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老大,老二,老三,老四称为什么?
古代老大称为“伯”,老二称为“仲”,老三称为“叔”,老四称为“季”。出自《左传·昭公二十六年》:“亦唯伯仲叔季图之”。伯仲叔季由此成为兄弟之间的排序。
一、伯[bó]
“伯,把也,把持家政也”。——按宗法社会里常以长子继承父位当家,当国者则一样把持国政。如春秋五霸,“霸”亦可作“伯”,即指盟国奉为把持朝政的长兄,“伯”、“霸”通用。
同义的“兄”字,从人从口,表示在家里是发号施令者,这与“公”字从口,上面的“八”表出声(甲金文下边不是厶),表示是国家的发号施令者相似。弟弟们对兄长是必须服从的。
示例:伯父(父亲的哥哥)。
二、仲[zhòng]
“仲,中也,位在中也。”——这个叫法还留在云南白语(汉语最亲的兄弟语)里,读 zv 阳去(第6调),在白语里,“仲子”是二儿子,“仲女”是二女儿。
示例:仲兄(次兄;二哥);仲年(次年,第二年);仲弟(二弟);仲叔(兄弟中排行第二者)。
三、叔[shū]
“叔,少也。”——这个字也跟“俶”字同根。《尔雅"释诂》“俶,始也”,“俶,作也”,就是才起来的,新生的。
示例:仲叔继幽沦。——唐·柳宗元《哭连州凌员外司马》(老二、老三相继过世。)
四、季[jì]
“季,癸也。甲乙之次,癸最在下,季亦然也。”——这个字《说文》认为上面的禾是“稚省”,比于幼禾,总之是最幼少的。不管多于或少于四个,“季”都是最末的,如果只有三个,它就是老三。
扩展资料
一、伯仲叔季的有关示例
2、孙坚的四个儿子。长子孙策字伯符,次子孙权字仲谋,三子孙翊字叔弼,四子孙匡字季佐。
二、由伯仲叔季演变的成语有:不分伯仲、伯仲之间等
1、不分伯仲 [ bù fēn bó zhòng ]
解释:分不出第一第二。
示例:两位追求者的才学、家世都一样优秀,~,让她不知如何抉择。
近义词:不相上下、不分轩轾等;反义词:不可企及、望尘莫及等。
2、伯仲之间 [ bó zhòng zhī jiān ]
解释:伯仲:兄弟排行的次第,伯是老大,仲是老二;间:中间。比喻差不多,难分优劣。
出自:三国·魏·曹丕《曲论·论文》:“傅毅之于班固,伯仲之间耳。”(傅毅与班固相比,不相上下。)
示例:这二位的球技~,难分高低。
近义词:季孟之间、大同小异等;反义词:不可企及、望尘莫及、天壤之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