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镇江高等专科学校(简称“镇江高专”),是经教育部正式批准成立的一所普通高校。学校坐落在著名历史文化名城——江苏镇江的宝塔山麓、古运河畔,具有近百年的办学历史。
1992年3月,经教育部(原国家教委)批准,原镇江职业大学、镇江教育学院、江苏广播电视大学镇江分校合并组建镇江高专。2001年5月,江苏省劳动经济学校成建制并入。2003年3月,江苏省丹阳师范学校成建制并入,同年,镇江市中小学教师培训中心并入。省丹阳师范学校的前身为我国著名国画大师、美术教育家吕凤子先生1912年创办的丹阳正则女子职业学校,至今已有近百年的办学历史。多年来,学校依托地方办学,以全日制高职教育为主体,兼及远程教育、教师培养培训与岗位技能培训,多渠道、多形式办学。
学校现占地661亩,校内实验实训室68个,校内实训基地10个,校外实训实习基地88个,电子阅览室2个,计算机房20个(学生用教学计算机1563台),多媒体教室57个(总座位数为3164个)、语音教室12个(座位数为753个)。学校建设了学校网站,开辟了网上办公系统,校园网覆盖所有的教学区、实验区、办公区等,全校信息点总数近1200个。图书馆有现代化的电子阅览室和丰富的数字化文献资源,图书藏量43.5万册(纸质图书),电子图书55.5万册,中外文期刊有数千种。
学校设有机械工程系、电子与信息系、数理系、化工系、工商管理系、劳动和社会保障系、安全技术管理系、旅游系、教师教育系、人文科学系、艺术设计系、外语系、法政系、社科部、基础部、体育部、国际教育学院、师资培训中心和高等职业教育研究所等。共设42个专业或专业方向,其中省级品牌专业1个(旅游与酒店管理,全省高职院校中7个品牌专业之一),5门课程被评为江苏省高校二类精品课程,4门课程获省高校优秀教学成果一二等奖,2门课程分别被评为省高校精品教材和省重点立项建设精品教材。学校成立了23个专业(大类)建设指导委员会,专业(大类)覆盖率100%。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定期或不定期地召开会议,邀请校外专家特别是来自行业或企业的专家,参与专业结构调整、教学计划论证、课程开发、考核标准制定、就业指导,提高学校人才培养的针对性。现有全日制在校生近7000人,各类成人教育学员2300多人。
学校以人为本,坚持培养与引进并重,实施“十名教授百名硕士培养工程”,选派教师到加拿大、新西兰、德国、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国家培训进修,不断提高师资队伍综合素质。 学校现有教职员工610人,具有正高和副高职称的139人,中级职称155人,“双师”素质教师123人。学校聘请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顾心怿为学校发展建设顾问,聘请原中国人民解放军60军军长、安徽省军区原司令员李元喜将军为兼职德育教授,还聘请了多位知名学者和业界精英为兼职教授,聘请行业技术能手为学校实训指导教师,定期为学校提供咨询服务,为师生作报告,指导和人才培养工作。
学校历来重视培养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多年来,学校一直以省、校级“青蓝工程”、省“333工程”、市“169工程”为抓手,培养了省、市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6人、省学术带头人、优秀青年骨干教师8人、省“333工程”培养对象4人、市“169工程”学术带头人及科技骨干15人、省“六大人才高峰”资助对象1人、省电大学术带头人资助对象及优秀青年骨干教师7人、校级学术带头人11人、优秀青年骨干教师等59人。
学校坚持“素质为魂、能力为本、厚德强能、全面发展”的职业素质教育理念,坚持 “讲训并重,学练结合”,积极实施“2+1”培养模式,实行“双证制”培养方案,扎实推进大学生全面素质教育工程,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一线培养高素质、强技能、善创新的高等职业技术适应性、应用型人才。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8%以上,居全省先进行列。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称职率保持在95%以上。
学校围绕教学开展科研,依靠科研提升人才培养工作水平。“十五”以来,学校教职工主持的各级各类课题计112项(其中国家级课题2项),出版的专著35部、通用教材54部,发表的省级以上学术论文699篇(其中核心期刊78篇),获国家、省市级成果奖138项。据《中国高等教育》杂志统计,2005年全校在高等教育核心期刊发表的论文总数在全国高职高专院校中名列第八。《镇江高专学报》先后被评为“全国高职高专优秀学报一等奖”、“中国高校特色科技期刊”。
学校加强国际合作交流,先后与美国、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国家的高校和教育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与加拿大荷兰学院、澳大利亚亚历山大科技学院、新西兰奥克兰商学院等学校联合开办了“计算机应用技术”(商业信息技术)、“酒店管理”(旅游与酒店管理)、“国际贸易”、“电子商务”、“工商管理-商务经理”、“市场营销与广告管理”等6个专业共12个国际合作教育班,其中,与加拿大荷兰学院合作办学的“计算机应用技术”(商业信息技术)、“酒店管理”(旅游与酒店管理)两个专业已有三届学生毕业,毕业生供不应求。2006年,经镇江市人民政府批准,学校成立了国际教育学院。
