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树立远大理想的故事
1、司马迁
他遵从父亲遗嘱,立志要写成一部能够“藏之名山,传之后人”的史书。就在他着手写这部史书的第七年,发生了李陵案。贰师将军李陵同匈奴一次战争中,因寡不敌众,战败投降。司马迁为李陵辩白,触怒汉武帝,被捕入狱,遭受残酷的“腐刑”。
2、周恩来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周恩来总理,在少年时代立下的宏伟志向,表现了为国家和民族而奋斗终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这句话不仅是对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传承和升华,也是对以共产主义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体现和拓展,是激励人们奋发努力、不断进取的强大动力。
3、牛顿
他7岁时就立定志向要成为打开自然之谜的人,对于各种物理现象都认真观察,到了10岁就能观测天象和探索天体物理规律,16 岁就用实验的方法测量风速等物理量,23岁发现万有引力定律,24岁开始数学微积分的创造,26岁就成了著名科学家,对物理学做出了巨大贡献.。
4、茅以升
他在11岁那年看到文德桥压塌的悲惨情景,就立下了大志,要为人们造一条结实的桥。为了实现愿望,他刻苦学习,考上了桥梁建筑专业。后来他实现了自小的理想,造了著名的钱塘江大桥、武汉长江大桥,为国家做出了重大贡献。
5、霍金
霍金十三、四岁时已下定决心要从事物理学和天文学的研究。十七岁那年,他考到了牛津大学。毕业后转到剑桥大学攻读博士,研究宇宙学。不久他发现自己患上了肌肉萎缩病。后来病情恶化的速度减慢,他便重拾心情,排除万难,从挫折中站起来,勇敢地面对这次的不幸,继续醉心研究。
当然有,当下成功的企业家,不少是当年敢于打破铁饭碗,勇于闯荡的人。具体如下:
1.马云从大学辞职,开始闯荡
1995年,马云打算从大学辞职的时候,一度犹豫。一天,他在回家路上遇到了系主任。系主任骑着一辆自行车,车把上挂着刚从菜市场买回来的菜。他叫住马云,以过来人身份,劝他好好做老师,不要冒险。马云却突然发现,如果自己继续待下去,系主任的现状就是将来的自己了。于是,他很快做出了决定,不久就辞职创业去了。
2.一张桌子触动了潘石屹
1984年,潘石屹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一家国企,工作很清闲。一天,潘石屹陪一个新分配来的女生去领办公桌。结果,这个女生特别挑剔,几个小时没选好。潘石屹等得不耐烦,催女生快点选。结果女生却说:“不行,这张桌子我可得用一辈子啊。”潘石屹听后深受触动,他不想自己一辈子就在国企里混日子,于是,选择了辞职下海,到深圳等地闯荡。
3.一个热水壶触动了吴晓波
吴晓波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一家通讯社。上班第一天,领导就给了他一个热水瓶,上班的时候,到传达室领到手,然后排队打好水,再拿到办公室去写稿子。下班的时候再把水瓶拎下来。每天这样,周而复始。吴晓波不想这么过一辈子,于是选择辞职,到外面去闯荡,后来成为了著名的财经作家。
4.任正非经过闯荡,成功逆袭
任正非44岁的时候,经营中被人骗了200万,被国企南油集团除名。他背负巨债,妻离家散,只能一个人在深圳住棚屋,借钱创立了华为公司。经过闯荡,逆袭成功,用几十年时间把华为带到通讯行业世界第一的位置。
5.丁磊离开电信局,创办网易
丁磊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电信局工作。仅仅待了两年,就不顾家人反对,毅然辞去稳定的工作,开始外出闯荡。他来到广州,前后换了多份工作。因为生性自由,他不想在别人手下打工,于是开始创业。最终,经过摸索,进入互联网行业创办了网易。
6.雷军:试错的成本并不高,而错过的成本非常高
雷军大学毕业后,进入金山公司,从一个程序员一直做到CEO。金山上市后,他选择了辞职离开。经过多年闯荡,他二次创业成功,做出了小米手机。小米上市时,雷军说,有机会一定要试一试,其实试错的成本并不高,而错过的成本非常高。
故事:
秦末阳城(现河南省商水县)人,是秦末农民起义领袖。这个故事讲的是陈胜年轻的时候,曾经同别人一起被雇佣耕地。有一天,陈胜停止耕作走到田畔高地上休息,因失意而愤慨叹息了很久,说:“如果有朝一日我们谁富贵了,可不要忘记老朋友啊。”
雇工们笑着回答说:“你是个被雇佣耕地的人,哪来的富贵呢?”陈胜长叹一声说:“唉,燕雀怎么知道鸿鹄的志向呢!”
