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有哪些著名阵法?
“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这句话大家肯定不陌生,这是两千多年前,西汉甘延寿、陈汤远征郅支匈奴之后上书汉元帝奏书中的一句话,至今读来仍然震人发聩。
《前汉书》记载这次甘延寿、陈汤远征郅支匈奴,遇到了一支奇怪的部队,这就是网络盛传的罗马军团,甚至在甘肃还搞出了一个罗马后裔村。
人们认定此军队是罗马军团的主要依据就是在面对甘延寿、陈汤的汉朝军队时摆出了奇怪的阵法——鱼鳞阵。
我们从好莱坞古代战争大片中可以看到古代欧洲军团作战阵法,多是马其顿方阵、、龟甲阵、楔形阵。其中的龟甲阵和中国的鱼鳞阵毫无相似点,中国的鱼鳞阵是层层设防、步步为营,而欧洲的龟甲阵真的就是一个大王八壳子。
中国最早记载鱼鳞阵的是《左传·桓公五年》(鲁桓公五年乃公元前707年),郑国和东周王室打了一场繻【xu】葛之战,郑国采用鱼鳞阵,打败周王室,从此王室衰落,春秋开始。
(郑国)曼伯为右拒,祭仲足为左拒,原繁、高渠弥以中军奉公,为鱼丽之陈,先偏后伍,伍承弥缝,战于繻葛……
文中鱼丽阵即为鱼鳞阵,这也是中国有文字记录的第一个阵法。据传是东周时期郑国国君郑子元有天吃鱼,看到鱼鳞排布而受到启发所创。也有传说是孙膑看到天上的鱼鳞云(我们今天说的地震云)有感而创,但此传言不足信,因为时间太晚了。
鱼鳞阵是将步卒队形环绕战车进行疏散配置的一种阵法。虽然是中国记载的第一个阵法,但随着后世战车退出历史舞台,此阵也就变异为其他阵法,例如前面陈汤他们所遇到的匈奴鱼鳞阵。
晋朝杜预在注释古代兵书《司马法》中写到:“《司马法》:‘车战二十五乘为偏。’以车居前,以伍次之,承偏之隙而弥缝阙漏也。五人为伍。此盖鱼丽陈法。”
古代战车乘载军士三名,中间驾车;左面掌弓,主射击;右面持矛握盾,主近战和防御。战车二十五辆为偏,甲士五人为伍。一军五偏,一偏五队,一队五车,五偏五方为一方阵。一队战车跟随五伍,即二十五人。步兵环绕战车疏散对形,可以弥补战车的缝隙,又可以替代车上受伤人员,保持战阵攻击力,有效杀伤敌人。
像上面所说繻葛之战,郑国军队摆出一个倒“品”字形战阵,左、右各一偏两个小方阵居前,担任第一次打击任务,中军五偏五方居后,承担第二次打击任务。
鱼鳞阵的特点就是大将位于阵形中后,主要兵力在中央集结,分作若干鱼鳞状的小方阵,按梯次配置,前端微凸,属于进攻阵形,攻击力高,但是防御偏弱,尤其是后方中军位置。
此阵法随着战车的消亡,慢慢的也发生了变化,消失在历史长河之中。《前汉书》中所记陈汤所遇到的鱼鳞阵不过是一种步兵防御阵法,将步兵梯次配置,增加防御纵深,和以前的鱼鳞阵已经不是同一个阵法了。
雁行阵。雁行阵同样是《孙膑兵法》中出现过的阵法,所以《赤壁》一片中诸葛亮说这个阵法过时了并非毫无道理。顾名思义,雁行阵就是模仿大雁飞行编队的一种阵法,一直以来这是一种骑兵和步兵都可以应用的战斗队形。
八卦阵。《赤壁》中,诸葛亮布下的八卦阵是古代著名的阵法之一。
除了中国之外西方军队也非常喜欢使用方阵作战。西方最有名的是马其顿方阵,这是一种由4096名步兵组成的大型战斗方阵,每一个方阵都可以独立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