学校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坚持面向基层,立足镇江,面向“长三角”,辐射全国,始终把“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力”作为学校安身立命之本,努力为社会输送优秀人才,得到了政府和社会的广泛认可和充分肯定。学校获得并保持“江苏省文明单位”、“镇江市文明单位”、“江苏省安全文明单位” 称号,被评为“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创建单位”、江苏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江苏省五四红旗团委”、“江苏省大学生社会实践先进单位”、“江苏省科研工作先进集体”等。多名学生获得“全国茅以升家乡教育奖”,100多人次获“江苏省优秀学生”等个人表彰和奖励。学生参加国家和省市科技作品、创业设计竞赛,有多件作品获全国高职高专科技创新优秀奖,2件作品获江苏省一等奖,3件作品获江苏省二等奖,8件作品获江苏省三等奖。学校毕业生中涌现出一大批技术骨干、管理人才、创业能手。
“十一五”期间,学校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教育部《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工作方案》要求,以迎接评估为契机,以就业为导向,以改革为动力,以“提高学生就业能力、就业竞争力、就业率和岗位变化适应力”为办学宗旨,巩固规模,优化内涵,强化特色,服务基层。完善符合高等职业教育要求、特色鲜明的“讲训并重,学练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教学体系和高效运行的管理机制;提高与学校办学规模、人才培养、教科研和社会服务相适应的“双师”队伍素质;形成一批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特色和品牌专业;建成高水平的实验实训室,建设一批高水平的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校外实训实习基地;建设优雅和谐的人文校园、数字校园、园林校园。努力做到教学高质量、管理高水平、办学高效益、特色更鲜明。到2010年,在校全日制高职生人数达到8000人左右,把学校建设成环境优美、条件优良、质量上乘、特色鲜明的地方性、综合性高等专科学校,努力跻身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行列。
附:
1、办学指导思想
根据高等职业教育规律和人才培养目标的总体要求,学校在办学实践中,形成了明确的办学指导思想,即: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改革为动力,以职业素质教育为核心,讲训并重、学练结合、质量至上、特色领先,产学研紧密结合,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高素质、强技能、善创新、可持续发展的高等职业技术适应性、应用型人才。
2、办学理念:以人为本,开放创新,质量至上,知行合一,和谐发展。
3、办学定位
发展目标定位:坚持科学发展观,深化改革、加快发展、优化内涵、提高水平,以高职高专教育为主体、兼及远程开放教育和教师培养培训,培养高素质、强技能、善创新、可持续发展的高等职业技术适应性、应用型人才,到2010年把学校建设成在校全日制高职生人数达8000人左右、环境优美、条件优良、质量上乘、特色鲜明的地方性、综合性高等专科学校,努力跻身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行列。
办学类型和层次定位:专科层次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
专业建设定位:专业建设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并适度体现超前性。重点建设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紧密联系的专业,着力建设工科类专业,积极开发现代服务业等新型行业急需的新型专业,逐步做到以工科类专业为主,文经管等专业有机结合,协调发展。全力打造特色、品牌专业,不断彰显专业特色,用专业特色打造学校特色。
人才培养规格定位:培养既能适应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一线岗位需要(满足学生就业谋生或生存需要),又能适应未来职业变化需要的高素质、强技能、善创新、可持续发展的高等职业技术适应性、应用型人才(满足人的发展和整个职业生涯的需要)。
服务面向定位:面向基层,立足镇江,面向“长三角”,辐射全国。
办学形式定位:依托地方办学,以全日制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为主,兼及远程开放教育、教师培养培训和技能型岗位培训,多渠道、多形式办学。
