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叔献》文言文翻译

 我来答
书映文化
2019-05-25 · TA获得超过1332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11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1.1万
展开全部

翻译:北宋神宗熙宁年间,睢阳一带筑造汴堤用来排水,本想让低洼地成为可以耕种的土地。没有想到,汴河水位突然暴涨,提防突然崩塌,一时间无法抢修。当时都水的丞候叔献看过灾情后,他发现上游数十里外,有一座废弃古城,就命令人掘开一部分城墙堤防,把水引入古城里面。因此下游的水量减少,工人这才有办法靠近堤防修复堤防。

到了第二天,古城积水已经满荷,水又开始往下流,但是堤防已经修复,于是又将古城外掘开的堤防堵住,使得河水能够沿着河道平稳地流去,而城内的积水在短时间内也全消退了。很多人都非常佩服候叔献的机智聪明。

原文:

熙宁中,濉阳界中发①汴堤淤田②,汴水暴至,堤防颇坏陷,将毁,人力不可制。都水丞③侯叔献时莅④役相视,其上数十里有一古城,急发汴堤注水入古城中,下流遂涸,急使人治堤陷。次日,古城中水盈,汴流复行,而堤陷已完矣,徐塞古城所决,内外之水,平而不流,瞬息可塞,众皆伏其机敏。

扩展资料:

侯叔献一生心血都倾注于水利事业。其治水主张,竟遭到反对王安石变法的保守派的诋毁,说他治水破坏风水龙脉,会招来天神降灾。他不为所动,坚持治水,以水利司钱召募民工修筑圩堤;鼓励农民开垦淤田,减免农税,使垦荒者获益很大;利用水道,沟通内外河道运输,以至后来高丽国入贡也经由水道。

他长年奔波于水利事业,终因积劳成疾,于宋熙宁九年(公元1076年)病逝于扬州光山寺治水任上。宋神宗停止视朝一日,以示哀思。

王安石特作《叔献公挽诗》一首:“江河复靓舜重瞳,荒度平成继禹功。爱国忘家钦圣命,劳身焦思代天工。光山寺远星辰暗,薤露歌残血泪红。臣子如公直不愧,两全忠孝古人风。”以示悼念。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侯叔献

闲闲谈娱乐
高能答主

2021-06-09 · 用力答题,不用力生活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9505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161万
展开全部

北宋神宗熙宁年间,睢阳一带筑造汴堤用来排水,本想让低洼地成为可以耕种的土地。没有想到,汴河水位突然暴涨,提防突然崩塌,一时间无法抢修。

当时都水的丞候叔献看过灾情后,他发现上游数十里外,有一座废弃古城,就命令人掘开一部分城墙堤防,把水引入古城里面。

因此下游的水量减少,工人这才有办法靠近堤防修复堤防。到了第二天,古城积水已经满荷,水又开始往下流,但是堤防已经修复,于是又将古城外掘开的堤防堵住,使得河水能够沿着河道平稳地流去,而城内的积水在短时间内也全消退了。很多人都非常佩服候叔献的机智聪明。

佚名《候叔献》原文:

熙宁中,濉阳界中发汴堤淤田,汴水暴至,堤防颇坏陷,将毁,人力不可制。都水丞侯叔献时莅役相视,其上数十里有一古城,急发汴堤注水入古城中,下流遂涸,急使人治堤陷。次日,古城中水盈,汴流复行,而堤陷已完矣,徐塞古城所决,内外之水,平而不流,瞬息可塞,众皆伏其机敏。

创作背景:

熙宁三年(1070),正值王安石推行新法之时,侯叔献擢升都水监,提举沿汴淤田。他长年奔走各地,察看山川地势,吸收群众治水经验,辟大湖、立新堤、开支流,引樊水和汴水淤田治理盐碱地,经过数年努力,将汴河两岸荒芜之地变成40万顷良田。

熙宁六年,迁河北水陆转运判官兼都水监。他主持引京、索二水,开挖河道,设置河闸,调节用水,既利灌溉,又利水运。后又亲自督率民工疏浚了白沟、刀马、自盟三条河流,修复废塞的朝宗闸,开河二千余里,大面积改善了当地农田灌溉条件。熙宁八年,主持引汴入蔡工程,使航运畅通。侯叔献一生心血都倾注于水利事业。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晴晴知识加油站
高能答主

