代,河北道、河南道、淮南道(今安徽中北部与苏北地区)、河东道(今山西)都有小麦的种植。唐代宗时期甚至出现了麦税的征收,这说明小麦已经成为中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了。
秦汉以后小麦就是中国人的食量
同时水稻的种植面积也不断扩大,从魏晋开始,在渭河、汾河等黄河流域就出现大量种植水稻的情况,种植水稻的范围最北已经延伸到了今北京一线。到了北宋年间,随着宋辽《澶渊之盟》的签订,在宋辽边界的白水沟就出现大面积种植水稻的情况。
而在这个时期外来作物也开始传入中国各地,比如占城稻。占城稻是因原产于越南南部的占城而得名。占城稻最早出现于北宋,因其具有高产且环境适应能力强的特点,在引进之初就被很大范围推广种植,特别是在水资源丰富的江南地区,占城稻的生长速度更快。
从传播路线上看,占城稻最初是从今越南传入福建等地,后来在北宋末年在两浙路进行推广。占城稻在作物学上属于旱稻的一种,环境适应能力较强。其实,在占城稻引进之前,中国就有了旱稻种植的记录,但因地理条件的限制导致其无法推广,而占城稻的出现不但使旱稻得以推广,更使得中国种稻区面积发生了较大改变。
占城稻的传入路线
文史君说
中国农作物经历了上千年的发展与衍变,从史前时代一直延续至明清时期,随着人类生产技术的发展与农具的革新,粮食作物的种植也在发生着改变。而中国的粮食发展大体遵循着两种路径,一是原生粮食的种植与扩大,例如商周时期的五谷;另外一种就是外来作物的传入,例如西亚的小麦与越南的占城稻等。这两种模式在历史的发展中互动,最终奠定了今天中国人的粮食格局。
参考文献
邹逸麟:《中国历史地理概述》,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韩茂莉:《中国历史地理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
安志敏:《中国的史前农业》,《考古学报》1988年第4期。
(作者:浩然文史·禹贡行者)
本文为文史科普自媒体浩然文史原创作品,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文所用图片,除特别注明外均来自网络搜索,如有侵权烦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
我们会每天为大家奉上精彩的历史文章,恳请各位读者朋友关注我们的账号!您的点赞、转发、评论,这是对我们最好的支持!
我国是重要的粮食大国,从新石器时代人们就开始大规模种植粮食。但受到自然地理环境与生产技术的影响,每种粮食的生产期却不同。有的作物生命力旺盛,适应能力强,就可以在更广阔的地理区域内生长,如小麦、水稻、粟、黍等。而有的作物只能在特定的环境里繁衍,如一些热带作物等,这种作物就具有较强的地域性特点。
在我国不同的历史时期,南北粮食作物都是互动的,除此之外,还有部分外来作物,比如我们今天吃的马铃薯、花生、甘薯等,就是洋货。
一、史前至秦汉中国粮食结构的形成与改变
历史时期的粮食作物多是在史前农业的基础上继承的。目前通过对各种文化的考古发现可以了解到,中国南北作物的分布各有差异,北方的作物多以粟与黍为主,南方的作物多以水稻为主。
“五谷”的定义不断发生着变化
在北方目前已知的龙山文化、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都出现了粟。在黄河流域以外的地区,如西藏的卡若文化、东北的昂昂溪文化也都有粟的发现。
到了仰韶文化中期,粟已经在中原地区大面积种植,这不仅满足了人们对于稳定粮食的需求,同时也为文明的发展以及人类更大聚落的形成提供了基础。
而在史前社会的南方,稻是主要的粮食作物,例如在长江流域的大溪文化、良渚文化、屈家岭文化中都有大量稻的出现。黄河流域虽然也有稻的出现,但地域分布十分有限,仅仅在渭河与伊洛盆地发现稻的痕迹。而到了商周时期,原产于西亚的小麦,开始传入中国。
