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才是真正的素质教育
2个回答
展开全部
什么是素质教育,首先要知道什么是素质。素质的含义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素质概念是生理学和心理学意义上的素质概念,即“遗传素质”。《辞海》写道:“素质是指人或事物在某些方面的本来特点和原有基础。在心理学上,指人的先天的解剖生理特点,主要是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方面的特点,是人的心理发展的生理条件,但不能决定人的心理内容和发展水平。”①这是关于狭义素质的典型解释。广义的素质指的是教育学意义上的素质概念,指“人在先天生理的基础上在后天通过环境影响和教育训练所获得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长期发挥作用的身心特征及其基本品质结构,通常又称为素养。主要包括人的道德素质、智力素质、身体素质、审美素质、劳动技能素质等。”②素质教育中的素质,指的是广义素质。
关于素质教育的含义,国家教委《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中作了明确解释:“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它是依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
么才是真正的素质教育?
(2008-06-08 12:41:37)
转载▼
标签:
爱在中国行
素质教育
教育
分类: 教育畅谈
广义地说,素质是一个人全部的生理的与心理的特质系统,即一人的身心系统。人的素质既有先天的禀赋,又有后天的塑造。因此,人的素质是先天与后天结合的“合子”。人的天赋素质只是其现实素质的原始起点,而人的最主要的素质是在后天的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教育是以人为对象的实践活动,本应担负塑造人的素质的重任。可是,我们的学校教育在这方面并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长期以来,把学校仅仅视为“传授知识的场所”,忽视对青少年的素质的培养。现在的学校特别是中小学,虽然也开设品德课、政治思想课,但大多是采取灌输式的,基本上流于形式,少有收效。
素质是一个涵盖很广的概念,包括文化素质,个性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等。一个优秀的人才,必须具备这些优秀的素质。事实上,一个人的成就正是他们能力的表现,归根到底是他们的素质综合作用的结果。日本学者认为:知识不如能力,而能力又不如素质。这就说明,素质教育在人的培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是根本不同的,前者是以全面陶冶青少年的素质为目的,而后者仅仅是为了训练学生机械的背诵书本知识的能力。对于创造性人才来说,优良的文化素质是重要的,但良好的个性素质、心理素质尤为重要。心理学家认为,没有个性就没有创造性,并且必须从小培养这些优良的素质。然而,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属于创造性的许多素质或被忽视了,或被扼杀了。例如,好奇心、求异心、自尊心、进取心、怀疑心和自我设计、自我实现、爱表现、敢于批判、勇于冒险等精神,都是创造性人才必备的优良素质。但是,在坚持僵化保守思想的人看来,这些素质大多是受贬斥的。就拿“爱表现”这个素质来说,长期都是受批评的,凡是具有这种素质的学生,在鉴定表上总要写上“个性太强、爱表现、好出风头”的评语。在这种强大的舆论压力下,青年们只能说自己不行,以示自己谦虚,而从不敢展现自己的才华。试问;如果不革除传统的教育思想,不摘除束缚创造性的紧箍咒,我们又如何开发我们民族的创造力呢?如何使我国的科学技术跻身于世界先进之林呢?
开展素质教育,既不能脱离教学活动,但也不能“无为而治”。最重要的是,必须牢固地树立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且为全体教职工所领悟,自觉地贯彻在一切教学活动中。同时,要围绕着这一目标,开设系列的特色课,采用各种开明的管理办法,创立生动活泼的氛围,植创造性人才成长的沃土,让广大青少年的创造性的个性和聪明才智,发育成为枝繁叶茂的大树!
关于素质教育的含义,国家教委《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中作了明确解释:“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它是依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
么才是真正的素质教育?
(2008-06-08 12:41:37)
转载▼
标签:
爱在中国行
素质教育
教育
分类: 教育畅谈
广义地说,素质是一个人全部的生理的与心理的特质系统,即一人的身心系统。人的素质既有先天的禀赋,又有后天的塑造。因此,人的素质是先天与后天结合的“合子”。人的天赋素质只是其现实素质的原始起点,而人的最主要的素质是在后天的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教育是以人为对象的实践活动,本应担负塑造人的素质的重任。可是,我们的学校教育在这方面并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长期以来,把学校仅仅视为“传授知识的场所”,忽视对青少年的素质的培养。现在的学校特别是中小学,虽然也开设品德课、政治思想课,但大多是采取灌输式的,基本上流于形式,少有收效。
素质是一个涵盖很广的概念,包括文化素质,个性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等。一个优秀的人才,必须具备这些优秀的素质。事实上,一个人的成就正是他们能力的表现,归根到底是他们的素质综合作用的结果。日本学者认为:知识不如能力,而能力又不如素质。这就说明,素质教育在人的培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是根本不同的,前者是以全面陶冶青少年的素质为目的,而后者仅仅是为了训练学生机械的背诵书本知识的能力。对于创造性人才来说,优良的文化素质是重要的,但良好的个性素质、心理素质尤为重要。心理学家认为,没有个性就没有创造性,并且必须从小培养这些优良的素质。然而,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属于创造性的许多素质或被忽视了,或被扼杀了。例如,好奇心、求异心、自尊心、进取心、怀疑心和自我设计、自我实现、爱表现、敢于批判、勇于冒险等精神,都是创造性人才必备的优良素质。但是,在坚持僵化保守思想的人看来,这些素质大多是受贬斥的。就拿“爱表现”这个素质来说,长期都是受批评的,凡是具有这种素质的学生,在鉴定表上总要写上“个性太强、爱表现、好出风头”的评语。在这种强大的舆论压力下,青年们只能说自己不行,以示自己谦虚,而从不敢展现自己的才华。试问;如果不革除传统的教育思想,不摘除束缚创造性的紧箍咒,我们又如何开发我们民族的创造力呢?如何使我国的科学技术跻身于世界先进之林呢?
开展素质教育,既不能脱离教学活动,但也不能“无为而治”。最重要的是,必须牢固地树立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且为全体教职工所领悟,自觉地贯彻在一切教学活动中。同时,要围绕着这一目标,开设系列的特色课,采用各种开明的管理办法,创立生动活泼的氛围,植创造性人才成长的沃土,让广大青少年的创造性的个性和聪明才智,发育成为枝繁叶茂的大树!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