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电影八佰里,为什么要抱着手榴弹跳下去,直接扔下去不是更好吗?
最近由华谊兄弟出品的电影《八佰》正在各大院线上映,作为一部制作精良的战争片,八佰从开拍初期就是到了网友们的关注。原定于去年暑期上映的八佰,因为种种原因改变档期,经过一年时间才登上银幕与观众见面,所以最经去看这部电影的观众也是络绎不绝。电影《八佰》主要讲述的是1937年淞沪会战期间,史称“八百壮士”的中国国民革命军第三战区88师524团的一个加强营,固守苏州河畔的四行仓库、阻击日军的故事。虽然整部电影非常感人,但是有些不了解那段历史的观众对于一些片段会感到费解,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关于电影《八佰》的一些小细节吧。
- 为什么要抱着手榴弹跳下去
四行仓库是四家银行用来存放物资的,不仅墙体非常的厚,并且仓库下面几层基本都是没有窗户,正因为如此524团才会选择驻守在这里,看中的就是这里易守难攻。而当时日军面对这座坚固的仓库也是非常头疼的,虽让日军在人数上占优势,但是面对一个小小的仓库却不能快速攻破,这又是为什么那?当时的上海早已经是中国金融的中心,四行仓库对岸就是公共租界,租界中有美、英等国的使馆,贸然使用重武器可能会误伤到租界当中的外国人,这是日本高层不想看到的事情,所以日本只能用单兵力量去攻破四行仓库。
面对中国士兵可以居高临下投掷手榴弹,虽然日军损失惨重但却没有一丝的进展。在电影当中,进攻的日军马上想出了第二招。那就是在仓库底层用炸药炸出缺口,这样日本士兵就能够通过缺口进入仓库内部。为了掩护士兵接近仓库,日本人使用钢板组成“盾牌阵”,虽让在现代战争中这一招非常的落后,但却是非常有效的。数十名日本士兵举起钢板,就好像组成了一辆人形的坦克,在仓库顶攻击的中国士兵顿时处于下风。
但是驻守四行仓库的88师是著名的“德械师”,不管日常操练还是武器装备都与当时的德军如出一辙,那么为什么他们手中的武器对日军的“盾牌阵”没有用处呢?面对日军的厚装甲,士兵手中的中正式步枪和捷克式轻机枪显然是击穿不了的,最有用的武器就是集数手榴弹。当时中国士兵手中大部分仿制的德国M24手榴弹,这种手榴弹又被称为“木柄手榴弹”,仿制的手榴弹因为工业的先限制,装药量不及德国原版,所以威力也就小得多。一颗手榴弹因为自重小不可能穿过“盾牌阵”,而将成捆的手榴弹直接丢下又不容易击中目标,为了524团,年轻的士兵陈树生将手榴弹挂在自己身上,用自己的身体撞开“盾牌阵”,和日军同归于尽。
历史上陈树生确有其人,而他也和电影中一样跳下仓库与日军同归于尽,他们都是真正的英雄。
我写过四行仓库相关历史,还被人骂过,说是国粉来的。我就在想,咱们中国的军队,为何国军英雄咱就能只字不提呢?他们不也是为中国付出了生命吗?谢晋元,我唯一写过的一位国军英雄。而最近热榜电视剧《八佰》,就是根据谢晋元的英雄事迹改编的。
几百名勇士依靠四行仓库之坚,对抗数万日军,守护着上海的最后一块领土,其英雄壮举可歌可泣。英雄们浴血奋战多日,以至日军无计可施,几近疯狂,甚至无视周边的公共租界,开始用大炮、毒气弹轰炸。
租界害怕日军疯狂报复,引爆两只巨大的石油储存罐,会毁掉半个上海。于是给国民政府施压,在谢晋元多次拒绝的情况下,最终不得不含泪执行撤退命令,退入了租界内。
——在镇守四行期间,有许多悲壮感人的故事,陈树生便是其一。年仅21岁的敢死队员陈树人,带着一捆手榴弹,从六楼一跃而下,与十几名日军同归于尽。
许多人可能不解,为何陈树生不将炸弹直接扔下去,要连人带炸弹一起跳下去呢?