大量先秦酒器的出现,反映了中国古代粮食产量的提高
中国历史上有“五谷”的说法,虽然五谷的定义在不断变化,但最初的五谷就是指黍、稻、麦与麻等五种商周时期人们常吃的粮食。黍在商周时期占有重要的地位,因为商周时饮酒风气盛行,而黍正是重要的酿酒材料,所以当时的统治者非常重视黍的种植。
秦汉时期,随着大一统局面的形成与农业技术的发展,粮食的产量也大大提高。尤其是铁制农具的普及,使各种粮食的推广成为了可能。到了西汉,由于大型水利设施的营建,关中地区成为“天下陆海”,此时水稻也开始在北方大范围地种植。
收割水稻
三国时期,冬小麦得到了极大的推广,冬小麦在当时也叫“宿麦”,春小麦叫作“旋麦”。总之,从战国至三国时期,黄河流域粟的种植面积还在不断扩大,但小麦已经发展到了仅次于粟的地位,同时水稻也因为水利灌溉系统的发展,种植面积不断增多。秦汉时期,在北方旱地作物中,除了粟的面积有所扩大外,豆类作物也开始出现在文献中,如汉代的《四时月令》中就有关于豆类的介绍。
二、魏晋至两宋时期原生粮食的扩大与外来作物的传入
从魏晋到两宋之间,中国先后经历了大分裂到统一再到分裂的局面,各民族之间频繁的交流与融合推动着物资的交流与新的粮食作物的传入。
首先在传统粮食方面,小麦的种植面积在不断扩大,三国时期,在兖州与徐州就有大范围小麦种植的记录。到了唐代,河北道、河南道、淮南道(今安徽中北部与苏北地区)、河东道(今山西)都有小麦的种植。唐代宗时期甚至出现了麦税的征收,这说明小麦已经成为中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了。
秦汉以后小麦就是中国人的食量
同时水稻的种植面积也不断扩大,从魏晋开始,在渭河、汾河等黄河流域就出现大量种植水稻的情况,种植水稻的范围最北已经延伸到了今北京一线。到了北宋年间,随着宋辽《澶渊之盟》的签订,在宋辽边界的白水沟就出现大面积种植水稻的情况。
而在这个时期外来作物也开始传入中国各地,比如占城稻。占城稻是因原产于越南南部的占城而得名。占城稻最早出现于北宋,因其具有高产且环境适应能力强的特点,在引进之初就被很大范围推广种植,特别是在水资源丰富的江南地区,占城稻的生长速度更快。
从传播路线上看,占城稻最初是从今越南传入福建等地,后来在北宋末年在两浙路进行推广。占城稻在作物学上属于旱稻的一种,环境适应能力较强。其实,在占城稻引进之前,中国就有了旱稻种植的记录,但因地理条件的限制导致其无法推广,而占城稻的出现不但使旱稻得以推广,更使得中国种稻区面积发生了较大改变。
占城稻的传入路线
文史君说
中国农作物经历了上千年的发展与衍变,从史前时代一直延续至明清时期,随着人类生产技术的发展与农具的革新,粮食作物的种植也在发生着改变。而中国的粮食发展大体遵循着两种路径,一是原生粮食的种植与扩大,例如商周时期的五谷;另外一种就是外来作物的传入,例如西亚的小麦与越南的占城稻等。这两种模式在历史的发展中互动,最终奠定了今天中国人的粮食格局。
参考文献
邹逸麟:《中国历史地理概述》,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韩茂莉:《中国历史地理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
安志敏:《中国的史前农业》,《考古学报》1988年第4期。
(作者:浩然文史·禹贡行者)
本文为文史科普自媒体浩然文史原创作品,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文所用图片,除特别注明外均来自网络搜索,如有侵权烦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
我们会每天为大家奉上精彩的历史文章,恳请各位读者朋友关注我们的账号!您的点赞、转发、评论,这是对我们最好的支持!