办学思路:根据学校的办学定位,围绕“提高学生就业能力、就业竞争力、就业率和岗位变化适应力”这一办学宗旨,把“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力”作为学校安身立命之本,形成了“就业导向,面向基层,特色领先,持续发展”的办学思路;明确了“素质为魂,能力为本,厚德强能,全面发展”的职业素质教育思想;形成了“以人为本、开放创新、质量至上、知行合一、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有力地促进了学校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
4、校训、校风和教风、学风的含义表述
校训:正则格致
含义的简要表述:
正则:“正则”源于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的作品《楚辞·离骚》,“正则”是屈原的名,也是伟大的教育家吕凤子先生1912年创办的我校丹阳校区前身——正则女子职业学校的校名。含义为公正而有法则,这是对做人的要求。
格致:“格致”源于《礼记·大学》中“格物致知”一词的省称,意蕴崇尚科学和实践,探求真知,提高智能,掌握本领,力求全面发展学有特长。这是对求知求学的要求。
校风:务实创新
含义的简要表述:
务实:即做任何事情都要实事求是,讲求实效,力戒空谈,扎实工作。
创新:是指顺应社会发展需要,与时俱进,敢为人先,勇于创造。
教风:严谨至爱
含义的简要表述:
严谨:严密谨慎,一丝不苟。体现在为人、治学、教学等方面。
至爱:教师要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校,热爱学生,做到敬业爱岗爱校爱生。
学风:勤学笃行
含义的简要表述:
勤学:指勤于思考、勤于学习、勤于探索,体现人的学习态度,反映人的精神状态。
笃行:潜心探索,身体力行,崇尚实践,学以致用。
5、校标内涵:
蓝色图案:深沉严肃,富于深邃和科学理性,蕴含探索寰宇奥秘的科学意识。
中心图案:由字母“CP”组成三个小图案,字母“C”是创新(Creation)的第一个英文字母,蕴含创新是学校发展的不竭源泉。字母“P”是实践(Practice)的第一个英文字母,蕴含学校人才培养要彰显高职特色。而中心图案又由“人”字图案支撑,蕴含学校的根本是育人,体现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
整个图案像一个车轮,预示着学校事业蓬勃发展,滚滚向前。又似一朵花,蕴含学校事业发展充满着无限生机和希望。
1992年3月,经教育部(原国家教委)批准,原镇江职业大学、镇江教育学院、江苏广播电视大学镇江分校合并组建镇江高专。2001年5月,江苏省劳动经济学校成建制并入。2003年3月,江苏省丹阳师范学校成建制并入,同年,镇江市中小学教师培训中心并入。省丹阳师范学校的前身为我国著名国画大师、美术教育家吕凤子先生1912年创办的丹阳正则女子职业学校,至今已有近百年的办学历史。多年来,学校依托地方办学,以全日制高职教育为主体,兼及远程教育、教师培养培训与岗位技能培训,多渠道、多形式办学。
学校现占地661亩,校内实验实训室68个,校内实训基地10个,校外实训实习基地88个,电子阅览室2个,计算机房20个(学生用教学计算机1563台),多媒体教室57个(总座位数为3164个)、语音教室12个(座位数为753个)。学校建设了学校网站,开辟了网上办公系统,校园网覆盖所有的教学区、实验区、办公区等,全校信息点总数近1200个。图书馆有现代化的电子阅览室和丰富的数字化文献资源,图书藏量43.5万册(纸质图书),电子图书55.5万册,中外文期刊有数千种。
学校设有机械工程系、电子与信息系、数理系、化工系、工商管理系、劳动和社会保障系、安全技术管理系、旅游系、教师教育系、人文科学系、艺术设计系、外语系、法政系、社科部、基础部、体育部、国际教育学院、师资培训中心和高等职业教育研究所等。共设42个专业或专业方向,其中省级品牌专业1个(旅游与酒店管理,全省高职院校中7个品牌专业之一),5门课程被评为江苏省高校二类精品课程,4门课程获省高校优秀教学成果一二等奖,2门课程分别被评为省高校精品教材和省重点立项建设精品教材。学校成立了23个专业(大类)建设指导委员会,专业(大类)覆盖率100%。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定期或不定期地召开会议,邀请校外专家特别是来自行业或企业的专家,参与专业结构调整、教学计划论证、课程开发、考核标准制定、就业指导,提高学校人才培养的针对性。现有全日制在校生近7000人,各类成人教育学员2300多人。
学校以人为本,坚持培养与引进并重,实施“十名教授百名硕士培养工程”,选派教师到加拿大、新西兰、德国、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国家培训进修,不断提高师资队伍综合素质。 学校现有教职员工610人,具有正高和副高职称的139人,中级职称155人,“双师”素质教师123人。学校聘请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顾心怿为学校发展建设顾问,聘请原中国人民解放军60军军长、安徽省军区原司令员李元喜将军为兼职德育教授,还聘请了多位知名学者和业界精英为兼职教授,聘请行业技术能手为学校实训指导教师,定期为学校提供咨询服务,为师生作报告,指导和人才培养工作。
