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太后听到李鸿章去世的消息,为何当场哭到吐血呢?
李鸿章的死要从慈禧在1900年的一场疯狂的宣战开始说起,当时正值“拳乱”愈演愈烈的时候,洋人为了保证自己的在华利益不会受到一丝一毫的威胁,纷纷开口要求清政府出手镇压“拳民”。
这便给了慈禧一个错觉——难道“拳民”真的刀枪不入,竟然连洋人也怕他们?
虽然“拳民”起事之时打的是“反清复明”的旗号,却发现自己不是清政府的对手,所以他们的领导们为了能够继续存在下去,便将政治口号给改成了“扶清灭洋”,试图以此换得清政府的好感。
既然是扶清灭洋,如今清政府有了危机,“拳民”哪能坐视不理?
所以,慈禧在错以为洋人怕拳民之后,很快便想到了一招“驱狼逐虎”的妙计,她想利用拳民去对付洋人,给洋人一点颜色看看,于是便有了她向11国宣战的一幕。
只是慈禧明明一向对洋人极尽谄媚,却为何突然挺直了腰板向洋人宣战呢?
这是因为洋人曾几次三番地流露出要撇开慈禧,去扶植光绪皇帝成为他们在华利益代理人的想法,光绪皇帝上去了,慈禧自然便得下来,以慈禧如此强烈的权力欲又怎么可能将手里的权力交还给光绪皇帝?
此外,慈禧在戊戌政变之后一度想要废了光绪皇帝,可是这事偏偏受到了洋人的阻挠,说她没有气是不可能的。
因此,她想着能够借助刀枪不入的拳民给洋人好看,让他们知道,清朝是她说了算,他们想要撇开她是不可能的事。
让慈禧没有想到的是,刀枪不入的拳民并没有她想象中的那么厉害,这群乌合之众也没有什么心思帮她去教训洋人,反倒是进入“繁华”的京城之后,一个个只想着抢钱发财去了,洋人他们没有杀几个,反倒是为了抢钱杀了不少城中百姓。
拳民打不过洋人,清军也打不过洋人。
东南一带的督抚们又事不关己地唱了一出“东南互保”的戏将慈禧晾在了一边,李鸿章一句“此乱命也,粤不奉诏”已经让慈禧很郁闷了,张之洞一句“坐拥东南,死不奉诏”更是让慈禧气得发抖,近在山东的袁世凯也加入到了东南互保,对八国联军攻打北京一事装聋作哑。
慈禧当时究竟是何心情,可想而知。
当然了,李鸿章所谓的“此乱命也,粤不奉诏”显然不是他的本意,他本便属于慈禧阵营,他的利益早已经紧紧地和慈禧捆绑在了一起,可谓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慈禧利益受损,他又能好到哪里去?
只是李鸿章在甲午战败后作为清政府代表去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成了人人唾骂的卖国贼,慈禧为了稳定形势,也为了让李鸿章避避风头,不得不将他雪藏起来,让他远离了清政府的中枢,一路“贬”到了广东。
所以,当时远在广东的李鸿章之所以违背慈禧的旨意,只是因为他势单力薄,不得不受张之洞等人的裹挟罢了。
慈禧一逃,洋人占领了京城之后,李鸿章心里也急呀,时时刻刻关注着京城局势,所以慈禧让他北上找洋人和谈的命令一到,他便迫不及待地北上去了。
李鸿章更是知道,此一去,他注定了背负骂名,注定了要成为历史的罪人,可他还是不得不去。
清政府在《辛丑条约》中所付出的代价不可谓不惨重,单单是赔款便达到了4.5亿两白银,但是为什么偏偏是4.5亿呢?因为当时中国的总人口数是4.5亿,如此一来,便正好是每个人赔一两,“人均一两,以示侮辱”。
李鸿章签订条约时也很无奈、很心酸、很纠结,所以,他在签字时甚至不敢签自己的名字,生怕惹来千年骂名,只在条约上颤颤巍巍地签了一个字——肃。
这一个“肃”字,可谓满是血泪,道尽了李鸿章的悲哀,也道尽了清政府和中国人的悲哀。
落后便要挨打,这是一个血淋淋的教训。
他在签订完《辛丑条约》之后,心中郁结,一口气没上来,竟然一口老血给喷了出来,然后倒了下去。
这一次,他再也没有起来,签订条约之后仅仅过了三个多月,李鸿章便一命呜呼了。
李鸿章病死的消息很快便传到了慈禧的耳中,慈禧一听,瞬间便忍不住落了泪,她和李鸿章几十年的“君臣之情”从此便断了。
当然,她落泪的更主要的原因是她“离不开”李鸿章,不是说她和李鸿章有什么私情,而是李鸿章是她最忠实的拥护者,是她最重要的对外窗口,列强或许不知有慈禧和光绪皇帝,却知道清政府有一个李鸿章,这也是李鸿章被人调侃为“东方俾斯麦”的一个原因。
李鸿章已经成为了清政府的“签约专业户”,洋人只要和清政府签约,多数只认李鸿章,更有甚者直接点名让李鸿章去签。
他一直以来,便不断地在给慈禧“擦屁股”,为的便是维护和稳固慈禧的统治地位。
李鸿章一死,又有谁有这个能力能够取代他的位置?又有谁肯像李鸿章一样不顾一切地为她“擦屁股”?
他虽然自称是清王朝的“裱糊匠”,实则只不过是慈禧一人的“裱糊匠”罢了。
所以,李鸿章一死,慈禧落泪了,因为再也没有第二个李鸿章能够如此不计代价地为她撑起如此复杂的“三千年未有之变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