陈胜后来因反对暴秦率众起义而称王之后,却把过去说过的“苟富贵,勿相忘”的承诺忘到了脑后。当他过去的哥们找到他后,因为言语不当而被陈胜杀掉。从这一点上说,陈胜并不是一个仗义的人。
出处:出自西汉司马迁的《史记》之《陈涉世家》。
鸿鹄之志:鸿鹄:大雁和天鹅,鸿鹄之志,意大雁和天鹅之志向,因大雁和天鹅飞得高而远,故喻意志向高而远大!
扩展资料:
人物简介:
陈胜(?—前208年),字涉,阳城( 今河南登封市东南 ,一说今河南商水县西南 )人。秦朝末年农民起义的领袖之一。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联合吴广率领戍卒发动大泽乡(今安徽宿州市)起义,成为反抗暴秦起义的先驱;占据陈郡称王,建立张楚政权。
后被秦将章邯所败,为车夫庄贾所害,葬于芒砀山。刘邦称帝后,追封陈胜为“隐王”。
陈胜从谋划起义,到称王立国,再到兵败被害,前后不过半年时间,但他点燃的反秦烈火烧红了大半个中国。“陈胜虽死,其所置遗侯王将相竟亡秦,由涉首事也。”三年后,刘邦领导的农民起义军杀入咸阳,推翻了暴秦统治,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战争最终取得了胜利。
书法秘诀寓水中
——王羲之父子学书记事
幼时,为学书法,外祖父曾在灯下给我讲了王羲之“临池学书”的故事,谆谆告诫我学习要持之以恒,莫只有三分钟热度。后来在乡下,父亲又给我讲述了王献之和七缸水的故事,警示我凡事莫贪图捷径,只有苦学苦练苦干,才能成就一番事业。后来,我当了教师,又把上述两个故事不止一次地讲给各届学生们,激励他们好学上进,均收到良好的效果。特别是一位已当了工程师的当年学生,来信告诉我,他把“二王”的故事讲给了自己的女儿,这女孩发誓在“二王”为榜样,刻苦学习,竟在全国书法大赛中获奖。如此看来,老祖宗们肯定的模范行为,将是用之不尽的宝贵源泉。
大家都会知道,王羲之(321—379)是我国历史上最杰出的书法家之一,字逸少,东晋琅琊临沂(今属山东)人,居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因当过右军将军、会稽内史等官,故又称其为王右军。作为中国艺术史中被尊为“书圣”的王羲之,书界赞美他“贵越群品,古今莫二,兼撮众法,备成一家”。其刻苦磨练,精研体势,独壁蹊径,坚韧而行的精神,一直是后人的楷模。比如:传说他曾在浙江绍兴兰亭池畔“临池学书”,日复一日,废寝忘食地苦学各家书法之长,为节省时间,身边的池水竟成了他顺手涮笔的方便之处,日久天长,一池清品被染得墨黑墨黑,便留下了个心无旁骛、专心从学的感人故事。
若干年后,王羲之最小的儿子王献之随其练字,几载之后,书法居然可观。王献之年小志大,决心要赶上父亲的名望,便有些急于求成。一日,他趁父亲表扬他的机会,向父亲讨求练字的秘诀,王羲之听罢微微一笑,招招手把献之领到庭院中,指着院中18口大水缸说:“练字的秘诀就在这18口缸的水里,从明天起,你就用这缸里的水磨墨,直到18口缸中的水全用完了秘诀也就知道了。”王献之非常聪明,知道父亲话里的深刻涵意,就毫不贪懒、日以继夜地舀水研墨,越发苦练起来,终于练得一手好字,直到后来的成就竟与父亲齐名,在书法史上并称“二王”。
当然,学习书法是有规律可循的,只凭苦练也不行。但老祖先们所以一代代地把“二王”学书法的苦练故事传下来,其目的是在强调勤学苦练的重要,是在借助池中之水、缸里之水来鞭策人们恒定心志,学而不辍,这样才可成大事。
“我是中国人!”