学校历来重视培养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多年来,学校一直以省、校级“青蓝工程”、省“333工程”、市“169工程”为抓手,培养了省、市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6人、省学术带头人、优秀青年骨干教师8人、省“333工程”培养对象4人、市“169工程”学术带头人及科技骨干15人、省“六大人才高峰”资助对象1人、省电大学术带头人资助对象及优秀青年骨干教师7人、校级学术带头人11人、优秀青年骨干教师等59人。
学校坚持“素质为魂、能力为本、厚德强能、全面发展”的职业素质教育理念,坚持 “讲训并重,学练结合”,积极实施“2+1”培养模式,实行“双证制”培养方案,扎实推进大学生全面素质教育工程,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一线培养高素质、强技能、善创新的高等职业技术适应性、应用型人才。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8%以上,居全省先进行列。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称职率保持在95%以上。
学校围绕教学开展科研,依靠科研提升人才培养工作水平。“十五”以来,学校教职工主持的各级各类课题计112项(其中国家级课题2项),出版的专著35部、通用教材54部,发表的省级以上学术论文699篇(其中核心期刊78篇),获国家、省市级成果奖138项。据《中国高等教育》杂志统计,2005年全校在高等教育核心期刊发表的论文总数在全国高职高专院校中名列第八。《镇江高专学报》先后被评为“全国高职高专优秀学报一等奖”、“中国高校特色科技期刊”。
学校加强国际合作交流,先后与美国、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国家的高校和教育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与加拿大荷兰学院、澳大利亚亚历山大科技学院、新西兰奥克兰商学院等学校联合开办了“计算机应用技术”(商业信息技术)、“酒店管理”(旅游与酒店管理)、“国际贸易”、“电子商务”、“工商管理-商务经理”、“市场营销与广告管理”等6个专业共12个国际合作教育班,其中,与加拿大荷兰学院合作办学的“计算机应用技术”(商业信息技术)、“酒店管理”(旅游与酒店管理)两个专业已有三届学生毕业,毕业生供不应求。2006年,经镇江市人民政府批准,学校成立了国际教育学院。
学校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坚持面向基层,立足镇江,面向“长三角”,辐射全国,始终把“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力”作为学校安身立命之本,努力为社会输送优秀人才,得到了政府和社会的广泛认可和充分肯定。学校获得并保持“江苏省文明单位”、“镇江市文明单位”、“江苏省安全文明单位” 称号,被评为“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创建单位”、江苏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江苏省五四红旗团委”、“江苏省大学生社会实践先进单位”、“江苏省科研工作先进集体”等。多名学生获得“全国茅以升家乡教育奖”,100多人次获“江苏省优秀学生”等个人表彰和奖励。学生参加国家和省市科技作品、创业设计竞赛,有多件作品获全国高职高专科技创新优秀奖,2件作品获江苏省一等奖,3件作品获江苏省二等奖,8件作品获江苏省三等奖。学校毕业生中涌现出一大批技术骨干、管理人才、创业能手。
“十一五”期间,学校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教育部《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工作方案》要求,以迎接评估为契机,以就业为导向,以改革为动力,以“提高学生就业能力、就业竞争力、就业率和岗位变化适应力”为办学宗旨,巩固规模,优化内涵,强化特色,服务基层。完善符合高等职业教育要求、特色鲜明的“讲训并重,学练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教学体系和高效运行的管理机制;提高与学校办学规模、人才培养、教科研和社会服务相适应的“双师”队伍素质;形成一批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特色和品牌专业;建成高水平的实验实训室,建设一批高水平的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校外实训实习基地;建设优雅和谐的人文校园、数字校园、园林校园。努力做到教学高质量、管理高水平、办学高效益、特色更鲜明。到2010年,在校全日制高职生人数达到8000人左右,把学校建设成环境优美、条件优良、质量上乘、特色鲜明的地方性、综合性高等专科学校,努力跻身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行列。