当然,肯定不是陈树生有意扮英雄,故意要跳下去的。站在陈树生的角度,如果不是情势所逼,肯定不会自己跳下去。他也希望可以留着性命继续报效国家。但是这次不跳不行,日军这一波攻势很猛,想利用炸药包,粉碎四行仓库的墙体。不将其击退后续无法继续防守。
那么!用手榴弹是当时他唯一可以击退日军的武器,因为日军有掩体格挡,枪打不到。如果说直接投放手榴弹,几秒钟就会炸,大概跟落地的时间差不多。很难准确的找到要炸取的目标。而且当时日军都有钢板掩护,手榴弹也很可能被弹开,容易炸不到人。
因此,陈树生来不及考虑那么多,带着手榴弹从六楼纵身一跃。引线是跳下去之后才拉开的。在人群中炸开了花。
另外一个原因,陈树生这么做,实际上也是“涨我军之士气,挫败日军锐气”的一种战术考量。战士们见陈树生勇敢牺牲,人人都更加斗志昂扬。日军见守军均以自杀式的方式退敌,英勇果敢,不怕牺牲,胆都被吓破了。
因此,陈树生果敢跃出6楼,对镇守四行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从此之后,日军再也不敢试图靠近偷袭四行仓库的围墙。
因为直接扔有可能炸不到人。
当时日军想利用炸药包,粉碎四行仓库的墙体,国军如果不将其击退后续无法继续防守,因为日军有掩体格挡,枪打不到,所以用手榴弹是当时唯一可以击退日军的武器。
如果说直接投放手榴弹,几秒钟就会炸,大概跟落地的时间差不多。很难准确的找到要炸取的目标。
而且当时日军都有钢板掩护,手榴弹也很可能被弹开,容易炸不到人,因此,陈树生来不及考虑那么多,带着手榴弹从六楼纵身一跃。
剧情:
四行仓库保卫战发生在1937年10月26日至11月1日,它的结束标志着中国抗日战争中淞沪会战的结束。
参加这场保卫战的中国士兵被称为“八百壮士”,他们抱着必死的信念,拼死守护位于上海苏州河北岸的四行仓库,抵挡住日军的多番进攻,掩护其他国民革命军撤退。
这场战役被距离几十米外的苏州河南岸中外各国民众亲眼目睹,都为他们为国捐躯、奋勇抗敌的精神所感染,一时名震天下,“八百壮士”孤军抗敌的事迹也为后人传颂。
由于楼层太高,手榴弹扔下去,会被钢板反弹出去,所以效果并不显著。此外,即便是手榴弹落下后爆炸,但由于日军手中有装甲钢板构筑而成的防御体系,故而也很难对其造成实质性的伤害。
所以,我军将士便只能身绑手榴弹,从楼上跳下去,通过巨大的压力,撞开日军的防御,给予其重创。
剧集评价:
塑造立体的人,是《八佰》的立意与野心所在。以往战争片的主角,要么是正面迎敌的战士,要么是深入敌营的卧底。而该片却从一群逃兵的身上展开,《八佰》能在国产战争片中越众而出,恰恰是因为它“敢拍人性的真,甚至丑”。
该片拓宽了我们认识英雄的维度,他们在舍生取义前,也有过平凡的,甚至苟且的懦弱与挣扎。《八佰》的人物塑造采用了群像刻画的手法,光是主要人物就有二十来个,但这也会造成“一开始还想把每个人名记住,但后来就记混了”的情况。
《八佰》的战场环境为啥叫“四行仓库”吖?顾名思义,就是四家银行用来存放物资所用的仓库重地,不仅要防盗抢,还得能防小贼,所以你去过现场的话,会发现四行仓库下面几层基本都是没有窗户的。孙元良第88师能够选择这里作为师部所在地,那也是相中了四行仓库的坚固和易守难攻,“孙跑跑”基本的军事素养是具备的。