1931年秋,吉鸿昌担任第二十二路军总指挥的时候,曾被迫出国作了一次考察。出国之前,已是震撼中外的“九·一八”事变之后,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了我国的东北三省。蒋介石为了阻挠父亲的抗日活动,立逼他“携眷出国”,作“军事考察”,而实际上是夺去了父亲的军权,将他流放国外。
到了美国纽约,一次,他穿着整齐的军装,率领一行从属人员走在街上,突然有人拦住他故意问道:“你是日本人吧?!”吉鸿昌叫翻译回答说:“不,我是中国人!”对方听了摇摇头表示不相信地说:“中国人?东亚病夫,不可能有这样魁梧、高大的军人……”又一次,他到纽约的一家邮局寄送东西,那里的工作人员又明知故问地说:“你是哪国人?”我父亲大声说道:“我是中国人!”对方奚落地说:“地图上已经找不到中国了。”
接连受到这样的嘲笑和侮辱,使他异常气愤,甚至连饭也吃不下去了。他严肃地说:“侮辱我吉鸿昌本人,我并不在乎,但是我们是代表中国到美国才考察的,受侮辱的是我们整个国家,整个民族啊!”坚决地表示:“下次外出时,就带上‘我是中国人’的牌子,让外国的朋友们都知道中国人是有血性的,有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一定会重新振兴起来了!”
果然,他用草板纸自制了一个约半尺长的长方形牌子,用毛笔写着“我是中国人”几个大字,并在下边注上英文。他挺着胸膛,昂首阔步地穿过围观的人群,显示出中华民族的骄傲。
——王羲之父子学书记事
幼时,为学书法,外祖父曾在灯下给我讲了王羲之“临池学书”的故事,谆谆告诫我学习要持之以恒,莫只有三分钟热度。后来在乡下,父亲又给我讲述了王献之和七缸水的故事,警示我凡事莫贪图捷径,只有苦学苦练苦干,才能成就一番事业。后来,我当了教师,又把上述两个故事不止一次地讲给各届学生们,激励他们好学上进,均收到良好的效果。特别是一位已当了工程师的当年学生,来信告诉我,他把“二王”的故事讲给了自己的女儿,这女孩发誓在“二王”为榜样,刻苦学习,竟在全国书法大赛中获奖。如此看来,老祖宗们肯定的模范行为,将是用之不尽的宝贵源泉。
大家都会知道,王羲之(321—379)是我国历史上最杰出的书法家之一,字逸少,东晋琅琊临沂(今属山东)人,居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因当过右军将军、会稽内史等官,故又称其为王右军。作为中国艺术史中被尊为“书圣”的王羲之,书界赞美他“贵越群品,古今莫二,兼撮众法,备成一家”。其刻苦磨练,精研体势,独壁蹊径,坚韧而行的精神,一直是后人的楷模。比如:传说他曾在浙江绍兴兰亭池畔“临池学书”,日复一日,废寝忘食地苦学各家书法之长,为节省时间,身边的池水竟成了他顺手涮笔的方便之处,日久天长,一池清品被染得墨黑墨黑,便留下了个心无旁骛、专心从学的感人故事。
若干年后,王羲之最小的儿子王献之随其练字,几载之后,书法居然可观。王献之年小志大,决心要赶上父亲的名望,便有些急于求成。一日,他趁父亲表扬他的机会,向父亲讨求练字的秘诀,王羲之听罢微微一笑,招招手把献之领到庭院中,指着院中18口大水缸说:“练字的秘诀就在这18口缸的水里,从明天起,你就用这缸里的水磨墨,直到18口缸中的水全用完了秘诀也就知道了。”王献之非常聪明,知道父亲话里的深刻涵意,就毫不贪懒、日以继夜地舀水研墨,越发苦练起来,终于练得一手好字,直到后来的成就竟与父亲齐名,在书法史上并称“二王”。
当然,学习书法是有规律可循的,只凭苦练也不行。但老祖先们所以一代代地把“二王”学书法的苦练故事传下来,其目的是在强调勤学苦练的重要,是在借助池中之水、缸里之水来鞭策人们恒定心志,学而不辍,这样才可成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