附:
1、办学指导思想
根据高等职业教育规律和人才培养目标的总体要求,学校在办学实践中,形成了明确的办学指导思想,即: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改革为动力,以职业素质教育为核心,讲训并重、学练结合、质量至上、特色领先,产学研紧密结合,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高素质、强技能、善创新、可持续发展的高等职业技术适应性、应用型人才。
2、办学理念:以人为本,开放创新,质量至上,知行合一,和谐发展。
3、办学定位
发展目标定位:坚持科学发展观,深化改革、加快发展、优化内涵、提高水平,以高职高专教育为主体、兼及远程开放教育和教师培养培训,培养高素质、强技能、善创新、可持续发展的高等职业技术适应性、应用型人才,到2010年把学校建设成在校全日制高职生人数达8000人左右、环境优美、条件优良、质量上乘、特色鲜明的地方性、综合性高等专科学校,努力跻身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行列。
办学类型和层次定位:专科层次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
专业建设定位:专业建设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并适度体现超前性。重点建设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紧密联系的专业,着力建设工科类专业,积极开发现代服务业等新型行业急需的新型专业,逐步做到以工科类专业为主,文经管等专业有机结合,协调发展。全力打造特色、品牌专业,不断彰显专业特色,用专业特色打造学校特色。
人才培养规格定位:培养既能适应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一线岗位需要(满足学生就业谋生或生存需要),又能适应未来职业变化需要的高素质、强技能、善创新、可持续发展的高等职业技术适应性、应用型人才(满足人的发展和整个职业生涯的需要)。
服务面向定位:面向基层,立足镇江,面向“长三角”,辐射全国。
办学形式定位:依托地方办学,以全日制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为主,兼及远程开放教育、教师培养培训和技能型岗位培训,多渠道、多形式办学。
办学思路:根据学校的办学定位,围绕“提高学生就业能力、就业竞争力、就业率和岗位变化适应力”这一办学宗旨,把“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力”作为学校安身立命之本,形成了“就业导向,面向基层,特色领先,持续发展”的办学思路;明确了“素质为魂,能力为本,厚德强能,全面发展”的职业素质教育思想;形成了“以人为本、开放创新、质量至上、知行合一、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有力地促进了学校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
4、校训、校风和教风、学风的含义表述
校训:正则格致
含义的简要表述:
正则:“正则”源于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的作品《楚辞·离骚》,“正则”是屈原的名,也是伟大的教育家吕凤子先生1912年创办的我校丹阳校区前身——正则女子职业学校的校名。含义为公正而有法则,这是对做人的要求。
格致:“格致”源于《礼记·大学》中“格物致知”一词的省称,意蕴崇尚科学和实践,探求真知,提高智能,掌握本领,力求全面发展学有特长。这是对求知求学的要求。
校风:务实创新
含义的简要表述:
务实:即做任何事情都要实事求是,讲求实效,力戒空谈,扎实工作。
创新:是指顺应社会发展需要,与时俱进,敢为人先,勇于创造。
教风:严谨至爱
含义的简要表述:
严谨:严密谨慎,一丝不苟。体现在为人、治学、教学等方面。
至爱:教师要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校,热爱学生,做到敬业爱岗爱校爱生。
学风:勤学笃行
含义的简要表述:
勤学:指勤于思考、勤于学习、勤于探索,体现人的学习态度,反映人的精神状态。
笃行:潜心探索,身体力行,崇尚实践,学以致用。
5、校标内涵:
蓝色图案:深沉严肃,富于深邃和科学理性,蕴含探索寰宇奥秘的科学意识。
中心图案:由字母“CP”组成三个小图案,字母“C”是创新(Creation)的第一个英文字母,蕴含创新是学校发展的不竭源泉。字母“P”是实践(Practice)的第一个英文字母,蕴含学校人才培养要彰显高职特色。而中心图案又由“人”字图案支撑,蕴含学校的根本是育人,体现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
整个图案像一个车轮,预示着学校事业蓬勃发展,滚滚向前。又似一朵花,蕴含学校事业发展充满着无限生机和希望。
参考资料: http://www.zjc.edu.cn/xxgk.stm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广告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