2021-06-02 · 让梦想飞扬,让生命闪光。
晴晴知识加油站
采纳数:3595 获赞数:661343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北宋神宗熙宁年间,睢阳一带筑造汴堤用来排水,本想让低洼地成为可以耕种的土地。没有想到,汴河水位突然暴涨,提防突然崩塌,一时间无法抢修。

当时都水的丞候叔献看过灾情后,他发现上游数十里外,有一座废弃古城,就命令人掘开一部分城墙堤防,把水引入古城里面。

因此下游的水量减少,工人这才有办法靠近堤防修复堤防。到了第二天,古城积水已经满荷,水又开始往下流,但是堤防已经修复,于是又将古城外掘开的堤防堵住,使得河水能够沿着河道平稳地流去,而城内的积水在短时间内也全消退了。很多人都非常佩服候叔献的机智聪明。

佚名《候叔献》原文:

熙宁中,濉阳界中发汴堤淤田,汴水暴至,堤防颇坏陷,将毁,人力不可制。都水丞侯叔献时莅役相视,其上数十里有一古城,急发汴堤注水入古城中,下流遂涸,急使人治堤陷。次日,古城中水盈,汴流复行,而堤陷已完矣,徐塞古城所决,内外之水,平而不流,瞬息可塞,众皆伏其机敏。

创作背景:

熙宁三年(1070),正值王安石推行新法之时,侯叔献擢升都水监,提举沿汴淤田。他长年奔走各地,察看山川地势,吸收群众治水经验,辟大湖、立新堤、开支流,引樊水和汴水淤田治理盐碱地,经过数年努力,将汴河两岸荒芜之地变成40万顷良田。

熙宁六年,迁河北水陆转运判官兼都水监。他主持引京、索二水,开挖河道,设置河闸,调节用水,既利灌溉,又利水运。后又亲自督率民工疏浚了白沟、刀马、自盟三条河流,修复废塞的朝宗闸,开河二千余里,大面积改善了当地农田灌溉条件。熙宁八年,主持引汴入蔡工程,使航运畅通。侯叔献一生心血都倾注于水利事业。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匿名用户
2022-08-13
展开全部
原文:
熙宁中,濉阳界中发汴堤淤田,汴水暴至,堤防颇坏陷将毁,人力不可制。都水丞侯叔献时莅其役,相视其上数十里有一古城,急发汴堤,注水入古城中,下流遂涸,急使人治堤陷。次日,古城中水盈,汴流复行,而堤陷已完矣。徐塞古城所决,内外之水平而不流,瞬息可塞,众皆伏其机敏。(选自沈括《梦溪笔谈》)
译文:
熙宁年间,濉阳地区开汴水堤防治淤田,汴河水突然暴涨,堤防好些地方都塌陷将要毁掉了,人力又没办法控制。都水丞侯叔献当时亲自前来指挥,几度巡视下,他看到汴河上游几十里处有个古城,立即下令把汴堤挖开,引水到古城中,汴河下游就干涸了,又急忙派人修理堤防塌陷的地方。第二天,古城中水满了,汴河水又沿着之前的行道往下游流去,而下游堤防塌陷的地方也已经修缮完毕。(然后再)慢慢地堵塞通向古城的河堤决口,古城的水和汴河的水水位几乎持平而不怎么流动,很快就把决口塞好了,大家都佩服侯叔献的机智聪敏。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阅读与表达
推荐于2018-02-10 · 知道合伙人教育行家
阅读与表达
知道合伙人教育行家
采纳数:3404 获赞数:75325
HE教育创始人。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供参考:
北宋神宗熙宁年间,睢阳一带筑汴堤来排水,想让低洼地成为可耕的天地。未料汴河水位暴涨,提防崩塌,一时无法抢修。当时都水丞候叔献巡视灾情后,发现上游数十里外有一座废弃古城,就命人掘开一部分提防,引水入古城。因此下游的水量减少,工人才有办法靠近修堤。
第二天,古城积水已满,河水又开始往下窜流,但提防已修复,于是将古城外掘开的提防赌塞,使河水能沿着河道平稳地流,而城内的积水在短时间内也都消退。众人都非常佩服候叔献的机智聪明。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1条折叠回答
收起 更多回答(3)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