展开全部
我国是重要的粮食大国,从新石器时代人们就开始大规模种植粮食。但受到自然地理环境与生产技术的影响,每种粮食的生产期却不同。有的作物生命力旺盛,适应能力强,就可以在更广阔的地理区域内生长,如小麦、水稻、粟、黍等。而有的作物只能在特定的环境里繁衍,如一些热带作物等,这种作物就具有较强的地域性特点。
在我国不同的历史时期,南北粮食作物都是互动的,除此之外,还有部分外来作物,比如我们今天吃的马铃薯、花生、甘薯等,就是洋货。
一、史前至秦汉中国粮食结构的形成与
改变
历史时期的粮食作物多是在史前农业的基础上继承的。目前通过对各种文化的考古发现可以了解到,中国南北作物的分布各有差异,北方的作物多以粟与黍为主,南方的作物多以水稻为主。
“五谷”的定义不断发生着变化
在北方目前已知的龙山文化、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都出现了粟。在黄河流域以外的地区,如西藏的卡若文化、东北的昂昂溪文化也都有粟的发现。
到了仰韶文化中期,粟已经在中原地区大面积种植,这不仅满足了人们对于稳定粮食的需求,同时也为文明的发展以及人类更大聚落的形成提供了基础。
而在史前社会的南方,稻是主要的粮食作物,例如在长江流域的大溪文化、良渚文化、屈家岭文化中都有大量稻的出现。黄河流域虽然也有稻的出现,但地域分布十分有限,仅仅在渭河与伊洛盆地发现稻的痕迹。而到了商周时期,原产于西亚的小麦,开始传入中国。
大量先秦酒器的出现,反映了中国古代粮食产量的提高
中国历史上有“五谷”的说法,虽然五谷的定义在不断变化,但最初的五谷就是指黍、稻、麦与麻等五种商周时期人们常吃的粮食。黍在商周时期占有重要的地位,因为商周时饮酒风气盛行,而黍正是重要的酿酒材料,所以当时的统治者非常重视黍的种植。
秦汉时期,随着大一统局面的形成与农业技术的发展,粮食的产量也大大提高。尤其是铁制农具的普及,使各种粮食的推广成为了可能。到了西汉,由于大型水利设施的营建,关中地区成为“天下陆海”,此时水稻也开始在北方大范围地种植。
在我国不同的历史时期,南北粮食作物都是互动的,除此之外,还有部分外来作物,比如我们今天吃的马铃薯、花生、甘薯等,就是洋货。
一、史前至秦汉中国粮食结构的形成与
改变
历史时期的粮食作物多是在史前农业的基础上继承的。目前通过对各种文化的考古发现可以了解到,中国南北作物的分布各有差异,北方的作物多以粟与黍为主,南方的作物多以水稻为主。
“五谷”的定义不断发生着变化
在北方目前已知的龙山文化、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都出现了粟。在黄河流域以外的地区,如西藏的卡若文化、东北的昂昂溪文化也都有粟的发现。
到了仰韶文化中期,粟已经在中原地区大面积种植,这不仅满足了人们对于稳定粮食的需求,同时也为文明的发展以及人类更大聚落的形成提供了基础。
而在史前社会的南方,稻是主要的粮食作物,例如在长江流域的大溪文化、良渚文化、屈家岭文化中都有大量稻的出现。黄河流域虽然也有稻的出现,但地域分布十分有限,仅仅在渭河与伊洛盆地发现稻的痕迹。而到了商周时期,原产于西亚的小麦,开始传入中国。
大量先秦酒器的出现,反映了中国古代粮食产量的提高
中国历史上有“五谷”的说法,虽然五谷的定义在不断变化,但最初的五谷就是指黍、稻、麦与麻等五种商周时期人们常吃的粮食。黍在商周时期占有重要的地位,因为商周时饮酒风气盛行,而黍正是重要的酿酒材料,所以当时的统治者非常重视黍的种植。
秦汉时期,随着大一统局面的形成与农业技术的发展,粮食的产量也大大提高。尤其是铁制农具的普及,使各种粮食的推广成为了可能。到了西汉,由于大型水利设施的营建,关中地区成为“天下陆海”,此时水稻也开始在北方大范围地种植。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