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秦朝,手工业技术的蓬勃发展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秦汉至宋代,中国手工业全面发展。在与饮食密切相关的手工业中,冶铸铁、制漆制瓷、制盐制酒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冶铁始于战国和西汉,我国的冶铁技术已经相当成熟。如1975年在郑州古戎镇汉代冶铁场发现的1号高炉,其断面呈椭圆形,容积约50立方米,炉缸内堆积的残铁块重20多吨。在当时落后的高炉设备条件下,很难维持该高炉的正常生产。此外,在河南巩县西汉铁生沟遗址出土的铁铃铛中也发现了球墨铸铁。这种球墨铸铁是20世纪40年代欧洲发明的产品,但在中国已经埋在地下2000多年了。
铁器是中国炊具的主要代表,随着冶铁技术的进步而发展。春秋晚期,铁器被广泛使用。不仅刀、枪、剑等铁器制作精美,而且还生产出铁锅、铁壶、刀等高级厨具。到了汉代,铁锅已经广泛使用,河南南阳瓦房庄遗址出土了直径约2米的大型铁锅。
汉代漆器生产最有特色,分工极其精细。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漆器180余件,包括杯、盘、壶、勺等餐具,盒、箱、壶等器皿。这些器物有别于木器、夹器、竹器,但都是色泽鲜艳、图案精美、造型独特、实用美观,可见西汉初期的漆器已成为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商品。魏晋南北朝时期,漆器工艺仍在发展,但产量在减少。
从春秋战国到秦汉,漆器和铁器基本上成为餐具和炊具的时代标志,但它们有着非常不同的历史趋势。漆器像昙花一样绽放,然后在三国之后退居一线。
春秋战国时期,漆器作为一种食器,以其实用性和清新的文化风格逐渐取代了凝重的青铜器,被广泛应用于生活的诸多领域,流行于楚、汉、魏晋尤其是西汉上层统治人物的日常生活中。
最古老的漆器是从楚墓出土的,主要包括盛食物的碗、盒、盆、放器皿的箱子、舀汤的勺子、盛蔬菜的筷子和酒具。漆器胎骨种类繁多,如木、竹皮、藤等,十分精致。
汉末及以后,漆器在上层社会日常餐饮生活中对餐具的作用逐渐消失,但在一些日用领域作为漆器工艺品得以保存并不断发展。漆器制作工艺复杂,成本高,使用中不方便避免盐和酸,因此具有明显成本优势和实用价值的瓷器最终成为食品和生活的主流。瓷器生产技术日益提高,产量日益增加。由于瓷器比陶器更坚硬,具有釉面晶莹剔透、洁白细腻、薄而不吸水的瓷体特点,所以用瓷土高温烧制而成的食具不仅比陶器更精致美观,而且更符合食品卫生的要求。标准青瓷出现于东汉,青瓷、白瓷、彩瓷产生于魏晋南北朝。此后,中国古代食器多为瓷器,发展迅速。
唐朝时期,中国的瓷器工业有了质的飞跃。据史料记载,唐代瓷器的烧成温度达到1200℃,瓷器白度达到70%以上,接近现代细瓷的标准。到了宋代,胎质、釉料、制作工艺都有了新的提高,瓷器烧制技术达到了完全成熟的水平。到了宋代,名窑已经遍布中国大部分地区,这是陶瓷工业最繁荣的时期。当时的钧窑、葛窑、官窑、汝窑、丁窑被称为五大名窑,所产瓷器各有特色。
手工业:采矿,冶炼,制陶,造船,漆器,纺织都有所发展,最重要的是冶铁和冶铜。
商业:咸阳是全国商业中心,出现不少大商人。修驰道以遍交通。统一货币,度量衡。