这样对于进攻的日军来说就比较尴尬了,顾忌到河对岸就是公共租界(美英租界合并而成,按当时的法理属于美英“领土”)以及两座大煤气罐,重型轰炸机和重炮都不方便使用,只能采取最原始的步兵强攻。开句玩笑,你要是日军前线指挥官,你会怎么打这场攻坚战斗?第一招当然就是架云梯“爬城”。
那就是在机枪火力和步兵炮的掩护下,士兵架起云梯试图爬进仓库的上层窗户,然后再冲进去跟中国守军肉搏,战斗经验丰富的鬼子兵肯定要强于多为新兵的“400壮士”。可问题是这招也最容易破,古代人用刀箭都能对付的云梯爬城,88师的轻重机枪和手榴弹更是得心应手,日本人伤亡惨重并且没有丝毫突破性进展。
第二招就是在仓库底层用炸药崩出缺口,然后步兵一拥而入,应该也是最有效的办法。如果日军敢动用大口径加农炮,其实两发炮弹就能解决这个问题,可麻烦在不是不能用嘛!所以就得组织突击队,冒着守军火力冲到仓库下面进行爆破,怎么样防止突击队在守军居高临下的火力下不至于全员“玉碎”呢?最专业的办法是战车掩护接近,然后人手一个“盾牌”组成对上方的屏障,再实施爆破作业。
这是个很古老的办法,明末清初由于火药和火器的发达,清军攻城已经采用了这种手段,并且有专门的“重甲步兵”举着盾牌干这个活,他们冲到城墙下面冒着箭矢安放火药,而守军当然会从城墙上开枪放箭连带扔滚木 擂石乃至于热油,所以是个挺危险的工种。不过一旦安装好足够的火药把城墙炸开缺口,以清兵的野战能力冲进去就是鸡犬不留,所以日本人学得还是比较到位的。
古代的重甲也未必能挡住现代化的枪弹,所以日军使用了钢板作为盾牌,人手一块聚在一起就是装甲防护罩,面对这样的装甲防护,中国守军的捷克式、中正式步机枪弹肯定是打不透的,最有效的武器就是集束手榴弹和炸药包。
但是也有问题,第一是在敌人的火力威胁下,再考虑抛物线的落点问题,从楼内准确地扔到完全垂直的墙角下颇不容易。第二就是由于手榴弹的自重较小,容易被钢板弹开落在远处爆炸,如果真得让鬼子兵爆破成功冲进楼内,那麻烦就大了,400壮士非得全军覆没不可。
德械师普遍使用的德制M24手榴弹或者仿制的“巩式”手榴弹都不太重,尤其后者为了更适合于东方士兵的体力和身高,它的弹体较短,只相当于M24的2/3,重量也只有450克(一斤不到),大约为M24的70%,木柄形状也做了调整使之更适合携带,
虽然挺好用,不过也有明显的弱点——装药量只有50克,爆炸威力比M24要小得多,在日军的钢板防护下,单单甩手榴弹杀伤力大打折扣了,估计不能破坏其炸墙的企图。而如果是一个大活人绑满手榴弹坠下去,那就是100多斤了,足以撞开鬼子的钢板幕然后炸它个七荤八素。
所以《八佰》这个桥段是有真实战史的,如今的四行仓库纪念馆里也有这个模型,即第88师524团一营的一名叫陈树生的班副,在日军试图爆破墙体时情急之下,毅然在身上绑满手榴弹跳了下去,用身体的重量撞开钢盾,然后再炸得鬼子兵血肉横飞,这个湖北小伙子牺牲时年仅21岁。因此在电影中,导演把这个故事进行了艺术加工和放大,剧情变为机枪连士兵排着队喊着口号和遗言纷纷跳下,确实令人泪目。
作为军事爱好者,其实笔者个人对此举有点质疑,因为四行仓库内存有许多装满货物的麻包,完全可以把这些麻包当作滚木擂石一样砸下去,撞开日军的钢板幕之后,再甩手榴弹破敌,并且一堆麻包扔下去以后,还能够有效保护下层楼体不被敌人接近,何必一定要用人命去填呢?打仗不光靠勇敢,还得动脑子,如果说陈树生慷慨赴死是情急之下,那么机枪连排队跳楼就大可不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